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汉末帝国时代 > 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科举(完)

汉末帝国时代 第六十六章 第一次科举(完)

作者:狂妄之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53 来源:笔趣阁

第一次科举考试最终回,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考生们把答案交上来,而刘铭没有当场阅卷,五十多个人的试卷逐一观看,而且还是立刻评判出优劣,这显然不地道。

考生们患得患失,不过到了这一步,他们其实已经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不出什么错误,基本上都是一个官老爷。

离开将军府衙,本来以为需要三天才能知道成绩,却不想离开之际,就有小吏告诉他们,后天清晨即可放榜。少等待一天,对于考生们而言也是不错的。

回到客栈,其他的考生纷纷上前询问这次殿试的事情。有爱炫耀者,立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似乎五十个考生里面,就赵胜男一个爱炫耀。

浑浑噩噩过去了两天,哪怕知道自己必然会成为官吏,却还是紧张万分。

两天后的清晨,五十名考生迅速来到了张榜之处,等待着榜单的张贴。而就在他们的背后,却是站着大量的士子。他们都是在各州各郡过来的,不仅仅是过来游玩,还想要知道,本次能够顺利通过殿试的天之骄子,到底是怎么答题的。毕竟,考完之后把合格者的答题纸贴出来什么的,他们已经习惯了。

榜单,依然是从第五榜开始贴起。小吏准时把榜单张贴了出来,但是却不见有人把考生的答题纸拿出来。

正是觉得奇怪,却是第四榜被拿了出来,开始张贴。一看如此,很多考生顿时觉得郁闷了,前面都张贴的卷子,为什么这次不张贴了?

小吏可不管他们,在过了三四分钟之后,却是立刻张贴了第三榜,并且逐步把后面两榜给张贴了出来。

“进士出身?呵呵,也不错了!”石韬拍了拍身旁的孟建。

两人都是进士出身,外放就是一个县令。

“说真的,我还真羡慕两位啊!”崔钧打趣道。

不知道为何,他却是只考了个同进士出身,外放也势必比石韬和孟建低一级。而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石韬和孟建顿时少了许多欢乐,立刻上前安慰起来。

“安心好了,技不如人罢了!而且我又不是没有考不合格,好歹也是同进士出身,姑且在下面当几年小官,到时候再上来追赶你们!”崔钧却也豁达。

“老弟,只剩下最后一榜了!”司马朗很担心的看着司马懿。

“无妨,或许我就是一榜第一呢?”司马懿笑了笑。

司马朗好歹也混了个同进士出身,然而前四榜却是没有司马懿的名字。身为哥哥,司马朗自然很担心弟弟的成绩。

听到司马懿的话之后,司马朗稍微是放心一点点,但直觉还是很担心。

果然,随着第一榜的张贴,一直没有名字的人,小心翼翼的看着榜单。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之后,无不弹冠相庆。

“第一榜第三?孔明,你中了探花啊!”石韬三人立刻上前庆贺。

“第三其实没什么,我其实最诧异的是第一名的旻算到底是谁?本来,我还以为第一名应该是赵胜男,却不想他仅仅得了第二名。”诸葛亮非常认真的看着榜单上的名字。

其实谁都对这个旻算一点印象都没有,以前似乎看过他在榜上,不过人却是一直没有见过。仿佛存在又从未存在过,当真是神秘得紧。

“哟,旻算不是以前摆摊算卦的那个神算子么?他参加了考试啊?!”这个时候,却是有百姓认出了那个名字,高呼了一声。

“可不能那么说,他早就不干算命的事情了。听说是拜入了户部尚书荀彧的门下,还跟着其他的官员学习了好几年的,甚至还帮忙处理过不少的政务,却没想到这样的人居然完全没有功名和职位!”旁边一个知道内情的人高呼。

很多人算是了然了,旻算就是那种不算走后台,却胜似走后台的家伙。的确,他没有走任何人的后台,一步步都是自己考过来的。不过他本身就有着其他考生所没有的经验,为人处世也好,察言观色也罢都比没出仕过的考生要强得多,更别说还接受那些才高八斗的考官们不断的熏陶。

这样的人不考第一,简直没天理。

“慢着……司马懿的名字呢?!”诸葛亮意识到了什么,开始查看起来。

从最后一名直接看上去,居然却是完全没有他的名字。这算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司马懿不合格吗?!

“仲达……我过去帮你问问!”司马朗也发现了这点,更看到弟弟铁青的脸。

“不必了,想来大将军的眼界太高,看不起我这个风痹儿罢了。也罢,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司马懿火大了,尤其他注意到,很多人此刻正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他。

这次,他可是丢人丢大发了。别人一路过关斩将,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却不想临了最后的关头,别人都上了榜,自己却是榜上无名。

到底是为什么,他如今并不没有深入思考。他还年轻,故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说不得,心中还直接恨上了刘铭。

他掉头就走,或许是想要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羞辱的地方。

“年轻人……何必装老成?”司马懿径直回到了客栈,却不知道自己跑过的第一道小巷,刘铭正站在那里。

“老大,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要划掉他的名字?”王高憨钝那是出名的。

“你自己看看他的卷子,别说你不识字!”刘铭往袖子里面抽了抽,却是把司马懿的那张卷子给抽了出来。

想来,他或许还打算给司马懿一个机会,却不想司马懿年轻人的逆反心性,却是使得他错过了这个机会。刘铭自然是不会,再过去找他的。

“老大,我看不出来啊!”王高却是左翻翻,右翻翻怎么都看不出个所以然。

“可否给我一看?”一个声音传来。

王高下意识的递了过去,一来这个声音很熟悉,二来在这附近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人,陌生人都被控制在警戒线外了。

“回答得也中正诚恳,为何却会判为落榜?”诸葛亮也表示自己很不明白。

“我说你其实真的很坏,你自己怎么回答的,他是怎么回答的,你就看不出来?”刘铭没好气的问道。

“不敢,只是这答题纸上的内容,却和我的有七成相似……”诸葛亮笑道。

“那么,你看看那三成不相似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好了!”刘铭也没辙。

好吧,诸葛亮也不得不认真的审视起来。只是看了半天,觉得还是差不多。

按照他的理解,民族就是普天之下的汉人,当然也包括哪些归化了的胡人。既然别人已经归化,饮食生活甚至日常用语都和汉人没什么区别,那应该就是同样的存在。而司马懿的答题纸上面,则是表示华夏正朔才是民族……好吧,似乎没有把归化的胡人看成是自己人。

要说错,那也不算错,毕竟血统的确不是纯种的汉人。

“得了,你自己看看这个好了!”刘铭算是无语了,索性把旻算和赵雪的答卷了出来,递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打开慢慢阅读起来。

一开始没什么,仔细一看心中顿时数百万匹草泥马狂奔,两张答题纸和自己的内容,甚至和司马懿的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多阐述了一个论点,那就是有华夏民族自觉,自律,自爱的人,才算能算是华夏民族。

这个论点主要说明一个道理,胡人坐了天下,意味着华夏王朝的覆灭而不是所谓的改朝换代。恩,说的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诸葛亮就不明白了,这种明摆着的道理,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说?

“如今,就不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前途,宁可侍奉胡人,为他们出谋划策,对大汉屡屡打草谷的汉奸;那么未来,自然也不会缺了,欢迎胡人入主中原,并且为他们歌功颂德的小人。

一群忘记自己民族的荣耀,忘记自己民族的节操和骨气的家伙,我不认为他们算是我华夏民族的一员。我也更希望,全天下的人都那么认为。到时候,或许这样的现象就不会存在。

当然,这和你们的考卷没什么关系,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司马懿的答卷和你很像,不过他太激进了一些,更重要的是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我这里出仕。身为世家大族出身的他,只是希望考一个不错的成绩,然后直接离开,以此告诉我,天下的才子都在世家那里,不去求世家反而用科举来招募寒门,是很傻x的行为什么的……你觉得就这样,我还会给他合格?”刘铭摊开双手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