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02章 亲征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02章 亲征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ps: 今晚就这一章了,有些累,想早点睡,关于曹操与袁否斗法的情节,剑客已经全盘构思好了,绝对精彩,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另外关于更新时间,根据大家的要求,以后定时更新,每天中午12点,晚上6点更新。

曹操的目光从五大谋士脸上逐一掠过,说道:“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

大厅里有着片刻的沉默,最终还是荀彧最先打破沉默,说:“主公,相比吕布,袁否明显更加危险,吕布虽然骁勇无双,麾下也是猛将如云,更兼有陈宫这样的智者辅佐,但他本人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而袁否,却是不可等闲视之。”

曹操说:“那文若你的意思是,袁否比吕布更危险?”

“不错。”荀彧重重点头,说,“在下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袁否,也没有与之对阵,但从主公以及公达、奉孝还有仲德的转述,足以得出一结论,这个袁否,非但极善于用兵,只怕还是一位胸怀天下的英主!”

曹操闻言不由微微动容,荀彧可是极少夸奖人的。

当下曹操忍不住问荀彧:“文若说袁否是胸怀天下的英主,何以见得?”

荀彧说道:“理由有三,其一、袁否小小年纪便懂得韬光养晦,先是断然逊位,再上表向天子谢罪,这是何等见识?有此等见识者,又岂是泛泛之辈?

其二、袁术死后,袁氏集团人心惶惶,几陷于崩溃边缘。然而袁否上位之后。却迅速稳定人心、扭转局面。并且凭数千残兵败卒,在淮南、庐江与孙策周旋了如此之久,最后还全身而退,其心性又是何等坚韧?

其三、综合细作从淮南、庐江以及汝南传回来的各种消息,可知袁否既便是在最为困难的时刻,也从不曾放弃百姓,更未曾杀俘,对黄巾也一视同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袁否所图乃大,是个有大志向的人!

一个有见识、心性坚韧、还有大志向,并且极善用兵的人,难道还不算英主?主公,在下今日把话摞这,袁否不死,他日必成主公心腹大患!”

曹操闻言,一双小眼睛便立刻眯了起来。

刘备还有袁否,曹操几乎是在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就在心里视之为大敌。这完全就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或者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说刘备、袁否跟曹操是一类人,曹操能够从刘备还有袁否身上嗅到同类的气息。

正是因为这个,曹操才本能的视刘备、袁否为大敌!

所以荀彧的这番话却是深合曹操之心,简直说到曹操心坎上了。

不过曹操生性多疑,从来就不愿意让别人猜到他的心思,尽管他内心一万个赞同荀彧的说法,表面上他却仍是不动声色,又接着问郭嘉:“奉孝,你的意思呢?”

“在下也赞同文若兄的意见。”郭嘉洒然说道,“吕布虽然骁勇,却不过是匹夫之勇,擒之容易,而袁否却是一头正在迅速成长的幼年狼王,一旦让它长成,再让它招兵买马聚集起一群狼,后果将不堪设想,由此,宜早除之。”

荀攸、程昱也相继跟着表态,赞同荀彧的意见。

曹操目光最后落在贾诩身上,笑着说:“文和以为呢?”

“在下也赞成文若先生之见。”贾诩从席上跪坐而起,先对着曹操长长一揖,又说,“此外,在下还想对曹公提一条建议。”

“哦?”曹操闻言心头微微一动。

贾诩现在虽然是他名义上的谋臣,但也仅仅只是名义上的谋臣而已。

事实上,贾诩自从投入他的麾下,从未曾向他献过一计,出过一策!

每次议事,曹操问起时,贾诩也只是人云亦云,要不就是三缄其口,像今天这样主动出谋划筑的情况,却是头一回。

看来,这个袁否却也勾起贾诩的兴趣了。

当下曹操欣然说道:“文和且细细分说。”

“曹公却是误会了,在下只提一条简单的建议。”贾诩摆摆手,说,“西陲羌人部族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苍鹰博兔、拼尽全力,意思是说,无论面对多么弱小的敌人,都必须集中全部的力量,毕其功于一役!”

曹操微微动容,问:“文和的意思,是集结所有的大军。”

贾诩作揖说道:“这只是在下浅见,采纳与否全凭曹公。”

不等曹操表态,荀彧便立刻说道:“在下赞同文和先生的意见,既然决定了要首先解决袁否,就当全力以赴,以雷霆万钧之势击破之!”

“善!”曹操重重拍案,终于做出决断,说,“吾当亲率十五万大军前往征讨汝南,定要叫袁否小儿束手待毙!”

十五万大军,也是曹操目前能够调动的全部兵力,除了这十五万大军以外,各州郡虽然还有不少军队,可那都是些郡国兵,既缺乏训练,更缺乏军械,战斗力极有限,所以,曹操举十五万大军讨袁否,真可以说是苍鹰博兔、拼尽全力了。

曹操的军令很快传达下去,许昌的战争机器立刻开动起来。

从第二天开始,原本驻扎在沛国前线的十万曹军便纷纷开往沛国与汝南交界的城父、郸县一带集结,原本分散在颖川各个县屯田的五万精锐战兵也开始往许昌集结,除此之外,囤积在济阴郡、陈国、梁国的粮草、军械也开始源源不断的南运。

只不过,大军的调动以及粮草军械的转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却需要一个过程,以最快的估计,曹军也至少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分割线)

中秋,悠闲的午后。

袁否难得有了闲暇,正躺在平舆城郊的竹林里小憩。

小乔跪坐在数步开外的小溪畔,正在据案轻轻抚琴,小若榴却手拿一把团扇,站在袁否身后轻轻的给他扇着风,娇妻美婢,何止是惬意?

一阵轻风微微拂过,吹动无数竹叶沙沙作响。

刚刚还显得昏昏欲睡的袁否便立刻惊醒过来,一下坐起身来。

“公子,你怎么了?”小若榴立刻紧张的问,小乔也停了手,一双水盈盈的美目向袁否投过来关切的神色。

袁否却仰起头,看着风中摇曳的一片片竹叶,若有所思的说:“风起于青苹之末,曹操要出兵了,曹操要出兵!”

说第一句话时,袁否用的还是带疑问的语气,再说第二遍时,却成了肯定的语气,接着又以无比笃定的语气说道:“没错,曹操要出兵了!

小乔和若榴面面相觑,曹操要出兵了?

袁否却扭过头,喝道:“阿奉!”

丁奉便一溜烟跑过来,大声问:“公子有何吩咐?”

袁否大袖一拂,说道:“即刻请子扬先生、子恢先生还有各位将军前来本公子的竹林小榭,有要事相商议!”

“诺!”丁奉答应一声,又一溜烟的去了。

很快,刘晔、杨弘、纪灵、徐盛、太史慈、甘宁、梁纲、李丰、陈纪、乐就、周仓、廖化、黄邵、何仪、何曼、裴元绍便相继来到袁否的竹林小榭。

徐盛一进门,就大声禀报:“公子,刚刚细作回报……”

不等徐盛说完,袁否便抢着问他道:“可是曹操出兵了?”

徐盛讶然说道:“公子如何得知?”

“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袁否很装逼的微微一笑,又说,“说说具体情况。”

徐盛便回答说:“派往沛国的细作刚刚传回消息,大量曹军正向汝南北部的城父、郸县一带集结,据估计,出动的曹军差不多有十万人!”

袁否嘿嘿一笑,说道:“嘿嘿,十万人?驻扎沛国的曹军最多也就十万人吧?这也就是说,沛国的曹军这次是倾巢而出了,这还只是沛国方向,许昌方向定然还有会曹军,两者相加,至少二十万人,曹操这次却真是全师来犯了!”

说完,袁否又扭头对刘晔说道:“子扬,我们的战术意图却达成了,曹操果然如我们所愿,打算调集所有的军队前来汝南,此刻沛国前线想必是十分之空虚了!”

刘晔点了点头,忧心忡忡的说:“话虽如此,曹军此时只是向城父、郸县集结,却仍未进入汝南,仍不能排除这只是曹军在虚张声势,我们若现在就放弃汝南,转进沛国,却极可能反而坠入曹军算计之中。”

“那是自然。”袁否大手一挥,洒然说道,“在曹军没有深入汝南郡之前,我军却是绝对不会转进沛国的,曹操若真存的虚张声势之念,却注定要失望了。”

停顿了一下,袁否又接着说道:“现在要讨论的是,如果曹军全师来犯,我们又该如何应敌?无论如何,这一仗都是必须打的,必须在汝南打出了威风,才能把曹操大军诱入汝南腹地,沛国前线才会真正变得空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