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0章 效忠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0章 效忠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8:35 来源:笔趣阁

变起仓促,江东军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然而,相对于城内的一边倒,城外却是另一副景象。

一开始由于江东军毫无防备,所以让出城投降的五百袁军夺回了兵器,并且还斩杀了不少江东军,可是很快,江东军便稳住阵脚开始展开反击。

单就战斗力而言,袁术的羽林卫是没办法跟孙策的这两千骑兵相比的。

孙策的这两千骑兵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是精锐中的精锐,袁术的两千羽林卫虽然也是从二十万淮南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但无论是装备、训练还是战斗经验,都无法跟孙策的两千铁骑相提并论,士气就更不能比。

不到半刻钟,出城投降的五百羽林卫就落入下风。

若不是城头上的羽林卫给了袍泽足够的弓弩支援,出城的这五百羽林卫只怕早就已经让城外的江东骑军给全歼了。

但既便这样,到这会,城外的五百羽林卫也已经死伤过半,撑不了太久了。

残存的两百多羽林卫依托城墙结成方阵,负隅顽抗,江东骑军采用的是骑兵对付步兵的经典战术,后世称之为剥洋葱战术,就是一次次的横切,一层一层的剥掉步兵方阵的外围防御,直至步兵方阵彻底崩溃,然后一鼓聚歼。

当江东骑兵剥到第九次,城头上忽然大声喧哗起来。

接着,大量血透重甲的袁军羽林卫便出现在城头上。

城外的江东骑军便再顾不上对付负隅顽抗的羽林卫,纷纷勒马驻足,一个个都翘首往城头上方看,一种不安的气氛开始在江东军中漫延,难道,太史将军和进城的两百多袍泽已经遭受不幸?不,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太史慈将军骁勇无双,谁杀得了他?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们的幻想。

一个同样被血迹浸透襦衫的青年出现在城头,青年手里拎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这颗人头早已经被砍得血肉模糊,根本就看不清眉目,但是江东军将士心中的不安情绪却是更加的浓郁了,难道,难道真的是太史慈将军的人头?

襦衫青年猛然举起人头,令其面目正对城外。

“太史慈首级在此,尔等何不早降?!”袁否高举着太史慈人头,大声咆哮。

城外的江东骑军顿时骚动起来,原本高昂的士气顷刻之间就一落千丈,这就是勇将领军的致命弱点,勇将领军,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固然可以极大提振军心士气,可一旦勇将战败身死,整支军队立刻就会土崩瓦解。

下一刻,下蔡城门突然间打开,一队队羽林铁骑气势汹汹,呼啸而出。

原本缩在城墙下负隅顽抗的两百多羽林卫残兵也趁机发起凌厉的反攻。

因为主将太史慈战死,江东骑军的士气原本就已经跌到谷底,此番又遭到袁军羽林卫的两头夹击,立刻全军动摇,当一支军队没有了士气,失去了斗志,那么,无论再好的训练,再精良的装备也都是摆设。

勉强支撑了半刻多钟,江东军便兵败如山倒。

“杀光他们,杀光他们,杀光他们!”袁否站在城头上跳脚怒吼,这一次,他终于没敢像上次那样率领羽林卫冲阵,上次他是别无选择,这次他却不敢再冒险了,身先士卒固然更容易获得将士们的爱戴,却也容易送命。

也许是时候学点武艺了,不求成为许褚、太史慈这样的猛男,至少也不能比刘备、曹操他们弱吧?想当初刘备可是也曾提着双股剑,在虎牢关前跟吕布交过手的,虽说当时身边有关羽、张飞两大绝世猛男,但至少证明刘备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可是,该找谁学艺呢?袁术帐下貌似没有超一流的猛将啊。

袁否在城头胡思乱想,在城外,羽林卫却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是役,随太史慈前来下蔡的两千江东铁骑,最后只逃回去不足五百骑,其余不是被杀就是被生擒,袁军还缴获了数百战马,还有大量的甲胄以及兵器,更重要的,就连孙策帐下的头号大将,太史慈,也被袁军斩杀!

张牛犊率军足足追出二十里才收兵回城。

一进城门,张牛犊就翻身下马,无比兴奋的走到袁否身边,一边手舞足蹈的说道:“公子,老张加入羽林卫也有好几年了,从来没打过这么畅快的仗,服了,公子,老张真是服你了,也只有公子你才能带着我们打败江东军。”

张牛犊身后,得胜归来的羽林卫将士也纷纷向袁否投来无比狂热的目光。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对于军人武夫来说,只要你能带着他们打胜仗,获取战功,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追随你,拥戴你,相反,如果你不能带着他们打胜仗,那么,哪怕你的出身再高贵,哪怕是帝室之胄,他们也一样抛弃你。

譬如说刘备,明明是帝室之胄,可在前期为什么老成不了气候?

原因很简单,因为刘备老打败仗,别人跟着刘备觉得没啥前途。

曹操就不同,除了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吃过败仗,后来就几乎没败过,所以追随老曹的能人就多,老曹也就很快形成了气候。

袁否从张牛犊的身后找到了那个先后救了他两次的年轻人,笑着问道:“兄台,现在你该告诉我你的名字了吧?”

年轻人还想推托时,张牛犊却早已经替他说道:“公子,这厮叫徐盛,琅邪人,前阵子带着他老母躲避战乱经过寿春,某见他身手不错,就强留下了。”

“徐盛?”袁否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这也是一个猛人啊。

不过在三国前期,由于猛人实在太多,所以不显山不露水,到了后期,徐盛却是东吴少数几个有能力独挡一面的大将之一。

被张牛犊道出身份,徐盛只得上前向袁否见礼:“徐盛见过公子。”

袁否没有马上回礼,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徐盛,从徐盛两次拒绝报出名号,袁否就隐约能够猜到,这家伙明显不看好袁氏的前途,所以并没有打算在袁氏帐下多逗留,历史上这家伙最后不就抛弃袁氏投奔了孙权么?

不过,相比太史慈已成为江东孙氏的忠实走狗,徐盛这会还没有投奔孙氏,应该还有挽回的余地,虽然袁否对自己的魅力缺乏足够的信心,但是有可能的话,袁否还是希望多招揽几个像样的谋臣武将的。

见袁否只笑不回礼,徐盛还以为袁否是嫌他礼轻了,当下长长一揖到地道:“徐盛,拜见公子。”

“呵呵,文向不必多礼。”袁否赶紧伸手搀住徐盛,然后盯着徐盛眼睛问,“文向两次不愿以姓名见告,可是在心里瞧不起袁某?”

徐盛心里奇怪袁否怎会知道他的字,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公子说笑了,在下一介庶族出身,又岂敢瞧不起公子?”

袁否知道徐盛这话言不由衷,不过他也不点破。

当下袁否又转移话题道:“文向,令堂可安好?”

徐盛闻言神情一黯,道:“先母已于数日前见背了。”

袁否闻言不由一窒,说:“文向,有机会替我向令堂敬柱香。”接着又问,“文向,不知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徐盛一时无言以对,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认真想过。

老母还在堂时,徐盛只想护送老母去个没有战乱的世外桃源,侍奉老母安享天年,现在老母仙逝,徐盛一下就没了人生目标。

袁否说道:“文向若暂时无处可去,不若先留下。”

徐盛抬头看着袁否,默然不语,凭心而论,之前徐盛并不觉得袁术、袁否父子是值得效忠的雄主,可现在,徐盛逐渐觉得,他之前或许看错了袁否,至少从最近的这段时间,袁否的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

不说,那就是默认,既便内心还有些动摇。

“文向,那就这么说定了。”当下袁否微笑着向徐盛伸出右手,徐盛稍稍犹豫了下,终于还是伸手,跟袁否用力相握。

见徐盛终于答应效忠自己,袁否顿时大喜过望。

尼妹的,这可是第一个向他表示效忠的猛人啊。

当下袁否问张牛犊道:“老张,徐盛现居何职?”

张牛犊道:“徐盛因上次反击有功,末将已经提拔他担任队长,这次这小子又斩获了不少战功,末将打算提拔他当屯长。”

汉军编制,一伍五人,设伍长。

一什十人,分左右伍,设什长。

一队五十人,分前后左右中什,设队长。

一屯一百人,分左右队,设屯长。

一曲五百人,分前后左右中屯,设军侯。

一部一千人,分左右曲,设司马。

一营五千人,分前后左右中部,设校尉。

“徐盛救了本公子两次,一个屯长哪够?”袁否直截了当道,“这样,就让徐盛当右部左曲的军侯,对,就这么着。”

“右部左曲的军侯?”张牛犊目瞪口呆。

如今的右部,司马赵铁柱已经阵亡,标下两个军侯也在这次战斗中阵亡,徐盛被袁否提拔为右部左曲的军侯,名义上说是军侯,其实行使的就是右部司马的职责了,尼妹的,这徐盛爬的也未免太快了吧?

“怎么,你有意见?”袁否冷冷的道。

“没有,末将当然没有意见。”张牛犊赶紧摇头,经过水门反击战,以及这次下蔡之战的大胜,袁否在羽林卫的威信终于建立起来,既便是张牛犊这样的悍将,也不敢轻易冒犯袁否的虎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