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锦衣当权 > 第三百八十章:朝野侧目

锦衣当权 第三百八十章:朝野侧目

作者:长风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4:56 来源:笔趣阁

三千营都督伯颜下了诏狱!

这个消息传出,朝野都为之一震,很显然,皇帝这一次之真的动怒了。

其力挺孟岩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随即,曹吉祥被贬斥为浣衣局少监,这就是宫中太监老了,发配和养老的地方。

王振跪求了半天情都没有用,据说,这还是看在曹吉祥在西北和西南的过往的战功的份儿上。

不然,这一次曹吉祥极有可能一到底!

曹家那是人心惶惶,因一人而盛,因一人而衰,曹家就是这样,没有曹吉祥,世上谁知道曹家?

曹家完了吗?

也许有些曾经被曹家欺负的小官儿和百姓会这样认为,可朝中那些经历过风雨的大臣们恐怕多少会有人不以为然。

当然,也有些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曹吉祥既然倒台了,他们就想着要把东厂也顺势给扳倒,参劾东厂不法的折子那是一浪接一浪!

殊不知,东厂越是遭人嫉妒,在皇帝的心目中的分量越重。

越是让皇帝看到这些参劾东厂的折子,越是让皇帝觉得这么一股力量的可怕。

因为皇帝最害怕的是什么,是坐不稳这大明的江山,他心里想着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国家和百姓。

这些人现在可以联手反对东厂,那么有一天,他们也会联手起来反对皇帝!

朱祁镇是个笨蛋吗,当然不是。他很聪明,且不管他有没有老朱家的基因,但一个生活在宫中尔虞我诈环境里的年轻人,他会不知道这一切?

王振并没有阻止这些参劾东厂的折子上达天听,因为他很清楚皇帝的性子。

有些东西过犹不及,就算皇帝一时间不明白,时间一长,他就会明白的。

这些参劾东厂,要求取缔东厂的大臣们会在皇帝眼里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

结党!

这是皇帝最害怕的事情,也是老朱家一直打压和防备的事情。

太监不结党吗?

当然是废话。他们本身就自成一党。可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他们还有诸多的限制。

外臣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心思谁知道?

杨府。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冤案,居然会搅动这朝堂上的八方风雨。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已经差不多半退休在家的首辅杨溥在家中跟儿子对弈。

“爹。陈大人来过。您怎么不见他?”杨旦一边落子,一边问道。

“这个时候他来,肯定是为了参劾东厂而来。他是想一举废掉东厂,然后借此功绩登上内阁首辅的位置!”杨溥说道。

“东厂行事,确实天怒人怨,废除东厂对朝廷和百姓来说,那都是一件大好事,您为什么不赞同?”

“旦儿,你还不明白这里的事情,这东厂曹吉祥父子的罪行是谁给捅出来的?”杨溥摇头一笑,自己这个儿子真不适合官场,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弄不清楚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不是那孟岩贤弟?”

“旦儿,你跟孟岩怎么称兄道弟起来呢?”杨溥惊讶,这可是差了辈分了,杨旦的年纪就是做孟岩的爹也够了。

“孩儿跟孟岩是一见如故,他嫉恶如仇,是个真性情之人,孩儿愿意跟他做朋友!”杨旦道。

杨溥苦笑一声:“旦儿,你可小瞧了这孟岩,他可不是善茬儿,你跟他交往,可要多留一个心。”

“孩儿知道,做官方面,孟岩贤弟那是比我强多了,但是我知道,他不会害我。”杨旦道。

“你倒是心宽,不过这个孟岩做事倒也有几分分寸,你呀,交朋友可以,交心可是要不得。”杨溥规劝道。

“爹,您是说孟岩没有上折子参劾东厂吧?”杨旦问道。

“怎么,旦儿,你知道?”

“其实,孟贤弟没有上折子,可他手下有一个叫张瑄的官儿不是上了折子吗?”

“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那个张瑄八成是被他利用了!”杨溥哀叹一声,从政这条路,他这个儿子是彻底没戏了。

“孩儿觉得,倒不是孟贤弟利用了张瑄,而是这个张瑄死脑筋,非要参劾东厂,他都劝了几回,都没能拦住,只能听之任之了。”杨旦道。

“是吗?”杨溥有些惊讶,这些事儿孟岩怎么会对杨旦说呢?

“老爷,公子,兵部右侍郎于谦于大人求见!”老杨洪迈着小碎步跑了进来。

“于廷益,他怎么来了?”杨溥有些惊讶。

“爹,我去迎接一下?”杨旦起身道。

“嗯,于侍郎为官清正,两袖清风,虽然与你年纪相仿,但官声能力却远超过你,不可怠慢,将来这朝堂之上,必有他一席之地!”杨溥郑重的说道。

“是,孩儿谨遵爹的教诲!”

“学生于廷益见过阁老!”

“廷益了,你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物,太见外了?”杨溥含笑道。

“学生来拜会阁老,总不能空手吧?”

“你这一个不空手,王振那边是不是该记恨老夫了?”杨溥玩笑一声道。

“哈哈哈……”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你于侍郎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怎么,也想动一动了?”杨溥笑问一声。

“学生才懒得掺合那些事情,学生是想早一点回山西,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学生回去处理呢,特别是春耕和黄河春汛,必须马上着手安排。”于谦语气颇有些着急道。

“看来,你于廷益是个实干家,好。这一点老夫都不如你。”杨溥叹息一声。

“阁老谬赞了,学生只是不想耽误这光阴,想早点讨个旨意。”

“于侍郎这是拜佛拜错庙门了吧?”杨旦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旦儿?”

“爹,孩儿失言,失言!”杨旦忙认错道。

“嘿嘿,学生确实是想求阁老跟圣上说一下,进不进内阁,学生并不在意,学生就是想为朝廷,为百姓做点儿实事。”于谦掷地有声道。

“听听。这才是国之栋梁。这满朝的官员有于侍郎的一半儿,我大明朝何愁不兴旺发达?”杨溥赞道。

“阁老过誉了!”

“于侍郎,老夫帮你递个话,这没问题。可圣上的心意难测。他若是想用你。你就是想回去都不可能?”

“这……”

“廷益,眼下朝堂之上纷争不断,你想多清净怕是不行的。”杨溥意味深长的说道。

“多谢阁老指教。廷益安心等候圣旨就是了。”于谦起身抱拳道。

“于兄,我的棋艺太差,正好你来了,陪我爹对弈一局如何?”杨旦笑吟吟道。

“于侍郎,老夫技痒,可否赐教?”杨溥宛若老顽童似的一笑道。

“赐教不敢,还请阁老手下留情!”于谦道。

“来,来,焚香,净手!”杨溥招呼一声。

“爹,您跟我对弈从来都没这么认真过?”

“你,那是逗你玩,打发,打发时间,于侍郎就不一样了!”杨溥毫不留情的奚落自己儿子道。

“长者优先!”

“好,老夫就不跟你客气了。”杨溥微微一笑,执白子落下第一颗。

“于侍郎,令爱的病情怎么样了?”

“谢阁老挂念,还好。”于谦道。

“有没有想过,给她找一个婆家?”杨溥问道。

“阁老,欣儿的病您老是知道的,我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他能找个好人家,疼她的丈夫。”

“于侍郎有合适的人选了吗?”

“这个,还没有,阁老怎么问起这个?”

“没事,老夫就是随便问问。”杨溥笑道,“前两天,王骥来拜访我,谈及麓川战事,他说,这麓川恐怕还会有一战,那思任发之子思机发绝不会轻易屈服,要毕其功于一役,他想让老夫在此事上支持他,你觉得如何?”

“阁老,西南年年用兵以至国库空虚,江南赋税和粮饷几乎都耗在这上面了,不能再打了!”于谦道。

“不打,但也不能不防,一旦西南再起战乱,那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杨溥道。

“学生记得,您当初是反对开战,对麓川土司采取抚为主,剿为辅的羁縻政策?”

“最近老夫也在想,如果能够一劳永逸,将这西南边陲彻底的收服,对朝廷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以后就不必担心这些土司复叛了,可朝廷如今的状况,如果大动干戈的话,官民疲惫不说,还会引发东南不稳,江浙是朝廷税赋的重重之重,那里的老百姓是最富庶的,可现在连那里的百姓都承受不住了,可想而知,如果再大动干戈,会有什么后果?”

“阁老,朝廷心腹大患不在西南,而在西北,西北的那只狼已经羽翼渐丰,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取而代之,到时候,他势必会南侵!”

“你说的是淮王也先吧?”杨溥笑笑道,“一时半会儿他还不敢妄动刀兵,当年鞑靼人是怎么被我们赶入大漠的?”

“阁老,这些草原上的狼崽子跟中原人不同,他们骨子里就有一种侵略性,就算他们被中原文化熏陶了这么些年,骨子里的嗜血是不会变的。”

“如果瓦剌人南下,以你之见,我们能挡住吗?”

“现在边关武备松弛,将领跟瓦剌做生意,走私,利益勾结比比皆是,若真的打起来,学生真想不出他们能挡得住瓦剌人的铁骑。”于谦道。

“圣上有意整顿西北边防,廷益,你觉得从何入手?”杨溥有意的问道。

于谦微微一惊,脑中闪电思考,手中一颗黑子迟迟不能落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