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557章 执念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557章 执念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6:48 来源:笔趣阁

第557章执念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颜士奇和秦之初肩并肩出了国师府,颜士奇就看到在国师府门外停了一长溜的队伍。

队伍中最显眼的是一顶金顶软轿,这顶软轿不是由人来抬的,而是坐落在一只白鹤的背上,在这顶软轿的前后,有开道的道童,有捧着宝瓶、葫芦等法器的年轻男女修真,队伍后,有护持的高僧、法师。

所有人或者身着鲜艳的道袍,或是身着庄重的僧袍,整个队伍看上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一看就不像是凡间的队伍。

颜士奇还是头一次看到秦之初的卤薄仪仗,连连咂舌,“国师,遍观咱们大周,就连皇上、智屏公主都没有你这种排场呀。”

秦之初淡淡一笑,“这不是排场,而是彰显皇上对国师府的恩典的小玩意,让老大人见笑了。”

颜士奇摇了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他也清楚他对秦之初的影响在什么地方,有些东西,他能说动秦之初,有些东西,他连多说一句话的资格都没有。他就不讨人嫌了。

秦之初取了几张符出来,“来呀。”

卤薄仪仗的班头高青黎连忙上前,躬身道:“国师,您有何吩咐?”

秦之初把那几张符交给他,“这是飞行符,你去给老大人的轿夫贴上,请老大人跟着我们一起飞往京城。你亲自带着两个人,守在轿夫的跟前。及时为他们替换新的飞行符,还要确保他们飞的稳,不要颠坏了老大人。”

“遵法旨。”高青黎恭恭敬敬地接过飞行符,又点了两个人。去找颜士奇带来的两个轿夫了。

颜士奇很激动,他没想到自己还有坐飞轿的机会,别看他将近七十岁的人了,但是一想到能够在高空中俯瞰地面的情况,就十分的亢奋,这老头典型属于那种人老心不老的类型。

“老大人,你是文武百官之首,内阁首辅大臣。也是本国师曾经的上司和恩师,这次咱们进京,你在前,我在后。你先请。”秦之初给足了颜士奇面子。

颜士奇连连点头。这次他来之前,设想了各种可能xìng,他不是没有担心的,担心劝说不动秦之初,担心秦之初做了国师之后。就不认他这个“老大人”了,没想到来了之后,进展异常的顺利,秦之初还对他礼遇至斯。极尽优待之能事,老头儿也是觉得倍儿有面子。

“国师盛情难却。老夫就先行一步了。”

颜士奇率先登上他那顶两人小轿,高青黎把飞行符往轿夫的腿上一拍。两股旋风分别托着前后两个轿夫,缓缓地飞上天空。颜士奇在轿中,挑着轿帘,往外面张望,见地面距离他越来越远,一张老脸兴奋地乐开了花,手捻着胡须,怡然自得。

就这样,颜士奇在前,秦之初之后,一行人飞行在距离地面丈许高的空中,朝着二十里外的京城飞去。

距离京城越近,行人越多,不断地有人看到他们。行人们基本上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纷纷惊呼神仙出巡,有那反应快的,已经跪在地上磕头了。

等到秦之初他们飞了过来,见队伍中,有人举着“国师”的木牌,这些人这才反应过来在空中飞行的是谁,跪拜的越发虔诚。

队伍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太子府的门口。高青黎帮着两个轿夫落了地,秦之初的卤薄依仗也跟着降落在了地面上。托着秦之初的白鹤也稳稳地站在了地面上。

秦之初从白鹤的背上飘了下来,然后走到颜士奇的轿前,帮着颜士奇挑开了轿帘,“老大人,到了。”

“老夫何德何能,焉敢劳烦国师?”颜士奇从轿子里面出来,向着秦之初连连告罪。

这时候,太子早就得了通报,脚步匆匆地从府中走了出来,“孤说今天怎么喜鹊总是在枝头叫来叫去,原来是颜少师和国师联袂来访,孤有失远迎了。”

太子脸上带着笑,神情看起来也很热情,似乎是很欢迎秦之初和颜士奇过来。只是他说话很有问题,把颜士奇放在了秦之初的前面。

秦之初对颜士奇礼遇有加,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太子却不能这样做。秦之初是天命帝亲口御封的国师,有“如朕亲临”金牌一面,见官大三级,太子不可能不知道,偏偏还把颜士奇放在了秦之初的前面,这就不对了。

这也不能说太子口误了,做为国之储君,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像这种排名的错误,绝对不能犯的,就像他不能把自己置在天命帝前面一样,也不应该把颜士奇放在秦之初前面。

颜士奇脸sè微微一变,他在官场混迹数十年,又担任内阁首辅大臣将近二十年,对官场上的忌讳了然于心,秦之初怎么对他,那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凭着他们俩过往的交情,他厚着脸皮也就受了,没人会在这上面挑理,但是太子怎么能够在这上面不慎重呢。

颜士奇有眼睛的余光偷偷地打量着秦之初,生怕秦之初在这时候挑理,让他放心的是秦之初一点不悦都没有,似乎是没有听到太子的“口误”。

秦之初六识敏锐,又怎么可能没有听出来。在国师府的时候,太子就已经很好地阐述了他的治国理念,秦之初有足够的把握可以确认当时太子说的是真心话。太子今天再有如此的“口误”,失误的可能xìng比较小,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是故意为之。

秦之初不想跟太子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上扯皮,他今天来不是向太子示好的,而是来演戏的。是向普天之下的百姓示好的,这时候,跟太子理论,不明智也不理智。

当然。秦之初对太子的评价又调低了一级。他越来越不认为太子做皇帝之后,能够把大周治理好了。

“太子,你不是说想请国师过来,说清楚你们之间的误会吗?老夫不负所托,帮你把国师给请来了。你可要拿出诚心来,好好地跟国师恳谈一次,不要浪费了机会。”

天命帝是太子的时候,颜士奇就给天命帝做老师。等到天命帝做了皇帝后,又让颜士奇继续给他的太子当老师,故而,颜士奇才能够用这种语气。跟太子说话。

“是,颜少师。你和国师里面请,孤马上让人上最好的香茶。”太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自己先转身,当先朝着府中走去。把他的背影留给了秦之初和颜士奇。

颜士奇微不可差地皱了皱眉头,暗中叹了口气。

太子太过年少气盛,又素来觉得父皇天命帝羸弱优柔的xìng子,不是明君之相。故而刻意地显露出一种与天命帝不同的气象来,逮住一切机会。展示他果决善断的一面,殊不知这样做。也是要分场合,分情景的,也不是对谁都能够用的。

就此,颜士奇在人后,不知道提醒了太子多少次,但是太子就是听不进去。颜士奇名为太子之师,却碍于臣子本分,无法强行逼迫太子改正,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秦之初搀扶着颜士奇的胳膊,两人跟在太子的后面,一起进了太子府。

太子府坐落在距离皇宫不远的青龙大街,这条街上,集中的主要是皇族,除了太子府之外,还有几个亲王府、郡王府,其中,又以太子府的规模最大,不过比起智屏公主的公主府来,还是略小一些。

关于此事,太子暗中没有少发牢sāo,还跟天命帝提过几次。天命帝却始终没有让太子府扩建,使其超过公主府的意思。

别看天命帝优柔寡断,却拎得清楚事情的轻重。不说他能够登基为帝,智屏公主出了多大的力,单说如今大周是否能够稳固,主要还得看智屏公主和秦之初两个人肯不肯出力,跟大周的江山社稷相比,太子府比公主府小一点,又能够算得了什么。

如果需要,就算是把半个京城划到公主府的名下,天命dì dū不会皱一下眉头。反正无论是智屏公主,还是秦之初,都对皇位没有兴趣,多给他们一些地盘,以示对他们的恩宠和信任,这是对谁都有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只可惜太子没有天命帝的眼光和胸襟,要不然,太子就不会处处给秦之初找别扭了。

太子、秦之初和颜士奇三个人,一前两后,进了太子府的静心殿,这是太子府的会客大厅,太子接见外客、谋臣什么的,都在这里。

太子当仁不让地坐在了首位,他屁股都坐在了椅子上,这才请秦之初和颜士奇落座,而且是请颜士奇坐在他的左下首,让秦之初坐在右下首。大周以左为尊,太子再一次把秦之初置在了颜士奇的下面。

颜士奇坐在椅子上,坐卧不安,一会儿看看秦之初,一会儿又看看太子,脑海中翻江倒海一般,琢磨着等会儿怎么样在两个人中间周旋,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让秦之初和太子达成谅解,不能够让秦之初心中带着疙瘩离开太子府。

很快,就有人上了茶,秦之初端起了茶盏,慢条斯理地喝了起来,比起天命帝送给他的贡茶,太子府的茶口感上略微差了一点。

秦之初暗中摇头。大周之茶,名扬天下,每年通过海路陆路,销往南洋西域的茶不下百万担,其中又有许多名贵的茶,不乏跟极品铁观音齐名的极品好茶,太子府或许拿不出来贡茶,但是这些极品好茶难道也没有吗?

秦之初不是爱茶之人,但是通过太子上茶这样的细节,就看得出来太子此人很有问题。他对太子的评价,又一次下调。

好茶,劣茶,秦之初都喝的下去,何况,太子让人上的茶,也算是很不错的茶了。秦之初自然不会咽不下去,他只是默默地品着茶,一点开口的意思都没有。

太子端着架子,只等着秦之初开口。但是左等右等,秦之初就像是哑巴了一样,气息平稳,口鼻中发出的只有吮吸茶汤的时候。发出的轻微的嘶嘶声。

太子看向颜士奇,希望颜士奇能够打破沉默。颜士奇却连连给他使眼sè,让他先开口。

太子心中有气,他自以为自己是太子,是君,又认为自己胸有大志,有明君之相,让他放下架子。先开口,岂不是“君”向“臣”低头了?这个例子绝对不能开。

太子也哑巴了,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

颜士奇恨不得趴在太子的耳朵边,大喊一声,“我的小祖宗,你倒是说话呀。”

不过这只能想想,颜士奇叹了口气。开口道:“国师,你跟太子之间可能有所误会。所谓误会,是因为交流不够造成的,今天。难得你跟太子又坐在了一起,是不是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摊开。说清楚,误会也就清除了?”

秦之初点了点头。“可以,老大人怎么说,本国师就怎么办。”

“国师言重了。老夫只是提个建议,国师要是觉得不妥的话,也可以不听。”颜士奇这会儿可不敢再和秦之初太过随意了,以免让太子误判秦之初的态度。“太子,你也表个态吧。”

太子哦了一声,“就按照颜少师你说的办吧。”

颜少师点了点头,“既然两位都有这方面的意愿,那就好办了。老夫今天就做个中人,也不说你们两位谁对谁错,只听你们说。太子,你是不是先来?”

太子踯躅道:“还是让国师先来吧?”

秦之初也没有推辞,开口就道:“本国师不知道太子说我们两个人之间有误会,是指的什么方面。本国师就表个态吧。本国师深受皇恩,得皇上垂青,受封为大周国师。本国师必不服皇上所托,以大周江山社稷为重,护佑社稷传承不断,保大周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平安。”

太子一愣,他搞不清楚秦之初这时候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颜士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秦之初说这番话,那是说他跟太子之间没有误会,更确切地讲他跟太子政见不同,不是一条道儿上的人。换句话说,秦之初不打算跟太子和解了。

颜士奇暗中着急不已,却又不能当着秦之初的话,把什么事都给太子点透。他连忙咳嗽一声,“国师说得好,远的不说,单说近几年来,咱们大周可谓是多灾多难。

顺德五十八年,先帝病重,得亏公主在国师的帮助下,炼制了仙丹出来,让先帝康复。

安南王起兵谋反,席卷南方数省,又是国师和公主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才保住了皇室正统,没有让安南王篡位成功。再有月前,皇上让jiān妃劫持,又是国师和公主联手,除掉jiān妃,救下了皇上。

这过往的桩桩件件,都证明了国师和公主珠联璧合,有你们在,是我大周之福,是万千黎民的福音呀。

对皇上钦封国师之事,老夫是一百二十个赞成,老夫认为有国师坐镇,再有公主相配合,可保我大周千秋万载,黎民富庶安康,开创万世不拔之基业。”

颜士奇一开口,就把秦之初抬到了很高的位置上,他说的是实情,但是太子怎么听,怎么觉得不舒服。

秦之初淡淡一笑,“这是本国师应该做的。谁让本国师曾是大周的臣子,又和公主有婚约在身?”

太子轻哼了一声,“国师的意思是你现在就不是大周的臣子了?”

颜士奇暗道一声“糟”,太子执念太重,他跟谁讲“君臣”不好,为什么偏偏要在秦之初的跟前强调这些,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秦之初笑了笑,“不错,本国师现在还是大周的臣子。太子有什么要指教本国师这个臣子的吗?”

太子见秦之初自承是“大周的臣子”,jīng神募地一振,说道:“国师,人最难得是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尤其是站得越高,越是要看清楚自己置身何处。你是国师,方外之人,大周一应政事,和你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你以后只需要专心修炼,在我大周遇到危险的时候,出来显示你的神威就是了。其他时候,还是做个神仙中人,岂不乐哉?”

秦之初呵呵一笑,“老大人,你觉得太子的提议如何?本国师是不是应该听从太子的良言呀?”

颜士奇讪讪一笑,“国师,太子只是随口一说,你不要当真。”

颜士奇知道秦之初追求的是什么,太子让秦之初闭门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的提议简直就是断秦之初的财路,所谓断人财路如杀父母,秦之初能听才怪。

太子却是大手一挥,“颜少师,孤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郑重其事地说出来的。还请国师认真考虑一下孤的话,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对大家都好。”

秦之初仰着头,哈哈一笑。

太子觉得莫名其妙,有些恼羞成怒,“国师,孤的话很好笑吗?”

秦之初摆了摆手,“太子,你的话不可笑,本国师笑的是我自己。太子,老大人,本国师会认真考虑太子的提议的。嗯,就这样吧,本国师突然想起来国师府还有事,就此告辞了。”(未完待续。。)

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