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96章 首战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96章 首战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14 来源:笔趣阁

张牛犊动容了。

对于武将来说,一具上好的甲胄就相当于第二生命!

而鱼鳞甲无疑是所有甲胄中防护力最强的,不仅可以很好的防刺杀、防劈砍,甚至还可以防御钝器的重击。

一具鱼鳞甲价值至少千金!

孙策说他先翁所遗的这具鱼鳞甲由九百多块铁片串联而成,足见这具鱼鳞甲乃是鳞甲中的上品,价值何止万金?

这样的鱼鳞甲,绝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可现在,孙策却要把这具鱼鳞甲赠送于他。

张牛犊连忙说:“在下何德何能,焉敢窃取将军先翁之遗甲?”

“牛犊你取得!”孙策不由分说将鱼鳞甲交到张牛犊的手上,肃容说道,“你为尽人子孝道,竟不惜背负悖主的骂名,此乃大孝,先翁这具遗甲给了你,可谓是物归其主,却比留在我这里发霉好多得,牛犊千万莫再推辞。”

张牛犊百感交集,捧着孙策赐下的鱼鳞甲,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收吧,似有不妥,不收吧,好像也不太好,真正难煞了张牛犊这莽夫。

孙策又抚着张牛犊背,说道:“牛犊,令堂在巢湖一切都挺好,你这便可以回巢湖去与她团聚,此后是走是留,皆悉听尊便。”

张牛犊目光一凝,说:“将军此话当真?”

孙策打了个哈哈,说:“孙某从不打诳语。”

张牛犊看着孙策,问:“既便在下复归袁氏,将军也不加阻拦?”

孙策的表情微微一僵,不过马上就接着说道:“我说过不阻拦,便不阻拦,既便将军复归袁氏,我也绝不留难,将军尽可自便!”

“如此,牛犊拜谢将军!”张牛犊翻身拜倒,向孙策大礼参拜,然后起身走了。

不片刻,便有军士回报,张牛犊出大营之后,并没有回居巢,而是奔巢湖去了。

韩当说:“主公,张牛犊此去必然不复再回。”

其余诸将也纷纷附和,说张牛犊将不会再回来。

孙策闻言哈哈一笑,说道:“当初我放子义去招纳刘繇旧部时,你们都说子义将一去不返,可最后子义却回来了,还带回来了数千刘繇旧部,今日,我还要告诉你们,张牛犊会回来,而且,他还会带着那数百袁军替我效命。”

程普、韩当、周泰、蒋钦诸将却是纷纷表示不信。

“太史慈虽出身寒微,却幼受庭训,乃明理之人,张牛犊却不过草野莽夫,又怎可以跟太史慈相提并论?”

“末将也认为张牛犊此去必不复返。”

“拿张牛犊跟太史慈比,却是对太史慈的羞辱!”

“两位老将军所言极是,张牛犊定然不会再回来。”

“只是可惜了主公这具鱼鳞甲,至少价值万金哪。”

听着手下的将军在那议论纷纷,孙策的表情却忽然间变得有些落寞。

孙策是想起了太史慈了,一直到现在,孙策都始终不相信太史慈已经阵亡。

孙策更愿意相信,太史慈只是负了伤,然后从下蔡突围出去,正在某个地方疗伤,等他伤势复原,就必然会回来的。

看到孙策表情落寞,周瑜就知道他又想太史慈了。

周瑜正要劝解几句,辕门外却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孙策、周瑜还有众将抬头看时,却是刚刚离开大营的张牛犊又回来了,程普诸将相顾骇然,主公还真是料事如神,张牛犊这厮这么快就回来了?

张牛犊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向孙策禀报说:“有一事,在下险些忘了禀报将军。”

孙策上前搀起张牛犊,笑着说:“牛犊如此着急返回,想必定是什么好消息。”

“不错,的确是好消息。”张牛犊拱手作揖道,“将军,太史慈将军还活着。”

“你说什么。”孙策闻言顿时脸色大变,急道,“牛犊,你刚才说什么?”

“回禀将军。”张牛犊道,“太史慈将并没死,他还活着,眼下就在居巢!而且太史慈将军还数次拒绝了公子否的招降,对将军你真可谓是忠心耿耿。”

“此话当真?”孙策激动了,一下就用力握住张牛犊的手。

“当真。”张牛犊如实说道,“在下所言,绝无半句虚假。”

“子义竟然还活着,子义他竟然真的活着?”孙策这才确信太史慈果真还活着,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再没有比这更让他感到高兴的了。

张牛犊送完了消息,又转身上马要去巢湖。

孙策亲自将张牛犊送出大营,目送张牛犊骑马远去,当真是百感交集。

程普、韩当诸将纷纷向孙策道喜,太史慈竟然没死,的确是喜事一桩。

孙策高兴之余,却又有些忐忑,太史慈是他的爱将,袁否小儿想必也知道这一点,万一袁否小儿拿太史慈的性命来要挟他,如何是好?

如果袁否真拿太史慈的性命相要挟,孙策还真为难。

周瑜看出了孙策的担心,说道:“伯符你不用太过担心,袁否既然留下了太史慈,就绝不会轻易杀他。”

孙策说道:“就怕攻城最急时,袁否小儿狗急跳墙。”

周瑜道:“就算袁否拿太史慈的性命相要挟,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我们攻城越紧,袁否就越不敢杀太史慈,太史慈也就越安全。”

孙策道:“这却是为何?为何我们攻城越紧,子义就越安全?”

周瑜道:“因为太史慈将军是袁否的护身符,袁否留着太史慈,尚有讨价的余地,他若杀了太史慈,就什么都没了。”

孙策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当下说道:“公谨,关于攻城你有什么想法?”

周瑜嘴角绽起一抹笑意,小声说道:“伯符,不瞒你说,关于攻城我真有点想法,”

孙策笑着指了指周瑜,得意的说道:“公谨,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有办法的,呵。”说完,孙策又一拍大腿问周瑜道,“快说,有什么妙策?”

“谈不上是什么妙策。”周瑜摆了摆手,说,“伯符,眼下的局面你也看在眼里,江淮大地已经进入了雨季,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将士们几乎是泡在泥水中作战,很辛苦,而袁军却是据坚城而守,比我们轻松。”

孙策深以为然,点头说:“公谨,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巢湖屯田虽得田万余顷,而且已从士族豪强手中换回粮食数十万石,按说军粮已不足为虑,但是由于雨季已经来临,江淮道路泥泞难行,运粮的损耗大大增加,若战事迁延日久,恐酿成大患。”

周瑜说道:“完全可以预见得到,我江东大军的战斗力将会随着战事的旷日持久而急剧衰减,直说吧,若不能在半个月内攻陷居巢,则此战我军必败!”

“半个月?”孙策蹙眉道,“要在半月内攻下居巢,只怕是大不易。”

周瑜重重击节,沉声说道:“所以,明日之首战十分重要!”

孙策目光一凝,沉声说道:“公谨,你的意思是,直接全力攻城?”

“对,不再进行必要的试探攻击,一出手就是全力猛攻!”周瑜道,“自古以来,凡攻城,必先围之,拔其外围,填其沟壑,然后出轻兵佯攻,最后再投入重兵猛攻,所以,我军若不惜代价,直接投入重兵猛攻之,或可杀袁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居巢。”

孙策有些犹豫,皱眉说道:“若不先清理外围直接发起猛攻,伤亡恐不小。”

周瑜道:“相比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一上来就发起猛攻,伤亡当然会更大,但是话又说回来,若是初战不利,以致战事迁延日久,则我军将要付出的伤亡恐将会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我认为付出一些代价完全是值得的。”

孙策当机立断:“善,就依公谨所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