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144章 医学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144章 医学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在彭蠡泽上船行半日之后,船队顺利驶入寻阳码头。↗UU小说,uu234

袁否乘坐的大船是庐江水军的战船,所以无需归还,但是用来运兵以及运输粮草辎重的船只大多是从皖城征发的民船,到了地头之后还得放还,袁否为了做人情、赚取名声,连整个庐江郡都让了出去,自然更不会扣下区区百十艘民船。

从码头弃船登岸,前面不到百步便是寻阳城的东关。

远远看过去,只见这座小城左依大山,右邻彭蠡泽,地势极为险要,只不过,城墙高度却不过两丈左右,而且城墙外表面的包砖垮塌了好几处,明显年久失修,当然了,现在整个大汉天下的城池基本上都是这副样子。

不过这一次,袁否却不会像修葺居巢那样,花大力气修葺寻阳关了。

第一个,是因为人力不足,修居巢时有十几万流民,现在却是没了,带来寻阳的三千老兵虽然都是精壮,却因为持续半个多月的恶战,一个个全都是筋疲力尽,现在急需修整以恢复体力,又哪有余力修葺城墙?

再一个,却是没有必要大肆修葺寻阳,因为袁军不会在寻阳呆太久。

袁否之所以借寻阳六个月,却是为了迷惑孙策,让孙策和周瑜误会以为袁军真的会在寻阳呆到年底,这样一来,江东军就不会急于用兵了。

事实上,袁否只准备在寻阳休整半月,半月之后袁否就会弃寻阳北上。

袁否选择的行军路线,也与周瑜想的如出一辙:就是翻过大别山北上!

袁否之所以急着北上。是因为他知道就在今年。中原将发生大的变故。吕布将会因为猜忌而攻伐刘备,刘备战败之后将依附曹操,曹操和吕布将会交恶,而这时,将是袁否穿越中原的最佳时机,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了。

因为此时,曹操和吕布正值互相猜测、互相提防,双方都不会下死力气截杀袁否。以免让对方捡便宜。

战国策燕策里记载的鹬蚌相争的典故,曹操和吕布岂能不知?

如果等到明年,吕布败亡之后,袁否恐怕就只能不远万里绕道关中或者走海路了,如果绕道关中,粮草的供应是个大问题,若走海路,船只又是个难题,若没有尖底的海船,仅凭借平底的河船。十有**会葬身大海之中。

靠近城关,袁否却发现关外聚集了上千人。

却是寻阳城内的老百姓扶老携幼迎接来了。

不得不说。袁否现在真的是名声在外,闻听袁否到来,寻阳的父老真是喜出望外,纷纷携家带口、箪食壶浆出城前来相迎,袁否免不了又做了番亲民秀,又当场颁布了军令,军中但发现扰民者,立斩不赦。

然而,袁否还未下鞍,就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华佗,这个千古神医,替袁军救活了至少上百个重伤兵的手术外科鼻祖,居然向袁否提出了告辞,华佗他要走了。

“华侍医,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袁否问道。

对于袁否的这个问题,华佗早就已经考虑过了,当下回答说:“公子,小人闲云野鹤惯了,实在受不得太多拘束,先前蒙公路公征召入宫,充当侍医,便是迫不得已,而今公路公已然仙逝,小人也该到了离开之时了。”

袁否说道:“华侍医,军中的伤员可是离不开你。”

华佗说道:“公子哪,有道是医者仁心,军中有伤员,小人自当竭力救治,然则天下之大,却并非只有公子这里才有伤员哪?何况,小人之医术,也需要更多的实践,若长时间留在公子这里,小人的医术也终不会有所寸进。”

华佗是个实在人,心里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华佗的意思就是,我不能只为你一人行医。

看到华佗去医甚坚,袁否便只能祭出绝招。

当下袁否对华佗说:“华侍医,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医术成为一门学说?”

“让小人的医术成为一门学说?”华佗讶然说,“公子说笑了,歧黄之术,又如何配与各家学说相提并论?”

“有何不配?”袁否说道,“昔先秦之时,医家不也是百家之一?”

华佗闻言哑然,的确,先秦之时,医家的确曾是百家之一,只是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余各家的地位才急转直下,医家更成了贱术,连带着行医的医匠也成了低人一等的贱役,往往为世人所轻。

看到华佗似有所心动,袁否又趁热打铁说:“华侍医,也不瞒你,我已和子扬先生商定好去处,等到了冀州之后,便向我伯父袁绍自请镇守辽东,到了辽东,便立刻在郡中创办一所医学,由你来担任教席,专门教授外科医术。”

华佗的眼睛便立刻亮起来,袁否若真能成为辽东太守,若真能在辽东办一所医学,并且让他担任教席,传授外科医术,对于医学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好事!华佗所担心的,就是他的外科医术无法传下去。

不过,华佗的眼睛仅只亮了一下,便立刻又黯淡下来。

天下的读书人可不多,而区区一个辽东郡,读书人就更少了。

就那么几个读书人,只怕也是人人争着研读儒学去了,又怎么会有人愿意跟着他华佗研习医术呢?说到底,医术就只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而已,顶天了也不过当个侍医,而儒术却是可以出将入相,封妻荫子,两者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当下华佗说道:“公子说笑了,不会有士子愿意学医的。”

袁否当然也想过这个问题,接着说道:“华侍医,如果我现在就说,辽东的读书人都愿意跟着你学医,那肯定是假话,但是请你一定相信我,等到了辽东之后,我会极力引导辽东士子学习医术,因为,在辽东,医术将拥有和儒术一样的尊崇地位!”

“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华佗却根本就不相信,摇头说,“公子,若医术真拥有跟儒术一样的地位,若辽东士子真的争相学医,只怕你就又要挠头了,因为,士子都学了医,你又靠谁替你治理地方,管理军民百姓呢?”

华佗的意思就是,读书人就这么多,这批人学了医,就没人学儒术,你总不能让精通医术的医匠去治理地方,管理军民百姓吧?说来说去,就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太少,士子的总量太少了,这是个不可调和的主要矛盾。

袁否却早有准备,回头打了个响指。

倩影一闪,小若榴便捧着一册简装书走了出来。

袁否从小若榴手中接过那册简装书,然后递给华佗。

这样宝贝,袁否原本是不准备轻易示人的,可现在,说不得只能让华佗先睹为快了。

华佗有些困惑的接过简装书,起先他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待看清楚之后,顿时间就变了脸色,失声叫道:“郑老夫子所著古文尚书注?”

华佗虽然是医匠,可他也是读书人,也是个识字的。

而尤为关键的是,华佗也知道读书人数量少的原因。

天下的读书人之所以数量稀少,却是因为书简昂贵!除了那些世家豪门以外,也只有各地的士族才拥有书藉,庶族寒门子弟要想读书却是千难万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天下的读书人只能出自世家以及士族,而鲜少有寒门子弟。

像郭嘉、贾诩这样的寒门子弟,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然而,世家终究只是少数,士族也是不多,所以读书人的总量就始终上不去。

华佗捧着袁否给他的书册,隐隐约约觉得,这本书册极有可能改变这个格局。

果然,袁否说道:“华侍医,你手里拿的这本书,工本不过区区百余钱,如果大量印刷的话,工本还会降低,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等到了辽东,我可以让整个辽东,所有的寒门子弟全都读得起书!”

“所有的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华佗霍然色变。

“不错,我要让所有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袁否点点头,又严肃的说道,“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愿意跟你学医术。”

顿了下,袁否又更进一步说道:“将来,我若能扫平天下,更会让全天下的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还会让医术成为跟儒术一样的名家学说,华侍医,你也将成为一代宗师,现在请你告诉我,华侍医,你还要走吗?”

“不不,我不走,我不走了。”华佗连连摇头,说,“公子,小人不走了。”

“很好。”袁否欣然说,“那你赶紧忙去吧,这里紧邻大山,山里定然有不少草药,我让文向拨给你五百军士,你带他们进山采药去吧。”

“喏,小人告退。”华佗兴冲冲的领命去了。

待华佗走得远了,小若榴才问袁否说:“公子,你说的都是真的?”

“你是说,让全天下的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袁否点头,说道,“这是真的。”

袁否的确没撒谎,他心里的确有个宏大的构想,他的确打算在辽东建一所大学,而且这所大学的校长都已经选好了,那就是经学大师郑玄!要不然,袁否也不会刻意从刘晔那里借来郑玄所注古文尚书,并将其印刷成单册。

只不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却何其难?

就眼下,还是休整好了军队再说其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