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明望族 > 第466章 大变将生 (二)

大明望族 第466章 大变将生 (二)

作者:雁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1:22:04 来源:笔趣阁

徐氏性情坚毅,并不乐意依靠旁人,只是为子侄计,近些年才与族中缓和起来。沈家各房族人中,能入徐氏眼的不过是五房鸿大老爷一家与沈理。尤其是沈理,向来视沈瑞为亲兄弟手足,徐氏也乐意沈瑞多重庇护,才明知晓谢氏有些左性,也没有远了沈理一家。

只是为人处世,不能尽想着自己,如今沈理既摆着不愿沾手族务的态度,以后沈瑞也就不好理所当然地老去麻烦沈理。并非是沈理会对沈瑞不好,而是将心比心,也要为沈理考虑。

沈瑞背后牵扯着二房、四房,与五房又交好,就是看在沈瑞面上,沈理也不会对这几个房头不闻不问。不说别的,就是这次三房遇到的事情,要不是其中牵扯到四房,进京的人选是跟在二房二老爷身边的沈玲,沈理也不会痛快地应承下来。

偏生这几房,二房不必说,四房是要不本生亲,五房渊源深,沈瑞这边都不会疏远。难道真让沈瑞去疏远沈理?要不然的话,以后沈理为难的时候不会少。

一时之间,徐氏有些踌躇。

沈瑞没有想那么多,只对徐氏禀道:“我一会儿去六哥家看看,听听贺家那边反应。玲二哥只说六哥与贺家说妥当了,也不知是怎么个妥当法.”

这其中还牵扯到四房,沈瑞即便不亲近,也不好高高挂起。

徐氏点了点头道:“是去给该问一声,这次也是偏劳他。他向来爱藏好墨,我记得小库房中有半匣子松香墨,还是我当年从家里带来的,老爷在时也说好,并不舍得使,拿几块过去正好。”

沈瑞应了,徐氏便亲自带了沈瑞去了小库房。

沈家有两个库房,分为内库房与外库房,外库房是祖上传下来或公中的东西,小库房则是徐氏的嫁妆与私房。

小库房就在徐氏院里,是三正两耳五间倒座房,徐氏与沈瑞现下去的是靠西边一间,里面靠墙是到顶的多宝架子,架子上放着各种锦匣木盒,因孙老太爷的缘故,里面不乏海外奇珍。因这两年选了一部分出去做杨家聘礼与玉姐嫁妆,这边架子上空出一小半,不过剩下数量依旧不凡。

地上则放着装着两、三口箱子,里面都是金锭银锭。

说是半匣子,不过是八块,徐氏都拿了出来,递给沈瑞道:“送一半过去,剩下四块你与你三叔分了吧。”

沈瑞接了,徐氏四下里望了望,叹了一口气,道:“东西都是好东西,只是真遇到有事时,到底不如金银便利.今上虽是仁君,可已经经月未朝,明日朝贺都取消了.”

后世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可实际上黄金永远是黄金,古董的话可就未必了。以沈家这样身份地位,拿着古董去当铺古玩铺这样的地方能换出金子来,寻常百姓人家,抱着古董也就是追命绳索。

狡兔都知道三窟,何况人是众灵之长?

早在沈沧养病时,就以看福地的名义,带沈瑞去沈氏祖地藏金。一个下人都没用,是沈瑞一锹锹挖的三尺深坑两处,每处埋金一千两,这就是二房的后手,却不是最后的杀手锏。最后的杀手锏是沈沧的寿材中,底层有一层夹板,里面也藏了一层金饼子,因寿材用的是硬木,自重就重,这多加了百十来斤也没有人察觉出不对来。

棺中藏金是二房的传统,太爷当年去世时,就是如此炮制。以此为后手,并不是鼓励不肖子孙败家后去挖坟掘墓,而是因官场凶险,要是真有抄家灭族那日,借着移了先人遗骸回乡,取了藏金也能有翻身之本。不过为防消息泄密,也只有每一代当家人才知晓这件事,上一代是沈沧,这一代是沈瑞,就是徐氏也不知晓此事。

徐氏说的有事,就是在遭遇关系生死富贵的大变故时。大明朝太平数十年,皇位更替都是父子承继,并未夺嫡之乱,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沈家虽无力博弈,可却要小心承池鱼之殃。

沈瑞知晓正德、嘉靖这段历史,知晓未来几十年朝廷不是宦官弄权、就是文官党争,乱象横生,不过并不愿徐氏太过忧心,劝慰道:“二叔虽是南京任职,胜在清贵,三叔这里也不起眼,就是朝廷偶有风波,还有老师与杨姑父在.”

徐氏摇摇头道:“求人不如求己,总要自己立起来,才是真正安心。在你立起来前,家里还是小心过日子的好.”

沈瑞本就不爱招摇,自是郑重应了。

到了傍晚时分,沈瑞就去了沈理家。

沈理还没有回来,沈瑞被引到客厅,就见沈瑾也在。

“瑞二弟.”沈瑾见到沈瑞,站起身来,面上带了几分欢喜。

沈瑞见他身上穿着官服,显然是从衙门直接过来,有些意外道:“六哥呢,怎么没同瑾大哥一起回来?”

“六族兄本要同我一起回来,东宫遣内臣相召,六族兄进宫去了,让我先过来等着.”沈瑾回道。

京城中消息灵通的人家都晓得当今太子倍后帝后疼宠,性子活泼,有几分孩气儿,东宫偶尔召詹士府臣属,也不过是心血来潮,探问些市井玩乐吃喝消息,并没有什么正经事。

算下来,沈瑞已经有几个月没有见到寿哥,心中不由一动,道:“听三叔前几日说,端午免朝贺,皇上龙体不愈,东宫如今不是当在御前侍疾么?”

沈瑾笑道:“皇上是慈父,怕过了病气给太子,只许太子隔帘请安.太子也孝顺,知晓皇上病中也关心他的学业,这些日子分外刻苦,这次召六族兄进宫,估计也是课业上的事.”

即便晓得寿哥儿长在宫中,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样无害,不过两、三年下来,也有些真情分在里面。听说寿哥肯主动求学,沈瑞也颇为欣慰。

沈瑾还不知沈玲、沈珠兄弟两个离京,眼见两人还不来,犹豫一下道:“玲二哥他们两个还没出来,不在么?都这个时候了,是去鸿大叔家了?”

沈瑞讲了沈珠离京、沈玲随后去追的事。

沈瑾听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方叹气道:“真没想到沈珠会这样不懂事,只是玲二哥无辜,费心巴力,却落个里外不是人.”

沈瑞点头道:“只盼着沈珠别再节外生枝,玲二哥也怪可怜.”

话音未落,就听门口有人冷哼道:“可怜个甚?想要处处讨好,也不问问可有那么大的脸?”

是沈理回来了,沈瑞、沈瑾两个忙站起身来,沈瑞讪讪道:“六哥.”

眼见沈瑞尴尬、沈瑾也面带疑色,沈理摇摇头道:“愚笨,仔细想想,一会儿说话.”说罢,便先往内院更衣去了。

沈瑞与沈瑾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之前瞧着六族兄待玲二哥还好,怎地听着这话音不仅是不满沈珠,连玲二哥也有错处,瑞二弟可晓得缘故.”沈瑾低声道。

沈瑞皱眉:“我也不知。倒不像是迁怒.”

沈瑾迟疑道:“六族兄为人方正,许是看不上玲二哥的圆滑世故.”

沈瑞摇了摇头,沈理外方内圆,并不迂腐,要不然即便是状元出身、阁老做后盾,也不会出仕十来年就熬到现下的位置。

沈瑾百思不得其解,沈瑞想起沈理方才的话,有些了悟。沈玲的脸面是因靠二房二老爷来的,沈理卖的并不是三房的面子,而是二房的面子。如今事情虽解决,可眼见沈玲不思回报二房,反而对三房的事情尽心尽力,沈理对沈玲的好印象也到头了。沈玲这次进京,可谓是得不偿失。

一盏茶的功夫,沈理换了半新不旧的家常衣裳过来,先说了正事:“贺侍郎那里我去说,不管贺家之前是甚心思,他那边总要掂量掂量,动静既闹到京中,就没有再夺产的可能。只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银子总要还的,只是追的没那么紧,容三房慢慢补上。至于四房老爷那边,到底如何安抚,还需瑾哥儿过去贺家商量。”

贺家二老爷贺南盛即便再会经营,到底见识有限,只看着沈家没了一个尚书,剩下的人最高是四品,比不上贺侍郎,新族长也不比族长太爷在时德高望重,各房族人关系冷淡,才敢这样大喇喇算计沈家三房、四房,却不想想就算沈理不出面,四房这个状元是吃白饭的?

大明朝官场最重资历,能入了阁的,大半是三鼎甲出身。就算沈瑾如今不过是小翰林,可年纪在这里放着,二十岁的状元可比四十岁的状元入阁更有潜力。更不要说如今李阁老对沈瑾的看重众所知之,李阁老想要召孙女婿的消息在李党众人中也不是秘密。

这次沈理不出面,贺东盛也不会为了钱财与沈家撕破脸,那样岂不是丢了这个“外甥”?本来因贺十七的事,被沈家捏了把柄在手,两家正不上不下僵持着,贺南盛这样逼迫沈家、谋夺沈家产业,贺东贺知晓后,除了咒骂兄弟目光短浅后,也担心沈家狗急跳墙。

因此,沈理出面说和后,贺东盛也很痛快地应了。只是为了让沈瑾记得这个人情,并没有大包大揽,少不得将沈家四房再摆出来说说。

因贺十七的事,沈瑾对贺东盛成见颇深,听闻要往贺家去,一时坐立不安。

沈理见了,不由蹙眉:“论起来贺家还是四房正经姻亲,作甚如此惶恐?”

沈瑾不好说贺东盛欲害族弟的阴私,只讪讪道:“贺侍郎颇有威仪.”

沈理只觉沈瑾不持重,却也无心教导,只对沈瑞道:“可想明白了.”

沈瑞道:“有些明白了。不管三房长辈如何吩咐,玲二哥没有拒绝,就是托大了,这本不是他能应承的事.”

沈理点点头,正色道:“总算还不傻。数万的欠银,质押出去的田契,如此破家之祸,要是三房真心怕了,怎么会只打发两个小子上京?不过是仗着脸面,晓得族亲不会素手旁观.沈玲算什么,就敢总览此事?他不过是晓得看在洲二叔面上,自己到京中能说上话,能在自己长辈跟前卖了好去.他之前看着老实,可人的贪心都是一点点养大的。如今他看似依旧恭谨谦卑,行事却像是拿惯了主意。回头你跟大伯娘说一声,打发人去南京看看,洲二叔不通庶物,为人也方正,要是让人糊弄了,损了钱财是小事,要是在官面上有不谨之处,才是大祸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