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146章 大秦直道

楚汉争鼎 第146章 大秦直道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02 来源:笔趣阁

三天之后,咸阳仓廪。

项庄正在尉缭、武涉的陪同下巡视几乎已经被搬空的粮仓。

巡视完了地面上的粮仓,项庄又让晋襄逐一打开了地窖的顶盖,绝大部份地窖也同样被楚军给搬空了,楚军足足从咸阳仓廪里搜括了六万石粮食,不得不说,萧何这老家伙搞内政还真是把好手,光是这些粟米,就足两万楚军吃上半年之久了!

当晋襄打开最后那排隐藏得极好的地窖时,武涉却意外地发现地窖居然是满的,里面堆满了小麦、黍、菽等粮食,干燥的空气里充满了粮食的清香,当下武涉愕然道:“上将军,这排地窖里的粟米怎么不搬走?”

项庄微笑不答,尉缭眸子里却掠过了一丝清冷之色。

这排地窖里的粟米是项庄和尉缭送给刘邦老儿的一份大礼!

在咸阳仓廪被楚军搬空,周边数十县的夏粮也遭到楚军疯狂的洗劫之后,届时关中大地最缺的会是什么?届时最缺的不是救关中百姓性命、稳定汉军军心的救命粮,而是补种秋粮的粮种!

所以,当萧何看到这一溜地窖的粟米得以完整保留下来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届时萧何的第一反应不是拿这些地窖里的粟米去接济汉军或者关中百姓,而是拿这些粟米当成粮种分发给关中军民补种秋粮!

想到这里,尉缭的眼神顿时变得越发的清冷。

只有尉缭跟项庄知道,这些粮种播进地里之后,是绝对长不出庄稼的!

这是因为,这些粮食早已经被人从地窖中取出,放进铁釜炒到半熟了!

一旦萧何中计,那么关中大地今年的秋粮也将颗粒无收……到时候,整个关中大地将陷入规模空前的饥荒!除非萧何能够从巴蜀紧急调来足够多的粮食,否则,关中百姓只怕是要流离失所,饿死无数了……

而这,便是项庄送给刘邦的大礼!

遭此浩劫,关中没个三到五年的休养生息是别想恢复元气了,在没有恢复元气之前,刘邦老儿也就别想逐鹿中原了,至于三五年后,刘邦老儿已经六十高寿了,又还能剩下几分争鼎天下的雄心壮志呢?嘿嘿。

正得意间,又有亲兵来报,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当下项庄、尉缭和满头雾水的武涉便离开了咸阳仓廪。

##########

来到咸阳北门外时,两万楚军早已经在泾水北岸的旷野上列队而立了。

此时的楚军,成分已经极为复杂了,有桓楚、季布这样的楚人,有庞钰、晋襄这样的魏人,有田横、子都这样的齐人,还有西乞烈、子车师这样的老秦人,尤其是刚刚加入楚军的故秦老世族,与楚人之间的气氛还是有些僵。

对于这一切,项庄看在眼里却也是无计可施。

楚人跟秦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不会那么快就缓解,尤其是桓楚、季布这样的楚军元老,只怕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对百里贤、子车师等故秦老世族有何好感,但这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大家伙在一起多打几仗,慢慢就会磨合好的。

对于这一点,项庄毫不怀疑,因为,这两万大军仍处在他的强力掌控之下。

桓楚、季布、武涉他们既便看不惯故秦老世族,可他们手中没兵,所以跟故秦老世族之间就不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混战,只要不爆发大混战,局面就不会失控,只要局面不失控,事情处理起来也就相对简单得多,最多杀几颗人头。

除了两万多大军,随同北上的还有五千多辆大车!

其中四千多辆大车上装满了粮食,全加起来足有十余万石之多,这其中有从咸阳仓廪里掳来的六万石粮食,还有从周边各县掳来的五万余石,有了这十余万石军粮,楚军今年的军粮也就有了着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千多大车的铁器、布匹、丝绸、金银首饰等胡人急需的物资。

这些物资,是项庄打算用来跟胡人交换马匹的,要想把两万楚军全部变成骑兵,所需要的马匹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楚军并没有征到足够的牛或者骡马。

好在还有四千多汉军战俘可供驱策,给他们套上拉绳也同样可以当成牛马使唤,毕竟从咸阳直到九原的道路状况还是相当好的,大秦帝国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直道,从咸阳北效直达九原郡,总长将近一千四百里!

项庄骑着乌骓马,从楚军队列前缓缓走过。

直到巡视完了最后一队楚军,项庄这才勒转马头,又扬起右手向着北方轻轻一压,厉声大喝道:“大军开拔!”

霎那间,楚军阵中便有号角声冲霄而起。

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中,一队队楚军沙沙转身,遂即踏着零乱的步伐沿着平坦宽阔的直道向着北方浩浩荡荡地去了,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最后一支楚军才终于离开了咸阳北郊,远处的北方地平线上,却有滚滚尘土渐扬渐起,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

##########

楚军这么大的动静,当然瞒不过汉军的细作。

当天晚上,张良就得到了楚军撤离咸阳的消息,张良不敢怠慢,赶紧将周勃、郦商、夏侯婴等大将还有陈平召集到了行辕,共商对策,刘邦这会还在河东跟韩王信借粮,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说,五万石军粮已经借到,数天内就能运到函谷关。

“什么?楚军余孽撤走了?”夏侯婴难以置信地道,“不能吧?”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郦商淡淡地道,“只是没想到项庄小儿竟然没有冒险走子午谷小路去汉中,而是往北走了,难不成项庄小儿真打算北上九原跟胡人为伍?”对于九原郡现在的情形,郦商等人全都非常陌生。

事实上,在刘邦手下,也就萧何对九原郡有所了解。

不过萧何也是所知不多,因为控制九原郡的老秦人并没有归汉,萧何虽然好几次派出使节前去九原招降,却都被蒙恬的假子蒙殛给拒绝了。

“这也许只是尉缭老儿的彰眼法。”周勃却道,“说不定楚军北上九原只是做个样子,走到中途却突然转道向东,再从某个渡口强渡河水进入韩地呢?”说罢,周勃又大步走到屏风前拍了拍悬挂的地图,又道,“进了韩地,楚军转圜的余地就大多了。”

“楚军根本就渡不了河!”郦商冷然道,“灌婴的骑军就守在东岸呢。”

“可项庄小儿不知道哇。”周勃淡然道,“楚军不知道灌婴的骑军就守在河水东岸,并且正在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行程,所以,楚军走到中途转道向东,强渡河水的可能性还是相当之大的,而我们,也要早做安排了。”

“怎么安排?”夏侯婴闷闷地道,“军粮还没解到,谁敢轻动?”

周勃眸子里有莫名的凶光一闪而过,又回头对张良说道:“先生,不如再派一支精兵乔妆楚军于路就地筹粮吧?”

张良闻言顿时脸色微变,他知道周勃所说的就地筹粮是什么意思,所谓就地筹粮,就是让汉军官兵像盗贼一样洗劫沿途的关中百姓,这固然可以解决军粮不继的困境,可同时也会极大地破坏汉王的关中根基,不利于将来的争鼎大业!

说到底,这里是关中而不是楚地,既便乔妆成楚军不致于败坏汉军的名声,可所破坏的却终究是汉王的根基,关中连续遭受楚军、汉军两次洗劫,又还能剩下多少人口?两次浩劫之后,关中大地又要花费多长时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呢?

可要是不派兵去追击,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楚军从容转进吗?

这一刻,睿智如张良,也是犹豫难决,这个决定真的真的很难下啊!

##########

当张良犹豫不决之时,楚军却已经顺着直道往北走出了上百里!

纷乱的行军队列之中,项庄望着脚下宽阔平直的直道,不禁思绪万千。

项庄前世看过一个有关大秦直道的记录片,里面引用了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形容大秦直道的一句话,项庄对这句话的印象极为深刻,至今都还记得完整,这句话是这样的: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司马迁这个腐男的文采真不是盖的,后世这么多学者对他推崇备至,都认为著史无出其右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句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廖廖八个字,就将这个规模浩大的旷世工程形容得淋漓尽致了!

大秦直道,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留给后人的又一笔庞大的遗产!

此后的强汉、盛唐这两个最为强盛的汉人王朝,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力反击,几乎都是沿着这条直道展开的,如果没有秦始皇修建的这条直道,则不管是大汉帝国,或者是大唐帝国,对匈奴人、突厥人的反击就要艰难得多!代价也要高昂得多!

而且,大秦直道工程规模之浩大,施工条件之艰难,是超出后人想象极限的,尤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这就尤为难得。

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的话,恐怕也只有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能够与之相媲美了,可隋炀帝时期,无论是人口水平还是生产力水平,都要远远超过始皇时代,由此,也足见秦帝国的耕战体系在统筹运用国家机器的力量上已经达到了极致!

#################

PS:今天还是保底两更,剑客正在努力攒稿中,月底会来一次大爆!

这个希望大伙能够理解,月票,一该都是为了月票啊,总之,新书月下来,平均每天三更是必定能够实现的,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