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盛宠 > 第59章 记名 (二更求粉)

盛宠 第59章 记名 (二更求粉)

作者:寒武记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2:33 来源:笔趣阁

王氏的大丫鬟见涂氏居然这样托大,忙对着窗子里面道:“二姨娘,夫人在这里说话,你不出来迎接,居然还大呼小叫?”

涂氏冷笑一声,道:“这是跟我说话吗?——别让我说出好的来!”又想拿王氏的把柄来威胁她。

王氏隔着漏窗,不动声色地仔细打量涂氏。

见她斜靠在榻上,将卧榻占了一多半,跟一座肉山一样庞大。

脸上白里透黄,眼仁儿都带着淡黄色,胖胖的手指上还有些小疙瘩,如同水痘一样。

差不多了……王氏默默地想着,笑了笑,道:“二姨娘,我来是跟你说件事,你大哥在外头跟人争风吃醋,被人打得只剩一口气了,才抬到外院,你要不要去看他?”

“什么?我大哥怎样了?快扶我起来!快扶我起来!”涂氏急忙叫着下人过来扶她。

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过来架起她,扶着她往外走。

来到回廊上,涂氏焦急地问站在那里的王氏,“七爷呢?七爷在哪里?七爷医术高明,一定能救我大哥的。”

王氏见涂氏脸上的血色渐渐浓郁,连眼底都出现赤红,便又加了一把火,“哦,还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你派去接你爹娘和嫂子、侄儿的人回来了,说是你们老家发了大水,他们都被洪水冲走了。”

涂氏愣愣地听着,脸上越来越红,“你骗人!”

“我骗你做什么?不信你自己回去看去。”王氏转身要走。

“你站住!你……!”涂氏越来越气,突然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似乎所有的血气都向上涌,胸口越来越闷。呼吸越来越急促,张牙舞爪要向王氏扑过来。

王氏往后退了一步。扶着涂氏的婆子松开手。

胖得像座山的涂氏重心不稳,一下子往前栽倒在地上。

“快扶她起来!”王氏忙吩咐道。

两个婆子又上前去搬涂氏,可是将她从地上翻过来,发现有鲜血从她眼睛、耳朵、嘴角和鼻子里流出来,都吓了一跳。

王氏蹲下来给涂氏诊了诊脉,然后站起来,惋惜地道:“心梗之症,可惜了。”

心梗,就是心肌梗塞。一般在比较胖,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人身上出现。

涂氏胖成这样,又被家里人的消息刺激狠了,不心梗才怪……

但是她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倒在众人面前,就连她三个孩子过来见了,都没有人觉得有异,只是围着她痛哭。

盛七爷听说妾侍突然心梗之症发作过世了,一句话都没有说,默默地收拾医箱。去太后那里告假,道:“家里出了点事,要回去瞧瞧。请太后娘娘宽容几天,容我将妾侍的丧事料理了再回来。”

太后知道盛七爷有个在乡下纳的妾侍。还生了两个儿子的,很是吃了一惊,问他:“怎么突然去了?是病了还是……?”

“她太胖了。平时说她也不听,就知道吃。”盛七爷感慨地道。“太胖的人都容易得心梗之症。另外她的脾气也不算好,动不动就在家里跟下人斗气。我夫人都让着她。”

太后无语半晌,摆摆手道:“那好,你去吧。将家里的事情料理好了再进宫。”

等盛七爷走了之后,太后去夏明帝床边静静地坐了一会儿。

郑素馨也在宫里陪着太后。她给夏明帝诊了诊脉,道:“盛七爷的医术真是高明,陛下的状况稳定下来了。”

太后点点头,“这倒是真的。哀家看着皇帝的脸色一日比一日好。”

郑素馨明白太后的意思,笑着道:“这几天盛七爷不在宫里,陛下可以暂时不用吃药了。还是等盛七爷回来再说吧。我们都不懂盛七爷的用药。如果越帮越忙就不好了。”

站在太后背后的姚女官低头咬了咬唇,暗道盛七爷的药本来就是宫里药房里的人煎的,到你嘴里就成了没人懂了。当然,她也明白郑素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并没有去提醒太后。

太后笑了笑,夸郑素馨,“是个谨慎人。这么谨慎,吴长阁那小子毛毛躁躁地,怎么就有那么大福气,娶了你这个好夫人。”

郑素馨的夫君吴长阁是吴国公府的嫡长子,但还不是世子,现在是个五品官。

郑素馨忙道:“太后谬赞了。”说着,给太后剥了个桔子,掰开桔瓣,一瓣递给太后背后的姚女官,一瓣送到太后手里。

太后看着姚女官吃下去了,才慢慢吃自己手里的桔瓣。

这是自从夏明帝出事之后宫里的新规矩。

主子所有入口的吃食,都有人当面试吃。

“太后,听说盛七爷从小是在庙里长大的,他哪里学来的医术呢?好像和当初我师父的本事不相上下呢。”郑素馨像是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

姚女官的睫毛飞快地颤了颤,跟着说道:“盛七爷是盛老爷子的嫡幼子,小时候因病舍在庙里,郑宜人不会认为盛老爷子就对盛七爷不闻不问了吧?”

这句话倒是让太后娘娘想起了二皇子夏昭。她轻叹一声,颔首道:“姚女官说得对。都是自家骨肉,就算入了空门,又怎会不闻不问呢?哀家的二皇孙,也不知道如今过得怎样了。唉,他出家,也有整整十年了。”

郑素馨正在剥桔子的手抖了抖。她没想到,一句话居然引得太后想起了二皇子夏昭。这个人可不好说,便紧紧闭了嘴。

姚女官心情大好,拿了鹅毛扇子给太后扇凉,笑道:“庙里好,有菩萨保佑,来来往往的人都清静,您看盛七爷,从小在庙里长大的,如今不也是袭了盛国公的爵位?这人啊,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很难说以后的。”

这句话说到太后心坎上。她嗔着拧了一把姚女官的面颊,道:“你这张嘴啊,越发会说了,跟抹了蜜似的。”

“太后娘娘莫怪。臣女今儿早上偷吃了太后娘娘的蜂蜜,所以才这么嘴甜!”姚女官趋奉得太后十分舒服。

郑素馨在旁跟着微笑,显得格外大气温婉。

姚女官的眼神瞥了过来,掩袖笑嘻嘻地问郑素馨:“郑宜人,听说你把你的庶长子记在名下了,是不是啊?这一次你为了盛七爷归来大筵宾客,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为你的庶长子……哦,不,应该叫嫡长子大筵宾客呢?”

郑素馨一向沉稳有度,很少有被激怒的时候。

这一次也不例外,她笑了笑,道:“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盛七爷是我师父唯一的嫡系后人,我整整盼了十五年,才盼到他出现,自然是要先为盛七爷摆酒席。至于记在我名下的昆儿,从小聪明伶俐,极为懂事,我看这孩子实在难得,养在妾室身边确实是可惜了,才跟我公公、婆母商议之后,决定将他记在我名下,养做嫡子。只是他年岁还小,先冷着些,免得小孩子家经不住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情形比比皆是,我们不得不慎重。”

吴长阁的庶长子吴兆昆今年刚满四岁,是吴长阁的第一个妾侍张姨娘所出。当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郑素馨为了避嫌,还带着吴婵娟躲到吴家庄上。

后来张姨娘平安生下一个儿子,便成了吴长阁的庶长子。

“我听说你们家张姨娘确实是个好生养的,四年为你夫君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姚女官一边说,一边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不时往郑素馨肚腹处扫来扫去。

京城的世家高门都知道,吴家的郑大奶奶郑素馨是在明历五年,也就是盛家满门抄斩的那一年嫁给吴国公的嫡长子吴长阁的,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里,她就生了一个女儿吴婵娟,此外再无所出。

吴长阁是嫡长子,肯定要有儿子的。如果没有儿子,他爹不会给他请封世子。

大夏皇朝别的爵位都规定了只有真正的嫡长子才能继承。记名嫡子是不能承袭爵位的。没有真正的嫡子,爵位会被朝廷收回。

而四大家族的爵位却是开国之初就跟朝堂订好协议的,规定四个国公爵世袭罔替,拱卫皇族,而且不得跟皇族联姻,与皇族共存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他们的先人也意识到,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一定每一代都有真正的嫡子出生,因此朝廷给有特殊贡献的四大家族放宽了袭爵的条件。就是四大家族里面袭爵的必须是嫡子,但是记名嫡子也算是嫡子,不一定要真正的嫡子。

所以郑素馨虽然生不出儿子,她的地位却依然不容动摇。

张姨娘虽然好生养,但是她的儿子要袭爵,却必须养在郑素馨名下,她还得求着郑素馨。因此生了儿子之后,她反倒老实了,一点都不敢蹦跶。

太后没有那么含蓄,她笑眯眯地问郑素馨:“你还年轻,如何这么急着要把庶子记在名下养做嫡子呢?如果你以后生了儿子,岂不是让庶子占了嫡子的位置?”

因为一旦在族谱上记入郑素馨名下,张姨娘生的庶长子吴兆昆就成了正正经经的嫡长子。

郑素馨笑得十分端庄雍容:“多谢太后娘娘垂怜。多谢姚妹妹挂心。我是为了我家大爷着想。他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

第二更送到。为了晚上的第三更,大家都撒两张粉红票撒,或者推荐票也行哦~~~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