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370章 向楚国求援

楚汉争鼎 第370章 向楚国求援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7:01 来源:笔趣阁

秭陵禁军大营,一队队的骑兵正从辕门内汹涌而出。

项庄身披轻裘,在百里贤、呼延、晋襄、百里茂、由渊诸将的簇拥下打马登上了禁军大营右侧的小山包,站在山上居高临下往下看,盔甲森严、刀枪林立的楚军骑兵就像是一股钢铁洪流,正沿着驰道向着北方汹涌而去。

“呼噜噜……”胯下的乌骓马打了个沉重的响鼻,以显示它的存在。

乌骓马跟了项庄差不多也有十多年了,再加上以前跟随项羽的岁月,也算是一匹身经百战的老马了,战马的使役年限很少超过十五年,既便乌骓马神骏异常,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态,项庄却知道,这很可能就是乌骓马的最后一次出征了。

不仅乌骓马,这一次很可能也将是他项庄的最后一次亲征。

在项庄看来,国君身先士卒、以身犯险是很愚蠢的,如果可以选择,项庄绝不愿意亲率骁骑军远征齐国,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这次是长途奔袭,步兵行动迟缓很容易被齐军包了饺子,所以只能派骑兵去,所以项庄只能亲征。

楚国并非没有大将,但是纯粹的骑兵统帅还真不多。

meng殛无疑是个优秀的骑兵统帅,作为名将meng恬的假子,meng殛在九原见证了大秦铁骑的辉煌和没落,更与草原胡人交战多年,拥有极其丰富的骑战经验,原本可以让他领兵出征,不过很遗憾,meng殛正在江陵训练骑兵,实在无法分身。

除了meng殛,天狼将军呼延无疑也是个优秀的骑兵统帅,不过呼延毕竟是匈奴人,项庄不可能将楚国最精锐的骑兵交给一个匈奴人独自统带,所谓人心隔肚皮,别看呼延现在对他项庄忠心耿耿,可一旦独自领兵在外,焉知他就不会生出异心?

人心是会随着环境、际遇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点史上不乏例证。

meng殛分不了身,呼延又不放心,项庄就只能御驾亲征了,更何况,对于精锐步兵或者骑兵的长途奔袭战术,放眼当今天下,项庄还真不作第二人想,韩信用兵固然厉害,但在骑兵的长途奔袭战术上,未必就能强过他项庄。

唯一让项庄有些担心的是,骁骑军相比原来的骁骑营,兵力上虽然扩充了一倍,可总体上的战斗力却似乎反而下降了,这是因为,骁骑军从府兵中抽调了不少骑兵,这些骑兵虽然参加过淮南之战,可是跟骁骑营原来的老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也正因为此,才更有必要远征齐国,正好拿这次远征进行实战练兵,在血火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士兵,才是真正的老兵,才是真正的精锐,单单依靠训练,是永远训练不出真正的精锐之师的。

漫天尘土中,项庄从楚军的滚滚铁流上收回视线,问百里贤道:“子良,渡江的船只都准备好了吗?”

百里贤放下搭在额头上的羽扇,答道:“回禀大王,水师船队已经赶到丹徒,骁骑军随时都可以渡江。”

赵国,邯郸。

此时此刻,王宫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闻听齐军正往平原县大举集结,赵王张敖吓坏了,赶紧召集国相贯高、亚相张景、上将军赵午和次将军白宣商讨对策,几个文武重臣当时就吵了起来。

“老贯高,都怨你,全都是你惹出来的祸事!”张景指着贯高鼻子说道,“当初大王要是听了我的谏议,如数借给齐国五十万石粮食,韩信又怎么会对我大赵用兵?现在好了,现在全完了,可让韩信找着出兵的借口了。”

“简直岂有此理!”贯高气得须发皆张,怒瞪着张景反驳道,“老夫早就说过,韩信狼子野心,早晚不利赵国,就你非要给齐国三十万石粮食,现在好了,才刚给的粮食,他转过手来就拿这些粮食充军粮召集大军攻打我国来了,这叫什么事?”

“老贯高,你可不要胡说八道,这三十万石粮食可不是我张景给的。”

“若不是你在大王面前进馋言,大王又岂会出此下策?又岂会给齐国粮食?”

“老贯高,老匹夫,作为大臣,替国君出谋划策、谋事谏言乃是本份,我怎么又成了进馋言了?”

“行了行了,两位爱卿别吵了。”张敖急得直跳脚,连连摇手道,“国相,你已经是一大把年纪了,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还有亚相你也别说了,快别说了,左右粮食已经给了,现在还是想想,怎么退兵才是正经。”

贯高、张景便同时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张敖又问上将军赵午道:“上将军可有良策?”

赵午道:“大王,齐军势大,我赵国断难力敌,不如请王后修书一封,然后赶紧谴使向汉王求援吧,若得汉军来援,齐军将不战而退。”

张敖便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寡人这便去找王后。”

张敖的王后便是刘元,也就是故太子刘盈的胞姐,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

白宣叹了口气,道:“大王,如今汉国正值多事之秋,怕是顾不上我们了。”

“呃,对啊,寡人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张敖这才猛然想起,汉国才刚刚发生了一起宫廷刺杀案,王后吕雉已经自杀,太子刘盈也已经病死了,眼下的汉国正值多事之秋,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刘邦这个老丈人只怕是顾不上赵国了。

“那怎么办?”顿了顿,张敖又道,“寡人该怎么办?”

白宣道:“大王,此前齐军征讨淮南失利,耗费钱粮无数,不久前又大举进兵梁地,以至军中缺粮而不得不向我国借粮,由此可见齐国存粮已经不多,为今之计,当征召各郡、各县之更卒齐聚邯郸死守,待粮尽,齐军自然退走。”

张景道:“大王,韩信用兵如神,要想守住邯郸,还得寻求外援哪。”

张敖道:“外援?还能有谁?又有谁敢来救赵国?韩王、燕王纵然有心,可他们又岂敢跟齐王为敌?”

张景道:“韩王、燕王自然不敢跟齐王为敌,可是楚王敢哪!”

张敖道:“楚王?楚国乃是咱们赵国的敌国,项庄又怎么可能发兵?”

张景道:“所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以前咱们赵国跟楚国是敌国,可是现在却有了共同的敌人齐国,那就有了化敌为友的契机了。”说此一顿,张景又道,“而且,项庄肯不肯发兵相救,只有试过才能知道。”

贯高道:“引楚军来救,只怕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张景火道:“老贯高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存心跟我作对?”

贯高冷然道:“老夫说的不是事实吗?如果说韩信是头狼,那么项庄就是头猛虎,若真引来楚军击退了齐军,那也不过是逃出狼爪却又入了虎口。”

张景大怒道:“老贯高,你怎知韩信和项庄不会两败俱伤?”

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张敖赶紧制止,又问赵午道:“上将军,你说呢?”

赵午道:“向楚国求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问题是邯郸距离秭陵遥遥几千里,等咱们的使节赶到秭陵,再到楚王召集军队,调集粮草然后发兵赶来邯郸,少说也得数月,等到那个时候,邯郸之战只怕早就分出胜负了。”

白宣道:“那也未必,邯郸城墙高沟深、城防坚固,仓廪内粮草也足,窃以为坚守半年都绰绰有余,韩信用兵虽然厉害,可要想在半年之内攻陷邯郸也是妄想。”

“好好。”张敖赶紧说道,“那就谴使,马上谴使前往秭陵向楚国求援。”

清河县,韩信行辕。

韩信正站在屏风前静静地望着赵国的山川河洛图,韩信身后,则站着娄敬、韩阖以及程黑、赵夕、吕卿、许章诸将,梁地局势已经渐趋平静,赵炎、申屠嘉相当能干,韩信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赵国用兵了。

好半晌后,韩信才问道:“派往韩国、燕国的使节出发了吗?”

此次对赵国用兵,韩信是志在必得,放眼天下,楚国鞭长莫及,汉国自顾不遐,淮南王英布自从受到上次的挫败之后,便沉mi酒se,再没什么雄心壮志了,也就韩国和燕国,还能对平定赵地之战构成一定威胁。

韩王韩信和燕王藏荼都不是什么善茬,而且chun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假如齐国灭掉了赵国,那么接下来要对付的对象,就肯定是韩国跟燕国了,不考虑别的因素,韩王韩信和燕王藏荼在这种情形下肯定会出兵。

不过,韩王韩信和燕王藏荼素来畏惧韩信,他们未必就敢出兵。

娄敬拱了拱手,恭声答道:“大王,派往韩国、燕国的使节已经出发了,有了大王的提醒,韩王韩信和燕王藏荼十有**是不敢出兵了。”

韩信微微一笑,脸上不禁浮起了一丝踌躇满志之se。

娄敬想了想,忽又说道:“不过,臣总觉得楚国不太可能袖手旁观。”

“楚国?”韩信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楚国距离河北太遥远了,项庄就是有心,可等楚军赶到河北时,寡人早不知道灭亡赵国多少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