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双鹰旗下 > 4

双鹰旗下 4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8:04 来源:笔趣阁

穆勒一行到了广州,他们一行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中国海军准备在广州黄浦造船厂新建造的两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和海军航空兵的先期培训工作。

欧洲战争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一系列的军事变革,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兵器的出现促使军事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一军事变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陆军装备装甲机械化,指挥系统电子化以及航空部队在战争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主要集中在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装甲机械化不在海军的研究范围之内,海军在战后新技术和新兵器的主要讨论的热点是无线电探测系统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海军航空兵分为陆基航空兵部队和舰载机航空兵部队。一般而言,海军陆基航空兵部队归海岸守备司令部指挥,海军舰队只配备了少量的陆基航空兵部队,海军主要发展方向是伴随舰队作战的舰载机航空兵部队以及舰载机航空兵部队所使用的作战平台,即航空母舰。

作为老的海上霸主,英国人对于新兵器在海军领域的应用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英国人在战争之前和战争之中改建过数艘装备水上飞机的“水上飞机母舰”,并且用它们执行过两次著名的军事行动,一次是对德国齐柏林飞艇基地发动的空中袭击,另一次是在达达尼尔海峡对搁浅的“亚沃士”号战列巡洋舰进行了轰炸。

虽然老式笨拙的水上飞机在这两次行动军并没有出色的表现,而且两次空中攻击都没有取得成功,但还是引起了各国敏感的海军技术部门的极大重视。美国人用一艘排水量只有5500号的加煤船“水星”号改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号,其后,英国人也开始用一艘大型巡洋舰改建成了“暴怒”号航空母舰,奥匈海军也用一艘快速商船改建了“皮洛提翁”号航空母舰。这一时期各海军强国都已经开始用改造的方式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研究和探索。德国海军由于把资金都用于并不实用的“齐柏林飞艇”研制上,相对而言,他们对于航空母舰的研究起步稍晚。只是在战后才开始进行。

几乎所有的海军强国在发展航母的时候都采取的是小步快跑的方式,通过建造数种带有试验性质的航母来逐步熟悉航母的设计、建造以及使用方法。奥匈海军也不例外。不过在海军内部战列舰派和航空派的大争论中,皇帝却始终站在航空派一边,这种支持是其他国家海军所没有的。

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帝国海军只保留了六艘战列舰,之前的主力舰除战功赫赫的“拉德茨基”号作为纪念舰保存,在的里雅斯特港作为观光舰对国民开放参观外,其余战列舰都被送到船厂拆解。

英国人确实达到了目的,他们用一纸协议轻易地销毁了世界上几乎三分之一的战列舰。

在皇帝的全力支持下。奥匈海军开始把三艘“伊斯特里亚大公”级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而美国人则把还未建成的六艘“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两艘改装成了航空母舰,后起的德国海军也不甘落后,计划把还未建成的四艘“约克”级战列舰改装成航空母舰。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他们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凤翔”成为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其后,日本方面又改建了“赤城”,“天城”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从数量上来说,目前英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航空母舰。但他们的航空母舰吨位都太小,从舰载机数量上而言,美国人日本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德奥海军由于一惯注重防御和抗沉性的传统。采用了较为坚固的半封闭式机库和单层飞行甲板,每艘航空母舰携带的舰载机数量大打折扣,只有60架左右,比美日航母少了大约三分之一。

从本质上来说,刚刚重新起步的中国海军并不理解航空母舰的作用,只是换着人有我也有的心态来看待航空母舰的。但也有一个优势,中国的航空兵包括飞机设计师和大部分的飞行员都出自烟台和福州两大海军学校,所以海军航空兵的实力要强于陆军航空兵。由于采用了和德奥相同的军事体制,中国人也没有单独组建空军。所以并不存在象英国那样由于空军的存在而阻碍海军航空兵发展的事情。

在还没有动身前往中国之前,穆勒就开始作出了一些计划。中国航母的设计和建造那是海军工程部门的事情。他需要做的是帮助中国人提前训出舰载机飞行员。这方面奥匈海军也有一些经验,选一块面积不大的海岛用混凝土按1:1的比例建造一块与航母飞行甲板相同的机场。让飞行员们提前进入适应性训练。

这种训练虽然不能完全取代舰上飞行,但对于飞行员适应航母环境还是很有帮助的。在奥匈,初级舰载机飞行员就是通过这样的场地来进行训练的。

在维也纳,李海顿突然作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我看有必要去远东进行一次示威性的访问,以此来表明我们的态度。今天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如果远东爆发冲突,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在霍夫堡皇宫,皇帝正在会见外交大臣陶尔斐斯,听取他关于远东形势的报告。

日本和俄国在远东表现得咄咄逼人,很容易就引发起一场战争。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还无力应付俄国和日本其中的任何一方。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基本上也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他们的底子实在是太过薄弱,目前的工业总量也就大体上和意大利人相当,还无法应付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中国的问题实际上就德奥集团与美英集团的对抗在加剧,问题是德国或是奥匈都不可能放弃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实际上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野心在增强,中美两国走向对抗或许是历史的必然。

欧洲战争带给德奥两国的痛苦是深重的,虽然不象法国和意大利人感受的那么直接,但数年的战争消耗掉了近千亿马克的财富,同时三百多万年青的生命死于这场战争。

虽然美国目前孤立主义盛行,但并不代表白宫里的主人也是这个态度。随着罗斯福上台之后,美国又开始人兴趣转向了远东。

“何必要劳动陛下,这种事由外交部和日俄方面交涉就行。”陶尔斐斯说道。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交照会的作用已经不大,还是我亲自走一趟吧,我也好久没出去走走了。”

“但陛下的身体能否禁得住长途的劳顿?”

“放心吧,我还不到七十,还能再活个十年八年的。”李海顿说道,他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守护帝国度过下一场战争。(未完待续)R64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