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明望族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闻大名(三)

大明望族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闻大名(三)

作者:雁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21:22:04 来源:笔趣阁

王守仁院子里服侍的人不多,沈瑞走到房外,正好有个婢子出来,认出是沈瑞,忙屈膝道:“瑞少爷……”

沈瑞点点头,直接挑了帘子进去。

王守仁倚坐在炕上,正弯腰咳个不停。旁边有个婢子,手中捧了痰盂。

听到外头动静,王守仁抬起头来,道:“是瑞哥来了。”

沈瑞先见了礼,而后亲自倒茶奉上:“老师先吃口茶压一压……”

王守仁接了茶,吃了几口,咳的果然轻些。

沈瑞看着王守仁清减的模样,还有刚才不住声的空咳声,不由有些担心,附身去看痰盂里的痰。虽说他不是学医的,可自己当年却是得过肺炎,当时的状态与咳出的痰的颜sè,都与王守仁现下相仿。

“老师这是在下水后受凉引得咳症?”沈瑞担忧道。

这个时候可没有抗生素,肺炎严重了也能要命。这是感冒引发的肺炎?

王守仁淡笑道:“瑞哥不用太担心,我这是老毛病……前几年一次伤寒坐下的病根,这次又发了,这几rì已是见好了……”

他说的云淡风轻,可说话之间都带了喘声。

他吩咐婢子拿了椅子,让沈瑞坐了,问起他上学的事。

知道沈瑞进了chūn山书院,王守仁点头道:“那边授课的都是翰林院的老儒,莫要因他们上了年岁就轻视他们。他们都是一层层考上来的,没谁比他们更熟悉科举章程。”

沈瑞也这么认为,这半月来学习的很用心。不过也晓得,有些科举窍门,则是子孙相传,没人会往外传授。幸而沈家有几位老爷在,外头还有王守仁这个老师,并不需要其他人指导。

要说八个月前的王守仁是阳光青年,那现下这阳光青年的脸上有了yīn霾。

天子君亲师,就如沈瑞这个学生能不请自来,直接登堂入室,王守仁在学生面前也没有掩饰他的沮丧与迷茫。

说到底,王守仁再有才,也不过刚到而立之年。

这次江南之行,定是让他看到了不想看到的东西。

沈瑞上辈子来自信息世界,网络上各种负面消息铺天盖地。

就是不问王守仁,他也能猜到王守仁的遭遇。

王守仁是真正地忧国忧民,算起来也是热血青年。

沈瑞不说话,王守仁却长吁了口气,道:“瑞哥,你我都应该庆幸,生养与仕宦人家……这世上,小民艰难……”

沈瑞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国家有律法,可官场之上更重视人情”

所以小民受冤,并不稀奇。地方官为了政绩,命案肯定是要破的。这个时代,又不像后世那样有健全的刑侦手段,肯定是疑罪从有。刑法之下,什么口供求不出来。冤假错案,定是不可胜数。

至于地方官为了荷包,侵占乡绅商户财产之类,也不罕见。

古往今来,官欺民的手段多是大同小异。

这次“清查旧狱”,肯定让王守仁长了“见识”。而且他的反应肯定也很强烈,才会引得对方铤而走险。

沈瑞过来之前,想了一肚子劝解的话,眼前却有些难开口。

同王守仁的忧国忧民相比,自己这“明泽保身”的想法是不是太自私?

不过无论如何,他是不想看着王守仁父子走上历史上的旧路。

看着沈瑞yù言又止的模样,王守仁揉了揉眉心,道:“瑞哥到底想要说甚,犹犹豫豫的?”

“老师,父亲昨rì与我说,最近京中风声不对”沈瑞迟疑了一下,道

王守仁正sè道:“怎么了?”

沈瑞看了王守仁一眼,道:“都察院那边盯上老师了……”

王守仁嘴边露出讥讽道:“意料之中,要是朝廷没有倚仗,他们也不敢无法无天,在地方作威作福。”

沈瑞沉默,面上尽是忧sè。

王守仁笑了笑道:“瑞哥不要担心我,最多不过是罢官免职……”

沈瑞抬头道:“要是单单算计老师,学生并不怕,只有师公在朝,老师总有起复时……可是父亲说,这个时候怕是有人会落井下石,对准师公……”

王守仁闻言一愣,随即面sè沉重起来。

连进京不到一年的沈瑞都明白朝廷格局,他哪里又不明白?今年这次“京察”,六部九卿衙门变动很大。王华要不是为人方正,没有明显的小辫子露在外头,这个礼部左侍郎的位置说不得早就抢了。

沈瑞一个半大孩子,沈沧专门与他说这些,不过是给自己传话。

王守仁觉得胸口里塞了一团棉花,堵着自己喘不上气来。

沈瑞却是没有再说旁的,他与王守仁相识这几年,晓得王守仁的脾气秉xìng。要是劝王守仁退一步保全自己,王守仁是连考虑都不会考虑的。只有抬出孝道来,才有希望。

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要在王华那边使劲,沈瑞就从王家告辞出来。

王华今rì在衙门,并不在家中,想要见王华只能等王华落衙或休沐的时候

沈瑞就先回了尚书宅,叫人带了礼物,前往沈瑛家。

沈瑛、沈琦兄弟都不在,沈瑞先见了鸿大老爷夫妇。

听说沈瑞带了一车皮子,郭氏犹豫了一下,就叫瑛大nǎinǎi收下。

徐氏昨天说是给沈鸿夫妇与福姐几张皮子,可哪里好落下五房其他人。自然人人有份,就弄了一车。

尽管五房rì子富庶,可这一车皮子价值也不是小数,郭氏心里已经想着给如何还礼了。

不过眼前最关心的还是沈瑞,虽说之前沈全将chūn山书院说的千好百好,可郭氏不亲自问问沈瑞,心里还是不放心。毕竟沈全十八岁,沈瑞只有十三。两人不在一个班上,要是沈瑞挨了欺负怎么办?

听着郭氏满含关心的探问,沈瑞道:“婶娘放心,同窗们都友好,没有那等欺负人的。”

沈全在旁,听了此话,不由失笑道:“娘,就瑞哥这年岁、这身量,不欺负旁人就行了,哪里会挨欺负?”

郭氏轻哼了一声道:“瑞哥就算个子高些,岁数在这里,又是才去,说不得就有人欺生。”

沈全想着沈瑞班上那群萝卜头,笑道:“娘,您就将心放回到肚子里……瑞哥没考童子试,如今进了的初级班,学生都是十来岁,瑞哥的年岁都算是大的。”

郭氏先是一喜,随即一忧道:“都是小学生,那夫子讲课是不是也是容易的?会不会耽搁了瑞哥功课?”

沈全之前倒是没想到这点,点头道:“娘顾及的也有道理,可是书院里升级卡的紧,都是随着科举功名走,并无例外……”

沈瑞道:“婶子,我们那里逢十rì有大讲,学生都可以去听的,并不会耽搁什么。”

郭氏这才放心,才问起沈瑞探病之事。

沈瑞将王守仁咳的厉害之事说了,郭氏因“爱屋及乌”,便也颇为关切,说了几个治咳症的食补方子,让沈瑞下次探病时告之。

福姐坐在郭氏旁边,早已经等着不耐烦。

见郭氏说完话,她便下了炕,跑到沈瑞跟前,拉着他的袖子道:“二哥,球球……”

沈瑞道:“福姐想要球球?二哥这次没带来,下次给福姐带来……”

福姐却拉着沈瑞的袖子不放手,用另外一只小胖手指着外头。

沈全笑着说道:“福姐是让你带她去踢球呢,我前些rì子做了个皮球给她

福姐满脸期待模样,沈瑞看着心里软软的,起身道:“鸿大叔,婶子,我与三哥带福姐去玩……”

郭氏叫人给福姐带了帽子,又吩咐沈全与沈瑞道:“一两刻钟就屋里来,别冻着了福姐……”

外头虽是阳光明媚,可到底已经入冬。

沈瑞与沈全带了福姐在庭院里玩了一会儿,就哄着她去了书房。

沈瑞要了纸笔,在纸上化了几个卡通小人给福姐玩。

福姐拿着那张纸,十分喜欢模样,指着上面的小人“大哥”、“二哥”、“大嫂”、“二嫂”地叫了起来,看着沈瑞与沈全直乐。

福姐转过头来,望向沈全:“三哥,三嫂呢……”

沈全一愣,随即一把抱过福姐,面sè有些古怪道:“福姐是听谁说‘三嫂,?”

“爹,娘”福姐脆生生地答道。

沈全有些傻眼,沈瑞笑道:“是不是鸿大叔与婶子要给三哥选三嫂了?”

沈全已经十八岁,旁人这个年纪早已经成亲。只是他不是长子,没有传嗣压力,功名上又卡在院试,才一直没有想到亲事上。

不过沈鸿与郭氏作为父母,肯定不会疏忽儿子的婚姻大事。

沈全有些忐忑,又有些好奇的:“如今到底是寓居京城,爹娘怎么好好的想起我的亲事来?”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沈全不好直接去探问,沈瑞这里却是没什么顾忌的。

等用了午饭,沈瑞就问起郭氏。

郭氏道:“是你大哥的一个同年,如今也是庶常,苏州府人士,父亲已故,接了家眷来京,家中有一幼妹,正在寻人家。可又不想嫁到京中,怕以后致仕回乡后两下分离。他来过家里,见过三哥,知晓三哥还没定亲,就有心结亲

沈瑞道:“论起来,倒是门当户对,却不知那女孩品貌如何,婶子可见过

其实沈瑞说“门当户对”并不妥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即便那女孩家是寒门出身,有个庶吉士兄长,也是不愁嫁的。

郭氏摇头道:“闺中女儿,哪里是那么好见的?我与你叔父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总要心里有了主意,再定下相看不相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