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273章 论楚军

楚汉争鼎 第273章 论楚军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01 来源:笔趣阁

因为范增的“死而复生。”项庄今天的心情可谓极好,刚才被破军这么一胡搅,项庄的心情却是越发的好,当下正要前往赢贞的寝宫补上一觉时,百里贤却攥着两卷试卷、摇着羽扇施施然地走了进来,作为军师,百里贤入宫觐见是不必禀报的。

“第二科兵科考试结束了么?”项庄说罢扭头一看窗外天sè,可不是傍晚了么?

百里贤手持羽扇、试卷朝项庄拱了拱手,又将其中一卷试卷递给项庄,道:“大王,你先看看这份答卷。”

项庄接过答卷,只见卷子的题头上写着徐姜的名字。

“徐姜?”项庄却是想起来了,问百里贤道,“就是那个从庐江来的,昨天晚上在清风棋舍跟毕书对弈灭国棋却中盘告负的那个徐姜吧?”

百里贤微笑着道:“正是此人,大王不妨看看他的答卷。”

项庄打开答卷,第一题是《尉缭子四十二篇》第十篇的默写题,徐姜答的还算不错,其中虽然有几处谬误,却大体上不差,这至少可以说明,徐姜通读《尉缭子》已不下百次,否则不可能默写到这个程度。

然后是两个实战战例的解答,徐姜所提出的战术虽然略显保守,却也算是中规中矩,至少大体上还可以划入谨慎的范畴,最后一题《论楚军》,徐姜同样没有提出什么新观点,只是大体上探讨了一下训练精兵、改良器械的可能性。

看完答卷,项庄点了点头,道:“嗯,还算是个可造之才,如果能在军中历练几年,这个徐姜无论是眼界还是能力上,想必都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吧,他不是庐江来的学子么,等考完全部八科,还让他回庐江,到高初帐下当个参军吧。”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又冲项庄竖了竖大拇指,道:“大王英明。”

项庄麾下几员大将,庞钰虽然年轻却智勇兼备,而且处事沉稳、极有大将之风,门g殛自更不待言,沉稳中不乏狠辣,谨慎中不乏锐意进取,唯有高初,在三人中最为骁勇,却也最容易因冒进而酝成惨败之局,如果有个性子谨慎的参军在帐前时时提醒,无疑是极好的。

“大王,你再看看这份答卷。”待项庄放下徐姜的答卷,百里贤又将另一份递了上去。

项庄再次接过答卷展开,题头上却用楷书写了极为工整的两个字“毕书。”说起来,前来吴中应试的数万学子中,绝大多数人此前都不知道楷书的存在,不过在吴中接触楷书仅仅几天时间,这些学子便迅速接受了工整易写的楷书字体。

第一题还是尉缭子第十篇的默写,只见通篇字迹工整整洁,笔力直透纸背,尤为难得的是通篇竟无一处谬误,这就不是简单的通读几百次就能办到了,必须得对尉缭子兵法有着足够深入的理解才可能默写到这个程度。

项庄微微一笑,道:冇冇“子良,毕书今天的态度很端正嘛?”

百里贤摇了摇羽扇,道:“大王,现在看起来,昨天那科法家考试,毕书之所以没有认真应答,还有他在清风棋舍的所言所行,包括在灭国棋中连灭两回大楚,都是故意的,他就是想看看大王您有没有xiōng襟、气度、雅量。”

“没那么简单。”项庄摆了摆手,说道,“若是楚国没有足够的人力和国力,寡人就是再有xiōng襟,再有气度,再有雅量,毕书只怕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不可能留下来辅佐寡人,说到底,还是昨日跟亚父的那局对弈触动了他。”

百里贤深以为然,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他百里贤和诸多老秦世族之所以选择追随逆境中的项庄,是因为项庄信奉耕战体系、更推崇秦法,而毕书师从鬼谷子,一身所学就是王霸之道,如果项庄成不了帝王霸业,毕书当然不会留下。

然后是实战战例解答,其中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如何在山林狭谷地形之中,以五千楚军拖住五万汉军?

先前徐姜的解答是选择最险要之处结寨固守,这个办法虽然稳妥,虽然谨慎,却显得有些过于保守了,一旦真的结寨固守,就会让五千楚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之中,而且汉军也可能出奇兵绕袭楚军身后,那麻烦就大了。

而毕书的解答则要大胆得多,也更符合项庄的喜好。

毕书认为,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隘,汉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楚军若是一味死守那是绝对守不住的,所以楚军只能主动出击,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楚军当以无休无止、神出鬼没的进攻来拖住汉军,令其寸步难行。

具体到细节,毕书还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的战术,伏击、火攻、落石、夜袭均有设计,毕书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山区中夜间传讯的方法,与当初在大别山时,项庄、尉缭老爷子设想出来的那烽火聚兵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见项庄神情异样,百里贤笑道:“大王,刚看到这份答卷时,臣还真有些怀疑,毕书是不是也参加过当初的大别山之战?或者说,这个毕书根本就是尉缭老军师的弟子呢,他的解答与大王您的战术思想可谓惊人的相似啊。”

项庄凛然点头道:“看不出来,这个毕书还真有料啊。”

项庄原以为,毕书纵然师从鬼谷子,可他毕竟只是个刚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子,既没有领过兵也没打过仗,真要到了战场上,既便不致临阵lù怯,至少也需要时间慢慢成长吧?可现在看来,这家伙很可能真是个军事天才!

历史上,好像也不乏这样的人物,霍去病年仅十八就能率军深入漠北几千里,打得匈奴溃不成军,还有三国孙吴的陆逊,一个白衣书生竟然打败了身经百战的关羽,这两位在横空出世之前,好像也都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吧?

最后是《论楚军》,百里贤为了选拔大才而特意设立的一道大题目。

当初刚看到这份兵家试卷时,项庄并不认为应试学子中有人能够就这道大题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可是现在,毕书还真就交出了一份让项庄刮目相看的答卷,毕书开宗明义的论点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废除更卒役卒、推行军屯。

其中“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其实就是耕战体系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后面那半句“废除更卒役卒、推行军屯”却使项庄大为触动,这个毕书,还真不愧是鬼谷子的当代传人,眼界见识还真是非同一般哪。

所谓更卒役卒,其实就是全民皆兵,国家规定,凡年满十六的男丁都必须轮流服役,是谓更卒,至于役卒,其实就是让服瑶役的男丁参军,更卒役卒都是强制性的,无论身体强壮或孱弱,无论情愿或不情愿,你都必须应征。

毕书在《论楚军》中提及,由于更卒役卒的强制性,导致军队的兵员构成良莠不齐,兵员的良莠不齐又严重制约了军队的训练强度,训练强度上不去,战斗力就无法提高,所以废除更卒役卒刻不容缓。

对于这一点,项庄可谓深有感触。

当初野马原临危受命时,五千楚军也是良莠不齐,不过项庄通过长途急行军这种最直接也最为ji烈的方式,将老弱冇病冇残全部残酷地淘汰掉了,从而提高了楚军的整体素质,也保证了楚军的整体战力,这才有了后续那一次次的辉煌胜利。

所以说,废除更卒、役卒绝对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推行编户齐民律、新田赋法以及士农工商科更加的迫切,再加上废除更卒、役卒制度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军制改革,以及法令筹备,项庄很可能早就已经下诏在楚国全面推行军制改革了。

而毕书所提出的“推行军屯”就更让项庄暗暗心惊了。

毕书所说的这个军屯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军屯,单纯的军屯,其实就是将更卒、役卒征召到一起,有仗打仗,没仗种田,仅此而已,而毕书文中提及的军屯制度,差不多就是后世隋唐时期所推行的府兵制的雏形了。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壮丁都有资格参与军屯。

毕书认为,应该在各郡各县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选拔壮丁,只有身体强壮、没有疾病的壮丁有资格入选,而一旦被选中,壮丁和他的家人就将迁往军屯之地集中安置,成为国家的储备军户,储备军户可以分到定额的田产,还能免除田赋。

当然了,并不是成了储备军户就能够高枕无忧了,一旦户中壮丁因战致残或者阵亡,储备军户就必须发回原藉安置,有战功者还能得到爵位,从地方政冇府支领禄米,没有战功那就什么都没有,这个虽然残酷,却也是必须的。

军户享受免税好处,那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此外,储备军户除了农忙时节以外,平时均需保持严格的训练,作战所需要的铠甲兵器也由军户本身出资打造,并且负责修理,一旦战事爆发,国家就能够迅速召集足够多的训练有素的精兵,则楚军未战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大才!”项庄合上答卷,喟然说道,“毕书大才!”

说此一顿,项庄眸子里忽又流lù出了冰冷的杀机,森然说道:“子良,此人若不能为我大楚所用,必当择机诛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