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明望族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

大明望族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

作者:雁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2:00:12 来源:笔趣阁

沈瑞这里,并不缺金银。进京前沈举人给了一份,郭氏给了一份,连张老安人也意思了一份;进京后,徐氏这里除了去年年底给了一匣子银锞子之外,按月还有月钱。

等到沈理、沈瑛过来看沈瑞,怕他手中银钱不够花,也给送来了不少。

沈瑞花银子的地方不多,手中很有富裕。

他让冬喜、柳芽两个去订金银首饰,除了投桃报李,给玉姐添点私房之外,就是为了给冬喜预备嫁妆。他已经与冬喜、长寿两个说过,等他考完院试就让两人成亲,如今算下来,也不过半年功夫。

次rì一早,沈瑞就带了长福一个去书院,将长寿留在家里,让他带两婢出门。徐氏那里,自然是报备过的。

对于出门采购,冬喜与柳芽两个虽带了雀跃,可也没有因私忘公,真的去为自己定金银首饰,还是先完成沈瑞交代的差事,为玉姐挑金项圈。

沈瑞想的简单,觉得玉姐既有常戴的金项圈,再送新的也不过是压箱子,分量越重越实惠。

可他这个未来当家堂兄所赠之物,玉姐就是为了讨大老爷、大太太欢心,也不会束之高阁。

因此,冬喜与柳芽到金楼后,并未只挑分量重的项圈,而是择中,既是实心分量足,又要jīng巧不粗苯。

除了金项圈之外,她们两个商量着,又选了两挂金锁片,一对寿字簪,一对福字簪,一对蝙蝠纹手镯,一对菊花纹手镯,一对万字纹手镯。

金银楼里的饰品,有直接售卖的,也有需订提前定制的。

冬喜与柳芽择这几样并非镶宝嵌珠的,都有成品在。冬喜用拿来的金子添了工费,一下兑出四十六两金子去。总共带来五十两金子,除去这些,还剩下四两。

两人便选了细手镯要了两对,剩下几钱金子添了两对金耳坠,两只金戒指,都是没花sè的。

银首饰有成套的,葫芦纹,缠枝莲纹的,钗环耳坠等齐全,一套下来重三、五两银子的,重十来两银子的也有。

两人便细细挑了,挑了分量不轻不重的两套,又选那样式简单,工费低廉的戒指、细手镯选了几样。

又兑了各sèjīng巧银锞子一盘。

用了半rì功夫,装了几匣子。

长寿结账的时候,不由咋舌:“两位姐姐也太实诚,带来的五十两金子竟是都花于净,半点没剩……”

冬喜道:“难得出来一回,一次预备了也省心。”

柳芽掐着手指头,将今rì的开销算了遍,担忧道:“要是成了常例,二哥以后可怎么好?”

冬喜笑道:“二哥晓得孝敬长辈们,长辈们就白收了东西不成?有来有往,亏不了二哥去。”

长寿在旁听了,心下啐了自己一口,胡思乱想些什么,难道冬喜姐姐是贪财的?会仗着二哥的器重,就大喇喇地给自己预备私房?

要是冬喜是那样的人品,也就不会得鸿大太太与二哥看重……

等到沈瑞傍晚从书院回来,好奇冬喜、柳芽的采购内容,就张罗着要看。

待两人取出来,沈瑞觉得不对劲。

首饰分了两种,一种是做工jīng良,带了各sè吉祥花纹,如项圈、钗、环等;一种是没有花纹的,细金手镯与耳坠、戒指之类,还有银饰。

沈瑞看了看,不由皱眉道:“让你们买自己用的首饰,怎么添了这许多旁的?”

冬喜笑道:“今rì已经是初二,过了腊八各家就开始送年礼。不用说,到时老爷、太太定要让二哥出面,虽说太太会预备了礼单,不过二哥添了自己的孝敬,长辈们心里也服帖不是?加上因二哥定亲的事,长辈们多得受累,二哥趁着送年礼的时候谢过,也不失礼。”说罢,指了指那两对钗道:“这是孝敬太太与三太太的……”又指那两队手镯:“这是孝敬五房大太太、姑太太、姨太太……”又指剩下两挂金锁:“这是四哥与福姐的……”

沈瑞之前压根没有想到这一茬,不由有些傻眼:“怎么都是女眷与孩子的?那老爷、三叔他们的呢?”

冬喜道:“老爷、三老爷的孝敬哪里能在银楼里找?二哥那里上街,自己寻去,反正离过年还有些rì子。”

想到人情往来,沈瑞不由觉得头疼:“那嫂子们呢?族兄与侄儿们的呢?

冬喜道:“不是还有太太,二哥只管求太太去……”

沈瑞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他这里预备下长辈们的礼,是他的孝心;平辈与小辈那里,请徐氏帮忙准备就行,否则他sèsè齐全了,倒显得外道。

不过这些东西,可是四十多两金子,小五百两银子,要是混在年礼里,成了常例可没地方哭去。

沈瑞就让冬喜将那些金首饰装了一匣子,捧着去了正房。

徐氏正吩咐婆子准备几样药材,明rì三老爷要去何家探病。

见沈瑞捧着个首饰匣来了,徐氏带了好奇道:“这是什么?专程捧了来…

沈瑞将东西撂下,道:“这些rì子为了我定亲之事,使得母亲与长辈们受累,孩儿无他孝敬,就想起这些俗物,今rì就打发人去寻了来,到底是一点心意”

九如居两个婢子今rì出门,徐氏是知晓的,也知晓她们坐马车去了银楼,可本以为是沈瑞赏了银子让她们添嫁妆,没想到是为沈瑞采购。

虽没看到东西,可沈瑞这般感恩知义,徐氏也觉得欣慰:“是什么好东西,快与我瞧瞧?”

沈瑞将匣子打开,拢共四层,都是黄灿灿的金首饰。

徐氏看了,不由傻眼。

她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乡下地主,即便头上戴了首饰,也都是镶金嵌宝。这样赤金首饰,寻常赏人用还行,真要往身上戴,沉甸甸的,除了年轻爱俏的小媳妇,没有几个爱的。

“怎么这许多?”徐氏不解道。

沈瑞将那对寿字钗取出,道:“这是孝敬母亲的……”又指出其他的,说了用途。

徐氏听闻里面连小徐氏与杨镇继妻都有一份,笑着点头道:“何家与杨家是这门亲事的大媒,等到你成亲时,还有的让姑太太、姨太太cāo心的地方,是该好生孝敬……”

东西预备的粗糙,却也是一片赤子之心。沈瑞自己的年纪在这里摆着,哪里能准备的sèsè齐全,不过是取这份心。

徐氏便在心里算了下rì子,道:“今年的年礼晚些送,到了十五你放假时就往各家走一遭,也说清了,是这次的谢礼与孝敬,不是常例……。”说着,将那两挂金锁片与项圈单独拿出来,道:“这几样先留一留,四哥的正好做百岁礼,玉姐与福姐的年跟前再送……”

叔嫂之间,避讳颇多,沈瑞没有预备几位族嫂的,也算是守礼。至于这次为沈瑞定亲,出面帮忙的瑛大nǎinǎi、琦二nǎinǎi等人,等到年礼时徐氏这里多送一份尺头就是。

进了腊月,京城的气温一rì冷过一rì。

寒风凛冽,沈瑞换上直毛大氅,徐氏也不许他在骑马上学,换坐了乘车。

松江沈氏族中与姻亲中的几个应试举人,经过千里跋涉,终于与腊八前抵京。

七房沈渫,八房沈流,宗房旁枝沈玥,还有六房沈琪的内兄赵举人,总共进京四人。

宗房这里早得了宗房大老爷的信,预备了客院。

宗房大哥所居宅子,是沈度学士当年留下的宅子,即便不如二房如今的宅子大,可当年是御赐,到底意义不一样。提前预备客院,招待族中举子,也是宗孙分内之责。

除了沈玥是初次进京之外,其他三位举人,早年都曾进京过,也是住在宗房老宅这里。

沈玥是旁枝晚辈,赵举人是外姓人,沈渫与沈流却是一房之长。早年二房不与其他房头往来时,还能不理会,如今情形不同,自然也要走动起来。

少不得在京的各房头排下来,轮流设宴,为几位族亲姻亲接风洗尘。

二房长辈年岁最大,身份最尊,就有二房开始轮起。

先是二房,随后是五房。大家本以为第三rì该是沈理家,可没想到不单前两rì沈理推脱,阖家没有露面,随后也没有出面为族叔、族弟接风的意思。

宗房大哥虽觉得不自在,可也勉强不到状元郎头上去,第三rì就由宗房设宴。

三老爷因志在科举,应酬之间,对于几位举业的族兄、族侄也多了几份热络。

沈渫之前考了三回,沈流考了两回,都落第不中。两人都是四十来许人,读了半辈子书。提起四书五经与时文来,都是滔滔不绝,可三老爷听着,就是觉得这两位少了几分灵气。

反而是族侄沈玥,相貌寻常,可应答之间透出几分不寻常来。

沈瑞便对三老爷提了沈玥所长,沈家子弟人才济济,可被成为“才子”,名扬南直隶士林的只有沈玥一个。

三老爷本就醉心书法字画,待听闻沈玥擅丹青,不由心喜。

两人虽差了辈分,可年岁相仿,聊起书丹青来,倒是伯牙遇子期。

加上三老爷也是有心科举,只是如今放下书本的时间太多,对于该准备的课业早生疏,便对大老爷与徐氏提了,想要请沈玥来这边客居,也能相伴学习

大老爷与徐氏无异议,宗房大哥虽心里不痛快,却也不好扣住人不放。

沈玥因是才子的缘故,多少有些持才傲物,身为宗房旁枝子弟,与嫡房关系并不好。客居宗房老宅,本就不怎么情愿,如今能换地方,却是巴不得,不顾宗房大哥的明示暗示,带了书童,搬到二房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