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衣当权 > 第九十七章:皇榜求医令(求收推!)

锦衣当权 第九十七章:皇榜求医令(求收推!)

作者:长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4:56 来源:笔趣阁

宫中,御书房。

眼瞅着万寿节到了,这杨阁老突然病了,这给本来还打算开开心心过个生日,这要是万一……

“先生,阁老的病情如何?”

“昨儿个太医院温太医领衔会诊,梅老太医给阁老针灸,也用了汤药,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王振禀告道。

杨溥活着,是他眼中的一根刺,三杨在的时候,他见到任何一个都不敢放肆。

如今三杨被他搞掉两个,就剩下这一个独木难支,如今更是躺在床上,变成一个半死人。

这倒是省了他不少心思!

他高兴还来不及呢,他巴不得太医治不好这老杨倌!

“这可如何是好,这么一大堆国事,朕还需要阁老为朕分忧把关呢!”朱祁镇担忧道。

“圣上,其实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阁老如今已经是古稀之年,精神体力大不如前,圣上可提拔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进入内阁?”王振趁机进言道。

“嗯,先生说的有道理,阁臣之中,都是老臣居多,这未免失了锐意进取之气,先生,这样,你帮朕物色一下,看朝中有什么合适人选?”王振的话说道朱祁镇的心中去了。

“老奴遵旨!”王振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虽然正式推荐阁臣还轮不到他,但他可以影响到皇帝的决策,他举荐的名单必定会在皇帝心中占据很大的分量!

“圣上,既然宫中太医对阁老的病情都没有有效的手段,何不张贴皇榜,京城之中,素来民间异人颇多,也许有办法令阁老起死回生也说不定?”

“好,这个办法好,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朱祁镇眼睛一亮,“传朕旨意,张贴皇榜替阁老求医,只要能有医治好阁老的病,朕不惜重赏!”

“圣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老奴相信,杨阁老一定会转危为安的!”王振阴测测一笑道。

“不过,这个奖赏得说清楚了,否则怕是没有人愿意来揭榜?”

“依照先生的意思,该如何奖赏呢?”

“人皆有功名利禄之心,但这对圣上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喜欢钱,咱们就给他钱,喜欢做官,咱们就给他官儿做,喜欢美女,这样不难,从教坊司挑选几个**好的女子赏赐给他就是了,圣上,您说呢?”

“先生说的有道理!”

“阁老是朕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位列当朝一品,若能治好他的病,朕怎么的也要赏一个黄金百两?”

“应该的,圣上的赏金越重,越是说明圣上对老臣的眷顾和关怀,也可显得君臣和睦,相得益彰的表率!”王振道。

“说的好,先生,这件事你去办吧,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让全北京,不,全天下人都知道朕是如何厚待老臣的!”朱祁镇道。

“老奴遵旨!”

很快,午门外,一张皇榜悄然贴上了。

“求医令:今有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少保杨溥……诸事勤勉,深肖朕躬,乃国之栋梁……然天有不测风云,阁老古稀之年,突发恶疾,卧病在床……朕心如火焚,盼能寻一良医……若能妙手回春,赏黄金百两,加封锦衣卫百户。特此昭告天下!”

“杨阁老病了?”

“这人是怎么了,好人都没有好报!”

“慎言!”

“对,对……”

“一百两黄金,还能加封锦衣卫百户,皇帝出的价码不低呀!”人群中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男子对一个戴着斗篷的窈窕少女道,“师妹,我们学医多年,这或许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

“师兄,杨阁老得的是中风,这种病死亡率很高,我那点儿医术根本不行,还是别想了!”师妹低声道。

“师妹,咱们从诏狱救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混进锦衣卫,这对咱们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师兄眼中闪烁着火热的光芒道。

“师兄,连宫中御医都束手无策,就凭你我的医术,怕是难以奏效,万一不能救治杨阁老,反而暴露我们的身份,岂不得不偿失?”师妹微微皱眉道,对师兄的建议深不以为然。

“师妹……”

“师兄,一切以大事为重!”师妹略微家中语气说道。

“好吧。”师兄点了点头,与师妹一道,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师兄,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然后再打听师叔他们的消息。”师妹道。

“师妹,锦衣卫诏狱高手如云,就凭我们两个,想要把师叔营救出来,太难了,咱们必须做好留在京城的准备!”师兄道。

“师兄的意思是?”

“咱们得找个生计,否则,坐吃山空,要不了多久,师父给咱们的盘缠就不够花了!”师兄毕竟比师妹多一些入世的经验。

“师兄说的是,可除了行医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师妹道,“难不成,我们去天桥上卖艺,杂耍?”

“哪能让师妹干这种低贱的营生,咱们不是有医户的身份,可以到药店当坐堂大夫,凭借师妹你的小方脉和我的正骨术,不愁没有饭吃。”师兄道。

“快看,有人揭皇榜了!”

师兄妹正说话,突然背后人群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看到一个身穿道袍的老道士,将揭下的皇榜交到守卫皇榜的太监手中!

确认之后,那道士就被太监直接领走,随后上了一辆马车,疾驰而去,告示榜前很快人就散去了。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师兄摇头叹息一声。

“走吧,师兄。”师妹提醒一声。

“……”

皇帝下旨,彻查“张苞案”,瞬间轰动京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越来越“发酵”,老百姓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都察院牵头,大理寺和刑部辅助,锦衣卫监察,四家重量级的衙门开始了联合调查!

当然这件案子本身并不复杂,而且基本上案情很清晰,证据充足,完全可以很快定案。

但是这件案子牵涉锦衣卫内部的权力斗争,对于主审案子的都察院来说,无疑有着不小的压力!

这件案子还牵涉多名锦衣卫官员,除了在“张苞案”上所犯的罪过,他们还有不少龌龊事,要不要翻老账?

这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旨意,很敏感,很棘手!

所以,皇帝旨意一下,这主审右都御使陈溢马上召集两位复审一起商议,如何给这个案子定性!

是做为一件普通的冤案处理,纠正之后平反,涉案的人该罢官的罢官,该撤职的撤职,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还是,借助这个冤案,将锦衣卫北衙这几年做下的恶行拿到阳关下晒一晒,办成一件轰动朝野的铁案!

这大明开国以来,哪一件大案背后没有锦衣卫的身影?

死在锦衣卫手中文官百姓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可以说文官们是恨透了锦衣卫这个鹰犬机构。

但是没有办法,皇帝信任鹰犬,虽然为了平息朝野怒气,杀了不少锦衣卫,但却没有裁撤这个机构,甚至还有所加强。

王振当权后,提拔马顺当了锦衣卫指挥使,鹰犬们的气焰更加嚣张,翰林侍讲学士刘球不过是上疏请求皇帝亲自处理政务,便惹怒王振,下锦衣卫诏狱,折磨致死。

编修官董麟谋求太常寺卿被王振下诏狱!

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因为进京没有给王振带礼物,被构陷,下诏狱,后来要不是两省百姓求情,恐怕也遭遇不幸!

国子监祭酒李时勉……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官员要么已经故去,要么曾经受到过鹰犬的迫害,锦衣卫现在闹出这样一桩冤案来。

恐怕许多人都不愿意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看吧,明天通政司收到的弹劾锦衣卫不法的奏章会有一箩筐!”刑部右侍郎金濂说道。

“谁说不是呢,这张苞案案发不过三日,却在一夜之间朝野皆知,这后面要说没有幕后推手,我是不相信的!”大理寺卿萧惟桢耐人寻味的道。

“幕后是不是有推手,这不是我们调查的重点,这件案子怎么处置,圣上虽然给了旨意,让我们三司会审,可这里面涉及锦衣卫多名官员,有的已经拘押,有的可能还涉案,咱们是将这件案子办成一个铁案呢,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陈溢开门见山道,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藏着掖着。

“不好办呀!”金濂和萧惟桢都露出一丝苦笑。

“是呀,锦衣卫的案子,一向都是锦衣卫自己办,要么就是大案,也轮不到我们来,金兄,萧兄,眼下朝局不明朗,王振还受宠,他要是……”

“东厂曹公公到!”

“说曹操,曹操还就来了,曹吉祥,王振的一条狗……”

“嘘,慎言,我这都察院也是个是非之地!”陈溢忙提醒道。

“东厂耳目遍布朝廷内外,萧大人,咱们还是小心为妙!”三人当中,萧惟桢的官位最低,年纪也最小,也是最嫉恶如仇的一个。

王振连自己同乡,大理寺少卿薛是都不放过,他们这些人就更不必说了。

驸马都尉石碌不过是骂了自家使唤太监,被王振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居然将堂堂驸马给下了锦衣卫诏狱。

有什么事情,是他干不出来的?

“三位大人都在呢,咱家呢,是来替翁主传个话的,张苞案是个冤案,但也就是小小的冤枉而已,三位都是朝廷重臣,知道这里头的轻重,不要为了一个小民百姓误了国家大事!”曹吉祥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道。

“曹公公,这是王公公的意思还是圣上的……”

“好了,我不多说了,你们掂量着办。”曹吉祥阴测测的一笑,没有回答,直接挥了挥手,又离开了。

“太嚣张了!”

“一个太监而已,敢如此对朝廷的三位大臣说话,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好了,金大人,萧大人,看来这王振是不想把事情闹大!”陈溢道。

“这两天死在王振和鹰犬们手中的同僚有多少了,这口气,我是咽不下去!”

“就是不知道这郭老虎是怎么想的?”

“对,他是监审官,这件案子是挑起来的,咱们何不把他请来,问一问他的意见?”

“郭老虎过去跟王振共过事,会不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