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239章 经验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239章 经验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7:32 来源:笔趣阁

第239章经验

第239章经验

高考了,加油!

王大川的话一下子戳中了谭知翰的死穴。

修真者并不是长生不死的,只不过是比普通人的寿命长点罢了,也许是长几十年,也许是长几百年,不管不管这个年限有多长,总有到头的一天。

谭知翰就是如此,他已经明显的预感到了自己的寿元即将耗尽了,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如果不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在修为境界上有大的突破,他就只能不甘心地像一颗流星一样陨落了。

没有谁愿意轻易死去,修真者尤其如此。谭知翰想了很多种办法,但是一直没有效果。在延寿、突破修为境界无望的情况下,他开始为自己的衣钵传承挑选传人。

就在这种背景下,赵天昊、宋双环进入了他的视线,铁牛因为是天生神力的缘故,谭知翰并没有收他为徒,却也指点了他不少修炼的诀窍,也算得上是他的一个记名弟子。

谭知翰一生都在追求仙道,从不敢松懈,也没有成过亲。在他快要陨落前的几年,收下的徒弟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命根子。他现在是宁肯自己有事,也不愿意看到赵天昊他们几个有事。

王大川一直在观察着谭知翰师徒的表情变化,他见谭知翰的神色不再平静,就知道说中了谭知翰的要害。

“谭道兄,做师傅跟做父母一样,都要在生前尽可能地为徒弟铺平道路,要不然,等师傅死了,徒弟遇到了麻烦,在九泉之下的时候就算是想帮也帮不上了。

天昊他们三个视秦之初为仇寇,反过来,秦之初也是欲独霸丹霞山,必定不会放过你的三位徒弟,如果你在生前不能够给他们除掉这个后患,他们将来必有大难。”

赵天昊他们三个不是傻子,在王大川来之前,他们不知道求了谭知翰多少次,可是师傅就是不肯松口帮他们。现在他们见师傅有被王大川说动的趋势,连忙跪着哭喊道:“师傅,你可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呀。秦之初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呀。”

谭知翰阖上双目,仰面长叹,“罢了,我姑且找秦之初理论一番,如果理论不通的话,那就只能动武了。”

王大川知道谭知翰还没有放弃口头理论的选择,不过他只是想引诱谭知翰上他的船,只要上了他的船,谭知翰再想下船,那就不可能了。

“谭道兄,你能够做出这样的抉择,那就对了。我已经打探好了消息,再过几天,就是找秦之初理论的最佳时机了。来,咱们好好密谋一番,必定搞得秦之初灰头土脸,说不定连小命都在搭在我们手中。”

京城,紫禁城,御书房。

顺德帝坐在御书案的后面,御书案上摆放着很多的奏折,这里面有他已经批阅过的,还有未批阅的,留中不发的,其中有一封,是已经批阅过,却一直没有归档的,这封奏折就是秦之初从宁清县呈送上来的那封。

“培荣啊,吏部的公文应该到宁清县了吧?”顺德帝靠在龙椅上,有些疲惫地揉着眉心。

苏培荣不温不火地回道:“万岁爷,估摸着时间的话,差不多应该到了。”

顺德帝重新坐好,“秦之初的这封奏折,朕看了好几遍了。朕刚才又看到一封密折,是参奏秦之初的,说他为了快速完成朕交给他的任务,在宁清县内大肆杀戮,屠杀平民,还刁买人心,勒令宁清县百姓为他修庙、竖长生牌位,还说只要修了庙,竖了长生牌位的话,可以不用缴纳钱粮。这个秦之初,真是让朕很失望呀。”

苏培荣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口,什么时候得装哑巴,这会儿是一个词都不肯说的。

顺德帝发了一阵牢骚,“培荣,你的身体还行吧?如果还硬朗的话,就替朕跑一趟,朕再调两个大内侍卫,跟你一起去宁清县一趟,暗中查看走访,看看秦之初他究竟在搞什么鬼。要是真的像密折里面说的一样的话,你们就传朕的旨意,让他辞官,滚回豫北县种地去。”

苏培荣连忙遵旨。

京城,齐国府。

齐虞东脸色阴沉地坐在太师椅上,“这都六月了,王大川和姜立天两位先生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传回来?”

齐虞东的夫人的眼眸中闪烁着一丝阴狠,“老爷,子芳受秦之初的拖累,本来能够当一个县令,现在却只能做一个县丞,还被发落到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咱们可不能轻易地绕过秦之初。实在不行,还得再派两名仙师。一定要除掉秦之初,为我儿出气。”

齐虞东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踱起步来,良久,“不行,我得再跟魏国公、燕国公他们合计一下,这次就算是还得派仙师去,也不能光让咱们聘请的仙师去,也得让魏国公和燕国公放放血了。”

京城,卫伯爵府上。

一个小道童打扮的人跪在一扇门的前面,“请师傅开恩,赐我速成**。”这个小道童已经跪了三天三夜了,滴水未进,此时已是油尽灯枯,随时都有晕死过去的可能。

那扇门扉吱扭一声打了开来,“痴儿,你这又是何苦呢?”

远在两千多里之外的宁清县县衙。

秦之初在得知知府毛江全要过来视察之后,就不得不暂时停止了长时间的修炼,每天除了固定抽出五个时辰打坐之外,其他时候都在做准备。

再有一天,次日上午,毛江全就要进入宁清县境内了。秦之初半夜就换好了官服,坐上了四人抬的素云头青带青幔官轿,带着孙得龙等一班衙差,出了九龙镇的南门,沿着官道,赶在天明之前,赶到了宁清县和邻县接壤的地方。

这里,就是秦之初当初进入宁清县境内,遭人伏击的地方,九龙河上的那座桥已经重新修好了,乃是一座五孔石拱桥,桥面上有石栏杆,又结实,又美观大方。

这次来,秦之初没有带关志文等人过来,而是让他们留在九龙镇,在南城门口等着,等到他把毛江全接过去之后,再恭迎不迟。

本来,虞美惠还想跟着过来,秦之初以她不是官场中人为由,让她留在了县衙,虞美惠还盼着秦之初跟他一起去东海,自然不愿跟他发生冲突,再加上她是高高在上的仙师,也没有出面迎接一名知府的道理,于是,秦之初仅仅劝了她一句,她就顺水推舟同意了,搞得秦之初事后还挺奇怪,不知什么时候,虞美惠竟然如此好说话了。

秦之初他们赶到五孔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透,秦之初让孙得龙生起一堆篝火,抓紧时间,熬了一锅粥,他和衙差、轿夫们一起草草地填饱了肚子。然后,他让孙得龙派几个人,沿着官道,进入邻县,探听知府毛江全的方位。

孙得龙随侍在秦之初身后,显得很兴奋。他从冀州省清苑县一直跟了过来,时间也不短了,今天还是头一次,只有他一个人跟着秦之初,自然是要想方设法伺候好秦之初了。

趁着知府毛江全还没过来,秦之初和孙得龙聊了起来,“得龙,怎么样?做的还习惯吧?”

孙得龙连忙点头,“太爷,小的做的很顺手,也很习惯。兄弟们都给面子,又有太爷您的支持,我要是还不做出点成绩来,不是给您丢脸了吗?”

秦之初呵呵一笑,“您能这么想,那是最好的了。得龙,你要记住,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大周律令来,不徇私枉法,秉公而行,只要你能够做到这一点,本公以后要是离开了宁清县,就还带着你。”

孙得龙大喜,“小的一定听太爷的话,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就算是太爷现在让我跳九龙溪,我也二话不说跳下去。”

秦之初笑着摇了摇头,“用不着你跳河,我又不想吃鱼吃虾。你还是留着点力气,好好的约束大家伙,让大家都精神点,等会儿知府大人要是来了,要让他好好看看咱们的精神面貌,知道吗?”

“请太爷放心,弟兄们绝对不会跟您丢脸的。谁要是敢出什么岔子,我回头非打他们板子不可。”孙得龙拍着胸口道。

秦之初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有些话点到为止就行了,不用说的那么透。

孙得龙看了看秦之初,“太爷,有句话,小的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之初点头道:“有什么话你就说。”

孙得龙小心翼翼地说道:“两个多月前,咱们刚进宁清县那会儿,就是在这里,咱们被人伏击。你说今天会不会也有人在这里再伏击咱们一下子?”

秦之初的心猛地跳了一下,“得龙,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孙得龙忙道:“太爷,我只是根据我多年办案的经验,猜的,可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您想啊,这里是交通要道,地势又比较险峻,向东,只有一座桥,向西北方向,只有一条官道,官道两边都是丘陵。曾经有人在这里伏击过我们,有人会不会认为咱们会麻痹大意,认为这里是安全的,故意再次把伏击地选在这里。

您不是说当初围攻你的三位仙师,有两个跑了吗?要是他们把伏击的地点选在这里,再等您和知府大人会面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那他们还是有很大成功的机会的。”

听着孙得龙的分析,秦之初突然打了一个寒战,孙得龙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啊,磷月道长虽然被他杀死了,可是王大川不是什么弱手,如果他再邀请上几个修真者一起过来,设伏,他们也不用杀死他,只需要杀死知府毛江全,就能够让他麻烦缠身。

当着他的面,他的直属上司,正五品品秩的知府让人杀死了,这要是传扬出去,他只有被丢官罢职的份儿。要是严格按照大周律令来的话,给他来个流放三千里都有可能。

秦之初想了想,“得龙,你的提醒很及时,本公提拔你为捕头,还真是选对人了。这样,你火速沿着官道,往东,迎上知府大人,见了知府大人之后,要这样这样说,明白吗?”

孙得龙忙道:“太爷,小的明白了,我这就赶过去。”

秦之初拍了拍孙得龙的肩膀,“这次,要是你小子预料对的话,我回头就让龚兄给你涨工食银,每年再多给你五十两。”

孙得龙大喜,“多谢太爷赏赐。”

秦之初挥了挥手,“行了,赶快去吧,别耽误了事。”

孙得龙骑上马,冲过五孔桥,沿着官道,一路向东,眨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秦之初站在原地,佯做无事地看了看东面,又看了看四周。这样简单的查看,根本不可能寻找到有没有人潜伏,何况,周围的地方这么宽阔,到处都是杂树杂草,还都长的挺茂盛,想搜出来潜伏在里面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但愿孙得龙只是瞎猜的,千万不要有事。秦之初在心中祈祷道。

又等了多半个时辰,隐约有锣声从东面传来,“知府大人巡查,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应该是毛江全来了,秦之初连忙正了一个衣冠,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大步流星走到五孔桥的桥头,等着毛江全进入宁清县境内。

秦之初把自己的心态摆的很正,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修真者,就打算在毛江全面前摆什么架子,他还要在大周朝的官场中打滚,有些规矩还是要遵守的。就像现在,他是宁清县的县丞,是宁清县的所有官员的头目,那么在毛江全要来宁清县巡查的时候,他就必须要到两县交界之地迎接知府大人。

铜锣声越来越响,踮起脚尖的话,已经能够看到毛江全的依仗了,大青扇、蓝伞盖、青旗、桐棍、皮槊、木牌等等,密密麻麻一大片,要比秦之初的依仗威风好几倍。

秦之初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刚刚到任几个月,前段时间,又刚刚被提拔了两级,几乎不可能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再被提拔。何况,提拔太快,对他也没什么好处,他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先把宁清县消化了再说。

感谢读者大大“dabbb”的打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