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261章 约定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261章 约定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14 来源:笔趣阁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成民之职责?

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袁否终于亮出戏肉。∈↗UU小说,uu234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遂即摇头笑曰:“公子莫要寻老朽开心。”

显然,袁否并不相信袁否就真的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

袁否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将准备好的雕版印刷本《郑注尚书》从包袱拿出来,双手递给了郑玄。

郑玄初时还有些不解,不知道袁否给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当郑玄看清楚手里拿的是什么之后,脸色便微微一变。

是书,袁否给他的竟然是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纸质的书藉!

对于纸张,郑玄并不陌生,早在几十年前,蔡伦就已经发明了蔡侯纸,不过蔡侯纸价格昂贵,相比丝帛也是不遑多让,既便是普通的士族也是消费不起,所以鲜少有人拿祭侯纸来抄书,世间书藉仍然多用竹简、木牍。

袁否送了这么一本抄写精美的纸质书,可谓是一份重礼。

尤其袁否送的还是郑玄自己注的尚书,这就格外的难得。

当下郑玄起身向袁否拱手作揖说:“老朽何德何能,蒙公子馈赠如此重礼。”

“区区薄礼,夫人又何必挂怀?”袁否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若是夫子喜欢,我便送上百册、千册又有何妨?”

“什么?”郑玄瞠目结舌的说道,“百册、千册?”

袁否便不再废话。回头向徐盛使了个眼色。徐盛便跟太史慈将一个大包袱抬进来。然后当着郑玄的面解开来,里面却整齐叠放着上百本书册,郑玄起身上前,抓起其中一册,果然跟他手中的那本尚书一模一样,字迹也是相仿。

“这这这……”郑玄有些凌乱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在印刷术出现前,书藉的传播全部靠手抄。甚至还有专门的抄工,但既便是最专业、最优秀的抄工,也不可能将字迹写得如此之工整,工整到两本书中的字迹竟然近乎于相同,至少郑玄从未见过有这样的手艺。

抄书费时费力,用来承载文字的竹简、木牍又太笨重昂贵,这是阻碍书藉大量出现、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此,除了少数世家大族以及商家外,既便是一般的士族豪强。家里也没有几册藏书,所以读书人才会如此稀少。

一句话。抄书的不易和竹简、木牍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并且完美结合,却破解了这一难题。

隋炀帝之所以得以推行科举,跟印刷术推广之后造成的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才使广大寒门士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寒门士子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就使国家的读书人群体变得更加庞大。

读书人群体的庞大,才使得世家豪门垄断知识成为了昨日黄花。

有了寒门士子的强有力的竞争,科举的推行才成为可能,否则,若是没有书藉的盛行于世以及读书人群体的空前庞大,推行科举就是个笑话。

郑玄是一个懂行的,他立刻就从袁否提供的这一叠书藉中品出了玄妙。

当下郑玄问袁否说:“公子,如果老朽没有猜错,这些书并非是抄的,对吧?”

“夫子慧眼如炬。”袁否说,“不错,这批书册并非手抄,是使用雕版印刷印的。”

说完,袁否又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郑玄说了,郑玄听了连声赞叹,所谓的雕版,其实跟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印章小,字也少,而雕版却要大得多,字数也更多,但原理是相通的,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袁否又说道:“夫子,这样的书藉,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而且,我更可以将你所有的典藉全部印刷成册,只要你提出来,还可以搜罗天下藏书,印刷成册,若如此,你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天下万民之职责?”

郑玄听了怦然心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仕途上早已经没有了追求。

郑玄现在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著书立说,再有那便是跟孔夫子一样,教书育人。

若是袁否真能够将他的所有的著作全部印刷成册,而且印个上千册甚至上万册,再然后推行于世,然后一代一代流传下去,那他著书立说的宏愿岂非就达成了?千载以下,他在后世读书人心目当中的地位甚至不在孔子之下。

至于说教书育人,那更是他所向往之事。

连孔夫子都没能够完成教化万民之壮举,他郑玄也不求教化万民,只要天下的读书人能够增加一半,他就足可以名垂青史了。

不过,郑玄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见过太多的风风雨雨。

郑玄不动声色的压下了心中的悸动,笑着摆手说:“公子说笑了,老朽老矣,近来更是深感精力不济,又岂能担负起如此重任?公子若不弃,老朽倒可以向公子举荐几名弟子,如崔琰、国渊皆是俊彦,且均未出仕,足可以担当重任。”

崔琰?

国渊?

袁否听了怦然心动。

作为一名穿越众,袁否当然听说过崔琰和国渊的大名。

尤其是崔琰,更是出了名的正直,崔琰的正直,甚至正直到了连曹操见了他都要肃然起敬的程度,所以,由崔琰选拔、举荐人才是绝对公平公正,这简直就是全天下最靠谱、最当仁不让的史部尚书人选。

若能将崔琰、国渊揽入麾下,袁否当然是喜闻乐见的。

不过,袁否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的目标却是郑玄本人!

郑玄可是崔琰、国渊的老师,只要搞定了郑玄,崔琰和国渊还能有跑吗?那时节,不仅仅是崔琰或者国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闻风而至,投入他袁否的麾下效命,所以说,无论如何也要搞定郑玄。

但是袁否知道,不说点干货,只怕是很难说服郑玄了。

当下袁否说道:“老夫子也是见过我家伯父的,当知道我伯父是个什么样的性格,这次我携传国玉玺来投,伯父必然予以重赏,不出意外,外放当个太守当是没什么问题的,却不知老夫子以为然否?”

郑玄微垂的睫毛便微微一动,但仍然没有说话。

袁否接着说道:“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攻伐不止,放眼天下九州,竟找不出一处可供安放书桌,当下之青州虽然安定,焉知他日就不会遭受兵灾?别的不说,光是我伯父与曹操之间便必然有一战,老夫子以为然否?”

“这也正是老朽想要对公子说的。”郑玄终于说话。

郑玄之所以不肯答应袁否的邀请,主要就是怕袁否会因为袁绍的败亡而败亡,袁否若是败亡,那么他许下的所有的诺言都将会随之烟消云散,到那时,别说是著书立说,他郑玄就是想找块教书育人的乐土都再找不着。

听了郑玄这话,袁否心下便一喜,这事有门了!

当下袁否又说:“老夫子,方今天下虽难觅乐土,但有一处却仍然堪称是净土,至少在那里不用担心中原的战乱波及。”

“公子是说辽东?”郑玄终于动容了。

“不错,正是辽东。”袁否嘿然说道,“我会向伯父自请牧守辽东,公孙度父子虽然在辽东经营多年,但是这父子俩却是刻薄寡恩,治下士族豪强均多有怨言,非学生自夸,学生他日若入辽东,翻手可擒公孙父子。”

袁否这几乎就是在跟郑玄说:辽东早晚是我袁否的地盘,我若是拿下了辽东郡,再请你去辽东教书,你干不干?

郑玄深深的看了袁否一眼,他真不知道袁否哪来的信心?

公孙父子在辽东经营多年,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又岂是说铲除就能够铲除的?

但是,必须得承认,郑玄真的动心了,如果袁否真能入主辽东,然后请他过去,在辽东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郑玄自然是千肯万愿的,不过,郑玄却不会现在就答应袁否,现在说再多也是虚的,小子,一切等你当上辽东太守再说吧。

当下郑玄微笑说:“公子,今日天色已晚,老朽已命家仆备下粗茶淡饭,还望公子不要嫌弃才好。”这是把话岔开了。

袁否却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郑玄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袁否却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了,这老夫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所以,一切还是等他从袁绍那里讨来辽东太守的职位,再真正入主辽东之后再说吧。

其实,这个相当于就是一个约定了。

当下袁否欣然说:“如此就叼扰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