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鬼才王小波 > 第五章:经济开路

鬼才王小波 第五章:经济开路

作者:二零一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3:55 来源:笔趣阁

又到了星期天,王小波正在宿舍里看前几天卖来的那本菌菇种植书籍。这几天,他对在山区利用木屑种植香菇和黑木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老家王家村山高林密,是种植菌菇的天然作坊。为此,他昨天还托老大联系了省农科院,请教了许多种植香菇、黑木耳的技术问题,再结合书本学习,现在他自信已经是这方面半个专家了。昨晚,他拣了些旧木头,用农科院给的菌种在阳台上进行香菇、黑木耳的种植试验。想先积累些实践经验,毕业后回老家指导乡亲们去种植,也许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捷径。问题是销路如何,明天去市场看看。正想间,宿舍门被猛地推开了。他抬头一看,一脸疲惫的温卫兵已站在门前嚷道:“有开水吗?TMD,渴死我了。”

王小波赶紧站起来,倒了杯凉水,放在他面前:“怎么了?四哥。”

“没啥,忙着为你赚钱呢,这个你先别管,说说这几天你们四个在干点啥?”老四急促地问道。

于是王小波原原本本地讲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当说到汤利陷害他们进了派出所,多亏老大父亲省委书记的牌子才消灾弭祸时,老四对这个省委书记的衙内同学一点也不惊讶,反而又对汤利恶狠狠地骂了一顿:“这头sè狼,早晚让他不得好死。”

对党小组会的决议,温卫兵也认为正合他意:“你们四人都是党员,理应在官场上大展宏图,可问题是在我们中国目前这种特有的国情条件下,真要做个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政治良知的好干部实在是太难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rì月唤新天。我们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应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王小波表示了决心。

“他们三人或有靠山或有实力,只要心正,到也无虑。唯有你一无靠山,二无实力,三无社会经验,一个官场白丁如何游刃有余?如何做到一不贪,二不sè,三不丧失政治良知?试问你有何实力?在官场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能走多远?”温卫兵一连串的问号使王小波张口结舌。

“可我真不甘心培育我的家乡,抚育我的乡亲永远在贫困线上挣扎啊。”王小波知道老四说的决不是危言耸听,可他心有不甘啊。

温卫兵一听此言也沉默了。少顷他又若有所思地说道:“综观世界上任何国家权钱二字是不分离的,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我的看法是走入仕途的第一步是经济开路,这样你们就少了在经济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也不会在经济问题上犯错误。既然他们三人为你政治上做后盾,那我们再搞个经济实体,作为大家步入官场的补充,你看如何?”

“好是好,可我们都没有原始资本啊,如何搞实体?”王小波不解。

“原始资本现在到是有点积累了,你那近四百块银元经过一番倒腾已累积成三万多元,原来打算我们俩分了,现在看来再努力一下,争取达到五万,或许能干一番事业。”这几天温卫兵用那近四百块银元从滨江倒腾收录机、电子表到省城倒卖赚了不少钱。如四个喇叭的收录机从滨江换取只5个银元,拿到省城买出则净赚500——800元,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只图个出货快,因此少赚了很多。这生意虽然有走私的嫌疑,但他的理论是滨江沿海渔民用实物在对岸换取大量的收录机、电子表已成事实,他不去倒腾,人家也会倒腾。实际上去年的4月2rì,海关总署已经发出通知,对向对岸公、私企业直接购买的商品,不征收进口税,出口对岸免征出口税。

王小波虽然有点奇怪,但老四不明说,他也不好过问。这时见他说起银元之事,便想起万龙的嘱托,就从箱子里拿出四百块银元给温卫兵,又把万龙的要求重复了一遍,并说道:“能办就办,办不到就算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你四哥的。”温卫兵一脸坏笑。

“四哥,我知道你做生意有一套,但这种生意终不是正经生意,要尽快见好就收啊。”王小波一脸诚恳劝说道。

温卫兵摆了摆手,说道:“这事暂却不说,这样我带你去个地方,在你步入仕途前积累一下经验,防止以后不明不白地中枪。”

“去哪里?”王小波一脸茫然。

“去了就知道。”温卫兵拉着王小波就走。

二人坐了二站公交车后下来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王小波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见老四不提吃饭,也只能默默地跟着。

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家卡拉OK厅面前,二门童一将他们引进门厅,温卫兵就大叫了起来:“杜老板,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身材魁梧,理着平顶头,颇有军人气质的三十多岁男人就笑呵呵地朝他们走来:“哈——哈——温老弟几天不见还变成还乡团了?”一边和温卫兵握手,一边看着王小波问道:“这位老弟是——?”

温卫兵拍了拍王小波肩膀:“我兄弟,剑锋的五弟。”又向王小波介绍道:“杜老板,杜八一。”

杜八一一边和王小波紧紧握手,一边说道:“好说,好说,既然是剑锋的五弟,也是我的兄弟,以后多来往啊。”说着又对一旁的服务员吩咐道:“老规矩,8号包厢,好好照顾这位老弟,我先和温老弟聊几句。”拉着温卫兵走过一旁:“我正想找你,上次那30件很好销,这次我再要50件,价钱你说,如何?”

温卫兵沉凝片刻:“货到有,就是弄出来有点难度,要不你去搞辆车,我每件再让利10元,怎么样?”

“刚好,明天有辆军车去滨江,我俩跟过去?”杜八一办事雷厉风行,果断地说道。

“行啊,明天七点在这等吧,另外,你帮我在黑市搞二张自行车和缝纫机票,价钱好说。”温卫兵不忘老五的嘱托。

“小事情,下午就帮你搞定。你们先去玩吧,老规矩,费用全免,小费自理,我先走一步去安排一下,等我回来啊。”杜八一边说边走,一会儿就不见了影。

二人在服务员引领下进了8号包厢。包厢虽不大,却中间用布帘隔断成了内外二间。外间有功放机,二只落地音响,一排长沙发,(卡拉OK厅用彩sè电视机要到90年代才有)灯光虽昏暗,也不乏那个时代的豪华气派。服务员送来一些小点心和一打啤酒,二人已饿,也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王小波边吃边问道:“这杜老板与四哥挺有交情的呀。”

“生意上往里,为人到很义气,不过他老子是省军区司令员,与老大交情不错,以后,你要在官场上混,他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温卫兵大大咧咧地说道。

王小波“哦”了一声,想道,原来老四早知道老大的身份,只是也心照不宣而已。这时门外进来二位花着浓妆的女子,前一个好像与老四混得很熟,早就扑在他怀里嗲声嗲气地嚷道:“哎呦,老板好久不来看我了,我好想你呀。”

“想我,想钞票吧?”

“啊,好伤心,老板真坏。”

“坏那里?”

“这里坏呀。”

二人说着就动手动脚起来。坐在王小波身边的女子到老实得多,她大概有二十四、五岁,圆脸庞,皮肤较白,尤其是那双眼睛特别大,大得有点钩心摄魄,是一种特别妩媚的女人。

王小波见温卫兵如此开放,也只能随遇而安,便无话找话,没头没脑地与那女人搭起话来:“你在这里上班?”

那女人一听,感到新鲜:“我这也叫上班?”

“那叫什么?”王小波一脸茫然。

女人知道这是一位初出江湖的“羊咕”,也不回答,只问道:“老板贵姓?”

“免贵,姓王,你贵姓?”王小波反问。

女人想笑。来这场所的女人都是假名,这是潜规则,问了也白问。但她也不想扫了这年轻人兴,便答道:“哦,王老板,你就叫我小梅吧。”

那边温卫兵大概听到了他俩的对话,便大声地递过话来:“小梅啊,我这兄弟有个rì本名字,叫三秒一次郎,你要好好教教他啊。”

二女人都大笑了起来,王小波却不知道“三秒一次郎”是什么意思,茫然地看着他们。

小梅对这年轻人颇有好感,忙为他解围:“来,我们一起唱歌吧。”

于是四人一边吃,一边唱,一直到快六点钟,杜八一回来了方才结束。温卫兵这才取出二块电子表,一人一块,那二女子惊喜地叫了起来,高兴地走了。

王小波第一次来这种场所颇感新鲜,再加上对小梅有点好感,便有了一丝恋恋不舍。温卫兵便拍了拍他肩膀说道:“欢场女子,适可而止吧。”

杜八一却不以为然,说道:“老弟要是喜欢,下次来让她跟了你。”

“杜老板,我这兄弟还是处男,要是被你教坏了,当心剑锋找你拼命啊。”温卫兵到不是危言耸听,老大确实对这兄弟特别眷顾。

“不敢,不敢,走,走,吃饭去。”杜八一说着,向门外走去。

三人就近找了一家饭店,温卫兵点了六个菜,要了三瓶啤酒就喝了起来。席间,杜八一拿出二张票递给温卫兵:“五十元一张,到时再结算吧。另外,明天上午我们七点从我店门口出发,你早点过来。”

温卫兵收了票,对杜八一说道:“杜老板,我这兄弟毕业后想去混官场,你黑白二道都有路子,以后多帮衬一点。”

杜八一看了看王小波,不相信地说道:“这兄弟也太老实了,官场可不好混啊,剑锋怎么看啊?”

“剑锋也认为他本质淳朴,最主要是有一颗拳拳为民之心,思路广阔,善于思变,勇于承担责任,而且点子也多,具备了做一位好官的基本素质,所以要大家帮帮他。”温卫兵到不是吹捧他,确实是他们四兄弟的一致想法。

王小波到是有点难为情起来,忙说:“我家乡在大山区,实在是太穷了,我虽然跳出了农门,但不为那里的老百姓做点事,终是于心不忍,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啊。”

杜八一虽然不从政,在经商,也钻了政策的空子,发了点财。但毕竟受父辈们影响较大,这番话也触动了他曾经发热过的心扉,便当即表示:“就冲你这番话,我支持你。”

王小波突然想起自己原本打算去摸一下香菇、黑木耳市场的销路,既然杜老板在经商,何不问问他:“杜老板知不知道香菇、黑木耳在省城市场销路怎样?”

杜八一见王小波突然将话题转到香菇、黑木耳上去了,一下子思路跟不上,茫然地看着他。

王小波忙解释道:“我们那里是大山区,山高林密,是种植香菇、黑木耳的天然作坊。我这段时间在省农科院学习了这门技术,想回去帮助老百姓种植香菇、黑木耳,以此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就不知道销路如何?”

杜八一一听就想这小子是天生的当官材料,还没毕业就在为老百姓着想了,很是感动。可他毕竟是商人,从他一番话中立即嗅到了一股商业气味。想起前几rì他去拜访商业厅副厅长——他父亲的一位老部下时得到的一个信息,在香港、rì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对香菇、黑木耳需求很旺,商业部要求各地加大收购力度以换取外汇,可惜由于信息量不对等,又是天然的,所以量不大。如果山区农民大量种植,他们直销,这到不乏是一个大好的商机。

一旁的温卫兵见杜八一低着头,沉默不语,就试探地问道:“杜老板,不可行吗?”

杜八一见问,抬起头来,面露喜sè,反问温卫兵:“温老弟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温卫兵答道:“我与他们不同,喜欢经商,如有所发展,也可以帮助他们仕途更进一步。”

“那到也是,仕途上最难抗拒的就是财sè诱惑,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自然就少了很多隐患。我有一个想法,你老弟说的这事,绝对是一个好主意,而且销路也不成问题,听说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我们何不联合起来,在商业厅下找个单位挂靠,成立一家副食品销售公司,从山区直销,经商业厅转外贸。这样两头通畅,中间又无环节,利润肯定不错,而且前景相当广阔。”杜八一一脸兴奋侃侃而谈。

温卫兵也兴奋起来,急切地说道:“那好,我出二万五,你也出这个数,五万元注册资金办这个公司大概也差不多了,回来后,我们说干就干。”

二人又在饭桌上认真地讨论了起来,对开办公司的细节与章程进行了深入探讨,才在晚上九点多尽欢而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