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437章 一个女婿半个儿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437章 一个女婿半个儿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21:56:48 来源:笔趣阁

>第437章一个女婿半个儿

第437章一个女婿半个儿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楚国公、齐国公、赵国公、韩国公、魏国公、燕国公等六大国公一字排开,跪在地,在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的世子,同样跪在地,个个悲痛万分,义愤非常。

秦之初站在他们的后面,剑眉道长和定如这一道一尼随伴左右,他们仨都没跪。在他们周围,还围着十几个六大国公府的家族修真者,这些人以往是从来不会踏足到紫禁城内外的,这次为了防止秦之初逃走,特地过来,就近监视秦之初。

别看颜士奇已有七十多岁,但是眼神依然犀利,他在长随的搀扶下,走到午门外,眼睛一扫,就把各人的表现尽览眼中。

他特别留意看了秦之初一眼,以前不是没有跑到皇宫外,叫嚷着要告御状的大臣,那些大臣不管有理没理,为了取得皇帝的同情和支持,谁不是放低了姿态,跪着要求皇帝主持公道。这秦之初倒是好,立而不跪,虽说先帝有旨,见官不跪,见官不拜,但是你要打官司,还端着架子干什么?

颜士奇暗中摇头,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秦之初对皇帝的尊敬应该是表面装出来的,骨子里实际并没有太把皇帝当做一回事,要不然的话,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还坚持不跪。

颜士奇叹了口气,但凡是仙师,基本都不把皇权放在眼中,即便是秦之初也不例外。所幸他跟秦之初恳谈了一次,知道秦之初无疑染指皇权,同时作为未来的驸马爷,秦之初还是能够最大可能地维护姬氏的皇权统治的,有了这一点,再去吹毛求疵,要求秦之初向皇权低头,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颜士奇想起先帝在世的时候,对秦之初这位新科状元的打压,也许从那时候,秦之初的心中对皇室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不满、不服,如果不是皇室之中,有智屏公主这样一个人,曾对秦之初提供过帮助,如今又许给他为妻,或许秦之初就真的会完全而又彻底地不把皇室放在眼中了。

如今,秦之初虽然对皇室没有多少亲近、臣服之意,但是看在智屏公主的面子,他应该还是愿意帮助皇室特别是新帝做些事情的。

有这一点,就够了。

颜士奇不愿在秦之初和皇室之间的关系多事,他可不糊涂,秦之初做为一名修真者,可以说是大周官场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愿意听你的,啥都好说,不愿意听你的,做为他的司,很难制约住他。颜士奇既然已经肯定了秦之初的心意,也就不愿去挑战秦之初的耐心。

颜士奇咳嗽了一声,“你们这是干什么?如今,先帝驾崩,停灵大内之中,你等要是想尽臣子之中,可以到皇宫之内,为先帝守灵。跑到午门外,嚎什么丧呀?”

颜士奇虽然没有爵位在身,但是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官拜少师,可以说是大周文武百官第一人,别说是国公了,就算是亲王、郡王都归他节制。而且,自顺德帝提拔颜士奇为内阁首辅大臣之后,就对他格外信任,新帝更是在国丧期间,把朝廷的一应事务,委任颜士奇处理,圣眷之隆,当世不作第二人想。

有如此权柄在手,别说是几个国公了,就算是皇子在这里哭哭啼啼,颜士奇也敢黑着脸训斥。

六大国公以前不是没有想过拉拢颜士奇,只是这个老头油盐不浸,就算是送给他的礼物价值连城,老头都不肯多看一眼,至今没有听说过老头收过谁的礼物。

“颜少师,我们是来告御状的,还请你让我们进宫,面见陛下,请陛下为我们主持公道,严惩凶手。”魏国公魏臻聪努力地支起身子,他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跪在地,十分的辛苦。

颜士奇说道:“现在,陛下正在为先帝守灵。你们如果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打扰陛下了。或者你们也可以把冤情跟我说一声,看看老夫能否为你们主持公道。”

齐国公说道:“颜少师,今日是本公的母难之日,本公邀请秦之初秦大人到蔽府小坐,期间说起秦大人擅长炼丹,本公好奇之下,就请秦大人为我们演示炼丹。孰料秦大人居心叵测,竟然借机施展阴谋诡计,害得我六大国公府十九位家族炼丹师死于非命。颜少师,虽然说秦大人是三等伯爵,雷州府同知,但是他犯下如此杀人重罪,是不是该受到国法的惩处?”

“什么?十九位家族炼丹师?”颜士奇骇了一跳,“真的是秦大人所为吗?”

大国公、世子异口同声地道。

“不是。”秦之初断然道,别看他只有一个人,但是他的声音却一下子就把齐国公等人的声音压了下去,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还修什么炼呀?“颜少师,下官有下情禀报。”

士奇不能偏听偏信,何况,在他眼中,秦之初很有能力,前途无量,不会傻到跑到齐国府去杀人。

秦之初把他那套“人证”“物证”俱全的说法拿了出来,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责任撇的一干二净。

等秦之初讲完,齐国公急道:“颜少师,你不要轻信秦之初的一派胡言,杀了人的人,怎么可能承认他的罪行?”

“齐国公,照你这么说,以后咱们大周,不管什么地方死了人,我都可以说是你杀的。你不是说了吗?杀了人的人,不会承认他们的罪行。想必你也是如此?”秦之初揪住齐国公言语中的漏洞,穷追猛打。

“哼,徒逞口舌之利。”齐国公脸色变了变,只反驳了秦之初一句,就顾左右而言他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将近二十具尸体还停放在我齐国府,你就算是想赖,也是赖不掉的。”

颜士奇喝道:“好了,都不要吵了。老夫现在就进宫,将你们的情况禀明陛下,看他如何处置。你们都在这里候着。”

颜士奇转身进了宫,到了殡殿,找到了新帝,把午门前发生的那一幕告诉了新帝。

新帝这会儿正在给顺德帝守灵,他大体算是个孝子,如今又是一国之君,更要做天下臣民的表率,不敢马虎。当他从颜士奇这里听到秦之初弄死了十九个六大国公府的家族炼丹师,新帝先是震惊,然后就是狂喜,如果不是他老子的棺椁就在他旁边,说不定他就哈哈大笑起来了。

六大国公的先祖和太祖皇帝一起打下江山,太祖皇帝特许六大国公培养自己的家族修真者。

在太祖皇帝和头几代皇帝的时候,六大国公还能够和皇室保持一致,事事以皇室为首,在大事小事,以皇帝为尊,但是越往后,六大国公府越是和皇室离心离德,到了新帝这一代,新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六大国公府干脆待价而沽,即便是安南王在南方叛乱,六大国公府也没有提出来要帮着平叛,甚至暗中派人,到南方,跟安南王掺和到了一起。

新帝就算是性子羸弱,不够刚毅,但是也不是泥人捏的,何况,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新帝早就想找机会收拾一下六大国公府了,但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秦之初一下子就干掉了六大国公府将近二十位家族修真者,别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总归一点,六大国公府死了那么多家族炼丹师,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相应的,皇室掌控的修真力量就强大了几分,双方的力量对比,对皇室是有利的。以后在国政,皇室将能够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这一点,颜士奇也懂,他虽然不能修炼,也明白秦之初的所作所为对皇室是有利的,而他是皇家的死忠。

“陛下,老臣综合六大国公和秦大人的说法,觉得秦大人提出的人证、物证还是能够证明他的无辜的,只是老臣同样认为他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六大国公十九位家族炼丹师的死,跟他多少有些关系。故而老臣的意思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还是要对秦大人略施惩戒才是。这样,才能安抚六大国公之心。”

颜士奇从午门到殡殿的这一路,就已经拿定了主意,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新帝采纳他的处理意见。

新帝恨不得大肆犒赏秦之初一番,一听颜士奇建议处罚秦之初,就有些不悦,“颜爱卿,你不是说习远所讲可信吗?怎么还要处罚他呀?”

颜士奇说道:“陛下,六大国公府突然死去这么多人,难免心情激愤,如果不对秦大人做出一些处理,难保他们会做一些过激的事情来,当此国丧的关头,南方又没有完全平定,京中实在是不能乱,只能让秦大人做出一些牺牲了。”

“这……”新帝有些犹豫,他刚才还琢磨着是不是要给秦之初升升爵位,从三等伯爵,升到二等或者一等伯爵,转眼间,就要处理秦之初,有点转不过弯儿来。

“陛下,你要是拿不定主意,老臣建议你把智屏公主请来,听一听智屏公主的意见,或许能够有助于做出决定。”颜士奇说道。

“言之有理。来呀,快把智屏叫来。”新帝吩咐道。

智屏公主就在偏殿休息,自从顺德帝驾崩之后,她就日夜守在顺德帝的灵前,偶尔才稍微休息一小会儿,如果她不是修真者,早就累瘫了。

智屏公主一身白衣,凤目红肿,整个人十分的憔悴。颜士奇躬身一礼,“老臣参加公主。”

“颜少师免礼。”智屏公主的声音也有些嘶哑,“父皇,颜少师,你们叫我来,有什么事情?”

“颜爱卿,你把事情的经过跟智屏说一下。”新帝吩咐道。

颜士奇连忙把六大国公府联袂告御状,参劾秦之初害命的事情说了一遍,随后把他的建议也说了出来,“公主,老臣是这样想的……”

没等颜士奇把话说完,智屏公主就说道:“不用说了。父皇,六大国公府的十九位家族修真者在夫君炼丹之时暴毙而亡,夫君不管自身有没有过错,都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儿臣请父皇削夫君的食邑,降其爵位,以示惩戒。”

智屏公主知道秦之初并不在乎官大官小,爵位高低,至于食邑,就更不在乎了。降爵削食邑,连秦之初的皮毛都伤不了,更遑论伤筋动骨了。

“公主所言极是,老臣也是如此的想法。”颜士奇符合道。

新帝沉吟片刻,问道:“智屏,等朕正式登记之后,就会给你和习远完婚。到时候,他的食邑受到削减,会不会影响到你呀?”

智屏公主说道:“为了父皇,儿臣和夫君愿意受些委屈。”

新帝点点头,“父皇明白了。来人,给朕拟旨,就说秦之初要为六大国公府家族炼丹师之死,附有连带责任,朕要削减他三百食邑,罚俸银三年,朕要他给朕做三年长工,一文钱的工钱都没有。”

新帝没有采纳智屏公主和颜士奇的建议,降低秦之初的爵位,他恨不得给秦之初升爵,又怎么可能去降爵,至于罚俸,对秦之初更是无关痛痒,他在宁清县能够拿出来几百万两银子,整饬民生,在永定县更是拿出来天价的丹药、晶石,大周给的区区三年俸禄,连这些东西的零头都没有。

圣旨很快就草拟完成,新帝过目之后,盖玉玺,然后交给了颜士奇,让他到午门外宣旨。

颜士奇双手捧着圣旨,离开了殡殿。

新帝看了智屏公主一眼,“智屏,苦了你跟习远了。朕听说习远的父母还留在豫北县,回头,朕让人从内帑中拿出来两千两黄金,送到习远的父母那里,嘉奖他们为朕培养了一个好驸马,为大周培养了一个好臣子呀。”

秦之初是正四品的同知,一年俸禄也就是几百两银子,加养廉银,三年撑死不到两千两,新帝开口就是两千两黄金的赏赐,比那三百食邑还有三年俸禄多出来好几倍,足以弥补秦之初蒙受的损失了。

“父皇,儿臣替夫君谢谢你。”智屏公主朝着新帝福身一礼。

新帝伸手把智屏公主搀扶起来,“民间有言,一个女婿半个儿,习远可比半个儿强多了。父皇去年病危,是你跟习远一起炼丹,救了父皇。今年你在南方平叛,习远居功厥伟,现在,他又替朕、替皇家除掉了六大国公府十九位家族炼丹师,真是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那里呀。有他在,朕很放心,有他做你的驸马,朕更加放心了。”

见颜士奇捧着圣旨出来,跪在午门外的六大国公心中就是咯噔一下,他们有种预感,只怕事情不会想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颜士奇站在众人面前,将卷轴展开,开始宣旨,等他说完新帝的处置,六大国公府都差点气歪了鼻子。诚然,新帝对秦之初的处置不可谓不重,削减食邑三百,罚俸三年,换成其他任何一位官员、贵族,这可都是十足的严惩。

别说削减食邑了,单说罚俸。三年不拿工钱,还得任劳任怨干活,除了贪污的人之外,又有谁能够受得了?

可问题是秦之初是需要靠俸禄吃饭的主儿吗?一颗筑基丹,换千两黄金,有无数人争着抢着要,一颗鞠光丹换万两黄金,不要太便宜。和融丹更是有价无市。

秦之初能够炼制和融丹,一颗丹药就能够让他养活成千万的人。三年俸禄对他来讲,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九头牛身拔一根毛,可想而知,那处罚轻到了什么程度。

颜士奇宣读完圣旨,然后把圣旨合在一起,“秦大人,接旨。”

秦之初躬身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他越过六大国公等人,从颜士奇手中接过圣旨,“请颜少师禀皇,就说臣对皇的处罚心服口服,另外,臣会在郡主府禁足,直到先帝出殡。”

“我们不服,陛下这是明显偏袒秦之初呀。”燕国公叫道,“我们要见陛下,请陛下为我们主持公道。”

“燕国公,这已经是陛下最后的裁定了,无从更改了。照老夫所看,陛下做出的裁定十分的公允,根据你们提供的情况以及秦大人提供的人证、物证,都能够证明秦大人与那些家族炼丹师的死,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陛下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处罚秦大人,完在诸位都是国之柱石的份儿,再加国丧期间,不愿因此冲击到先帝的殡葬之事,这次让秦大人受些委屈,罚俸,削减食邑。你们要是还不满意,那就是让陛下收回成命了。到时候,陛下盛怒之下,会做出什么决定,就不好说了。”

颜士奇慢条斯理地分析着,他看准了六大国公府这次是强弩之末,严格说起来,秦之初跟六大国公府的这次冲突,应该属于修真界的范畴,偏偏要让世俗中的皇帝来当仲裁,这就足以说明六大国公府这次没有太多的底气,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台阶,一个让他们保留颜面的机会。

颜士奇都把话说到了这种份儿,楚国公、齐国公、赵国公、韩国公、魏国公、燕国公等六大国公知道再跪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许在外人看来,新帝做出的裁决多么的偏向他们,多么的公允,只有他们才知道内中有多少的苦涩。

十九位家族炼丹师的性命,外加多位家族炼丹师的内外伤,竟然只换来秦之初三年的俸禄外加三百食邑,这笔买卖亏的不能再亏了。

那一位炼丹师的成长,不是用金山银山堆起来的,每一位炼丹师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何况,十九位家族炼丹师的死亡,还会拖累到六大国公府以后的运势,说不定这次事件有可能成为六大国公府由此而衰败的起始点,这样的话,六大国公府蒙受的损失就更大了。

“谢主隆恩。”六大国公、世子一起磕了个头,然后相互搀扶着爬了起来,在地跪了这么半天,早就把膝盖跪肿了。

“各位国公,下官本是好心,想和六大国公府的炼丹师交流一下炼丹的心得体会,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谁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下官实在是十二万分的抱歉呀。”秦之初一脸的遗憾,他的表情很真诚,实际快笑破了肚皮。

“秦之初,你不要猫哭耗子假慈悲了。算你狠,咱们走着瞧,早晚有你哭的一天。”齐国公的世子指着秦之初发狠道。

“世子,你干什么?回来。秦大人,世子耿直,有一说一,你别介意。”

齐国公也知道跟秦之初再没有缓和的余地,本来他跟魏国公那次在午门外遇到秦之初,邀请秦之初过去,是为了制造一个让秦之初放松的假象,谁知道秦之初竟然那么狠,一下子就干倒了他们将近二十位家族炼丹师,用心狠手辣都不足以形容秦之初的罪孽了。

虽然他们没有证据证明秦之初是故意的,但是他们无比相信秦之初一定是故意为之。由此可见,秦之初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和他们缓和关系,甚至已经开始动手反击,主动寻求机会,削弱他们的实力。这样的秦之初实在是太可怕了,太狠毒了,绝对不能够让他继续活在世了。

秦之初带着剑眉道长、定如回郡主府去了,半路,接到智屏公主发来的传讯符,智屏公主把新帝拔两千两黄金到豫北县,给他的父母一事,告诉了秦之初。同时,智屏公主提醒秦之初,这次秦之初做的这么狠,要小心提防六大国公府把主意打在公公婆婆的头。

看完传讯符,秦之初猛地一个激灵,他一直认为他跟六大国公府的争斗将会局限在他们之间,并不会殃及父母,所以他才安心让父母留在老家,弄几亩薄田,果园,过悠闲富足的生活。可是现在他才发现他跟六大国公府之间的争斗已经升级了,很可能迫使六大国公府不择手段。

此外,不仅仅是六大国公府,还有安南王,蓬莱岛以及其他的一些敌人,如果要是有人打他父母的主意,他可真是罪不可恕呀。

“剑眉道兄,我想拜托你一件事,你马感到豫州豫北府豫北县我的老家,带着我父母赶紧走,要么去永定县,跟教主会和,要么就带着他们到京城来,安置到郡主府中。”秦之初急道。

剑眉道长刚要答应,定如却道:“大人,剑眉道长不能走,他一走,你在京城就少一得力助手,还是我带着几个人去。另外,我会再邀请几个僧一起过去的。请你放心,贫尼一定会保证令尊的安全的,不会让他们出任何问题的。”

“好,那就拜托你了。”秦之初说着,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个晶石袋来,里面装着五百块中品晶石,又拿出丹药若干,一并交给定如,“我父母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

定如神色庄严地双手合什,“只要贫尼还有一口气在,大人的父母就不会少一根汗毛。剑眉道长,贫尼走后,大人的安危就需要你跟慧能大师一起保证了。”

剑眉道长也是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他们现在在京城中,秦之初的安全还是能够保证的,可是他们一旦离开京城的地界,那就不好说了。六大国公府要是不报复,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回到郡主府,秦之初不再做其他的事情,也不去拜访其他的官员,也不到城外的绿柳山庄,去见劳什子的蓬莱岛的人,专心在郡主府中潜修,力求能够突破。

昊天金阙中的长生牌位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二十万,而且每天的数量都略有增加,秦之初带着人收复了整个榕州,这为滕向东带人在榕州争取老百姓给秦之初树立长生牌位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要不是秦之初收复榕州之后,又返回了永定县,说不定长生牌位数量的增长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秦之初用阵旗布下阵法,然后放出昊天金阙来,坐在泥胎金身前的地面,开始修炼。在他身周,有大量的中品晶石组成的聚灵阵,助他在京城这样没有丝毫天地灵气的地界修炼。

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将近二十万个长生牌位凝聚的香火之力突然全都飞了起来,如从天而降的匹练,灌入秦之初的头顶之中。

轰的一声,秦之初突破了禁锢,顺利地踏过开光期,晋升融合期,为融合期一层的修炼者。所谓融合,主要是指修炼者的肉身开始和精气神融合在一起,在泥丸宫中,开始会有气团的出现,这个气团就是金丹的雏形,当然,气团想凝聚成金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秦之初的神识进入到泥丸宫中,发现青铜残印还像只沉睡的万年老龟一般,一动不动。他在泥丸宫中找了半天,才在青铜残印的一侧,找到了一个小的可怜的气团。

按照常理,这个气团应该是在泥丸宫的正中,可是青铜残印牢牢地把控着泥胎金身正中央的位置,并占据了泥丸宫绝大部分的空间,那个气团反倒是被挤到了一边,正是避居在犄角旮旯。

看着这一幕,秦之初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抑或者是哭笑不得。泥丸宫之中,到底是谁鸠占鹊巢啊,这可是个问题。

顺利地突破到融合期,秦之初高兴之余,更多的还是忧心。他修炼的是青铜残印传给他的《穹心经》。可是他得到的《穹心经》乃是一本残缺的功法,只有旋照期、开光期和融合期三个境界的修炼法门,后面的心动期、金丹期等等,全是空白。

如今他已经顺利地修炼到了融合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突破到心动期,到时候,该怎么办?难道去转修其他的修炼法门吗?

秦之初苦思不得其解,如何得到《穹心经》的后续功法,他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这件事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势必会成为他的一块心病,久而久之,演化成心魔都是为未可知的事情。

刚要从泥丸宫中退出来,秦之初的神识又停了下来,他注意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他的经脉中流淌的真元似乎又发生了一点变化,最开始的时候,他的真元乃是银白色,跟潘冰冰双修之后,他的真元带了极细微的粉红色,不过这些粉红色持续的时间很短,只在他跟潘冰冰双修之后,一定时间内有,过了那段时间内,粉红色又会被慢慢同化为银白色。

现在,真元在银白色之外,竟然多了一点点的金色,这点金色不是流于表面的,而是融入整个真元之中的,就像是有人拿一块黄金融合一大块银块之中后形成的颜色。

这又是怎么回事?秦之初同样是久思不得其解,想了想,同样只能放弃。说实话,他修炼《穹心经》时间不短了,得到青铜残印的时间更长,但是他对青铜残印、《穹心经》背后的故事了解程度基本等于零。

内视完之后,秦之初继续修炼,长生牌位的香火之力基本空了,修炼的速度就慢了下来。秦之初转而炼丹,他在齐国府炼制出来的那枚和融丹有太多的侥幸成分,不可复制,要想让丹术真正的提升去,还得苦练才行。

转眼间,几日过去,到了顺德帝出殡的日子,此时是寒冬时分,天降大雪,似乎是在为顺德帝的故去而营造一种举国同悲的气氛。

大周历代皇帝都葬在京城西北郊外的天寿山,大周建国三千年,天寿山已经多了数百位皇帝的陵寝。顺德帝做为后来者,在诸多先帝的陵寝之中,只能挤出来一个小山头。

秦之初跟着京城的皇子皇孙、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一起为顺德帝送灵,安葬。他远远地看着哭成泪人的智屏公主,心中酸楚,他知道对顺德帝的死,智屏公主一直是抱有愧疚之心的,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大声悲泣之中,才能够让智屏公主觉得好受一些。

将顺德帝的灵柩安置到地宫之中,然后有专人开始掩埋,秦之初远远地看着,心中想起了顺德五十七年,顺德帝亲笔点他为会元、状元,又曾乔装打扮,到豫州会馆,与他促膝而谈,想起过往种种,秦之初心中对顺德帝的怨恨蓦然少了许多,眼睛一闭,流了几滴泪来。

如果顺德帝当初不贬他出京城,让他做个九品芝麻官,或许他们俩还能够谱写出来一段君臣的佳话?

送葬队伍回到京城,智屏公主不再回到皇宫,她返回到了郡主府,看着憔悴的智屏公主,秦之初心疼不已,“郡……公主,你何苦如此为难自己?”

智屏公主神色黯然,“夫君,我在宫中给皇爷爷守灵,不知有多少次一闭眼,就想起皇爷爷在世的时候,是多么的疼爱我。

父皇跟我讲我小时候在皇爷爷的御房玩耍,不止一次尿湿了皇爷爷的龙袍,御案的奏折也不知被我撕碎了多少,可是皇爷爷从来不怪我。每次都抱着我,亲了又亲。

等我稍微长大点,懂事了,皇爷爷更是把我当成掌明珠,疼我爱我,可是我回报给他的又是什么?是我明明可以延长他的寿元,却袖手不管,一想到这,我的心就好痛。”

秦之初伸臂将智屏公主拥入怀中,“公主,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你这样做,也是为了皇,为了皇后,还有你的兄弟姐妹。别想这么多了,你累了,好好休息一下。”

智屏公主俯在秦之初的怀中,泪如雨下,她给顺德帝守灵,备受煎熬,心中有苦,却不知该跟谁讲述。如今,回到秦之初身边,总算可以放下沉重的心事了。

哭了一阵,智屏公主竟然沉沉睡去,秦之初将她抱起,放到了床,为她掖好被子,然后坐到了八仙桌旁,开始考虑日后的行程。

他跟智屏公主暂时不可能大婚,毕竟顺德帝刚刚下葬不久,他跟智屏公主还有皇帝都要考虑影响,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动身赶往雷州府任了,粤州的平叛还要继续,他就更加没有理由留在京城了。

离京之后,怎么走,需要他好好的谋划。他的仇敌甚多,只怕他离开了京城,就是仇敌们纷纷蹦出来,拦路杀人的时候了。

另外,他还想回老家看望一下父母,也不知道定如是不是应该把父母安置好了。还有,他还想去一趟蓬莱岛,到了蓬莱岛,他不但需要升一下职,还想到僧录司、道录司的藏经楼中看一下,他有很多疑惑,希望能够在藏经楼中找到答案。

智屏公主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才醒了过来。也许是因为秦之初守在她身边的缘故,她的精神好了许多,秦之初拿着毛巾,在热水盆中投了投,拧干后,走到床边,“公主,让为夫给你擦把脸。”

感谢读者大大“演宁”的打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