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313章 省事省力七月首更,求月票

第313章省事省力【七月首更,求月票】

新的一月,大家多支持,有月票的投下月票了,没月票的订阅正版,推一下。

正印大天师把那张字条展开,就瞅了一眼,马上就像是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连忙一抖手,就把字条打了出去。

那张字条只有一寸宽,半尺长,飞到了空中,自燃起来,片刻之后,字条燃尽,一点灰烬都没有留下,空中出现了一行字,一行很秀气却又极为飘逸的字——胆敢骚扰智屏者,打落凡尘。

在场的几位道录司的首脑,跺跺脚,大周的地面都要颤几颤的金丹们,看了这一行字,纷纷色变,眼眸中射出了一丝惊骇。

正印大天师的后背更是出了一身冷汗,他十分庆幸这张纸条来的太及时了,要不然的话,他非得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所谓“打落凡尘”,就是由仙变凡,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被废掉丹田,功力全废。这样的后果,是每个修真者难以承受之重。

正印大天师他们几个显然知道传来字条的人是谁,他们也相信对方有那个把他们打落凡尘的实力,如今见他如此庇护智屏郡主,那里还敢再去打智屏郡主的主意。这世上的女人千千万万,年轻漂亮的很多,修为境界高的,也不少,从中找个道侣还不容易吗?没有必要非要冒那么大的风险。

相同的字条同样还出现在了蓬莱岛和僧录司的主岛上,那些正在琢磨着到大周京城,向智屏郡主提亲的金丹们。见到这张字条,全都偃旗息鼓了,骚动的心马上变得比一汪死水还波澜不惊。

如果有人知道小小的一张纸条,就能够让蓬莱岛、僧录司和道录司三大势力全都乖乖听命,只怕不会有一个人相信,但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毕竟,金丹期只是修真之路上的一个驿站罢了。却不是终点站,在金丹之上。还有元婴,还有出窍,还有更多更加高深的境界,他们都不是金丹期的修真者、修佛者能够招惹得起的。

不过这一切,智屏郡主不知道。秦之初也不知道。知道了,有知道了的烦恼,不知道有不知道的幸福。

要是秦之初知道有这么多的金丹跟他抢老婆,不急的走火入魔,也能生生地把脑袋上的一头黑发全都薅下来,到时候。去僧录司,僧录司的大和尚小尼姑一定会把他当自己人。

秦之初驭使飞舟,一路疾驰,用最快的速度。返回宁清县。

他落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手下都召集过来,不出意料,演宁顺利地筑基成功,由后天变先天,已经是旋照期一层的修为境界了,而关东神丐聂青尧虽然也服用了筑基丹,却如石沉大海。一点变化没有。

对属下们的修炼,秦之初决定暂时推迟讨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宣布。“各位,我有两件事情要宣布。第一,皇帝已经正是草拟圣旨,迁我为宁清县县令。”

话音还未落,关志文、演宁等人露出狂喜之色,一起站起来,躬身道:“见过县尊大人。”

秦之初点点头,能够成为宁清县的县令,算是解决了他的一块心腹之患,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掌管宁清县的一应事务了,而不是以县主薄或者县丞的身份,僭越处置宁清县的大小事务。

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重新归座,然后接着说道:“第二件事,皇帝已经下令,待豫北府隆虑县县令致仕之后,就把我迁到隆虑县做县令。我了解了一下,隆虑县县令再有多半年的时间,就要致仕了,那时候,就是我调往隆虑县的时候。本县想问问大家,有愿意跟着我一起去隆虑县的吗?”。

关志文跟秦之初一样,都是豫北府的人,他知道隆虑县是大周数得着的下等县,就算是比起三大患没有平定之前的宁清县,也要差远了。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安排秦之初到隆虑县去,不过他早就打定主意,要给秦之初做幕僚,自然不会因为秦之初从宁清县调到隆虑县,就停止追随。

“东翁,我是一定要跟着你离开宁清县的。”关志文第一个表态道。

紧随在关志文之后,龚秀珍、老姬夫妻、演宁、孙得龙等人也都做出了类似的表示,如果说他们以前选择追随秦之初,是因为他们能够获得重用,一展所学的话,那么现在,在这些原因之外,又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追随秦之初,将来有一天,有希望成为人人敬仰的仙师。

就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让他们牢牢地站在秦之初这艘大船上,期望着永远都不要被甩下船去。

对关志文、演宁等人的回答,秦之初还是比较满意的,真要是有人说不跟着他一起去隆虑县,他不知道该有多么郁闷。毕竟,他从来没有想过亲自治理管辖区域,到了隆虑县之后,他还想让关志文他们帮着他治理隆虑县,他还想在宁清县的时候一样,当个甩手掌柜。

“既然大家都决定跟着我去隆虑县,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做出一些适当的安排。

首先,就是宁清县这边的事务一定不能乱,原计划做的事情,该怎么做,还要怎么做,最好是能够赶在我们去隆虑县上任之前,把宁清县的事情做完,做个比较好的了断。

其次,就是我在去京城之前,跟你们说的,你们都要从宁清县的事务中抽身出来,挑选有名望的士绅、举人来接替你们的职务。”

说到这里,秦之初顿了顿,看了关志文一眼。

后者连忙站了出来,“东翁,这事,我们已经着手在办了。

在你离开宁清县的这段时间,我们把消息传播了出去,晓谕了整个榕西府以及邻近的府县,有不少有才学却又不得志的举人、秀才、士绅赶了过来,自荐出任宁清县的县主薄、典吏等职务。

我带着龚兄还有其他几位大人,仔细地研读他们的个人名录,又派人到他们的家乡调查,最后,综合各种因素,确定了一个名单,请东翁决断。”

秦之初没去看那份名单,他说道:“关兄,你觉得合适,就用吧。你告诉他们,本县对他们有三个要求,一是秉公守法,二是一心为民,三是不准贪墨。

谁要是违背了这三条原则,本县饶得了他们,大牢里面的刑具饶不了他们,谁要是觉得刑具还不过瘾,那就把人头借给本县用用,九龙镇东城门、南城门和北城门三个城门外都还能竖几根杆子。”

关志文连忙点了点头,“东翁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他们。”

秦之初又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县在宁清县呆的时间太短了,为宁清县百姓做的实事也太少,我决定在离开宁清县之前,再为宁清县的百姓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我要在宁清县公开招收学徒,传授他们修炼之道。”

关志文他们一听,全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秦之初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大了,不但牵涉广,影响也大,这个消息要是散播出去,宁清县的老百姓还不都疯了?

关志文他们不知道秦之初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官场之上,有一条铁律,就是人亡政息,意思是说主政的首脑死了或者调走了,那么他原来主政的地方,在继任者的管理之下,基本上不可能延续前任的政策。

秦之初估摸着他也逃不脱这条规律。他做官不求财,只求老百姓的香火之力,假如他一走,继任者一上台,就改变他制定的政策,那么宁清县的老百姓是否还会念他的好,还会继续给他竖长生牌位。

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所以,秦之初想来想去,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宁清县,但是一定要以某种方式,保持在宁清县的存在,要对宁清县继续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他又不想引起继任县令以及其他官员的忌惮,所以世俗的手段,能不用还是不用,如此一来,就只能动用修真者的手段了。

广收学徒,传授修炼之道,无疑是最省事、最省力的办法。

百姓多愚昧,他们给他竖长生牌位,除了他能够给他们带来好的日子的缘故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秦之初是个修真者,是他们眼中的仙师。那么他越是展示修真者的手段,老百姓就会越发自觉地给他竖长生牌位,早晚三炷香,为他提供香火之力。

而且广收学徒,不但可以让他和宁清县的百姓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同时也能够让他有积攒个人实力,发展个人势力的机会。毕竟关志文、演宁他们几个,人数有限,就算是全都筑基成功,也无法和蓬莱岛、僧录司、道录司那样的庞然大物相比,即便是和六大国公所拥有的实力相比,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东翁,大规模地招收学徒,传授修炼之道,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恳请东翁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关志文说道.

第313章省事省力【七月首更,求月票】

第313章省事省力【七月首更,求月票,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