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 第606章 还政太祖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第606章 还政太祖

作者:唯我墨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45 来源:笔趣阁

秦小白将赵构不忠不孝不明不义得位不正的罪状发出来后,顿时天下震动,民意群情汹汹,天下人对赵构皆是口诛笔伐,相反则对秦小白皆鼎力支持。

大宋的兵力分布,秦小白独占三分之一,直隶中央朝廷的兵力也有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一的兵力,都是刘世光、张俊、韩世忠等将领统领。

虽然秦小白的兵力,和赵构的兵力差不多,但是军队的士气,军心,战斗力,以及统军将领的能力值却完全是云泥之别。

秦小白又是突袭直攻皇都临安,中央朝廷许多兵马都还没调动起来。

使得原本就占据上风的秦小白,和已经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实力对比,再度此消彼长。

而如今秦小白已经完全民心所向,于是秦小白便全无顾忌火力全开,率军直攻临安皇都。

南宋皇都临安,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朝廷最初只打算在这儿暂时安定一下,只是将之作为临时都城而已,并无什么天险地利可守。

岳家军之威响彻天下,不仅让金国敌军闻风丧胆,亦让大宋同僚们望尘莫及,如今岳家军调转矛头向他们攻伐而来,许多朝廷兵马都不战而降,那些稍微有点抵抗意识的军队,也被岳家军以摧枯拉朽的攻势给攻破了。

因此秦小白在火力全开后,直接就一鼓作气,率领岳家军兵临临安城下。

来到南宋皇都后,秦小白并未停歇继续率领岳家军直冲临安城,岳家军战力强悍,朝廷的中央军缺乏锻炼且无心作战,根本没用多久秦小白便轻易的便攻破了临安皇都。

历朝历代皇都被叛军强行攻破后,除非是皇帝都主动投降,不然总会出现一些惯例,比如忠义之士守节殉国。

哪怕就算是身为朱元璋儿子。勉勉强也算得上,有那么一丝丝合法继承性的燕王朱棣也一样。

在他破入皇都后,只有少量的低级官吏出来迎贺,大部分高级官员都不与之为伍,也有一些官员和士子在收到城破消息后就当场殉国。

更甚至,为此还造就了世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株连十族的血案。

不过事情到了秦小白这儿就不一样了。

秦小白是裹挟天下民意而来,天下人都站在他这一边,不仅不是叛军逆贼,反而还是如同武王伐纣一般。是替天行道为民征伐的正义之举。

因此别说是什么守节殉国了,甚至官吏士子们转而投靠到秦小白这一边,都投得毫无压力,所以城破之日,见大势所趋临安城内的文武百官们纷纷前来迎接秦小白。

秦小白见此欣然,这些文武百官不说能力有多大,但都各安其位各谋其政,能够维持南宋朝廷的运转,现在他将之全盘接收。也就获得了南宋朝廷的行政权。

现在只需要将赵构踹下皇位,然后重组一个支持他北伐的朝廷就行了。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拉下一个皇帝,还得扶起一个才行。重组朝廷最重要的,就是新皇帝人选了。

在这儿,秦小白就比朱棣麻烦了许多,朱棣虽然说是叛逆。但怎么说也是老朱家的人,多多少少有那么点继承权,将建文帝拉下马后可以直接自己登基继位。

而秦小白可没这个身份光环。那就必须得扶持一个赵家子弟。

还好,秦小白的运气也十分不错,现在皇宫之中就正好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那便是现在的赵构养子,未来的宋孝宗赵眘。

说起宋孝宗赵眘来,其实很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原本因为宋高宗赵构无后,未免其他宗室觊觎皇位,动摇了他的地位,因此特地从民间挑选,已经没落便于掌控的太祖一脉的赵眘作为养子。

原本赵构这么做,只是权宜之计,想等以后有所出后,再将之换掉,所以一直将治养在深宫却没立其为太子。

却没想到,这么养着养着,却让其成长为,南宋唯一一个,有所作为能扛得住的皇帝。

宋孝宗赵眘在位时期,无论是对内经济对外军事,都称得上是宋朝最鼎盛的时期。

而其本人也十分推崇岳飞,后来为岳飞平冤昭雪的就是这位宋孝宗。

并且其亦万分支持北伐,后人称,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有这样的人担当皇帝,自然能实现秦小白重塑一个,全力支持他北伐金国的朝廷的目标。

并且在秦小白北伐成功收复河山后,其也能扛得住保江山不再失去,从而确保秦小白能一役改变天下格局获得大宋龙气。

而且现在最重要的是,赵眘的身份,是宋太祖的七世孙。

宋朝的传位和其他朝代不一样,作为开国皇帝的宋太祖赵匡胤在打下天下后,并未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了其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这一点很是不合常理,再加上后来更是传出烛影斧声之事,因此仔细追究起来,宋太宗这一脉实际上也是得位不正。

得位不正就罢了,如果有真材实料的话,也没问题就比如李世民,一样被后世尊崇。

但赵光义比其雄才大略的哥哥,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而越到后来也就有坑,特别是传到徽钦二宗这儿,更是被金人打成了渣渣,二帝直接就被掳去了。

如今更是有被秦小白黑成狗的赵构,这样一来,宋太宗这一脉,就太让人失望了

而这个时候,提出还政太祖的口号,将赵眘册立为新帝,必然能够收到众人拥戴。

毕竟在这种战乱时期,大家也都希望,有个宋太祖一样,英明神武的君主。

听闻秦小白提出如此建议,群臣们自然毫无意见,赵眘本就是被当做太子培养,秦小白现在又手握绝对的兵权和民意,哪有他们反对的份儿。

搞掂了群臣,然后就是赵眘本人,毕竟其被赵构领养这么久还是有些感情的,秦小白将赵构踹下来将他扶上去,多多少少心里都会有些别扭。

不过这些完全没关系,赵眘毕竟只是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在秦小白这个大忽悠忽悠攻势下,轻易的便将之说得热血沸腾,全力支持秦小白北伐为大宋收复河山。

最后秦小白还将赵构尊立为太上皇为条件,争取到了本就被岳飞从金国救回,对岳飞一直抱有感恩之心的韦太后的支持。

至此,秦小白便成功得到了天下人的支持和认同,成功将朝廷重组,把一个求和派朝廷变成了北伐派朝廷。(未完待续。)

ps: 感谢:灭圣者、 静心~心静 、放荡追梦、hovho 、妳没胸凶什么凶 、读者君们对墨黑的支持o(n_n)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