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248章 大内总管对知府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248章 大内总管对知府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6:48 来源:笔趣阁

第248章大内总管对知府

第248章大内总管对知府

马上七十万字了,大家多支持呀。

就在秦之初在闭关潜修的时候,大内总管,首领太监苏培荣奉了顺德帝的命令,无声无息地抵达了宁清县,在宁清县展开了秘密的走访。

苏培荣发现宁清县就像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这样的场面在大周朝其他的府县是很难得一见的。苏培荣随即走访了不少在工地做工的百姓,这些百姓几乎个个都是没口价的称赞他们的县丞大人秦之初,说秦太爷是难得一见的好官,简直就是活神仙下凡,有本事,还肯为百姓着想。

一连走访了半个多月,苏培荣基本上已经摸清楚了宁清县的实际情况,在确认宁清县三大患已经被基本上厘清的同时,苏培荣同样发现了民间广泛地给秦之初竖长生牌位、修庙的事情。

这事可不是小事情,一旦被有人抓住,是可以狠狠地作一篇文章的,苏培荣明白自己之所以被派到宁清县来暗访,这事可以说是最大的诱因。

苏培荣让跟着他一块儿过来的大内侍卫秘密调查了其中的情况,发现民众给秦之初竖长生牌位,基本上是自愿所为,但是其中也有人在暗中推动,所有的证据都隐隐指向了滕向东。

苏培荣本来还想找滕向东好好谈谈,谁知道滕向东没有在家,说是受秦之初的委派,到南洋卖东西去了,还没有回来。腾府之中,能做主的是滕向东的女儿、女婿。

苏培荣想了想,放弃了找滕向东女儿、女婿求证的年头,悄悄地离开了宁清县,赶往榕西府,一张名帖递了出去,知府毛江全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到府衙门外迎接。

苏培荣和毛江全分宾主,在后衙的花厅落座,“公公,真是对不住,下官不知道您到了榕西府,要不然的话,一定会率所有的属官迎接您的。”

苏培荣拿捏着说道:“算了,不知者不罪。杂家这次奉万岁爷之命,秘密走访宁清县,不适宜让其他人知道,还请毛大人为杂家保守秘密。”

毛江全一听苏培荣是为宁清县而来,就知道顺德帝虽然把秦之初贬到了宁清县为官,但实际上还是一直在关注着秦之初这个他钦点的状元。有了这一点确认,毛江全在一瞬间就想好了该如何跟苏培荣进行交流了。

“毛大人,杂家在宁清县秘密走访了半个多月,不得不说自秦之初执掌宁清县以来,宁清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盗匪基本肃清,官民对立已经无影无踪,众典吏分割宁清县的现象也不见了。秦之初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做到这些,实属不易,杂家对他还是蛮欣赏的。”苏培荣不咸不淡地说着。

毛江全接口道:“公公,下官跟您一样,也觉得秦大人是一个可造之材,借以时日,必定是我大周的柱石之一。”

苏培荣脸一沉,“毛大人,如果你真的是这么想的,那么杂家就有一点想不明白了。秦之初年少无知,不懂得官场之险恶,你为他的直属上官,又是他的前辈,理应多多指点他才是,为什么犯了那么大的错误,你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呀?”

如果是一般人被苏培荣这样来一顿没头没脑的指责,说不定早就吓晕过去了,但是毛江全好歹在官场中沉沉浮浮数十载,也是极擅长揣摩人心的。“公公请暂息雷霆之怒,且容下官分解一二。”

苏培荣沉声道:“讲吧。”

毛江全陪着笑,说道:“不瞒公公,一个月前,下官曾经在榕西府下辖几个县进行了一次巡查,巡查到宁清县的时候,宁清县县学教谕钱江鱼钱大人曾经向下官告了秦大人三大罪状,第一,嚣张跋扈,搞一言堂;第二,怠慢政务,尸位素餐;第三,沽名钓誉,刁买民心,挟民自重。”

苏培荣一挑眉毛,“哦,还有这事?”

毛江全忙道:“此事千真万确,公公可以暗中走访钱大人,就可分辨真假。”

苏培荣嗯了一声,“不用你教杂家,杂家也知道该怎么做。你先说说,你当时听了这三大罪状之后,心中是如何想的?”

毛江全知道他这会儿所讲的一切,苏培荣必定会原封不动地汇报给顺德帝,他连忙集中精神,认真地答道:“下官认为钱大人所讲的三大罪状是不存在的。

说秦大人嚣张跋扈,搞一言堂,这一点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地方上为官为宦的,有一点必须要保证,就是一地只能有一个核心。

像我们榕西府,下官要上不负君恩,下不负黎民百姓,所以下官必须集中所有的精力,处理榕西府的大小政务,如果总是有人在下官耳边聒噪,说要这样那样,下官的精力必然会被分薄。

再具体到宁清县,宁清县三大患是秦大人一手平定的,这样,他就很容易建立威望,其他人无法与之匹敌,在宁清县说话分量重,乃是理所应当。

何况,秦大人身怀圣旨,又是宁清县品秩最高的官员,自然在宁清县就是说一不二,要是他说话没人听,那把皇帝的圣旨置于何处?”

苏培荣点点头,“那么钱江鱼说秦之初怠慢政务,尸位素餐,你又如何看呢?据杂家这段时间在宁清县走访,发现秦之初确实不在县衙,就算他以前在县衙的时候,处理宁清县具体政务的,也不是他秦之初,而是关志文、龚秀珍、演宁等人。”

“公公,这一点在下官看来,正是秦大人的高明之处。秦大人虽然没有直接处理宁清县的事务,但是宁清县大大小小的事情并没有被耽误。公公不是刚刚暗访了宁清县吗?

那么一定会发现宁清县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所有官吏廉洁自律,办理公务也是高效率,秉承公心。秦大人就算是直接处理政务,也不过如此了。

但是秦大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放心大胆地交给了他的属官,这样,一来是显示他对属官们的信任,二来也是多了一道关卡,如果有属官把事情办砸了,还有他可以出面进行收拾,凭借他在民间的巨大威望,可以杜绝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演变成大事件。

可惜下官没有秦大人那么大的本事,也没有他那样的条件,要不然的,下官也想跟秦大人学学,来个垂拱而治。”

苏培荣点点头,接着追问道:“那么第三个罪状,你又是如何看的?”

毛江全说道:“前两个罪状都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就是这第三大罪状,多少有些实据。下官在宁清县巡查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本来下官还想提醒一下秦大人注意一下,可是后来下官发现了一件事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什么事情?”苏培荣追问道。

“就是秦之初还有他的那些属官们,在多个场合,都公开宣称凡事要秉公处理,要按照大周律令办事。公公,大周律令乃是我们大周的根本,秦之初能够再三强调要用大周律令办事,就说明他并没有任何不轨之心,事事处处都在为朝廷着想,强化朝廷在民间的影响。

公公,下官是这么想的,民间广泛地给秦大人竖长生牌位,修庙,却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也要看到秦大人对宁清县的百姓是有大恩的,让他们免于被盗匪骚扰,不用缴纳苛捐杂税,还为他们兴修水利,铺设道路。

在秦大人的直接统治下,宁清县的百姓认为官府是值得信任的,而把秦大人派到宁清县来的皇帝更是千古圣君。

老百姓给秦大人竖长生牌位,修庙,除了感念秦大人对他们的恩德之外,这也是一种对陛下的称颂,要是普天之下,每个府县的百姓都能自发地给他们父母官竖长生牌位、修功德庙,那我大周的天下岂不是盛世?陛下岂不是盛世之明君?”

苏培荣知道毛江全这番话,有硬往顺德帝身上贴金的嫌疑,但是话还就得这样说,只有这样,顺德帝听了才会高兴,才不会深究此事。

“呵呵,毛大人,你这张嘴可真是厉害,死的都能让你说活了。不错,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有杂家都一直认为当今的万岁爷乃是万古明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之初乃是万岁爷钦点的天子门生,壬辰科状元,他能够获得民间百姓的拥戴,也就说明万岁爷没有看错人,可谓是慧眼识珠。当今盛世理应有此景象。”

苏培荣说起来那是一套一套的,比毛江全更加的会拍皇帝的马屁。

毛江全连连点头,“公公说的极是,下官也是这样想的。”

苏培荣笑道:“毛大人,还有一件事,你把你刚才跟杂家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一道奏折。杂家这次回去,会替你呈送给万岁爷。”

毛江全心中咯噔一下,他明白这道奏折一写,他就彻底和秦之初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秦之初以后出了事,他也跑不了。

苏培荣乜斜着看了毛江全一眼,“怎么?毛大人,还要杂家给你磨墨不成?还是你有什么顾虑呀?”

感谢读者大大“dabbb”的打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