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衣当权 > 第七百四十章:欺君之罪

锦衣当权 第七百四十章:欺君之罪

作者:长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4:56 来源:笔趣阁

“前面可是孟大人的队伍?”

“停!”

“什么人?”孟岩从车厢里探出脑袋来,他的伤势还没完全好,且为了他和二女的安全,郭小超等人就找人做了一辆马车。

马车是用铁皮包裹的,可以箭矢射杀。

主要还是保护两位女眷的安全,一个是郭月这位正派的孟夫人,还有一位是**公主了。

孟岩算是搭了一个便车,骑马走累了,到马车上歇一歇。

除了伤员之外,别人就没有这待遇了。

这去的时候不到两百人,兴安和部分人留在了大同,他还的继续留下监军。

刨去战死的和福威镖局的人马,孟岩原班人马只剩下百十来号,不过他收编了郭敬手下的私兵,剔除一些不合格的,居然还有五百多人。

这些人没有人收留,跟着郭敬卖命跟跟着孟岩没什么区别。

孟岩将这五百人编制三个营,一个营一百五十人,分别为骑兵营,步兵营和工兵营。

还有五十人,都是身家比较清白,底子好的,暂时划归巡察大队,充作后勤辎重小队!

这些人,到了京城之后,会重新打乱编制的,现在为了队伍好管理,孟岩暂时他们自己中间找了三个人,协助统领这三个营。

其实郭敬麾下的私兵并不只是这些,孟岩并没有把他们都接收,有些发了遣散费,开路引回家了,有的因为涉案,自然要坐牢的。

还有的,有自己的门路,投奔新主人了。

剩下的再被孟岩精心挑选之后。淘汰掉一部分后,才有现在这支队伍。

“小人是宣府总督衙门的,圣上有旨意到了宣府,给您的。”来人一身皂衣黑靴,腰间扎着红丝带,典型的大明低等皂役的形象。

“圣上有旨意到了宣府?”

“是的。旨意到了宣府,传旨的公公说,您马上就要路过宣府,就不再赶路了,直接在宣府等您。”

“哦,原来是这样,从这儿到宣府城还要走多久?”孟岩点了点头,问道。

“太阳下山之前,应该能赶到。”

“好吧。你在前头给我们带路就是了!”孟岩让人查验了皂役的身份后,吩咐道。

孟岩过境宣府,然后从居庸关返回京城,这也是他既定的路线,如果原路返回的,这一条出关的路线就没机会考察一下了。

宣府的官员们到城门口来迎接,孟岩跟他们简单的寒暄了一下,就进了城

婉拒了当地官员的宴席。孟岩一行数百人住进了馆驿,当地卫军还给他腾了一个军营出来。供他们住宿。

前来宣府传旨的人是孟岩的老熟人,这样一来,倒是没有那些拘束。

“恭喜孟大人,贺喜孟大人了!”

“黄公公,圣上这是什么意思,为何突然给我赐我一个武官散阶。还给小月封了诰命?”

“孟大人,你这么聪明,会明白的。”黄敬笑道。

“黄公公,圣上看到我写的奏折了吗?”孟岩问道。

“看到了,为了孟大人的奏折。圣上还召集了内阁两位阁老,令岳还有胡,张两位老大人一起议事呢!”

“都说了些什么,公公能方便说一说吗?”

“没什么不方便的,咱家这一次来,就是皇上受命的。”黄敬嘿嘿一笑。

“还请黄公公指教!”

“孟大人客气了,指教就不敢当了,当日的情况是这样的……”那日黄敬的确在场,不过他没有机会开口说话,只能站在那丹墀下面静静的当个观众。

“圣上就没说这事儿咋处置?”孟岩听了黄敬的描述之后,虽然是松了一口气,皇帝并没有雷霆大怒,反而给他加官进爵的,这都是好兆头。

可这事儿没有一个说法,始终心里是放不下。

“圣上倒是问了,这鞑靼的公主孟大人您到底是真睡了,还是假睡了?”

“这有什么分别吗?”孟岩尴尬的脸一红。

“要是真睡了,咱自己的女人,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送回去的,可若是没有的话……”

“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圣上还要把人送回去?”

“孟大人,你怎么还没听明白,鞑靼公主进京,肯定不能住在您的府上,还有,这是要验明真身的,如果,鞑靼公主处子之身没有破的话,多余的话,孟大人不用咱家教你吧?”黄敬挤眉弄眼的一笑道。

孟岩愣住了。

这是要让他跟**公主生米煮成熟饭呀,而且不是说说就是的,的是真实的。

“孟大人,此去回去,凶险异常,圣上这些话都是私下里让咱家对你说的。”

“这些真的是圣上说的?”孟岩有些怀疑,皇帝真有那么厉害的头脑,怎么会如此信任王振这样一个祸国殃民之阉人呢?

“圣上当然不会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孟大人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这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黄敬提醒一声,虽然他跟孟岩还没到绑到一块儿。

可如果孟岩如果倒霉了,他这个跟孟岩走的近的人绝对没有好日子。

这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

所以黄敬才会如此卖力的提醒孟岩,得把事情都坐实了,别人自然就找不到你麻烦了。

至于酒后失德这样的问题,那都是小事儿,谁还没有喝醉酒的时候?

皇帝喝醉了,还有临幸宫女,诞下皇子,宫女母凭子贵的事情呢?

男人嘛,这些都是小节!

无非是睡了一个身份高贵的女人罢了。

孟岩知道,黄敬提醒是对的,要是让人查出来,**公主还是处子之身的话,不但他有欺君之罪,**也会直接面临遣送回鞑靼的风险。

朝廷上的那些道学先生们一定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的,而且就连皇帝也帮不了自己。

皇帝也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的框架去做事儿,否则,史笔如刀,到时候给他来一笔,无言去见下面的祖宗呀。

孟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身边也没有人提醒他一声,一来,这是他的私事儿,马蔚然他们就算知道,也隔着一层关系,碍于儒家的礼法,他们也不便提醒孟岩。

郭小超,他也不会说,本来他就觉得孟岩女人太多,得陇望蜀,怎么会去给他建议呢?

到了宣府,孟岩第一个要拜访的人是宣大总督于廷益。

历史已经改变了,于廷益在厉害上根本没有干过宣大总督,他还是在两年后才从地方到朝廷中枢的。

而如今,他却成为宣大总督,虽然还只是临时委派,但凭借于廷益的本事,他在这个位置上,绝对会干出一些跟正常人不一样的事情来的。

就以为他是那个写出“石灰吟”于廷益。

孟岩跟于廷益之间并无直接利益冲突,当然,思维还是有巨大的隔阂的。

毕竟两个人隔着六百年的呢,六百年人类都是在进步的,而于廷益则还在停留在他认为对的那一套普世价值上。

这也是这个时代所认同的普世价值。

孟岩没有办法说服他,只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尽量的求同存异,这样相处还算融洽。

于廷益也知道孟岩在某些方面不认同他,但他都尽量的避免了,他也不是个食古不化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本质不坏,都是可以团结的。

于廷益对孟岩本身还是赞赏的,尽管他对孟岩的一些做法和行为看不惯。

孟岩身上总是不断的出现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用过之后,发现是相当有成效的。

就比如锦衣卫的内部改革,迅速的扭转了锦衣卫的过去在百姓中不好的形象,军纪和军心迅速得到了凝聚,可以说,京城诸卫中,锦衣卫现在的战斗力是冠绝诸卫。

还有那层出不穷的查案手段,首创“约谈”方式,这都是开历史先河的。

他可是兼着兵部侍郎的衔儿,对大明军队制度的弊端是知之甚深的,他也想着改革一下大明朝的兵制。

问题是想要突破太祖皇帝制定下来的卫所制是何等的困难,恐怕朝中没有人会支持自己,还会把自己看成是大逆不道之人。

锦衣卫为什么能成功,除了锦衣卫机构独立之外,还有背后还有皇帝支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根本管不到人家。

这就是自称体系,而且人家船小,随时好调头,大明的军制就不一样了,几十年下来,已经是积重难返了,除非皇帝、内阁以及五军都督府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否则,就是小修小补都难。

他忽然发现,自己要想在宣大总督位置上做出一番成绩来,是不是该请教一下孟岩。

孟岩也想主动见一见于廷益,为了三年后的那场关系大明未来的战争。

于廷益是个清官,请客吃饭,自然不会去什么豪华酒楼,就在总督府弄了一桌菜。

让衙役的咕了一壶酒,就他跟孟岩二人,相对而坐,谈了近两个时辰。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后来总督府的下人回忆,两个人曾爆发过激烈的争吵,就差摔桌子,砸被子了,但是后来不知怎么的,两人又坐下来,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得。

再后来,酒不够了,于廷益让下人再给他买了一坛子酒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