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44章 多疑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44章 多疑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袁否、刘晔正在路边茶棚小憩。UU小说,uu234

大军进入沛郡之后,官道两侧便陆续出现了村落市集,偶尔也有给贩夫走卒提供茶水歇脚的茶棚,虽然在袁军到来之前,茶棚的主人就已经跑了,但是棚子却是带不走,仍然还留在官道边,却正好用来临时歇脚。

透过茶棚的草帘,看着窗外络绎不绝开过的袁军甲兵,袁否心头始终缭绕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虑,似乎自从踏出山桑县的原始丛林之后,袁否就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忧虑,而且距离竹邑越近,这种忧虑就越发明显。

看到袁否愁眉不展的样子,刘晔问道:“公子又在担心。”

袁否点了点头,对刘晔说:“子扬,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刘晔说道:“然而哨骑回报,沛郡曹军已经是如临大敌,竹邑水寨的驻军也由原先的不足百人增加到了五百人,原先散布在城外的百姓也被曹军收进了各个县城,粮食、铁器等物资也搜刮一空,曹军的坚壁清野都在情理之中,并无不对呀?”

袁否说道:“正因为曹军的所有反应都在情理之中,所以我才更加担心。”

刘晔讶然,又说道:“公子这话,在下却是不解了,曹军的所有反应都在情理之中,为何公子却反而更加担心呢?”

袁否说道:“子扬可曾听过一句话,没有破绽,便是最大的破绽!”

“没有破绽,便是最大的破绽?”刘晔细细品味这句话,却发现。这话听着很荒谬。其实却隐含着极高深的哲理。因为人们在做大多数事情时,都不会刻意的去追求面面俱到,因为追求面面俱到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一般情况下,只要基本实现意图就可以了。

譬如说曹军的反应,甚至连一口锅、一粒谷都没给袁军留下,所有的水井也都填了,这就未免有些过了。

因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代价。

事后还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恢复。

如果只是做到基本实现坚壁清野。所花费的代价就会少得多,而单单从效果看,基本实现坚壁清野并不比完美实现坚壁清野强太多,难道剩下几口铁锅、几石粮食,袁军就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了?显然不可能嘛。

但曹军却不惜代价将坚壁清野做得如此美完,原因何在?

似乎只有一种解释,曹军意在使袁军更坚信,他们就是在坚壁清野!

曹军为什么要使袁军更坚信他们是在坚壁清野?坚壁清野就是坚壁清野,用得着刻意去做得更加的完美,使袁军更加深信不疑?

想到这一层。刘晔的脸色霎时变了!

当下刘晔起身说道:“公子,你的意思是说。曹军其实是在变相的诱敌深入,他们希望我们继续深入,去竹邑?竹邑会有埋伏?”

袁否摆了摆手,说:“这只是我的猜测,未必就是事实。”

袁否话音才刚落,茶棚外忽传来哨骑的长嗥声:“报……”

遂即一个风尘仆仆的袁军骁骑便快走走进茶棚,单膝跪地报告说:“公子,又有一支曹军开进竹邑,兵力大约五百人。”

袁否问:“来的是战兵还是民壮。”

哨骑说:“俱皆披甲,应是战兵。”

刘晔闻言神情一凝,说道:“公子,算上之前的五百人,眼下驻扎在竹邑的曹军战兵已经超过千人,这仗却是不好打了。”

袁否闻言之后,一双剑眉超发蹙紧。

不过袁否并非担心竹邑增兵之后更加难打,而是更加怀疑其中有诈。

曹军一次又一次的向竹邑增兵,从表面看,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也越发证明从竹邑真可以涉水过河,但是,袁否却始终觉得心有不安。

(分割线)

竹邑,曹军水寨。

“报,袁军前锋已过虎亭,距竹邑已经不足二十里。”

“报,袁军大队已过大泽,距竹邑已经不足五十里。”

“报,袁军哨骑约十数骑,已经出现在我水寨外围。”

“报……”

曹军哨骑流水般将袁军的最新动向报到曹仁和郭嘉面前。

曹仁盯着地图,对郭嘉说:“军师,袁否小儿这回是必死无疑了。”

“不可大意。”郭嘉却掖了掖身上的羊毛大氅,幽声说道,“袁否生性狡诈,又多疑,所以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可大意。”

“报……”又有哨骑进来报告,“骑都尉吕虔率五百甲兵来援。”

“吕虔?”曹仁愣了下,遂即顿足说道,“嗳呀,妙才这下坏了我们大事了!”

吕虔是夏侯渊部将,夏侯渊大军驻守在沛县至相县一带,主力驻守萧县,距离竹邑也不过两百里路,夏侯渊定是听说袁军有可能攻击竹邑,所以才命吕虔率五百战兵赶来救援,却不知道竹邑只是曹军的诱饵。

“坏了,这下坏了。”曹仁跺脚说,“加上吕虔这五百人,竹邑的驻军就超过了千人,袁否小儿只怕会改变主意,不再攻打竹邑。”

“无妨。”郭嘉却淡然说,“袁否虽狡黠多智,却生性坚韧,他若决定了要攻打竹邑,无论吕虔的五百战兵来或者不来,他都一定会来的。”

曹仁将信将疑说:“军师,袁否不会被吓退?”

郭嘉微笑摇头说:“将军也未免太小觑袁否了。”

“是么?”曹仁说,“那我倒要拭目以待。”

(分割线)

“传令!”袁否忽抬起头,吩咐丁奉,“全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

袁否的军令很快传达下去,正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向前开进的两千多骑兵大军便立刻停下了脚步,然后就地坐在官道上,休息进食。

过没多久,担任前锋的太史慈也折了回来。

“公子。”不及下马,太史慈便问道,“怎么不往前走了?”

“嗯。”袁否点点头,沉声说道,“我们改道,不去竹邑了。”

“改道,不去竹邑了?”太史慈、甘宁、梁纲诸将面面相觑。

便是刘晔也有些猜不准袁否心思,问道:“公子,不走竹邑,我们又该走哪里?难道改走下邳不成?下邳现在可是吕布老巢。”

诸将的目光便齐刷刷落在了袁否身上,静等袁否的下文。

袁否却是默然不语,只是在茶棚里一遍遍的来回踱步。

一遍,两遍,三遍……半刻钟的时间很快过去,却始终不见袁否停下脚步,也始终不见袁否发话,或者,始终不见袁否拿定主意。

甘宁、梁纲、太史慈诸将再次面面相觑。

足足过了有两刻钟,袁否突然停下脚步,霍然抬头说:“我们掉头去许昌!”

“什么?”

“许昌?”

“去许昌?”

“这个,这个……”

太史慈、甘宁、梁纲闻言顿时瞠目结舌。

便是刘晔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许昌?

刘晔发现自己的咽喉因为震惊而变得有些干涩,当即咽了一口唾沫,用有些干涩的语调说道:“公子,从这里到许昌足有五六百里,虽说不用回头再入汝南郡,可中间仍隔着大半个沛郡以及一整个陈郡,便是急行军也需旬日之久,等我们赶到了许昌,人困马乏,粮草又不继,如之奈何?”

甘宁、太史慈诸将也纷纷点头。

便是一贯懒得动脑子的周仓也觉得刘晔言之在理。

道理是明摆着的,陈郡、颖川郡都是曹操的老巢,曹操在那里经营多年,无论是黎庶百姓还是士族豪强,显然都是支持曹操的,袁军去了那里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持,就以袁军现在仅存的这点口粮,支撑到许昌都很勉强,后面怎么办?

“这你们不用管。”袁否却嘿然一笑,说,“只管往许昌去便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