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衣当权 > 第四百五十二章:致仕新标准

锦衣当权 第四百五十二章:致仕新标准

作者:长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0:53 来源:笔趣阁

奉天殿,大朝会。

“肃静,肃静!”

“皇上驾到,众臣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朱祁镇面带微笑的端坐于御座之上,伸手微微虚抬了一下,张口宏声道。

孟岩不是来参加朝会的,他今天被选中,作为奉天殿朝会的轮值千户。

位置就站在靠近皇帝的第二根廊柱边上。

文武百官一阵骚动,不为别的,就为那站在文官首位的不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的代理内阁首辅的次辅陈循,而是自从去年生病以来就没有再在朝堂上出现过的首辅杨溥。

碍于皇帝在,朝臣们都收起了打招呼的心思。

这内阁首辅杨溥是什么时候进入大殿的,这要是早进来了,大家的眼神再差,也不至于认不出来吧?

孟岩心中窃笑,站在一边看这些大臣的表情,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虽然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朝廷大员,可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不经意的眼神和表情那最能反应他某人或者某事的态度。

”启禀万岁,老臣年迈,精力和体力大不如前,恳请万岁准老臣辞去内阁首辅的职务,让老臣归家颐养天年。”杨溥跪下,趴在地上道。

“阁老快快请起,来人,快给阁老搬一张凳子过来。”朱祁镇连忙吩咐道。

以为小黄门赶紧从边上端着一张圆凳送了过去,将杨溥从地上搀扶起来。坐上了圆凳。

“杨阁老已经三次给朕上表辞呈了,前面两次,朕都留中不发,这是第三次了,朕虽然有心再留下阁老,好继续聆听教诲,但阁老去意已决,朕若是强人所难,未免不是仁君所为,所以朕准杨阁老告老还乡。同时加封阁老为太师!”朱祁镇道。

文官做到太师。这是大明文官最高荣誉,皇帝在他退休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太师的荣誉,而不是等他死后加封,这意义完全不同。

“老臣叩谢皇上天恩!”杨溥闻言。激动的跪下。老泪纵横。双手颤抖不已。

“杨老爱卿平身,先帝在世的时候,就跟朕说过。三杨中,你杨溥是最老沉持重的,杨士奇和杨荣两位阁老先后故去,而现在你也要离开,朕心里感觉很酸,很不舍得,但朕又不得不放你离开,朕实在不忍心让一位年迈的老人再为大明呕心沥血了,朕要给你一个安详的晚年,也要给所有为了大明朝呕心沥血的官员们一个安详的晚年!”朱祁镇大声宣布道。

“皇上天恩,臣等铭感五内!”

“朕今天在此宣布一道诏书,名字就叫,大明官员《强令致仕年限诏》!”朱祁镇继续说道。

“朕觉得,每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限,他的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需要休息才能得以生息,长寿,所以先祖制定了致仕制度,但是朕觉得这个制度虽好,但执行起来却有些随意性,因此朕决定,凡四品包含四品以下官员,六十岁退休,三品以上官员六十五岁退休,一品官员可以享受夺情一次,但时间不得超过三年,也就是说,从今往后,朝廷上的官员,最高年限是六十八岁,超过六十八岁的,可担任一些务虚的闲职,但凡六部九卿以上的职务全部都要卸任!”

什么?皇上要改变致仕年限,还强令退休,大明早有祖制,文官七十致仕,武官是六十。

年限一到,自然要交权了,但是官场之上,到了年限不退休的比比皆是。

这做官的谁不想做到死呀,这做到一半儿,不让做了,这不是要了这些人的命吗?

孟岩大吃一惊,这强令退休年限制度,孟岩只是跟皇帝提过一次,没想到皇帝居然真的想要把这个制度推行。

这是不是太超前了,这历朝历代虽然有告老还乡的,也有皇帝勒令致仕的,自己挂官而去的也不少见,但从制度上规定官员到一定年龄必须卸任的,而且还是强制执行的,这恐怕只有到了后世才可能事先。

这个制度要真的推行开来,那可有不少官员达到年龄杠杆了,这就要交权了,恐怕有不少人心有不甘吧。

这个时代的人能活到六十岁的都算是长寿的了,很多人四五十岁就死了。

这个年龄限制其实也不算太苛刻,六十岁了,还做个四品官,这辈子估计也就到头了,还不如退下来,享享晚年呢。

就是后世的普通人也差不多六十岁退休了,这个标准其实不低了,当然了,那些恋栈权位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皇帝站起身来,目光在群臣的脸上横扫过去,发现几乎所有的大臣们惊愕的表情。

朱祁镇忽然找到了一种叫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他做皇帝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觉到的。

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比他年长,也一个比一个会说教,什么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做的,难得有一次他这个皇帝让这满大殿的文武大臣们都齐刷刷给镇住来的情况。

“诸位爱卿,觉得朕这个《强令致仕年限诏》如何?”朱祁镇很满意群臣的反应。

一个个都不说话了,显然,每个人都有私心的,反对也不是,不反对也不是。

“敢问皇上,这是针对文官吗?”

“这是当然。”

“老臣没有异议!”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皇帝这个《退休年限诏》的人居然是礼部尚书,兼领詹士府詹士的胡濙。

胡濙是洪武七年生人,今年是正统十一年,算起来的话,胡濙今年已经是七十周岁了。已经超出这个退休年限两年了!

那他不是要从礼部尚书的上退下来,告老还乡了?

这胡濙可是永乐爷的宠臣,历经四朝不倒,可谓是大明官场上的不倒翁。

他也要退休不干了?

“胡老爱卿觉得朕这个诏下的好?”朱祁镇惊喜的道,其实他也有些忐忑的,改变文官退休年限,而且分品级,等于说一下子缩短了很多人官员做官的年限。

超过四品,你就继续干十年,不然。你就得把官交上去。让下面年轻的人上来。

这个改变不可谓不大,而且计算是四品上的官员,这致仕的年限也缩短了五年,若非皇帝夺情。也只能终止于六十五岁!

按照这个新标准。胡濙虽然官居二品。还领着一品俸禄,但超过六十八岁这个年龄标准,他早就该退休致仕了。

“那武将呢。皇上,咱们是不是也要提前致仕呀?”成国公朱勇出列问道。

“武将致仕的年限暂时不做改变,这一次只是针对文官!”朱祁镇道。

限制文官!

这让所有的官员心中一惊,皇帝难道要对文官集团下手了吗?

“朕这是接受杨阁老的建议,经过慎重考虑,才做出如此决定的。”朱祁镇把杨溥这个要走的内阁首辅给抛了出来。

杨溥知道,自己要走,就得给皇帝挡下这最后一枪,不管他有没有建议过,他都得承认。

这也许不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但从他嘴里说了出来,那就是代表了他本人的意思。

“老臣确实对皇上由此建议,这也是老臣有感而发,随着年纪渐大,这精力思维都不如从前,有时候想问题,做事情都是去了锐气,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我们这样一群老头子,那大我大明朝如何开创比肩前人的辉煌呢?”杨溥动情的说道,“所以,老臣经过左思右想,觉得,咱们这些做官的,做到六十岁就够了,该把权力交出去了,让年轻人接着干,我们也可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多好?”

“杨阁老说的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算致仕了,一样也可以给皇上给朝廷出谋划策的嘛。”郭怒突然开口道。

那是他接到了孟岩的暗示,这时机要是不把握,那就真的傻了。

“郭爱卿也支持朕的《强令官员致仕年限诏》?”朱祁镇大喜,文臣里有了胡濙和杨溥两位德高望重,还是硕果仅存的辅政大臣支持,武将里面,权势威重的锦衣卫指挥使也表示支持,这说明他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微臣觉得皇上这个《强令官员致仕年限诏》很好,不过就算是致仕的官员,也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为朝廷和皇上尽忠。”郭怒道。

“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朱祁镇含笑的问道。

“但凡年老致仕的官员,朝廷可以以幕僚或者智囊的方式予以返聘,他们可以为皇上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建议,但是不做任何决策。”郭怒道,“就比如杨阁老,皇上答应让他致仕,同样可以在内阁留任,待遇不变。”

“返聘?”

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郭爱卿,这返聘是什么意思?”皇帝问道,观察这君臣二人的表情,怕是凑在一起演的双簧吧?

老丈人不地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自己一点儿风声都没透露,别忘了“返聘”这个词儿还是自己教会他的。

“这个返聘的意思,顾名思义,这就是不在官位了,但是有些方面还需要借重,留用,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郭怒故意的拿捏了一下,郑重的解释道。

“郭大人意思是,这返聘回来的人就相当于幕僚了?”

“差不多吧,不过这个幕僚不是强制性的,是自由的,不愿意干了,可以直接走人,谁都不能阻拦,皇上也不行,继续干也可以,但也不能一直干下去,最多不超过五年。”

“郭爱卿这个提议不错,这既可以让阁老继续发挥作用,又能让下面的人上来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朱祁镇十分满意的说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