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仙之九品芝麻官 > 第243章十八

仙之九品芝麻官 第243章十八

作者:大秦骑兵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9:59 来源:笔趣阁

第243章十八

第243章十八

两天没人投月票了。

“上有所好,下有所托。”滕青的一双眸子中投出些许的精明,“不管太爷是为什么注意到咱们给他立的长生牌位,咱们可以肯定两点,第一太爷对这件事不排斥,第二这事对太爷是有好处的,咱们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滕向东追问道:“做什么文章?”

滕青含笑道:“爹,你这两天不是一直在拜访宁清县的士绅、耆宿吗?不如在与他们会面的时候,往这上面引一引。

太爷刚到任时间不长,就快速地平定了宁清县的三大患,让宁清县的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就冲这一点,让宁清县的老百姓给太爷立长生牌位,就不过分。

何况,太爷还要采取那么多老百姓有利的措施,只要这些措施一一得到落实,以后宁清县必定是却旱涝保收,五谷丰登,家家富足。有这么好的日子在前头,那就更应该给太爷立长生牌位了。”

滕向东连连点头。

滕青继续说道:“给太爷立的长生牌位越多,太爷的官声、名声就越好,那么太爷就可以做更大的官,能够庇护更多的百姓。”

滕向东等滕青说完,呵呵一笑。“青儿,听你这么一分析,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我确实得给宁清县的士绅、耆宿们提个醒了,不但要让他们给太爷树立长生牌位,还要让他们出资给太爷修庙。太爷是难得的好官,能官,清官,还是在世的活神仙,不给他修庙,简直天理不容啊。”

滕向东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的分析,确实有那么一点切中了秦之初的想法,秦之初虽然到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昊天金阙究竟有什么大的作用,但他可以肯定昊天金阙一定有用,那么长生牌位自然是越多越好了。这对他将来的修炼,说不定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秦之初不知道他在祠堂中的那番暗示,滕向东是否能够琢磨出来,琢磨出来是最好的了,如果琢磨不出来,只好日后找机会,再给他暗示一下,直到滕向东领悟为止。

回到县衙,秦之初又找到关志文,说自己有要紧事要做,让关志文通知下去,除非是天塌了,否则不要到后院去找自己。

回到后院,秦之初把服侍他的两个男仆打发去看守仪门,让他们阻止任何人接近。之后,秦之初这才从一个储物袋中,把炼丹炉还有不少炼丹所用的器具拿了出来。

这个炼丹炉还是秦之初在登州买的,自从买回来之后,就从来没有用过,也不知道好使不好使。

炼丹的时候,要用火,竹屋里面不是木头就是竹子,在竹屋里面炼丹肯定不行,秦之初只能选择在竹屋外面的空地上炼丹。好在,如今县衙时刻被北斗七星阵保护着,也不怕遇到什么意外,宁清县是个小地方,遇到意外的可能性也不高。

秦之初第一次炼丹,为了保险起见,什么事情都是亲自动手,他先用一杆精准到了“钱”的秤,按照《穹上丹经》上的药方所说的份量,把所有的药草都称量了出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用研钵磨碎,加入清水,充分地搅拌均匀,然后把这种混合了所有药物的药汁倒入到了炼丹炉之中。

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炼丹方法,要是好的炼丹炉就用不着这么麻烦的,只是那些好的炼丹炉几乎是不可能在外面买到的,就算是偶尔碰到一次,估计也是天价,秦之初现在不可能买得起。

之后,秦之初找了几块下品晶石,镶嵌在了炼丹炉的炉壁上,在炼丹的过程中,还需要这些下品晶石为丹药提供更多的灵气,这样炼制出来的丹药,品质将会更好。

用什么属性的晶石,是很有讲究的一件事,一般的炼丹师为了保证不出叉子,都不太愿意往炉壁上镶嵌晶石。不过这点对秦之初来讲,不用去考虑,《穹上丹经》上说的很清楚,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一切准备就绪,秦之初点燃了炉火,然后按照着《穹上丹经》所讲述的步骤,开始炼丹。

不得不说,炼丹是一个极其考验人的过程,不仅仅耗费的时间长,而且还考验炼丹者的耐心、细心、精心等多个方面的素质。

秦之初守在炼丹炉旁边,为了保证火势的均匀稳定,他把青锋剑放了出来,把柴火削成一个又一个小段,根据火势的变化,不断地增减着柴火。

一转眼,一个多时辰过去,炼丹炉中逐渐地开始往外飘荡着药香,这是药汁经过提炼之后,开始凝聚为丹药的预兆。

可还没等秦之初高兴起来,药香中突然多出一股糊味来,他一开始还没有在意,但是很快糊味就越来越大,他连忙把炼丹炉下面的柴火拨拉开,等到炉子冷却之后,打开炼丹炉一看,里面的药汁早就变成了一团黒糊。

秦之初无奈,只要把炼丹炉清洗干净,又准备了一份药材,研磨,调和药汁,倒入炼丹炉,生火,之后又一次枯燥的炼丹开始了。

就这样,秦之初不断地比照着《穹上丹经》的记载,总结着自己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开炉炼丹,在一连失败了十几次之后,终于炼制成功了第一炉丹药。

在丹成的那一刻,浓烈的丹香弥漫开来,让秦之初生出心神俱醉的感觉来。他连忙把炼丹炉下面的炉火移走,用一大块厚布叠在炼丹炉的炉盖上,把炉盖打开,只见炼丹炉的炉膛中,有一枚圆润的散发着珍珠一般色泽的粉色丹药,这枚丹药大概有一枚花生米大小,十分的诱人。

秦之初用一个玉质的夹子,把那枚丹药取了出来,放在了早就准备好的玉盒之中。这样可以保证丹药的药香长久不散,药力可以凝聚更长的时间。

丹药是练成了,但是不知道药效如何。秦之初努力地把他炼成的这枚丹药的形状、大小、色彩、药香的浓烈程度等等多个指标,跟《穹上丹经》中的记载做着对比,最后确定他炼制的这枚丹药,只能说是同一种丹药中的中品偏下的丹。

不过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成功地炼制出来了一枚。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秦之初信心暴涨,又开始炼制下一炉的丹药。

然而这注定就是一个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的过程,只有偶尔那么一次,才能成功的炼制出来丹药。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秦之初一共炼了一百六十三炉丹药,最后只成功了十八炉,也就是只炼制出来十八枚丹药,平均下来,不到十炉就能成功一次。

说来,秦之初也感觉到随着他炼丹次数的增多,似乎每两次成功炼丹的间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说不定他一直这样坚持炼下去,说不定可以达到每一炉都成功的地步。

只是这注定在眼下这个阶段是实现不了得了,秦之初从丹霞山搞来的那三种灵药已经全都用完了,他想炼也无药可炼了。

秦之初趁着在等炼丹炉冷却的时间,把十八枚丹药清点了一番,比照着《穹上丹经》的标准,一共有下品丹五枚,中品丹十二枚,上品丹两枚,其中两枚上品丹中只有一枚是无容置疑的上品丹,另外一枚,说是中品顶级也是勉强可以的。

对《穹上丹经》,秦之初是相信的,但是觉得还是要亲眼见证一下这种丹药的药效,才好确定如何给这种丹药定价。他还指望着用这种丹药换回来大笔的银子呢。

秦之初把东西清理了一下,让那两个男仆给他弄来一大桶热水,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到了县衙的前院。

听说秦之初出关了,关志文、龚秀珍、演宁等人全都过来见他,奚一松带着团练在外面剿匪,关东神丐在外探听情报,想来也来不了。

演宁搓着手,两眼放着光,“太爷,您这半个多月一直在后衙炼什么仙丹呢?那味道实在是好的没话说,光闻着那药香,我就能喝下一斤酒去。”

秦之初呵呵一笑,“你不是说了吗?当然是仙丹了。具体是什么仙丹,且容本公卖个关子,等两天你们就知道了。这几天,县衙没什么事吧?”

众人一起看向了关志文,关志文虽然只是刑房典吏,但是谁都知道秦之初实际上是把整个宁清县的县衙交给他代为署理的,在这种场合,自然得让关志文来汇报了。

“东翁,目前全县的事务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剿匪进展顺利,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咱们的银子不多了,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大概还能维持二个月左右。”关志文汇报道。

“银子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很快就有会大量的银子入账了。关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秦之初不是很在意地问道。

关志文面显忧色,“东翁,这第二个问题请允许我私下里向你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