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481章 合纵连横(九)

楚汉争鼎 第481章 合纵连横(九)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02 来源:笔趣阁

毕书巧舌如簧,韩阖听得是心烦意料,一方面对毕书赤*裸裸的威胁大为恼火,可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毕书并非危言耸听,如果项庄真的没有吞并天下的念头,那么齐国还真不能加入白墨提倡的连横同盟。

当下韩阖对毕书说道:“尊使且回吧。”

“如此,在下告辞。”毕书冲韩阖浅浅一揖,扬长去了。

望着毕书的身影走出大殿,韩阖皱着眉头问娄敬、赵炎道:“国相,军师,毕书的话你们也都听了,你们说我大齐该如何取舍?”

赵炎道:“毕书巧言令色,不足为信。”

如果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赵炎真不愿意多说什么,可盟约的取舍却直接关乎齐国的生死存亡,赵炎就不能不说话了,哪怕因此招致韩阖更严重的猜忌也是在所不惜,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自己受先王托孤之重,纵杀身以报又有何惜?

“巧言令色?”韩阖皱眉道,“项庄分封魏国总是事实。”

“那不过是项庄、毕书合演的一出戏!”赵炎道,“臣敢断言,所谓的魏王不过是项庄随便找的一个傀儡而已,所谓的魏国又何曾是个国家?国相是毕书,上将军是高初,项庄只需一句话,毕书就能废了魏王,高初更能砍下魏王的首级!”

韩阖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吧?项庄真要是出尔反尔,他就不怕失信去天下?”

“天下?”赵炎道,“他日项庄统一了整个华夏,天下还不是他项家的天下?他想杀个人,借口还不是一大把?甚至都不需要他找什么借口,如赵高、李斯之流就会争着抢着把借口送到他的面前,如此,何来失信之说?”

韩阖点点头,说道:“军师的意思寡人懂了。”

韩阖觉得赵炎说的也是不无道理,因此贸然跟楚国结盟是具有很大风险的,但是仍然维持跟汉国的盟约也是相当危险的,所以他决定两边不靠,保持中立,这样一来,楚国和汉国就会争相拉拢于他,他也就可以居中渔利了。

韩阖的想法倒是不错,只要操作得当,左右逢源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韩阖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齐国缺乏左右逢源的实力。

如果韩信还活着,齐国的确有左右逢源的底气和实力,可是现在嘛,投机心理却只能给齐国招来更大的灾祸。

赵炎自然猜得出韩阖的心思,当下急道:“大王你不懂,保持中立更危险!”

“你说什么?”韩阖的脸色又有些不好看了,有些心思被人窥破的羞恼,而且韩阖也是个极其自负的王,他急于施展自己的抱负,却总觉得赵炎在时时处处针对他,若不是赵炎还是先王托孤重臣,韩阖说不定早就杀人了。

听这语气,赵炎就知道韩阖已经火了,如果他再进几句激烈的谏言,韩阖只怕就要恼羞成怒了,当下叹息道:“大王,与其中立,倒不如加入毕书的合纵同盟,不过臣始终认为大齐应该加入白墨的连横同盟,如何取舍,但凭大王定夺。”

见赵炎的语气软化下来,韩阖也就不好借机发作了,当下面无表情地道:“寡人心里有数,军师这便请回吧。”

赵炎冲韩阖深深一揖,转身默默走了。

直到赵炎的身影消失不见,韩阖才闷哼一声,对娄敬说道:“国相你倒是说说,军师他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娄敬道:“军师忧心国事,所以言辞激烈了些。”

韩阖道:“赵炎眼里就只有国事,却没有寡人。”

娄敬道:“军师是先王托孤之臣,肩上责任重大,大王应该对他多些体谅才是。”

韩阖两手一摊,没好气道:“寡人知道他是托孤重臣,寡人也想体谅他,可他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体谅寡人?像他这样事事处处跟寡人唱反调,寡人威信何在?就说上次历下之战,若不是他再三拦着,寡人说不定早拿下赵国巨鹿郡了。”

说到军事就非娄敬所长了,当下便干脆地闭上了嘴巴。

韩阖又道:“国相你说,寡人想要保持中立,有什么不对?天下格局是明摆着的,寡人若是倒向楚国,不啻于与虎谋皮,风险太大,可若是倒向汉国,则又会成为楚国拿来骇猴的那只鸡,只有保持中立,才能保得齐国平安。”

娄敬忙道:“大王深谋远虑,臣深表赞同。”

“算了,先不说这事了。”韩阖摆了摆手,没好气道,“反正过几天白墨也要来临淄,这事就等白墨、毕书见了面再议吧。”顿了顿,韩阖又叮嘱娄敬道,“国相是老成谋国之士,趁这几天时间,也好好考虑下齐国的出路吧。”

“喏。”娄敬躬身一揖,也自转身去了。

##########

呼延寸步不离地跟在毕书身后,眼角余光却不停地睃巡着四周的行人,一双耳朵更是微微扇动,仔细聆听着任何可疑声响。

随行的十余天狼卫也手按刀把,全神戒备。

如今毕书一行已经亮明了身份,倒也不用再掩饰形迹了。

看到呼延紧张的样子,毕书道:“呼延你放心吧,昨天晚上乌木崖的人就已经把整个临淄城梳理了一遍,邯郸的悲剧绝对不会在临淄重演了。”

呼延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沉声道:“末将不担心汉人,却担心齐人!”

“齐人就更没必要担心了。”毕书摇了摇头,说道,“齐王若真要杀我,早在王宫里就动手了,又何必等到这个时候、派人来大街上行刺?这不是多些一举么?”

“倒也是。”呼延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当下又道,“上将军,你说服齐王了?”

“这倒没有。”毕书摇了摇头,说道,“要想说服齐王叛汉盟楚,哪有这么容易?尤其是那个军师赵炎,大王分封魏国的把戏只怕瞒不过他,他对我大楚那不是一般的警惕,可以预见得到,临淄将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执,甚至……”

见毕书迟迟没有说出下文,呼延便问道:“甚至什么?”

毕书淡淡一笑,说道:“甚至我那师兄也会赶来临淄呢。”

“上将军是说白墨?!”呼延闻言顿时目露杀机,狞声道,“哼哼,他若敢来,末将定叫他有来无回!”

“是么?”毕书笑吟吟地望着呼延,说道,“搞不好你的老对手也会来哦。”

“周冠夫么?!”呼延用力握紧双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霎时发出一声碜人的“咯咯”声响。

毕书拍了拍呼延的肩膀,转身便走。

呼延紧跟几步,愕然道:“上将军,不出城么?”

“不着急回去。”毕书道,“再去娄府,等娄敬。”

##########

邯郸城外,白墨勒马驻足,回头对白宣说道:“上将军,请回吧。”

赵午已死,白宣顺利成章地接替了位置,现在已经是赵国上将军了。

“也好。”白宣在马背上冲白墨揖了一揖,朗声道,“本将军就不再远送了。”

白墨点点头,又叮嘱道:“上将军回去后,当大力置办器械、整顿武备,常备军以及各郡县的更卒也需要加强训练,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白宣肃然道:“丞相放心,本将军心里有数。”

白墨点点头,再次作揖道:“上将军,就此别过。”

说罢,白墨即一勒马头、策马扬长而去,周冠夫也带着三百汉军骠骑风卷残云般追了上去,只片刻功夫,三百余骑便消失在了远处,只有前方地平线上的烟尘渐扬渐起,遮蔽了初升的旭日。

##########

娄敬肃手请毕书上榻,然后自己也跪坐到了矮榻的右侧。

娄敬盯着毕书看了好半晌,才摇头叹道:“上将军,不好办,此事很不好办哪。”

毕书望着娄敬,微笑不语,他当然知道这事不好办,他更知道娄敬根本没去办。

娄敬毕竟心虚,被毕书打量得略略有些不自然,道:“军师极力主张加入连横同盟,而且态度相当之坚决,他又是先王的托孤大臣,就是大王都不能轻易否决他的意见,所以,本相也没敢多说什么,此事是真棘手哪。”

赵炎的态度早在毕书的意料之中,当下又道:“那么齐王的态度呢?”

“我王倒是没有明确表态。”娄敬摇了摇头,又若有所指地说道,“不过,楚王分封魏王之事,做的似乎不太靠谱啊,不但军师不信,我王也是不太相信哪。”

毕书两眼微眯,嘴角也绽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息,娄敬这只老狐狸,一方面他在毕书面前表示愿意跟楚国合作,可另一方面他在韩阖面前却是半个屁都不肯放,他是明摆着又想偷腥又不想惹得一身臊啊,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看来,还得想个辙将这老狐狸拖下水才行。

娄敬也是个聪明人,焉能不知毕书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当下略略有些尴尬地道:“上将军,非是本相不愿意在我王面前说话,实在是时机未到,时机未到哪。”说此一顿,娄敬又道,“不过上将军放心,待时机成熟,该说的本相一定会说。”

毕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地道:“如此,在下暂且告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