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43章 讨逆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43章 讨逆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孙策也真是命大。

孙策的身上中了三枝竹矛,其中右腿、左肋处的伤势并不致命,锋利的竹矛在孙策左肋以及右腿外侧撕开了两道深可见骨的血槽,却并没有伤及筋骨,失血虽然多,但只需敷以草药,再包扎一下很快就能痊愈。

真正致命的伤口是在左肩。

一枝足有儿臂粗细的竹矛从鳞甲缝隙攒入,直接贯穿了孙策的左肩胛,如果伤口再往下移寸许,竹矛就直接洞穿孙策的心脏,那他就必死无疑了。

然而,既便竹矛没有贯穿心脏,却也给孙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毕竟,现在还是东汉末年,手术外科经由华佗草创,还远未传扬开来,孙策受的又是古时代最致命的贯穿伤,一般情况下,必死无疑。

然而,庆幸的是,江东军的随军医匠中恰好有一个华佗的弟子。

这个弟子还是华佗的得意门生,跟着华佗学过系统的手术外科。

华佗的这个弟子足足忙碌了四个多时辰,才终于清理好孙策的创口,然后驳好骨,最后缝合伤口,伤口缝合好之后,周瑜领着程普、韩当、贾华、周泰、蒋钦等将走了进来,只见孙策脸色,白得就跟纸一样。

周泰劈手揪住医匠衣襟,厉声喝问道:“主公伤势如何?”

华佗的弟子不慌不忙道:“将军休要担心,主公伤势虽重,却无性命之忧,只是百日之内且不可再动刀兵,否则定有性命之忧。”

听说孙策并无性命之忧,周瑜等人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始终黑着一张脸的贾华更是两手抱头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此时此刻,贾华内心的自责当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述,若是孙策真有个好歹,贾华那可就真是百死难赎其罪。

孙策的体魄也真是强悍,手术之后的当天傍晚他就醒了。

孙策苏醒之后,发现榻前跪坐一人,却是他的至交周瑜。

周瑜看样子是累极了,竟然跪坐在榻前的草席上睡着了。

孙策挣扎着想要坐起,却不小心牵动伤口,疼得立时哎呀一声躺回到榻上。

周瑜一下就被惊醒了,关切的道:“伯符你醒了?”

孙策向着周瑜自嘲的笑了笑,说:“公谨,让你看笑话了。”

“伯符说的哪的话?”周瑜说道,“这世间本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区区小败,又何必挂在心上。”

孙策便叹了口气,说道:“可败在袁否小儿手下,某心有不甘哪。”

孙策的确不甘心,想他十八岁开始领兵东征西讨,就没有吃过哪怕一次败仗,败在他手底下的豪杰不知凡几,何曾想过竟会栽在袁否这么个毛都还没有长齐的孺子手下?

周瑜却摇了摇头,说道:“伯符,你知道吗?你败得其实一点不冤,因为你犯了兵家大忌,你过于轻敌了。”

孙策看着周瑜,目光猛一凛。

这话也就周瑜敢说,换别人,哪怕是程普这样的老将也不敢。

周瑜却不以为意,目光平静、坦然的看着孙策。

两人对视了足足有数息之久,孙策才叹了口气,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某的确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今后,公谨当时时提醒某才是。”

“这却是不必。”周瑜摇手说,“伯符你岂是会重蹈覆辙之人?”

孙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道:“公谨你来得正好,你这便率领大军前往龙亢,替某报此一箭之仇。”

周瑜却摇了摇头,说道:“伯符,我江东军先败下蔡,再败龙亢,军心已沮,此时却不宜再与袁氏残部厮杀了,何况,袁氏残部已经窜入沛国境内,沛国却又属于豫州,我江东军进入豫州,却是名不正言不顺,容易授人口实。”

“那也要去。”孙策恨恨的道,“绝不能让袁否小儿跑了!”

周瑜深深的看了孙策一眼,他知道,孙策真正在意的其实并不是这一箭之仇,孙策真正在意的是传国玉玺!

这传国玉玺,就是横在孙策心头的心魔。

周瑜幽幽说道:“伯符,有句话某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孙策道:“公谨,你我名为主从,实为兄弟,有什么话不能讲?”

周瑜道:“那好,那某就直说了,某以为传国玉玺实为不祥之物,先主公自洛阳得到传国玉玺之后,我江东遭了多少变故?先主公更因此而惨遭刘表暗算,不幸见弃,伯符难道就不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吗?”

孙策低下头,默然不语。

孙策显然并没有被说服。

事实上,在孙策心底一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孙策坚持认为,当年孙坚招讨董卓时,得以第一个攻入洛阳,更得以从枯井之中得到玉玺,是因为孙氏乃是天命所归,这是上天在兆示,孙氏将取氏刘氏成为九州之主。

所以,孙策无论如何也要夺回传国玉玺。

见孙策低头不语,周瑜就知道他根本没听进去,当下叹了口气,又道:“伯符,既然你非得到传国玉玺不可,那某就全力助你成事,不过你大可不必着急,安心静养便是,袁否小儿跑不了,传国玉玺也一样丢不了。”

孙策抬头讶然道:“公谨此话何意?”

周瑜微笑道:“某料定袁氏残部必投庐江!”

“庐江?刘勋?”孙策恍然道,“还真有可能。”

说完了,孙策又嘿然说道:“嘿嘿,刘勋这厮几次对某阳奉阴违,丝毫不把某这个扬州牧放在眼里,这次正好把庐江的麻烦也一并解决了。”

周瑜道:“庐江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不过现在还缺一样东西。”

“缺一样东西?”孙策道,“什么东西?”

“名分。”周瑜道,“若是没有朝廷诏令,则师出无名。”

孙策道:“某乃是朝廷敕封的扬州牧,刘勋只是扬州治下一郡守,他不遵某号令,某就可以惩治他,这难道不是名分?”

周瑜道:“按例律,伯符你当然可以惩罚治下不遵号令的郡守,却无权罢免郡守,更无权举兵讨伐治下的郡守。”

孙策默然,因为周瑜说的在理。

根据大汉的法度,一州刺史或者州牧,跟郡守同为朝廷命官,其任免权在朝廷,州长官对郡守只有纠劾之权,而无任免之权,更无出兵讨伐郡守的权力。

只有持节的节将才能在特定情况下,譬如战时斩杀两千石以下官员,一郡太守,秩比两千石,正好在节将的生杀予夺大权之内。

孙策默然了片刻,叹道:“公谨哪,这样东西我们只怕是等不到。”

“未必。”周瑜微微一笑,又道,“某料定曹操必然给予伯符假节。”

话音方落,便见贾华入内禀报道:“主公,有天使至。”

“天使?”孙策看了周瑜一眼,吩咐道,“快快有请。”

稍顷,贾华便领着一个宦官进了大帐,尖着嗓子喊:“有圣旨,汉骑都尉、乌程侯,领扬州牧,孙策接旨……”

孙策在病榻上微微欠身,说道:“启禀天使,臣孙策重伤在身,不便行跪礼,可由周瑜代为接旨,还望天使恕罪。”

周瑜便双膝跪倒,拜伏于地。

“也罢。”宦官扫了一眼孙策,发现孙策全身都裹着纱布,而且隐有血迹渗出,看样子的确不方便接旨,当下便改向周瑜宣布,“天子制曰:汉骑都尉、乌程侯、领扬州牧孙策讨贼有功,进封讨逆将军,假节,钦此……”

听到假节俩字,孙策的眼睛立刻明亮起来。

假节,就意味着他孙策从此成了节将,更意味着他对扬州治下所有两千石以下官员都拥有了生杀予夺的大权,这也就是说,曹操真正承认了扬州是他孙氏的地盘!

周瑜顿首再拜,朗声唱道:“臣周瑜,谨代主公叩谢龙恩,吾皇万岁。”

宦官宣完了旨,再将黄帛书往周瑜手里一塞就转身走了,随着汉室衰微,他们这些传旨宦官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以前外出宣旨,各地方官员见他们那就跟见了皇帝本人似的,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献上,现在却没有了。

孙策甚至没有让周瑜去送一下的意思,只是让贾华把宦官送走了事。

等到贾华跟宦官离开,孙策对周瑜道:“公谨料事如神,曹操还真就给我们送来了最想要的东西。”说完,孙策又嘿然一笑,说道,“现在,某再想要收拾刘勋,却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

周瑜笑道:“不过,曹操也没安什么好心,这不过是驱虎吞狼计罢了。”

“驱虎吞狼计?”孙策嘿然道,“嘿嘿,曹操想借某吞了袁否,某却也想吞了袁否,这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不过总有一天,曹操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的。”

“那是自然。”周瑜洒然道,“曹操今天错看了伯符你,将来终究会为他今天的错失,付出沉重的代价。”

孙策当下喝道:“贾华何在?”

刚刚送走宣旨宦官的贾华应声入帐,大声道:“末将在。”

孙策道:“传令,大军即刻开拔,前往庐江。”

“诺!”贾华拱手一揖,领命去了。

周瑜担心的道:“伯符,你这伤势……”

“无妨。”孙策淡然道,“区区小伤,还要不了某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