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153章荣归故里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153章荣归故里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6:48 来源:笔趣阁

. 第153章荣归故里

第153章荣归故里

胡恩荣还有那些士绅们,一直把秦之初他们送到了大名城五里之外,这才依依惜别。因为有石铁云派出的官兵护送,这一路上风平làng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秦之初抓住这难得的空闲时光,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炼,符文箭做了不少,火神决越发的熟练,《五行基础法术》也学了一些,如果再有人和他争斗,他的手段也就越发地多了起来。

这一日,秦之初他们翻过了香吾山,正式踏入豫州省境内,这里就是秦之初的故乡,生他养他的地方。

秦之初从马车上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还是家乡的空气新鲜呢。这里的天都比别的地方蓝一些。”

韩青石说道:“大哥,你这是人逢喜事jing神爽。你如今可是豫州省近几百年来,头一位状元,这次回来,可谓是衣锦还乡,我估mo着豫州的老百姓都盼着目睹你这位新科状元的风采呢。”

话音未落,就见有一群人从南边跑了过来,跑在最前面的一个人骑在马背上。李yu玲远远地就看清了此人的容貌,“哥哥,是三老爷。”

李yu玲口中的三老爷,就是奚一松,秦之初一直称他为“三哥”,秦之初虽然年轻,但已是朝廷命官,老百姓见了他都得尊称他一声“老爷”,奚一松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李yu玲口中的“三老爷”。

“少爷,你可回来了。”奚一松远远地就喊了起来,“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到香吾山里面找你去了。”

很快,奚一松就纵马奔了过来,距离还有十几丈的时候,他就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以比奔马更快的速度跑了过来,到了近前,他就朝着秦之初躬身一礼,“少爷,我奉老爷之名,特地来恭迎你回家。”

秦之初指着还在往这边跑过来的那群人,“三哥,他们是谁?”

奚一松回头看了一眼,“还能是谁?咱们县的县太爷呗。你考中了状元,最高兴的就是他了。”

说话间,就见那伙人跑了过来,那县太爷竟然带着全副仪仗,还坐着官轿,把抬轿子的轿夫都累得快吐血了。

秦之初是豫北府豫北县人,而豫北县最北边的县界就在香吾山,豫北县知县亲自跑到这里来迎接秦之初,可是给足了秦之初面子。手打吧手机小说站点

知县赵瑞文从轿子上下来,有些ji动地走到秦之初面前,“状元公,本县代表豫北县十三万父老乡亲,来迎接你了。你给咱们豫北县的父老乡亲争光了。本县一想起你当初考中秀才的时候,还是本县给你送去的秀才功名文书,我就十分的欣慰。”

秦之初忙道:“老大人,当时的情景,学生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学生能够有今日之成就,还要多亏老大人的支持和厚爱。”

在秦之初考取状元的科举路上,赵瑞文确实帮了秦之初不少忙,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之初考中秀才的时候,年纪并不大,自然也就成了赵瑞文眼中要重点栽培的对象了。没想到秦之初还真的争气,竟然成了豫州省数百年来,头一位状元,让豫北县在整个大周朝,大大地lu了一次脸。

至于秦之初被皇帝发落到宁清县当县主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件事是无法抹杀秦之初是新科状元这件光宗耀祖的事迹的。

豫北县这次为了迎接秦之初回乡,几乎是全县出动,上至七品知县赵瑞文,中至教谕、训导、典吏,下至本县知名乡绅,足足来了上百人。那次路过清苑县的时候,也就是二三十个人,两相对比,就能看出来差距了,这就是所谓的水是故乡的甜,人是故乡的亲呢。

赵瑞文还专mén为秦之初准备了一顶四人抬的素云头青带青幔官轿,这是一顶全新的轿子,是赵瑞文特地吩咐人做的,专mén用来迎接秦之初。等秦之初上了轿子,轿夫抬起轿子,仪仗们一拥而上,在头前开路。

只见最前面是两名抬着一面簸箕大铜锣的皂隶,走上几步,就连敲七下,声音清脆悦耳,传遍四方。“新科状元回乡了,闲人回避。”

在开道的皂隶之后,是举着大青扇、蓝伞盖、四面青旗的皂隶,之后是有持铜棍、皮槊的衙役各两人,在他们后面,是举着木牌的皂隶,木牌上写着“新科状元”,“连中两元”,“百年状元”,“皇帝钦点”等内容。

一队人浩浩dàngdàng地直奔豫北县县城。石铁云派来的一百名卫所士兵也跟在后面,使得队伍更添几分气势。

韩青石志得意满地跟在秦之初的官轿后面,韩忠也狐假虎威地昂首tingxiong,彷佛中状元的是他一样。

“少爷,秦少爷可真是气派呀,我这辈子要是能够像他一样,这么风光一回,我死都值了。”韩忠羡慕地说道。

韩青石拍了韩忠一下,“你小子跟爷我一样,不学无术,这辈子想学大哥一样,做官轿,铜锣开道,那是没戏了。不过只要你忠心肯干,爷不会亏待你的,早晚也要让你也能风风光光,没见大哥都已经教爷我修炼了吗?等爷修炼有成,也带上你。”

韩忠大喜,“谢谢少爷抬举。”

他们这一行人动静闹出来的不少,几乎过每一个村庄的时候,村口都站满了男nv老少,路边搭着彩棚,村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端着一碗酒,要敬下凡的文曲星一杯。

这是家乡人的抬爱,不能拒绝,秦之初每次都要下轿,将父老乡亲敬的酒,一饮而尽,自然惹来阵阵欢呼声。

豫北县的县城和豫北府的府城是一个地方,在秦之初他们距离豫北城还有五里路的时候,就见官道上空,扎起了彩绸,挂满了条幅,上面写着“恭贺秦老爷高中状元”,“欢迎状元公荣归故里”等等字样。

等到了豫北城北城mén的时候,只见城mén外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老百姓,豫北府知府、同知、通判、教授、训导、州判、府经历、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等大小官吏,也都倾巢而出,迎候秦之初载誉而归。

众人见了不免寒暄一番,知府大人没口价的称赞秦之初,夸秦之初是文曲星下凡,为父老乡亲争光。

知府大人在知府衙mén设下了筵席,款待秦之初一行。

秦之初一直在豫北城盘桓了两天,知府大人这才放了他,让秦之初回家和父母团聚,祭祖修坟。

秦之初回到老家之后,又是一番风光。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在老秦家的族长主持下,秦之初摆设祭品,祭告祖宗,修缮祖坟。

另外秦之初高中状元的牌坊楼,正在抓紧时间修建,修建牌坊所需的银两,由豫北府和豫北县对半拨付,修建一个牌坊,也就是百余两银子,难道除了一个状元,豫北府和豫北县在这事上,都很积极。

等到这些纷杂的事情结束后,已经是四月初八了,距离秦之初离开京城,已经过去了十八天。

秦之初这次回家,除了祭祖修坟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就是让父母结束家里面的生意,一方面大周律规定官眷不许经商,另外一方面,秦之初也不像自己的父母过于cào劳,做义商,钱赚不了几个,却又苦又累,有时候,还会受到官府的刁难,地方富商的抵制、搅luàn,实在是太累太苦了。

秦之初的父亲秦友良跟秦之初恳谈了一次之后,也就接受了秦之初的建议,决定终止家里面的生意,准备以后种上几亩薄田,做个享清福的农家翁,反正秦之初已经高中状元,只要秦之初不在官场上出事,就没有人敢为难秦友良夫妻俩。

秦之初原本有打算把父母一起接到宁清县去,可是一想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未免辛苦,再加上宁清县地处南方,气候和豫北县相差太大,怕母亲无法适应,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日,秦之初又和父母在一起吃饭,秦友良说道:“儿呀,你如今已是官道中人,身入公mén,便身不由已了。我和你母亲都很好,不用你在家照顾,你还是赶快到宁清县上任去吧。”

秦之初说道:“儿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只想多陪你们两天。”

秦友良看了看眼圈红了的老伴,“唉,也罢,你愿意留,就多留两天吧,好好陪你母亲说说话。对了,还有一件事,儿呀,你让我结束家里面的声音,那老三留在家中,一身的本事可就瞎了,我有意让他到你身边,替我和娘照顾你。”

“这……”秦之初有些犹豫,他是家中独子,无兄弟姐妹,而奚一松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他的兄弟了,和父母的感情ting深,他要是让奚一松跟着他走,父母的身边可就真的没有人照顾了。

“爹娘,还是让三哥留在家照顾你们二老吧?留你们两个人在家,我不放心。”秦之初劝道。

秦友良大手一挥,“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村一大半都姓秦,都是一个祖宗,乡里乡亲的,有事招呼一声,谁还不帮忙吗?反倒是你,远到几千里外的宁清县,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人,我跟你母亲可有点不放心。那个韩青石,说是你的结义兄弟,可人家是国公之子,能跟你niào到一个壶里面去吗?”

感谢读者大大“dabbb”的打赏,谢谢。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