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62章 徐庶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62章 徐庶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ps: 后面还有三万字,大约十章,剑客会更新完的,然后会附上本书的大框架,告诉大伙本书的情节走向,剑客只能如此了,再次说一声抱歉。

吃过晚饭,郑玄又将袁否让到书房烹茶长谈,刘晔作陪,太史慈却是辞别袁否,回辽东探望老母去了。

再接下来,与郑玄交流的主角就变成了刘晔。

袁否虽然是穿越来的,军史知识不少,可他在经学上真的没什么花头。

刘晔向郑玄请教了诸多《六艺》《礼乐》《尚书》等典藉中的不解之处,郑玄根据自己的学识一一作答,而且讲的都很有道理,刘晔听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席长谈一直持续到了子时过,在袁否连续打了好几个呵欠之后,郑玄和刘晔才结束了学术的交流,郑玄又命老家仆将袁否、刘晔引入客舍休憩。

然而,袁否和刘晔才刚刚脱衣躺下,外面却忽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袁否的听觉极为灵敏,对刘晔说道:“子扬你听,大门外好像有人在敲门?”

“不能吧?”刘晔侧耳聆听了片刻,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当下摇头说,“这都已经是什么时辰了,怎么可能还有访客?”

袁否却坚持说:“你仔细听。”

刘晔再侧耳听,还真听到了敲门声。

不仅有敲门声,甚至于还有对话声。

郑家的老宅是草庐,隔音效果是极差的。

遂即,草庐院子的大门便吱哑一声打开。

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老管家。深夜叼扰。恕罪恕罪。”

“先生哪里话。快请,快里边请。”回话的是郑府的管家。

遂即,管家便将那客人领入草堂,草堂就在客舍的隔壁,袁否甚至可以听到两人走进草堂时发出的脚步声。

片刻之后,又一阵脚步声传进来,却多半是郑玄进来了。

果不其然,客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学生徐庶。拜见夫子。”

徐庶?!一听这名字,袁否浑身的汗毛便瞬间竖了起来。

三国时代可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人才辈出的年代,真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是,在这么多的谋士当中,一流的谋士却屈指可数,套用三国游戏中的数据,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也就那么十几个。

在这些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当中,善于谋略的则更少。

譬如刘晔,智力值绝对在九十以上。但他就不善于谋略。

三国前期,智力值在九十以上又善于谋略的谋士。只有荀攸、郭嘉、贾诩、法正、徐庶以及庞统六人,其余周瑜、陆逊、诸葛亮、司马懿、姜维虽善谋,智力值也是绝对超过九十以上,但这几人属于统帅,而不是谋士。

曹老大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是统帅,更是主公。

这六人中,荀攸、郭嘉、贾诩已经归了曹操,法正还远在西川,山高且路远,袁否就是想请他出山也不得其门而入,还有个庞统,这时候只怕还在水镜门下治学,离学成出山还早呢,在历史上,庞统出山比诸葛亮都要晚。

除去五人,也就只剩下徐庶这一人了。

徐庶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郑玄的府上,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袁否的军师,他若是不敢,那绝对是会遭天谴的!

徐庶当面,袁否不淡定了,赶紧披衣起床。

刘晔讶然,问道:“公子,你这是意欲何为?”

袁否便赶紧跟刘晔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指了指外面。

袁否披衣身床,赤脚走到墙后,隔着墙壁听外面郑玄与徐庶的交谈。

(分割线)

草堂之上,郑玄与徐庶见礼毕。

徐庶看上去年约三旬,肤色白,颔下留了短须,身材却极壮实,看着不像是个儒生,倒像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而事实上,徐庶在年轻时也的确颇有侠名,只是因为替友人出头斩杀了乡里的恶霸,遭到官府追索后,不得已才隐姓埋名拜入水镜先生门下读书,不曾想,这一弃武从文,世间虽少了一员骁将,却多了个智谋过人之绝代军师。

郑玄肃手请徐庶入席,再问道:“元直,此次辽东之行,收获如何?”

徐庶摆了摆手,说道:“别提了,公孙度空有礼贤之名,其实气量狭小且刚愎自用,绝非能成大事者。”

郑玄闻言笑笑,没有接腔。

郑玄早年间也曾去辽东避难,也曾受到公孙度父子礼遇,所以,对于公孙度父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那是再清楚不过,不过此前徐庶前往辽东之时,郑玄却并未出言阻止,因为有些事他不好说什么,便如现在,也同样不好多说什么。

徐庶又长叹说:“天下诸侯,庶已拜会太半矣,竟无一人堪称人主,奈何?”

郑玄笑着问道:“元直拜会了哪些诸侯?其中竟真无一人能入汝之法眼乎?”

徐庶便扳着手指头说:“益州刘璋,黯弱无能,守成尚且不足,遑论逐鹿天下?”

“荆州刘表,虽颇有礼贤下士之名,却垂垂老矣,壮志全无,不可守成之犬。”

“徐州吕布,空有虎视天下之武勇,却无逐鹿天下之野望,只知晓守着妇人美酒,空耗时日,早晚必被曹操所并。”

“并州张杨,此无能之辈,早晚必被袁绍所剿灭。”

“幽州公孙瓒,空有雄兵数十万却只知困守易京,更是去日无多。”

“西凉马腾,乃名将之后,在边陲羌人中也颇有威名,却终究兵微将寡。且西凉地瘠人贫。终究难成大事。”

郑玄笑着说道:“元直似乎说漏了三人。”

徐庶反问郑玄:“夫子可是说袁绍、曹操以及孙策?”

“然也。”郑玄笑道。“孙策父子骄雄,虎视江东;曹操雄据中原,口含天宪;袁绍四世三公,望归海内,此三者,皆人主也。”

徐庶点头说道:“夫子所言极是,孙策、曹操及袁绍皆人主,若是不出意外。他日代汉而有天下者,必为此三人中的一人,然而,学生却不会去投他们。”

郑玄微笑不语,并没有问徐庶为何不愿投奔孙策、曹操或者袁绍。

因为郑玄根本就知道其中原因,这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袁绍帐下已经有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许攸等人;曹操麾下已经有荀彧、郭嘉、荀攸、程昱以及贾诩;便是孙策麾下也已经有了周瑜、鲁肃、张纮、步骘、虞翻等,徐庶此时往投,根本就进不了核心谋士圈。

这跟历史上诸葛亮不投孙权、曹操。却宁可投奔刘备是一样的。

因为像诸葛亮、徐庶这样的真正的大才,其抱负也是远超常人。若不能向他们提供足够的权力保障,他们的才能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正因此,徐庶断然不会去投孙策、曹操或者袁绍。

徐庶再叹一声,又对郑玄说:“夫子,去辽东之前,学生曾说过,倘若公孙度亦非成大事者,则足以说明学生生不逢时,学生当放弃入世之念,拜在夫子门下专心治学,他日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夫子便应了学生如何?”

郑玄笑着摆了摆手,说:“元直,你若拜入老夫门下,专心治学,则一身抱负、一身所学岂不是就要付之东流?”

徐庶叹道:“世无英雄,奈何?”

郑玄正了正脸色,说:“老夫却知道有二人,虽落魄潦到,亦无方寸立锥立地,却有大志向、大毅力以及大气魄,或可成为元直之主公。”

“哦?”徐庶讶然说,“天下还有这等人物?愿闻其详。”

“其中之一乃是刘备。”郑玄说道,“元直可曾听说此人?”

(分割线)

隔墙之后。

听郑玄说出刘备,袁否顿时气得在心里骂娘。

你个老东西,枉我送了你一百套尚书,不替我说好话也就罢了,据然还在徐庶面前推荐刘备,难道你不知道徐庶在历史上就是刘备军师?

哦对,郑玄不是穿越者,当然不会知道这点。

反正,听到郑玄推荐刘备,袁否的心立刻就悬了起来。

徐庶啊徐庶,你不能答应,你可不能答应郑玄的推荐。

(分割线)

草堂上,徐庶很快就回答了郑玄。

“学生在徐州游历时,曾经听说过。”徐庶说,“据说此人颇有仁名,颇爱护百姓,但此人能力平平,陶谦将徐州让于他而不能守,麾下有关羽、张飞此等猛将,却屡遭败绩,足见此人能力平平,恐非成就大事者。”

(分割线)

隔墙后。

听徐庶这么说,袁否忍不住就要击节叫好。

对对对,对头,就是这么说,刘备有什么好的?陶歉给了他那么富庶的一个州,他手底下还有关羽、张飞这样在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猛将,最后居然还守不住区区一徐州,还枉称英雄呢,英雄个屁,根本就是狗熊一个!

徐庶,你就乖乖等着本公子招揽罢。

本公子才是你真正的主公。

(分割线)

隔墙外,草堂。

郑玄却摆手说:“刘备之所以守不住徐州,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手下缺乏一个能力出众的军师,他若能得元直相助,局面将会立刻不同,所以,老夫才以为刘备是元直你的主公之选,元直若投刘备,必能一展毕生所学。”

徐庶不置可否,问道:“敢问夫子,另一人却是何人?”

听徐庶问到另外一人,袁否的心便立刻悬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