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85章 辽东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85章 辽东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14 来源:笔趣阁

袁否苦笑说:“这么说,袁某岂不是只能取交州以为根本?”

“交州?”刘晔闻言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笑道,“主公说笑了,交州乃是蛮荒不毛之地,远离中原不说,交通更是闭塞,又岂能作为安身立命之基?”

袁否无比失望的说道:“这么说起来,大汉十二州又一部,竟无一隅可以作为袁某安身立命之基?”

刘晔摆了摆手,笑道:“以当下时势,主公取哪州都不易,不过天时并非一成不变,只等天时发生变化,却是取哪一州都有可能。”

袁否哈哈一笑,问道:“果真天时有变,先生以为当取哪一州?”

刘晔不答反问,说道:“在下敢问,主公想取哪州做安身之命之基?”

袁否便看着刘晔默不作声,他在犹豫,要不要将内心的想法全盘告知刘晔,毕竟,北上冀州篡夺伯父袁绍之基业,乃是大逆不道,别说做,就是说出来也会遭人唾弃,袁否并不确信刘晔是否会因此看轻他。

万一刘晔因此看轻他,然后弃他而去,那就悔之晚矣。

可是,他的心思真能瞒得过刘晔?万一刘晔猜到了他的心思,而他却不如实相告,刘晔会不会像郭嘉弃袁绍那样,弃他而去?

一时间,袁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可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快愁死袁否了。

袁否犹豫不决,刘晔却只是笑吟吟的看着袁否,并不催促。

其实,刘晔的内心也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的轻松,其实,刘晔也在紧张的等待着袁否的回答,袁否的这次回答,将直接决定刘晔对他的评价。

没错,袁否的确表露出了明主的潜质,但是他能否真的成长为明主,却仍属未知。

一个人再贤明,也终究存在局限,袁否能否真的成为明主,取决于他能否跟手下的谋臣袒诚相处,取决于他能否听取手下谋臣的正确意见,而要想听取手下谋臣的正确意见,开诚布公却是首要前提。

刘晔并不确定,袁否是愿意跟他开诚布公。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足足对视了有半盏茶功夫。

终于,袁否绷不住,垂下眼睑说道:“某想要幽州!”

刘晔长出了一口气,又问道:“主公为何独独选了幽州?”

袁否道:“三个原因,其一,幽州紧邻乌桓、鲜卑,若能收服乌桓、鲜卑为我所用,则十万铁骑唾手可得;其二,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招募燕赵壮士,打造出一支天下强兵;其三,幽州远离中原,可暂不与各路诸侯争锋,潜心谋发展。”

刘晔笑道:“所以主公才会急着北上冀州投奔本初公,因为去晚了,等到本初公兼并了公孙瓒的地盘,幽州就没主公什么事了,在下说的可对?”

袁否讪讪的说:“当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先生你。”

刘晔肃然说道:“主公若欲北上谋取幽州,却须抓紧了。”

“哦?”袁否讶然道,“先生也认为北上冀州乃明智之举?”

“北上冀州诚然明智。”刘晔肃然道,“庐江四战之地,人口又少,不敷养兵,南北又有孙策、曹操窥伺,可谓必死之地,北上冀州则大不相同,本初公外宽内忌,任人唯亲,主公乃本初公族侄,又携玉玺往投,本初公必然委以重任!”

“先生说错了,传国玉玺却不在我在。”袁否赶紧否认,又道,“先生以为,若是我真的替伯父攻取了幽州,伯父会不会委我为幽州牧?”

刘晔断然道:“若主公攻取幽州,本初公定然委主公为幽州牧!”

“当真?”袁否闻言皱了皱眉头,又说,“先生真是这么认为?”

“自然当真。”刘晔微微一笑,又道,“不过河北多名士,主公如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最好还是峻拒幽州牧之委任,只求辽东一隅即可。”

“辽东?”袁否讶然,“那不也是偏远不毛之地?”

直到这时候,袁否悬着的心才算是落了地,因为刘晔肯提出这样的建议,就足以证明他刚才的回答算是过了关了,若不是刘晔认可了,就断然不会向他提出这建议。

这也就是说,他袁否已经通过了初步考核,不用再担心刘晔会弃他而去了。

当下袁否说道:“交州乃蛮荒不毛之地,辽东相比交州只怕也强不到哪去。”

“主公此言差矣。”刘晔却是连连摇头,又道,“交州乃是真正的蛮荒不毛之地,辽东却并非如此。”

袁否道:“先生何出此言?辽东乃苦寒之地,生存不易,况且从辽东到冀州尚且遥遥数千里,到中原更是将近万里,这还算不得偏远吗?”

作为一个穿越者,袁否当然知道东北平原沃野千里,乃是中国最大的粮仓。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东北还远未开发,地理位置却摆在那里,离中原足有几千里,光靠脚走的话得走几个月!

这么远的距离,怎么对中原用兵?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惨遭失败,为何?

就因为道路太遥远,粮草军械供应不上!

否则,凭大隋国力,十个高句丽都灭了!

刘晔却摇头说:“主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哦?”袁否还真不知道刘晔会这么说,当下说道,“愿闻其详。”

刘晔说道:“不错,若是走陆路,从辽东到冀州尚且有千里之遥,至中原更是遥遥三四千里,但若是从水路走,辽东郡与青州其实仅只狭海相隔,乘船数日便至,若是顺风,更可朝发夕至,却比骑兵都要迅捷得多。”

袁否闻言顿时眼前一亮,是啊,怎么把水师给忘了?

要说造船技术,汉末三国时期自然无法跟明代相比。

正因为造船技术不过硬,所以这个时代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水军,便是号称水师精锐的东吴水师,其实也只是坐船的步兵!

但有了袁否这个穿越者,一切就立刻不同了。

袁否知道,河船跟海船其实也就是一层纸的差距,只需将河船的平底改成尖底,立刻就摇身一变,变成了可抗风浪的海船!

有了海船,真正的水师还远吗?

何况,既便练不出真正的水师,那也没什么。

勃海湾毕竟是半环内海,多数时候风平浪静,只要造出一支船队,辽东的甲兵数日之间便可以登陆青州!

这么说起来,辽东还真不算偏远之地!

不过袁否立刻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难题,依然摇头说:“还是不妥,辽东与青州虽有水路相通,交通便利,奈何辽东地狭民少,可用之士更少,怕是难以为据。”

刘晔微笑说:“主公又错了,辽东地狭民少,却是陈年旧事了,自黄巾乱起,青州之士族豪强以及百姓便大量走入辽东,如今辽东人口早已经不下百万了,避祸辽东之士子名流更是不知凡几,经学大师郑玄便曾避祸辽东。”

“对呀,某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袁否击节长叹,太史慈的老母貌似就在辽东?是不是可以拿她做要挟,逼迫太史慈归降?不过想想历史上曹操拿老母逼徐庶归降的结局,袁否还是打消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

不过刘晔说到郑玄,袁否却又想起一件事情来了。

当初逃离寿春之时,袁否什么都没带,就让袁福带了府中的书藉,这却是袁否走的一步闲棋,而且这步闲棋就跟郑玄有关,只是,逃离寿春之后就遭到江东军的连番追杀,生死往往系于一线之间,袁否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当下袁否说:“说到郑夫子,先生可曾拜读过他的著作?”

刘晔便向着北面虚虚作揖,说道:“在下有幸得郑夫子赠书三卷,其中一卷便是郑夫子所著古文尚书注。”

袁否急说道:“先生可否将这部古文尚书注借我?”

刘晔微笑道:“主公若是想要,便赠与主公又有何妨?”

“却是不可,君子不夺人所爱。”袁否笑着摆了摆手,又说道,“我只借阅数日即可,数日之后一定奉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