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65章 公子仁义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65章 公子仁义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14 来源:笔趣阁

袁否的本意,是先招募居巢的万余流民,推行屯田!

如果只是一万多流民,压力就不会很大,有乔玄支援的五千石粮食,足以支撑到第一批水田造好,这样,就可以通过卖出水田换回更多的粮食,然后就可以招募更多的流民,进行更大规模的开荒,这样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可遗憾的是,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你的预定的计划走。

屯田才五日,便开始有流民不断的向居巢涌了进来。

这个也正常,附近四里八乡的流民听到风声,赶来居巢就食,也完全在情理之中,袁否和阎象对此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但到了第八日,超过两万流民一下涌入居巢,袁否就知道大事不妙!

如果仅凭消息的自然流转,附近四里八乡乃至邻县的流民断然不会这样集中出现,这件事情背后,定然有推手。

阎象第一时间找到了袁否,说道:“公子,这样下去恐怕不行。”

不等袁否回答,阎象又接着说道:“眼下,聚集在居巢城外的流民已经不下五万,这就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了,原本足可供应一万流民吃上一个月的口粮,现供给五万流民,却只够吃十天,十天后,田没造好,粮食却没有了,奈何?”

一边的金尚也说道:“还不止此,明天乃至后天还会有更多流民涌入,若不早做安排,只怕连十天都撑不下来。”

阎象道:“元休公所言极是,公子,我们必须早做安排。”

袁否道:“早做安排?怎么安排?”

阎象道:“区别对待,我们只要一万流民,这一万流民给饱饭,干活,剩下的流民以及老幼妇孺,只供给一碗稀粥续命。”

袁否道:“子音难道没听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乎?你这么做,必然激起民变!一旦激起民变,则屯田之举必然前功尽弃。”

袁否说的是事实,如果真按阎象的法子,正向居巢蜂拥而来的流民必然会造反,一旦酿成大规模的民变,袁否就只能调兵进行镇压,到那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屯田?而且,民变一旦爆发,袁否就是想屯田也不能了。

因为庐江的士族绝不会再来居巢买田了。

流民都被杀光了,庐江士族既便是买了田也雇不到佃农耕种,那买下田做什么?扔在那里抛荒么?

袁否刚在说区别对待有可能激发民变,就看到张牛犊匆匆走进来报告说:“公子,北关外突然聚集了大批流民,看样子是要闹事。”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袁否当即带着阎象往北关去。

在路上,袁否问张牛犊:“怎么回事,流民好端端的为什么会聚集北关?”

“末将也不知。”张牛犊摇摇头,又道,“不过,他们好像听到了什么流言,说居巢府库里的粮食已经不够,先来的流民还有饭吃,后到的流民就连饭都吃不上了?”

袁否便回头看着阎象,阎象赶紧摇头:“公子,在下没有跟别人说过这事。”

袁否哂然说道:“明白了,这定是有些人在背后故意散布谣言,制造混乱。”

张牛犊恨声道:“公子,这定是刘勋那个匹夫在背后挑唆流民,暗中向庐江十八县散布消息的也是这匹夫,还以为我们不知道呢,哼!”

袁否道:“牛犊,没有根据的话,不要乱讲。”

说话间,一行人便已经来到北关,再登上城头往外看,只见北关外已经聚集了不下五千流民,黑压压的一大片,而且情绪似乎颇为激动。

也不知道是谁首先发现的袁否,底下的流民忽然间激动起来。

“公子否!”

“公子否来了!”

“公子否来了,我们有救了。”

“对对对,公子否绝不会不管我们的。”

“公子否,我们也有力气,我们也能干活。”

看到袁否出现在城头上面,底下的流民便立刻激动起来,不约而同的向着城头下涌了过来,若不是现场有甲士把守着,极可能酿成踩踏事件。

但既便这样,不到一百名甲士在五千流民的冲击下也是岌岌可危。

袁否便回头看了眼张牛犊,张牛犊会意,扭头大吼:“全体肃静!”

“全体肃静!”

“全体肃静!”

“全体肃静!”

随行的五十名甲士三呼响应,声势震天。

底下的流民终于停止了喧哗,所有人都跷起头仰望着城头。

袁否这才上前一步站到了垛堞前,以他特有的大嗓门高喊:“父老乡亲们,我袁否今天把话摞在这,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你们,不管你们来多少人,流民营地都永远向你们敞开……”

袁否的话还没说完,但已经无法继续了。

因为听了他前半句,底下的流民就已经激动得不行了。

“公子仁义,公子仁义哪。”

“公子好人哪,我们碰着好人了。”

“这下好了,这下好了,我们有救了。”

“哈哈,阿二,我们有饭吃了,我们有救了。”

混乱的人群中,年长的、年幼的、男人、女人、全都喜极而泣,这些纯朴的百姓啊,甚至都没有怀疑过袁否能否说到做到。

紧接着,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这些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流民就纷纷跪了下来,向着城头上的袁否连连叩头。

“公子仁义!”

“公子仁义!”

“公子仁义!”

起先是几个流民自发的在那喊。

可在杨弘闻讯赶到城关之后,便立刻开始推波助澜,带着几个小吏开始引导流民,在杨长史的努力之下,流民们的喊叫声终于汇聚成一个声音,北门城关便只剩下一个声音,公子仁义的口号声响彻云宵,久久不息。

(分割线)

不远处的一间民房内,刘偕、刘威叔侄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看到现场数千流民纷纷跪下来,高呼公子仁义,刘偕不禁击节哀叹:“失策,失策哪,这次我们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哪,原本是想借此事打击公子否的名声,却不料,竟反而助长了他的仁义美名,失策,失策了。”

刘威也恨声道:“袁否这个奸诈小人,伪君子,还真是会收买人心哪,这一下,他的仁义名声只怕是要传遍整个庐江一十八县了。”

刘偕却又说道:“不过,仁义的美名终究不能变实实在在的粮食,袁否既然放出话来要对所有的流民都一视同仁,那我倒要看看,他拿什么养活这些流民?就凭乔玄借给他的那五千石粮食么?却是十天都撑不下来。”

(分割线)

从北关返回行辕的路上,杨弘、张牛犊等文武官吏都非常兴奋,因为刚才的那一场危急非但没给袁氏造成负面影响,却反而助长了公子否的仁义美名,现在,纵然庐江的士族还对袁氏敬而远之,可庐江的百姓却都开始称颂公子否的恩德了。

不过,袁否和阎象却是一脸的愁容。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杨弘、张牛犊他们不是主事之人,所以不知道袁氏的难处,可袁否和阎象却是再清楚不过,眼下的袁氏集团也就是表面风光,只等府库粮食消耗殆尽,这些流民没了饭吃,只怕立刻就会回过头来骂袁否假仁假义、欺世盗名。

阎象说道:“公子,看来区别对待的方法真行不通。”

袁否说道:“这个就不用说了,区别对待肯定不行。”

阎象又道:“可除了这个办法,在下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袁否道:“实在想不出办法来,就先缓缓,且不可急着做决定。”

金尚附和道:“公子所言极是,越是紧要关头,越是得沉住气,需知紧要关头,一步行差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不可不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