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原配宝典 > 第605章 考验 (4K,含粉红1920 )

原配宝典 第605章 考验 (4K,含粉红1920 )

作者:寒武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42 来源:笔趣阁

※昨天有第三更哦,不看后悔哦,顺便召唤一下保底粉红和推荐票※

*****************************

校尉被太子吓得双腿一软,就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看太子盛怒的脸,只是急急忙忙地道:“毅亲王有玄甲军在手,臣……臣……实在不敢捋虎须啊!”

太子跌跌撞撞地往后退着,一屁股跌坐在太师椅上。

他万万没有想到,毅亲王竟然这样胆大!

想上一世的时候,也是同样这名校尉,拿着圣旨去长安宣自己来仁智宫。

那时候,自己也是执掌监国重任。

自己看见那圣旨,听校尉说了仁智宫里朱焕和乔公山告密,说自己要谋反的消息,简直如同五雷轰顶,在东宫吓得团团转。他的臣属那时候有两派意见,一派让他立即占据长安,起兵算了。另一派,却让他还紧到仁智宫见永昌帝谢罪。

上一世太子终于还是选择了去仁智宫面见永昌帝谢罪的决定,从长安飞马赶向仁智宫,然后在山下,就把大部分兵士留下,近带了十几个贴身侍卫,徒步上山,向永昌帝请罪。

永昌帝见了他,当然是雷霆大怒,将他关押起来,派军士严加看管,只给他粗茶淡饭充饥……

后来还是靠齐王,还有几个他以前有意交好的婕妤和昭仪为他说情,才说得永昌帝既往不咎,继续让他做太子,也让瞎忙乎一场的二弟毅亲王气得几乎掀桌子!

然而这一世,毅亲王难道选择的是他上一世没有选择的第一条路?——难道二弟真的要占据长安,反了大齐?!

想到这一点,太子眼前一亮。

这不正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吗?!——逼反二弟毅亲王齐义之,他就能名正言顺将他拿下,斩首示众!

只要毅亲王主动谋反,他杀他,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也不怕后世骂他戕害手足……

“快,你跟孤来,去见父皇,将二弟……不,毅亲王跟你说的话,还有他王府中的情形,原原本本跟父皇说一遍!”太子站了起来,拉着那校尉就出了仁智宫,往玉华山中行去。

永昌帝昨夜就带了妃嫔和臣属,还有卫兵去了玉华山“狩猎”,正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

太子带着校尉,还有自己的护卫,费了一番力气,才找到躲入山中的永昌帝一行人。

“父皇!父皇!儿臣求见父皇!”太子对着永昌帝的銮驾大声说道。

那銮驾里却静悄悄地,没有人出声。

太子正奇怪呢,一个将军骑着马走过来,绕着太子转了几圈,才道:“太子殿下,臣带您过去。”

太子忙跟着这个将军往前面走,一直走到中间的一辆不起眼的大车前面才停下来。

“太子殿下进去吧。”那将军朝大车那边努了努嘴。

太子愕然半晌,方才明白过来。应该是永昌帝担心銮驾成为有人袭击的目标,所以换到不起眼的大车里来了。

太子咳嗽一声,兜起衣袍上了车。

掀开车帘,太子便看见永昌帝坐在车里面,身旁一边坐着穆贵妃,一边坐着尹德妃。

“见过父皇。”太子忙要行礼。

永昌帝忙摆手,严厉地道:“免礼。——外面怎么样了?老二那个逆子来了没有?”

太子脸上露出苦笑,一点都没有伪装的苦笑,对永昌帝道:“父皇,二弟他……不肯来。”

“什么?!”永昌帝差一点从座位上站起来。起了一半,才想起来这是车里,又坐了下去,压低声音道:“那个逆子为什么不肯来?!”

太子恭恭敬敬地道:“儿臣不敢妄言,父皇还是问一问派去长安宣旨的校尉吧。”

永昌帝“嗯”了一声,知道毅亲王没有来,永昌帝居然心里有股奇怪的轻松感。

虽然毅亲王抗旨不遵,让永昌帝很没面子。但是仔细想想,如果他来了……永昌帝几乎不敢细想下去,也许他还是不来的好。

既然毅亲王没有来,永昌帝的胆气顿时就足了起来。

他对太子努了努嘴,“你下去,把校尉传来问话。”

太子应了,下车去叫校尉。

等他带着校尉过来的时候,永昌帝已经从车上下来了,背着手站在车前。

校尉忙跪下磕头,然后把去长安宣召毅亲王的事情说了一遍。

永昌帝半闭着眼睛听完校尉的回话,点点头,道:“你起来吧。”将他遣走,然后叫了刚才的将军过来,传了三道圣旨,“你去调长安大营里面的大军过来接驾。还有去给宫里的禁军传令,让他们收好宫禁,同时看好毅亲王府。——走了一个,让他们提脑袋来见朕!”

那将军跪身应了,翻身上马,带了几个亲兵,拿了陛下的手谕,然后悄悄进城去兵部尚书那里取了虎符,才能去长安大营调动大军。

这一连串的手续,做武将的是个个娴熟,永昌帝也曾经是个中好手,太子就未免生疏一些。他看着那将军远去的背影,有些紧张地对永昌帝道:“父皇,若是他一去不回……”

永昌帝看了他一眼,在心里微微摇头,面上却还是温言道:“你很少带兵,不懂这里面的情形。”言罢沉吟半晌,缓缓地道:“如果这一次无事,仁之,你还是去带一带兵吧……”

太子心里一动,飞快地睃了永昌帝一眼。他在琢磨,永昌帝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太子就没有带兵的。因为太子带兵,威胁最大的不是别人,就是皇帝本人。

就算是父子,也没有个把皇位拱手相让的理儿。

所有的皇帝都是死了才传位。——被逼退位的,也很快就死了……

太子想到这里,心头一凛,忙拱手道:“父皇,现在已经不是打天下的时候。儿臣不用带兵,儿臣只要能用那些大将就可以了。再说,父皇就是带兵的好手,又何须儿臣多此一举呢?”

永昌帝听了太子的话,半是欣慰,半是惋惜,笑着道:“也好,你就跟着朕吧。横竖朕这天下,都是你的,你要好好帮朕经营这大好河山……”

太子又感动,又欣喜,忍不住湿了眼眶,哽咽着道:“父皇,儿臣会永远记得父皇今天说的话。”

永昌帝点点头,举目看向远方空旷的原野。

天的那一边,就是庆州了。庆州都督杨文干,他到底要做什么呢?

他们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那将军已经带着长安大营的兵士前来迎驾了。

有了数万人相从,永昌帝的底气更足了。

“摆驾回宫!”

一声声叫声从玉华山顶往下传去,一直传到山下聚集的兵士耳朵里。

永昌帝坐着銮驾从山上下来,看见山前的平地上,无数劲装的兵士乌压压地立在那里,他们手中的长刀映着烈日,映得刀光胜雪,杀气纵横。

永昌帝满意地点点头。

大军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长安近处。

前面一直有斥候探路,担心毅亲王在这沿路有什么埋伏。

不过一路行来,安然无事。

不仅太子心里嘀咕,不知道毅亲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连永昌帝都很有些疑心。

对方越是按兵不动,是不是就越意味着背后有天大的阴谋?!

没有多久,就有兵士从长安城内跑来,对永昌帝回道:“陛下,毅亲王在南城门跪迎陛下回城!”

太子一下子愣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永昌帝却是微微地笑了,点了点头,道:“让他跪着吧。”然后就坐着銮驾,大摇大摆进了长安,似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太子立刻醒悟过来。——朱焕和乔公山不能留了……

永昌帝顺利回到太极殿,看见宫内宫外秩序井然,禁军不仅把皇城看得好好的,就连毅亲王府也围得严严实实,心里更是大定。毅亲王府里面,除了毅亲王在南城门跪迎,别的人都在王府里出不来。

“宣毅亲王。”永昌帝回到自己的宝座上,终于确信仁智宫一事,已经过去了。权柄重新回到他手里,他不用再在荒山野岭患得患失了……

在南城门跪迎的毅亲王接到圣旨,马上骑马赶了回来。

一到太极殿,他就跪下请罪,宣称自己有罪,抗旨不去仁智宫,是担心有人在长安作乱。如今陛下既然回转,他将监国的一切权柄上交,希望陛下能饶恕他一回。而且他掌监国重任,只有他不擅离职守,等陛下回转,一切谣言就不攻自破。

永昌帝不为所动,在上首威严地道:“义之,你属下郎将朱焕和乔公山参你跟庆州都督杨文干勾结,企图谋反,你有何解释?”

毅亲王做出大惊的样子,摇头道:“父皇,儿臣冤枉!——儿臣要跟朱焕和乔公山当庭对质!”

“宣朱焕和乔公山。”永昌帝吩咐道。

宫里的内侍和护卫一起往大牢里去提取朱焕和乔公山。

这两人都是从玉华山仁智宫被带回来的,一回来就关在大牢里面。

结果他们去了半天,却还是两个人回来,对永昌帝回道:“陛下,朱焕和乔公山死在大牢了!”

“什么?!”永昌帝霍然站起来,怒目注视着阶下跪着的毅亲王,“你好大的胆子!出入宫禁,也敢动手杀人!”

毅亲王大惊,道:“父皇,不关儿臣的事。从父皇回京,儿臣就在南城门外跪着,还是父皇传召之后,才从南城门来到太极殿。怎会再去分身杀人?”

太极殿上静悄悄地,绝大部分大臣武将都眼观鼻、鼻观心,对这一幕不置可否。

过了许久,一个有些纤弱的声音传来,“……可是,二哥如果要杀人,也不会亲自动手吧?难道没有属下帮他去做?”

毅亲王偏过头,看见居然是四皇子,刚封了齐王的齐健之!

这种时候说这种话,摆明了是说这两人是他指使杀的!

毅亲王怒视了齐健之一眼,转头不去看他。

太子咳嗽一声,道:“这件事不能乱说,还是仔细查探一番吧。人总不能白死了……”

永昌帝点点头,“既如此,太子就去彻查此事。二皇子齐义之抗旨不遵,暂时……卸去一切职责,在王府反省反省吧。”

太子领旨,开始彻查朱焕和乔公山突然死亡的事。

查来查去,只查到有个叫“陈凤举”的人,在他们一入大牢,就去看过他们。

等陈凤举走后,这两人就中毒身亡了。

“陈凤举?这人是谁?”永昌帝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太子笑道:“这话说来话长。陈凤举,是陈淹当年的外室所生,一直想入族谱。这一次,据说陈家答应他,只要办成这件事,就让他入族谱了。”

陈凤举,永昌帝不认识。可是陈淹,永昌帝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就是毅亲王麾下很得力的一个文臣。

“原来还是跟这个逆子有关!”永昌帝愕然,既失望,又伤心,整个人像是老了十岁不止。

“父皇,也许跟二弟无关。只是陈家手伸得太长,主动为主分忧罢了。”太子笑着劝道,“但是二弟一个驭下不严的过错是跑不了的。父皇想如何处置二弟呢?”

永昌帝眼神黯了黯,摆手道:“让朕想想。——不过,这陈淹不能留了。去,传旨,将他夺去官职,全家流放岭南。陈凤举,斩首示众!”

太子应了,下去照旨办理。

陈家本也是长安大族,却一夕之间,天翻地覆,被流放到了岭南。

陈凤举的脑袋被砍的那一天,毅亲王在自己的书房坐了一整夜。

安子常知道后,特意去南城寻萧士及说话。两人在酒楼喝了一天的酒,似乎什么正事都没有谈。

太子对这个结局虽然不满意,但是到底比上一世好多了,他也没有再追究下去。只是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把萧士及提起来了。

毕竟这一番较量下来,太子也发现了自己的短处,依然是在军中这一块。他有兵,但是无将。

如果真的跟毅亲王的玄甲军对上,他就算多十倍的兵力,到时候也是被人切瓜砍柴的份儿。

废太子妃听说太子现在就想起用萧士及,撇了撇嘴,劝道:“这人最是心狠手辣,殿下还是悠着点儿,还是再看一看吧。”

太子正沉吟间,从庆州终于传来消息。

庆州都督杨文干,还是反了。

朝廷要派大军去平叛。他东宫肯定要把这一趟差事揽过去。

难道真的要启用萧士及吗?

※※※

一更四千字,下午有二更。晚上还有第三更O(∩_∩)O哈!。保底保底粉红票……还有推荐票……大家都求,俺也不能免俗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