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166章 马鞍、连弩

楚汉争鼎 第166章 马鞍、连弩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02 来源:笔趣阁

到了傍晚时分,楚军终于把战马瓜分完了。

不出项庄意料,高初的亲军抢到了足够的战马,几乎人手一骑,而其余左、中、右三军则差不多,各得了三千六百余骑,左军主将萧开跑到项庄跟前告状,结果反而被项庄狠狠训斥了一通,项庄很明确地告诉萧开,抢不到马匹,那是你自己没本事。

不过项庄同时也放出话来,这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马分配,等两个月的骑术训练结束之后,各军之间还要进行大考,谁表现优秀,谁就能优先挑选战马,至于表现落后的,那就活该骑乘别人挑剩下的劣等马。

萧开得了这话,才瘪着嘴走了。

然而萧开刚走,三道靓丽的倩影却先后走进了项庄的大帐。

项庄抬头看时,却是魏悦无央、秦渔还有百里伊水三个小娘,当下项庄起身相迎,又微笑着对魏悦说道:“悦娘,你们怎么来了?”

魏悦却向着项庄盈盈下拜道:“悦娘见过上将军。”

魏悦身后的秦渔和百里伊水也赶紧跟着下拜见礼。

项庄心里便有些愧疚,自从上次在虎牢关利用魏悦斩杀陈豨之后,魏悦对他的态度便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甚至连两人亲热的时候,也是反应冷淡,这让项庄也是索然无味,自从进了函谷关之后两人便再没有亲热过了。

今天魏悦肯主动前来,倒是有些出乎项庄的意料。

不过,看魏悦清清冷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项庄就知道她多半是受了秦渔或者百里伊水的撺掇才来的,项庄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魏悦见了礼,便说道:“上将军,各军都在进行骑术训练,女兵营是不是也应该训练骑术?”

项庄一拍额头道:“对,女兵营的确也要进行骑术训练,不过现在战马都已经被各军各营分配完了,我这里也没有多余的战马了,要不这样吧,等再过几天,我一定想办法再弄一批战马回来,交给女兵营训练骑术。”

百里伊水撅嘴道:“上将军你骗人。”

秦渔也道:“就是,明明还有五百匹战马。”

项庄便有些挠头,大营里的确还有五百匹战马,而且全都是体高超过七尺的良驹,这是项庄用五百具鳞甲从楼烦人那里交易来的,不过这五百匹良驹可是用来组建重骑兵的,老实说蒙古马的爆发力真不行,不过这五百良驹还勉强凑合。

至少这五百良驹的体高超过了七尺,承重力也足够,绝对不会被好几百斤重的人马重甲外加骑兵的体重给压垮。

不过在冲刺的速度上,蒙古马是绝对无法跟阿拉伯马相比的,将来回了江东,如果有可能的话,真应该派支船队远航去中东碰碰运气,如果能买回一批阿拉伯马,改良一下蒙古马的基因,将来面对匈奴骑兵时,中原骑兵就将稳占上风。

历史上,还真有人这么干过,日本本土的战马也属于蒙古马种,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所有的骑兵几乎就是驴骑兵,不过后来日本引进了阿拉伯种马,对本土马进行了改良,后来日军大举侵华时,日本骑兵骑的就是又高又大的东洋马了。

这些念头从项庄脑海里一闪而过,当下说道:“可这五百良驹已经给了亲卫军。”

话音方落,高初便大步走了进来,看到魏悦、秦渔和百里伊水三个小娘在场,高初先是略略一愣,遂即向项庄拱手作揖道:“末将见过上将军。”

项庄摆了摆手,又向魏悦、秦渔和百里伊水说道:“现在正主来了,你们找他要马吧,反正我手上是一匹战马都没了。”

说罢,项庄便径直离开了大帐。

很快,大帐里便响起了秦渔和百里伊水的叽叽喳喳声,高初勉强抵挡了几个回合,便举手投降了,乖乖地从亲卫军里拨出五百多匹战马交给了女兵营,如今,秦渔的女兵营也已经扩充到了五百余人了。

当然,女兵营的女兵大多是膀圆腰粗的悍妞,偶有娇滴滴、水灵灵的,像魏悦跟百里伊水这样的,那也是习过武的,全都是带刺的玫瑰。

##########

离开了大帐,项庄转啊转的就进了公输车的辎重大营。

项庄进来时,公输车正在专心孜孜地缝一具高桥马鞍,一个年约十三四岁、梳着丫角辫的小丫头正在给他打下手,在公输身旁边,还有几十个木匠正在紧张地分解胡杨木,再锯成小木条,然后钉成两端翘起的木框,再缝上牛皮。

看到公输车手里即将完工的高桥马鞍,项庄心里便微微一紧。

高桥马鞍是匈奴人的又一项伟大发明,项庄清楚地记得,此时的中原骑兵绝对还在使用两头平坦的马鞍,而匈奴人却早就已经开始使用高桥马鞍了,甚至连九原的胡人、老秦人也学习匈奴用上了两端翘起的高桥马鞍。

所以项庄有些犹豫,要不要给自己的骑兵钉上马掌?

钉马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战马钉上马掌之后,就能有效防止马蹄角质的磨损,这样一来,战马在恶劣道路条件下的长途行军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升,战马因为马蹄角质磨损而造成的非战斗损耗也将极大减少。

可问题是,马掌的秘密一旦被匈奴人掌握,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有了马掌,匈奴骑兵就能肆无忌惮地深入中原腹地了!

历史上,匈奴人最多也就在长城附近打打草谷。

事实上,匈奴人的凶狠骠悍完全不在蒙古人之下。

冒顿、军臣单于的雄才大略也完全不在铁木真、忽必烈之下。

但是,匈奴人却没能像蒙古人那样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冶铁技术太过落后,就连铁制兵器都打造不出,更别说蒙古弯刀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匈奴骑兵没有钉马掌,无法像蒙古骑兵那样进行高强度、远距离的机动。

然而,一旦让匈奴人掌握了马掌的秘密,一旦匈奴人能够肆无忌惮地深入中原腹地,匈奴人就有足够的机会从中原掳掠足够的匠人,这样一来,不出二十年,匈奴人的冶铁技术就会发生脱胎换骨的提升,真要是这样,中原人搞不好就要灭种了!

考虑再三,项庄还是放弃了给楚军骑兵钉马掌的念头,风险太大了。

尽管匈奴骑兵钉上马掌后,最直接的受害者肯定是刘邦、张耳、藏荼还有韩王信,可项庄绝不愿意冒着中原文明被灭绝的风险去尝试这个危险的举动,匈奴人太危险,还是把他们限制在长城以北比较稳妥。

马镫、马鞍已经有了,马掌不敢钉,那么兵器呢?

最犀利的骑兵武器当然是马刀,不过这个时代根本就炼不出合适的优质钢材,由于炉温不够高,炼出的生铁品质相当之差,只有反复回火、反复锻打才能锻炼成为精铁,项庄以及楚军将领们使用的横刀就是这样反复锻打成形的。

所以,给骑兵配备马刀根本就是痴心妄想,最多只能配环首刀外加角弓。

横刀虽然犀利无比,可惜工艺太过复杂,打造起来也极为费时费力,要想给两万骑兵配备人手一把横刀,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除了环首刀,除了角弓,是不是还应该给自己的骑兵配备一种介于远射和近战之间的犀利兵器呢?因为将来回了江东之后,楚军骑兵更多的是要面对中原步兵,而步兵一般都有重甲橹盾保护,密集的角弓抛射不足以构成致命的杀伤。

如果使用环首刀与中原步兵进行近战的话,代价又太大。

项庄一下就想到了诸葛连弩,不过诸葛连弩又笨又重,机动困难,所以只能用来守卫营垒或者城池,可项庄需要的却是一种能够单兵携带的轻便连弩,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还真就知道连弩的击发原理。

项庄前世看过一期专题片,里面介绍了一个军事发烧友自制的连弩。

连弩由弩机、弓臂以及箭匣制成,箭匣里最多可以储存十枝八寸长的短箭,短箭通体铁铸,且没有尾羽,箭匣通过一个铰链连接到弩机上,每击发一矢,只需往复绞动一次箭匣就能重新上紧弩弦,迅速进行第二次的击发。

专题片里的那具连弩,只用了不到十秒就射出了十枝短箭!

那具连弩唯一的缺点就是有效射程太近,只有不到五十米,但对于楚军骑兵来说,五十米的距离已经足够了,因为距离更远时,可以用角弓进行抛射,进入五十米内,则可以换上连弩对敌人实现绝对的屠杀!

想到这里,项庄再也按捺不住。

当下项庄让晋襄去找了一方白布来,然后用黑炭在上面画了个连弩的图样,然后对公输车说道:“公输先生,你看看这个。”

公输车放下手中的马鞍,从项庄手里接过了白布。

公输车不愧是鲁班后人,绝对是大宗师级的巨匠,他只看了一眼,便脸色大变道:“上将军,这是……可以连续发射的短弩?”

“对,这是一种连弩。”项庄欣然点头道,“公输连弩!”

“公输连弩?”公输车顿时两眼放光,急切地道,“上将军,请给老朽三天时间,只要三天,老朽就一定能造出第一具样弩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