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楚汉争鼎 > 第343章 商业氛围

楚汉争鼎 第343章 商业氛围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2:02 来源:笔趣阁

全文字无广告 第343章 商业氛围

公元前187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这年春天,汉国首先发难,征发五十万步兵外加八万骑兵北征河套,经数月激战终于驱逐了匈奴人,重新夺回了水草丰茂的九原郡。

就在汉军大举北征匈奴、短时间内无力南顾之时,楚军假道临江国,突然发兵奇袭巴蜀二郡,由于汉军守备空虚,再加上又有巴蜀豪强内应,楚军势如破竹,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便席卷了巴蜀二郡二十余县。

不过,当楚军趁势北上、准备袭取汉中郡时,却遭到了汉军的迎头痛击,汉国亚相白墨凭借险峻的金牛道,成功迟滞了楚军前进的步伐,同时也为汉国援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最后,楚军只能忍痛放弃了汉中郡。

此外,韩信在淮南无功而返,楚军却在回师江东途中,顺手灭掉了临江国。

在灭亡临江国数日之后,项庄即下诏贬临江王共尉为乌伤亭侯,食邑三百石,并将其举族迁往秭陵圈养了起来,从项庄推行新的爵位制度以来,楚国贵族就失去了封国,至于爵位的食邑,譬如乌伤亭侯的三百石,则由令尹府统一发放。

可不要小看项庄的这个举措,至少有两个隐形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将可能的分裂扼杀于无形,可以预见,随着统一战争的深入,凭借军功而获得爵位的贵族将会越来越多,等到天下一统,楚国的贵族数量将达一个巅峰,如果给他们真正的封国,大楚帝国的领地上就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国中之国!

届时,项庄将不得不像历史上的刘邦那样,为了消弥各大封国的危胁而疲于奔命,最后还得像刘邦那样,昧着良心将自己的股肱大臣一个个地干掉,一旦某个股肱大臣反抗,那还得再打一场小规模的统一战争,天下百姓还得受苦。

而且,既便干掉了这些股肱大臣,事情也没完。

当中央政府强大时,剩下的那些国中之国多半成不了什么气候,可一旦中央政府表现软弱,这些国中之国立刻就会成为心腹大患,这点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无论是西汉的七王之乱,还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根本原因就是分封制。 全文字无广告

项庄取消封国,再将贵族的食邑折算成钱粮由国库统一发放,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国家因为分封制而导致分裂的可能性,按照现在的爵位制度,楚国的勋戚贵族可能会比历史上的贵族更加富有,但他们手里没人,没人他们拿什么造反?

第二个好处是推行楚国工商业的发展,缓解土地兼并现象。

纵观华夏历史,从大汉王朝直到大明王朝,除了大宋王朝是亡于外族入侵外,其余每个汉人王朝全都亡于土地兼并所引发的暴民反抗,大宋王朝是个例外,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几乎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暴民反抗。

大宋王朝之所以没有发生暴民反抗,是因为土地兼并不严重,而土地兼并不严重的根本原因就是发达的工商业吞噬了大量的士绅游资,跟购买土地当个土地主相比,大宋王朝的士绅阶层更愿意挥金如土,过那种高雅奢侈的生活。

套用现代的术语,聚集在汴京的成千上万的士绅就像是个巨大的内需拉动引擎,牵引着大宋王朝的工商业篷勃向前、强劲发展,这在极大丰富物质、贡献积赋的同时,也给大宋的士绅阶层带去了奢糜的享受,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御环。

所以有人说,大宋王朝是华夏史上最富裕、最盛世的一个王朝。

不过遗憾的是,大宋王朝自宋太祖开始,便奉行以文制武的国策,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武人干政、武装割据的危害,却也从根本上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想想看,让个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读书人去领兵打仗,那能行吗?

最后,史上最富裕的汉人王朝,却亡在了蒙古人的铁蹄之下!

项庄现在就想效仿大宋王朝,也给大楚弄这样一个强劲的内需拉动引擎,借以拉动整个楚国的工商业的篷勃发展,这个内需拉动引擎就是聚集在秭陵城内的贵族们,准确点说,就是这些贵族手中所掌握的庞大财力。

从目前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尤其是楚军得胜回国之后,国家是穷了,十年积攒的家当一下就去了半数,原本太仓里堆积如山的金帛、丝绸、棉布,几乎搬空了,不过,勋戚贵族们却是一夜暴富,尤其是远征巴蜀的楚军将士以及他们的家属,腰包一下就鼓了!

秭陵的商人们迎来了一段空前的黄金时期!

##########

秭陵大街上,秦夫人、唐通等几十个巴蜀豪强正在漫步。

楚军远征巴蜀,得到了数以百计的巴蜀豪强的鼎力支持,不过其中出力最大的却是以秦家、唐家为首的几十家豪强,楚军回师江东,这几十家巴蜀豪强也被邀请同行,项庄希望他们能去感受一下秭陵的商业氛围。

项庄很清楚,楚国要想消化巴蜀,离不开这些巴蜀豪强的鼎力支持。

而要想得到巴蜀豪强的鼎力支持,就必须加强江东与巴蜀之间的商业联系,那么,以秦夫人、唐家为首的这几十家巴蜀豪强,就将是江东与巴蜀之间的桥梁。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贩夫走卒的喧嚣叫卖,仰望着街边鳞次栉比的酒庐、棋舍、饭馆甚至是妓寨,唐通等十几个巴蜀豪强直觉得自己是进了天堂,两只眼睛都不太够瞧了,没得说,这秭陵城真的是太繁华、太热闹了。

不过,身材高挑、风姿绰约的秦夫人也很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经过一家酒庐时,正在里面喝酒的十几个大头兵忽然间眉飞色舞,对着窗外经过的秦夫人一行吹起了口哨,几个大胆的嘴里甚至还说些风言风语,秦夫人却不着恼,甚至还向着十几个大头兵抛了记俏媚眼,顿时惹来一片起哄声。

有个大头兵借着酒意竟然真的追出了酒庐,想上前来摸秦夫人的俏脸,却被秦夫人一脚踹了个大马趴,酒庐里的大头兵和大街上的行人顿时便哄堂大笑起来,秦夫人拍拍小手,媚声说道:“想打老娘的主意,小子你还不够硬哟。”

大头兵臊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一溜烟似地跑了。

一场风波过去,秦夫人一行继续往前闲诳,走了不到两条街,便接连有好几拨喝醉了酒的楚兵,秦夫人、唐通的商业嗅觉最为敏锐,两人已经从中嗅到了浓烈的商机,当下唐通扭头对秦夫人说道:“夫人,你发现了吗?”

“发现了。”秦夫人点了点头,说道,“楚军将士在打了胜仗后,干得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喝酒,疯狂地喝酒!他们领的赏金,倒有一大半都进了酒庐,听人说,秭陵城内的白酒早已卖光,就是新酿的水酒都快供不应求了。”

说到这里,秦夫人的美目忽然间亮了起来,她想到了一条绝佳的生财之道,那就是在巴蜀办酿酒作坊,大量酿造白酒,然后运到秭陵来卖!白酒售价不菲,一坛十斤装的白酒在秭陵就能卖到两个金币,而巴蜀是大粮仓,粮食便宜!

酿造白酒的工艺是个问题,不过这难不到秦夫人,她打算今晚就进宫向楚王讨旨,特许她在巴蜀酝造白酒,这点自信秦夫人还是有的,当初楚军兵不血刃通过夷陵道时,楚王就答应过她的,现在是时候让楚王兑现承喏了。

不过,唐通发现的却是另一个商机,那就是棉布的畅销!

刚刚在大街上闲诳,唐通至少发现几十个大头兵腋下都挟着一匹或者几匹棉布,甚至还有小校专门雇车来购买棉布的,显然,这些大头兵买了棉布都是送给妻妾的,或者干脆就是打算拿棉布做聘礼去娶亲纳妾的。

棉花自十几年前引入江东后,便迅速流行了开来,因为棉布有着比麻布、丝绸更好的保暧性能,而且价格也要比丝绸便宜得多,到了现在,棉布早已经取代葛、麻,成了江东小市民家庭以及小农家庭的置衣首选了。

唐通第一次在铺子里看到棉布时,简直傻了,棉布的柔滑细腻仅次于丝绸,却远要比丝绸更保暧,而棉布的价格却只有丝绸的一半不到,葛布、麻布跟棉布比简直就是渣,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布?上半辈子的衣服真是白穿了。

唐通已经了解过了,种棉花的最大条件就是光照充足!

在唐通的巴西老家,各大坝子别的好处没有,就是一年四季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植棉花,他已经想好了,回头先买几车棉籽回去试种,一旦试种成功就大量种植,只需几年,他们唐家就该成为整个巴郡甚至整个川中的巨富了。

其余的几十个巴蜀豪强也是各有发现,甚至有人打起了妓寨的主意。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巴蜀豪强都在庆幸,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如果巴蜀仍旧处在汉国的统治下,他们又哪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