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288章 士族瓦解

楚汉争鼎 第288章 士族瓦解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01 来源:笔趣阁

当天晚上,武涉也赶回了吴中,听说英布只愿给五十个士子,项庄赶紧派人将范增、项他、项佗、百里贤等人召进王宫议事对策。

听完了武涉的介绍,项佗火道:“英布还真是小气。”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淡然说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范增忽然问武涉道:“武涉,这五十个士子什么时候能过江?”

武涉忙道:“回禀老军师,在下已经跟这五十个士子谈过了,他们都愿意回江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三天,他们就能过江了。”

范增又道:“这样,马上派兵过江把这五十个士子保护起来,然后让他们分批过江,第一批十个士子,第二批又是十个士子,然后是第三批、第四批,这些士子过江之后,全都安排在王宫之中,先不要让他们跟外界接触。”

“这个……”武涉为难道“老军师,这么做是否欠妥?”

派兵过江把淮南士子保护起来倒是没什么,可是过江之后把他们安排在王宫之中,禁止他们跟外界接触,那可就是变相的软禁了,万一惹恼了这些淮南士子,一怒之下跑了,那这次借人的事可不就化为泡影了?

范增懒得解释,项庄却道:“武涉,你照办就是了。”

“喏!”武涉冲项庄、范增揖了一揖,转身领命去了。

目送武涉的身影远去,项庄又转头向范增道:“亚父,您这可是疑兵之计呀,不过淮南国提供给咱们的士子可只有五十人,一天一批也只能撑五天,五天时间一过,若是还不能动摇江东士族的决心,咱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箕儿,你高估他们的决心了。”范增摆了摆手,以极其笃定的语气说道“只要咱们先把声势做足,再放出风声说淮南国将源源不断地派谴士子渡江南下,不出五天,江东士族必然瓦解,到时候,他们就会反过来巴结箕儿你了。”

庄欣然点头道“有亚父这句话,孩儿也就放心了!”

对于范增,项庄还真有种莫名的信心,这老爷子在历史上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都不是他的对手呀!

次日,楚王项庄就下了一纸诏令,勒令所有辞官在家的士子前去令尹府递名册,并且明言,如果五天之内令尹府没有接到他们的名册,则他们的一应爵位官衔都将被剥夺,令尹府将另行委派他人接替他们的职位。

此时,几乎所有辞官的士子都集中到了吴中城内。

不过,对于项庄的这纸诏令,辞官的四百多士子却根本无动于衷,某位“德高望重”的耄老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项王此举就是虚张声势,让大家不必在意,并且再次扬言,项王若不收回诚命、废弃新田赋法,他们就会抗争到底。

然而,让江东士子感到不安的是,当天下午,自江北而来的一批士子就大张旗鼓进了吴中城,并且安排进了王宫,项庄甚至还在王宫大殿设筵款待了江北来的士子,并且当廷表示要对江北士子量才录用,对于德才兼备者委以重任。

第二天一大早,又一件让江东士子感到不安的事情发生了,楚王项庄、令尹项他先后召见了太学中的两百多位学子,让他们加紧学习秦法、熟悉新法,言语间隐隐流lù出了不久之后就要委派他们下到地方任职的意向。

第三天下午,又一批江北士子到了吴中。

这下,江东的士子可真有些着忙了,这情形,可有些不大对头啊!

当天晚上,桓渊府上可谓高朋满座,然而气氛却有些不太和谐。

“桓公,最近这情形可有些不太对头啊。”一个头戴峨冠、身穿白衣,却长得贼眉鼠眼的中年士子说道“连续从江北来了两批士子不说,太学那边也传来消息,说项庄、项他有意让他们提前下到地方任职呢!”

“是啊,桓公。”立刻有人附和道“这样下去可不是个了局啊,真等到江北来的士子和太学的学子把各郡、各县的位置都点了,那咱们可真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到时候没了爵位跟官职,咱们可就啥都不是了。”

“王兄多虑了,江北虽说来了两批士子,可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二十人,能济什么事?至于太学的学子,毛都还没长齐呢,就想下到地方去当官,做梦吧!项庄真要敢这么胡闹,那就等着江东大乱、楚国败亡啊,哼!”

“我看不然,江北士子来势汹汹,不可不防啊,桓公,要不咱们还是算了吧?不就是跟贱民一体纳赋么,说出去是有些丢人,可不管怎么说,十五税一的税率也不可能伤了诸位的根本,可要是爵位、官位都没了,咱们可就真完了。”

“曹季,你他娘的还是不是男人,这点困难就退缩了?人活着不就争人脸面,咱们要是跟着贱民一体纳赋,那还算什么士族?你要是想服软,你尽管去令尹府递交名册,不过从今天开始,我王仲就再不认你这号朋友了,哼!”

“王仲,你这叫什么话?我曹季这么做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伙的前途着想,你王仲孤家寡人一个,就算被剥夺了爵位、官职那也没啥,可别人却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等着养活呢,要是没了爵位和官职,今后这日子怎么过?”

“对呀,曹季说得在理,咱们真要是被剥夺了爵位跟官职,可就无权无势了,到时候就真的只能跟那些贱民为伍了,唉。”

一时间,聚集在大堂里士子说什么的都有,吵得就跟个菜市场似的。

最后还是有个老成恃重的士子站出来喊道:“诸位,诸位,大家先不要吵,先听听桓公的意思,然后再做决定如何?”

喧嚣的大堂这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直到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坐于〖主〗席的桓渊才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江北士子来到吴中之事老夫已经听说,大王、令尹有意让太学学子下到地方的事情,才夫也已经知道了,不过诸位不用担心,大王这是在虚张声势呢。”

桓渊发了话,才终于终止了这场争论,聚集在桓府的士子这才心满意足地散去了,不过桓渊心里却没了底,竟连夜让人安排马车去了郡守府,跟吴郡郡守叔孙贯密议了半夜,直到凌晨时分才终于回了桓府。

谁也不知道叔孙贯跟桓渊说了些什么,不过到了第四天,大楚上将军桓楚sī下表示,希望族叔桓渊能够带头前往令尹府递交名册,否则,一旦大王震怒剥夺了他的爵位和官职,他桓楚也绝不会替他出头讨要说法。

桓楚的sī下表态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吴中,并在士族中间引起很大的震动。

人所共知,桓楚是项庄的死党,同时也是项庄的亲信大将,桓楚sī下这般劝说桓渊,会不会是从项庄那里得了什么准信?是不是意味着项庄这次真要对江东士族下狠手?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的坚持也就毫无意义了。

说到底,江东士族唯一的筹码就是项庄没那么多人才可用,可一旦项庄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旦项庄有了足够多的人才,江东士族的反抗就显得非常可笑、非常之不自量力了。

还有,不自量力的结果也是灾难xìng的。

楚国如今只有四郡六十余县,能安排官员的萝卜坑就只有那么几百个,可现在一家伙多了江北来的还有太学里的那么些萝卜,这几百个坑可就明显不够分了,如果再不去令尹府递交名册,到时候可就没坑安插他们这些萝卜了。

楚王宫,上书房。

项他喜孜孜地将一本名册递给项庄,说道:“大王,在臣动身前来王宫之前,总共已有两百多位士族递交了名册,已经超过闹事士族的半数了。”

“是吗?这敢情好。”项庄欣然接过名册,随手翻了翻又转头对范增说道:“亚父,还真让你给说着了,这些家伙真服软了。”

范增捋了捋颔下银须,微笑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项他又道:“大王,有这两百多士族,算上江北来的士子,再加上太学中选出来的可用之材,差不多已经够填补各郡、各县的职缺了,您看,剩下的士族是不是可以不接纳了?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也该有人受到惩罚才是。”

不等项庄表态,范增就直接说道:“这个却是不必了。”

说此一顿,范增又跟项庄解释道:“箕儿,咱们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真的要剥夺江东士族的爵位职位,更不是要把他们赶尽杀绝,咱们之所以从淮南借人,又从太学选拔人才,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新法,所以……”

项庄微微一笑,说道:“所以,只要江东士族愿意改弦易辙、支持新法,咱们也就即往不咎了,是吧亚父?”

范增欣然点头,又道:“箕儿,你真的要比羽儿强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