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双鹰旗下 > 39、利益(二)

双鹰旗下 39、利益(二)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04 来源:笔趣阁

罗斯福很清楚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大英帝国已经彻底衰落了,虽然还顶着“日不落帝国”的名声,但它的工业能力已经降到了世界第5的水平,即使加上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仍不足以和德国人对抗,更不要说是轴心国联盟了。

大英帝国的皇冠已经掉落,而美国人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去继承它。首先,英国的殖民地和美国使用着同一种语言,有着相当强的认同感,本身和美国就有很紧密的联系。罗斯福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一直在瞄着英国人掉落和皇冠,他们渴望和英国人一样操纵整个世界,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

弗兰克林?罗斯福渴望在幕后操控这场战争,把它引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向上。但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美国人的“光荣孤立主义”。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到战争之中,繁荣地生活在上帝赋予他们从印地安人手中抢夺过来的在片得天独厚的富饶土地上。

罗斯福很明白这一点,在远东的战争是美国重整军备和振兴经济的一个绝佳机会。但日本人已经没有偿付机器、废旧钢铁、铝、特种金属和石油的美金,如果继续下去,日本人只能被迫向德奥低头,迫于他们的压力,返回到战争进行之前的位置。所以他需要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绕过《中立法案》,继续给日本人提供支持,使得这场战争能够继续下去。

“我们应该看到,如果中国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他们就会置于德奥的控制之下,成为协约国中的一员。如果有一天我们同德国发生战争,可以想象得到。那时我们将会面对数以千万计被德奥集团武装起来的中国人,那将会是我们和英国人、法国人加起来总兵源的数倍。所以,我认为,肢解中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霍普金斯继续说道,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死活和美国人没有半点关系。但一个被肢解的中国却符合美国现在和将来的利益,正如德奥集团在欧战后对俄国所做的一样。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绕过《中立法案》,继续为日本人提供帮助,但目前我的权限,只能批准一笔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援助,这肯定远远不够。”罗斯福在低声说道,“而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每年却会为中国提供大约3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所以我怀疑其中一定有什么秘密条约,也许北京方面加入到了柏林-维也纳-罗马轴心集团当中。”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疑虑。

“确实有这个可能。柏林-维也纳-罗马-北京轴心,德国人把他们的手从大陆上伸向太平洋,现在英国人在印度洋的地位摇摇欲坠,威廉二世的野心很快就会扩张到整个东南亚。”科德尔?赫尔也有所担心地说道。

“我更担心维也纳霍夫堡皇宫里的那一个,如果不是因为他,欧战前英国人的阴谋就会取得成功,那样德国就会受到极大的衰弱,而不是象现在难于控制。现在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法国人不得不把他们的仇恨掩藏起来。”罗斯福说道,“即使我们全力以赴。也没有把握能够打败他们。”

“总统先生,我们现在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应该是这会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多大的威胁!”战争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在一旁的补充了自己的看法,语中带着浓浓的担忧之意。“如果他们控制了印度洋和东南亚,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在北美。”

“我们需要一场战争来重新划分世界格局,象现在这样,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慢慢地被压缩。最后就会窒息而死,这等于是在慢性自杀。只有战争能够挽救美国的经济、甚至于挽救我们自己。如果欧洲不打仗,我们就自己主动挑起一场战争,也必须要打一仗,否则。美国经济早晚有一天会再次崩溃!”罗斯福抬起头来,坚定地说道。

“柏林——维也纳——北京”……在三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吗?当众人离开椭圆型办公室后,罗斯福不停的在纸上书写着这三个地名,他慢慢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威胁。

“哈布斯堡家的那位皇帝到底准备做些什么?”罗斯福再一次在嘴边喃喃着这个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崛起有可能让德奥两国丧失对安南殖民地的控制,毕竟这是法国以前从中国人手上抢夺的地盘,而且那里还生活着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人。

这是他不能理解的地方。

罗斯福一直渴望实施其“积极的干涉主义”政策,用重整军备来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在最新的《海军法案》中,为了应对世界各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国会倒是批准了超过10亿美元的海军重整军备方案,美国海军开始开工建造六艘“依阿华”级的超级战列舰。但是对日本的援助方案却没有得到通过,国会只允许日本人每年在美国销售不超过两亿美元的战争债券,美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孤立主义”情绪,导致了罗斯福“扩大军备出口”计划的失败。

即便如此,美国允许日本发行战争债券的举动依然引起中国人极大的反感,在许多城市,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美游子行。

这更让中国人几乎全面倒向了德奥集团。

“啊,罗斯福终于坐不住了,准备跳到前台了吗?”在霍夫堡皇宫,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白宫动向的李海顿实际上对今天这种结果早也有些预料,历史上美国曾支持中国的抗战,现在却在支持日本人的侵略,一切都出于利益的考虑。

李海顿并不担心日本人会打败中国,与日本和苏俄的战争会尽快让中国人变得强大起来。内战会使国家变得满目苍痍,但对外战争却会增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在这个世界,由于他的干涉,中国并没有出现长达十数年的内战局面,国内工业和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并没有出现一个所谓的“领袖人物”,但国家的运行相对平稳。

相对而言,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式比苏俄虽然显得缓慢,但却更为均衡和平稳,若没有苏俄的入侵远东,打乱了北京方面的军事部署,日本人也没有多大的可能会采取军事冒险,整个中国的发展会按照李海顿的设想,在1945年左右工业能力全面超过日本。

实际上在中国,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民族工业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阶段,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投入到重工业项目之中。

虽然中国之间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一场战争,但李海顿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推迟这场战争所爆发的时间,那样会对中国更加有利。

但俄国人的突然进攻还是打破了李海顿的预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