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421章 赵炎献计

楚汉争鼎 第421章 赵炎献计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02 来源:笔趣阁

韩信背负双手,正在大帐里一瘸一拐地踱步。

英布、韩阖、赵炎、蒯彻、薛欧等人的目光跟着韩信的身影转过来,又转过去,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有些焦虑,大帐里的气氛也很是凝重。

急促的脚步声中,齐军大将程黑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韩信停下了脚步,英布更是迫不及待地问道:“程将军,怎么样?”

程黑冲韩信、英布拱了拱手,摇头道:“不行,泗水河上到处都是楚军水师的船只,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船队在巡逻,别说架浮桥了,就是泅渡都不可能。”

韩信的眉头霎时便蹙紧了,英布、韩阖、赵炎、蒯彻等人也是满脸失望之色,泗水被楚军水师封锁,联军分兵抄截楚军粮道也就成了幻想,楚军粮道畅通无阻,军粮就能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可联军这边却有些支撑不住了。

沉默了好半晌,韩信才问韩阖道:“太子,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韩阖跪坐起身,冲韩信拱手答道:“父王,军中尚有粟米五万石,约可支撑十日,此外国相谴飞骑来报,近日又征得军粮十万石,不日即可解来淮南,不过,国相在信中说,这十万石粮食解来后,国中就再无粮可征了。”

韩信叹息道:“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蒯彻叹了一口气,黯然道:“一月之后,如之奈何?”

“是啊,一个月之后又该怎么办?”英布闻言惶然,问韩信道,“齐王,你该不会撇下寡人的淮南国不管吧?”

韩阖怒道:“你又不肯出粮,难道让我大齐将士饿死在淮南么?”

“寡人,寡人……”英布咬了咬牙,忽然说道,“齐王,寡人可以支应一批稻米,不过也不是很多,差不多也就两万石吧。”倒不是英布藏私,而是他实在也拿不出更多的粮食来了,这几年,好好一个淮南被朱建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国力不济哪。

韩信摇了摇手,淡然道:“唇亡则齿寒,淮南国若灭亡,齐国也势将不保,所以寡人是绝不会轻易退兵的,楚军若还是拒不出战,那便强攻!”其实韩信还有句话没说,他已经只剩不到三个月的寿命了,这次若打不败毕书,齐国就肯定完了。

“父王……”韩阖闻言大急,欲待劝阻时却被韩信制止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赵炎忽然道:“大王,臣有一计或者可以迫使毕书出战!”

“哦,子矜快说,计将安出?”韩信闻言心头微动,英布、蒯彻、韩阖、薛欧等人的目光也霎时聚集到了赵炎身上。

赵炎道:“大王,我们可以散布谣言!”

“谣言?什么谣言?”韩信闻言茫然,蒯彻却是眼前一亮。

说到排兵布阵、决胜于沙场之上,天下无人能及韩信,可说到阴谋诡计、运筹于帷幄之中,韩信就远不如张良、陈平、赵炎这些谋士了,韩信不知道这谣言的厉害,蒯彻却一下就回过味来了,谣言若是用好了,有时候能顶十万雄兵哪!

自从毕书、项庄先后带着大军出征之后,秭陵城便陷入了异样的躁动之中,太学的学子不再专心上课,贵妇们讨论的不再是对方的服饰,街上的小贩成天地四处打听,府衙的差役大多行色匆匆,就连公卿贵族们也变得心不在焉。

每当街上有快马疾驰而过,便会惹来所有人的侧目。

秭陵城内,五十多万民众,全都在期盼着前方的捷报。

然而,捷报没有传来,关于上将军毕书的流言却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秭陵城。

流言说毕书之所以在淮南按兵不动,是因为他在等待机会,只等项庄兵败南阳,毕书就会回师江东,趁机篡夺楚王大位!

谁也不知道这些流言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反正这两天,整个秭陵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老毕,我跟你说,这回你们毕家真要出个王了。”

说话的是柳记早点的伙计,姓牛,背上搭块毛巾,红光满面的样子,显然小日子过得不错,至少一日三餐的油水挺足,这会,牛姓伙计正故作神秘地在跟他隔壁一个早起烧火炉子的酒楼伙计在闲聊,酒楼伙计则姓毕。

“老牛你就扯吧,使劲扯。”毕姓伙计手脚麻利地将五钱一斤的木炭倒进火炉,再往木炭上压了一把松衣毛,然后引燃火捻子开始生火,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上将军对大王那是忠心耿耿,他怎么可能会有篡位的心思?”

“你还别不信,这世上哪个男人没野心?”牛姓伙计信誓旦旦地道。

“得,我没那功夫跟你闲磨牙。”毕姓伙计生完火,转身就想走,“待会我还得去东郊鱼市进货,去晚了可就买不到鲜活的鲈鱼了。”

“哎,别别别,别呀。”牛姓伙计赶紧抓住毕姓伙计,压低声音说道,“老毕,你不是有个远房族弟在上将军帐下当亲兵么?这上将军要是当了王,你那远房族弟再不济也该混个郡尉、县尉啥的吧?到时候可别忘了帮衬帮衬咱老牛。”

毕姓伙计斜眼瞄了牛姓伙计一眼,冷冷地道:“你呀,迟早死在你这张嘴上。”

说罢,毕姓伙计便径直走了,牛姓伙计摸了摸自己的嘴巴,嘀咕道:“我这张嘴?我这张嘴咋了?能吃能喝,挺好的呀?”

这两个伙计却不知道,他们的对话全被旁边一辆马车里的一对母子听到了。

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问道:“娘,阿爹真的会像他们说的那样,篡夺王位吗?”

“文儿不许胡说。”一个轻柔的声音遂即响起,“大王对你阿爹有着知遇之恩,你阿爹更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怎么会有篡位的念头。”

“可是……”奶声奶气的声音道,“他们都这么说呀?”

“那是谣言。”轻柔的声音里忽然充满了担忧,“有人想害你阿爹。”

“娘,那咱们去淮南吧。”奶声奶气的声音道,“咱们去帮阿爹打坏蛋,好吗?”

母子俩正说话间,一位姿容秀丽的花信少妇袅袅婷婷地来到了马车前,隔着车帘对里面说道:“小姐,柳记的豆浆也卖完了,小婢再去前面的曹记看看。”自从项庄发明了豆腐,豆浆便迅速流行了开来,现在已经成为楚地最流行的早点了。

“算了小青,不吃了。”马车里轻柔的声音道,“我们回府。”

“啊,不吃了?”花信少妇明显有些错愕,不过还是点点头,一边扭腰坐上了车辕,一边对赶车的老头道,“福伯,回府。”

街头巷尾流言四起,留在秭陵监国的太子项政也被惊动了。

兹体事大,项政不敢专断专行,更加不敢等闲视之,当下派人将令尹项他、廷尉项期连夜召进王宫问策。

上书房内,项他淡然道:“太子,这不过是谣言,大可不必理会。”

“臣却以为无风不起浪,上将军驻军淮南一月有余,却拒不与齐军、淮南军交战,情形的确有些反常。”项期倒不是存心反驳,更没想过要挑战顶他的权威,事实上,项期能当上掌管司法审判的廷尉,都还是项他一力举荐的。

项期只是想向项政、项他陈明自己的观点,仅此而已。

事实上,街头巷尾传播的流言并非毫无根据,毕书进军淮南已经快两个月了,除了一开始在符离打了个胜仗外,此后就再没什么建树了,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用心,他是不是真的在等待项庄兵败,然后趁机回师江东、篡夺王位呢?

“这不可能,上将军不是那样的人。”项他断然道。

项期便不再多说什么了,再说就真是挑战项他的权威了。

项政却终究年轻,在处理这种国家大事时明显缺乏经验,更没底气,当下有些担心地说道:“令尹,兹体事大,是不是向南阳飞鸽传书,禀明父王定夺?”

“太子,没那个必要。”项他摆了摆手,断然道,“你是监国太子,这种事情你处理就行了,大可不必向大王禀报,没得扰乱了他的心志。”说此一顿,项他又道,“还有,此事必须彻查,只要抓住散布谣言者,则谣言便不攻自破。”

项政无奈道:“好吧,此事就由廷尉府负责。”

“喏!”项期拱手一揖,领命去了。

秭陵城东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谁也不知道这座小院便是乌木崖的总部。

小院地下室里,一名黑衣人单膝跪地,向背对大厅站在北边墙壁前的瘦削黑影恭声禀报道:“统领,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查清楚,不过散布谣言的人都已经跑了!”

瘦削黑影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又道:“虽是谣言,还是得向大统领禀报。”

“喏!”跪在地上的黑影应了声,又道,“统领,听说太子因为此事也很着急,是不是将我们的彻查结果禀报给他?”

“不必!”瘦削黑影霍然举手,冷然道,“我们乌木崖只对国君负责,什么时候太子成了国君,再向他禀报不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