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袁氏枭雄 > 第110章 岂曰无衣

三国之袁氏枭雄 第110章 岂曰无衣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14 来源:笔趣阁

一场阴谋较量,双方最终以平局收场。UU小说,uu234

接下来的数日,江东军继续猛攻南关不止。

庐江郡的天气依旧恶劣依旧,江东军却并没有片刻懈怠。

不过,为了削弱庐江士族的抵抗意志,江东军并没有四面围城,甚至没有围三阙一,而是专一猛攻南门,另外三门却是放任不管。

事实证明,江东军这么做是有效果的。

前两天还没什么异常,可从第三天起,便陆续有庐江郡的士人官员跑到袁否面前,说些不着边际的怪话,说的很含蓄,但袁否又岂能听不出他们的弦外之音?庐江郡的士人官员希望袁否能够献出玉玺,向孙策求和。

这个,原本就在刘晔意料之中。

早在定计之初,刘晔就曾说过,到了江东军攻城最紧时,绝大多数士族豪强都会跳出来给袁否施加压力,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攻城最紧时,所以跳出来的士族豪强并不算很多,而且重量级的士族豪强还没有站出来呢。

但是,袁否已经可以预见到那一天了。

所以,借实战练兵的进程必须提速了。

为了加强练兵的效果,为了尽快使麾下这支缺乏训练、更缺实战的军队成长起来,袁否想到了后世解放军的一个招数:战后总结!

同样的士兵,在**阵营是渣,在中原战场被解放军打得到处乱窜,可一进解放军阵营却立刻成了强兵,在朝鲜战场打得以美国为首的十五国联军满地找牙,有人总结过其中缘由,认为有两大原因:其一忆苦思甜,其二便是战后总结!

忆苦思甜是大招,可惜现在没法采用。

因为忆苦思甜针对的是地主老财、土豪劣绅,对应到现在,那就是各县士族豪强,袁否要真发动麾下军队忆苦思甜,分分钟就众叛亲离,最后不用孙策来打,庐江的士族豪强就会把袁否捆起来献给孙策,就连刘晔、纪灵也会弃他而去。

忆苦思甜不能用,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搞战后总结。

千万别小看战后总结,这个听起来似乎没啥大不了,其实作用大了!

战后总结有三大好处,一是新兵能够从老兵那里学到血的经验教训,二是传授经验的英雄老兵会成为新兵们崇拜的偶像,进而激励新兵成为战斗英雄,第三个好处却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通过老兵与新兵间的互动,使军队变得空前的团结!

一支团结的军队,才是真正强大的军队!

秦军为何能兵吞六国,为何能一统天下?

一曲《秦风·无衣》道出了老秦人的心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举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然而,老秦人终究只是一个特例,秦军的举国血战也完全不可复制。

战争历来就残酷,而且动辄便要死人,士兵为自保,就会变得冷血,一些从战争中得来的血的经验教训,他们绝不会轻易教给别人,所以在古代中国,军队里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除非是同乡同里熟人,否则士兵与士兵之间的关系都很冷淡。

现在,袁否要设法打破这种疏离,使他麾下的军队真正的团结起来,使麾下的军队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从此之后,成千上万个人,将只有一个思维,只有一种声音!唯其如此,在接下来的残酷的转进冀州的千里征途中,这支军队才不会分崩离析。

袁否走进骁骑部左曲驻地时,邬思良正集结了左曲的四百人在搞总结。

看到袁否在纪灵和刘晔的簇拥之下走进来,邬思良灵便要打断台上正大声演讲的那个老兵,却被袁否制止了。

袁否制止了邬思良,然后走到角落,站着静静倾听。

“俺老牛要说的就一条,上了战场你千万不要怕死。”

“因为你越是怕死,就越死得快。”

“这是为啥呢?”

“因为你的对手不是瞎子,他看得出来哪个是胆小鬼,哪个是狠人。”

“一个是狠人,一个是胆小鬼,如果换成是你,你愿意跟哪个干仗?”

“嗳,所以说,你越怕死,你的对手就越是要干死你,因为你的人头是头,别人的人头也是头,同样是人头,同样是战功,你们说他会选哪个?反之,你只要够狠,狠到让你的对手一见你就绕着走,嘿嘿,你就是不想活都难。”

老兵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下去了。

看得出来,底下的士兵还是很认同这个老兵的发言的。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仍需努力,使这种认同变成互相间的信赖。

袁否正在思索怎样增加将士之间的信赖,忽然感觉到场中有些异样。

抬头看时,却发现四百名将士已经齐刷刷回头,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从四百将士的眼里,袁否感觉到了毫不掩饰的崇拜,他们崇拜自己!

邬思良也快步过来,拱手作揖,说:“公子,你给将士们讲几句吧?”

“好,我便讲几句。”袁否欣然应允,走到了台上。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秦风·无衣》”袁否先背诵了一遍无衣,又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字不识几个的大头兵们解释了三遍,然后说道,“我为什么要给大家说无衣?因为这首无衣却道出了老秦人的心声,老秦人在危急关头,每每能举国血战、共赴国难,这是为何?”

“因为老秦人深深懂得一个道理,他们乃是由蛮夷受周室王化而来,并非真正的炎黄子孙,他们若是不能够上下一心,共赴国难,就会被中原列国斩尽杀绝、亡国灭种!老秦人为了生存,所以才有了君臣百姓齐心,举国血战、共赴国难之壮举。”

“老秦人不过蛮夷后裔,尚且能够上下一心共赴国难,我们难道就不如他们?”

“将士们,我只想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在战场上,你唯一能够依靠的,不是我袁否,也不是你们的将军,而是你们身边的袍泽!”

“当你面向敌人、奋死拼杀时,你永远都不要忘记,站在你身后做为你后盾,替你抵挡来自侧面,以及背后刀枪箭矢的,他不是别人,而是你们的袍泽!”

“袍泽袍泽,何为袍泽?”

“当你需要依靠时,给你坚实臂膀的,是为袍泽!”

“当你感到孤单时,给你坚定支持的,是为袍泽!!”

“当你感到绝望时,给你最后鼓舞的,是为袍泽!!!”

“当你面临死亡时,毅然替你挡箭的,是为袍泽!!!”

袁否的音量逐渐拔高,到最后几乎是在声嘶力竭的大吼。

底下的四百将士也跟着心如潮涌,袁否的话,使他们对袍泽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定义,更使他们对身边的兄弟有了绝不相同的认识。

“将士们,好好看看你们身边的袍泽吧。”

“向他说声谢谢,也许明天,就是他替你挡下致命一箭!”

“再向他道一声拜托,因为,也许明天你就会战死沙场,而你的袍泽,将会为你赡养年迈的双亲,抚育年幼的孤儿。”

“最后告诉你的袍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哪怕天都塌下来,你都会在他的身后,当他最坚实的后盾!永不相弃!”

袁否语含至诚,四百将士立刻就被感染。

先是一个老兵,然后是两个,到了最后,现场四百将士,全都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袁否也为自己的说词所感动,眼含热泪,再次开始吟诵《秦风·无衣》。

先是旁边的刘晔跟着吟诵,然后是纪灵,再然后,邬思良和四百多骁骑也纷纷跟着吟诵起来,尽管不少将士是在滥竽充数,但他们的情感却是真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举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