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零二章 破交作战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零二章 破交作战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零二章

破交作战

反击不是宣言,而是行动。在舰队很难挥作用的时候,牧浩洋不得不另想办法,也就采纳了周渝生的建议:让潜艇充当反击主力。[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当时,中国海军能够担任战略反击任务的,只有十二艘099型攻击核潜艇。

在此之前,这些潜艇主要伴随舰队活动,因为只有攻击核潜艇有足够的续航力,能够始终跟随舰队活动,而“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续航力非常有限,需要经常浮上海面补充电能。

随着舰队返港,十二艘攻击核潜艇得以解脱。

一月底,周渝生就把这十二艘攻击核潜艇派了出去,其中八艘前往东太平洋,执行一次象征性的反击任务。

按照周渝生的安排,这八艘攻击核潜艇将用巡航导弹攻击美国西海岸的大城市。

显然,这么做只有政治与宣传意义,军事价值并不大。

最初的时候,牧浩洋并不主张攻击美国本土,因为他觉得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增强美国国内的战争凝聚力。可是黄瀚林却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有限的反击,至少能让他向民众做出交代。

别忘了,打了这么久,中**队还没有攻击过美国本土。

相反,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美军一直在轰炸中国本土。哪怕美军的战略轰炸并没造成多大的伤亡与损失,可是已经对民众产生了影响,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即在长达数十年的军备竞赛中,投入的大量军费竟然没有使军队获得攻击敌人本土的能力,那么多军费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牧浩洋不用面对民众的质疑,黄瀚林却要设法平息民众的怨愤。

事实上,中**队不是没有办法攻击美国本土,而是军方高层不想这么做,即牧浩洋与母祁铁都认为,轰炸美国本土没有多少意义,至少在战略防御阶段,轰炸美国本土的军事价值非常有限。

从军事角度讲,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要知道,中国的战略轰炸机需要飞行数千公里,而且得向北飞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才能到达加拿大上空,然后用巡航导弹攻击美国本土。这条航线不但漫长,还充满危险,轰炸机的生存率不会高到哪里去。如果向东飞行,横跨太平洋,即便遭到美军拦截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但是作战半径延长了数千公里,轰炸机群至少要进行两次空中加油,除了需要占用大量加油机,作战效率也非常低。至于攻击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美国早就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本土防空网。相反,在其他战场上,轰炸机的价值更大,能够为前线部队提供更多的帮助。

也正是如此,母祁铁一直反对轰炸美国本土。

在不动用轰炸机的情况下,潜艇成为攻击美国本土的唯一手段。

当时,周渝生还提到,在用巡航导弹攻击了美国本土之后,八艘攻击核潜艇还能在东太平洋上活动一个月,即能够执行破交作战任务,袭击从美国西海岸出的船队,才让牧浩洋做出让步。

除此之外,还有四艘攻击核潜艇被周渝生派往大西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更是一次政治任务。

要知道,攻击核潜艇的续航能力不是无限的,要受到携带的食物、官兵的精神状态等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攻击核潜艇的部署周期在六十天到九十天之间,即便在战时,部署周期也不益过一百二十天。过于漫长的话,只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官兵过于疲惫,降低了潜艇的作战效率。

如此一来,攻击核潜艇的活动范围就受到了限制。

如果在战区活动一个月,那么攻击核潜艇的活动区域离最近的海军基地也不益过五千公里。

问题是,中国在大西洋上没有海军基地。

虽然在战前,中国与阿根廷的关系非常不错,但是阿根廷还没有参战,而且也没有答应向中国开放港口。

至于其他南美国家、以及非洲西海岸国家,更加靠不住。

当时,中国潜艇进入大西洋的话,唯一的停靠地点就是与美国近在咫尺的古巴,而牧浩洋显然不会让潜艇去古巴。

针对这些问题,周渝生想了很多办法。

一是尽可能的延长潜艇的部署时间,比如增加携带的食物总量,安排最优秀的潜艇官兵等等。二是向大西洋派遣由商船改装的潜艇母舰,为潜艇提供进距离支援。三是催促外交部门尽快采取行动,拉拢几个大西洋沿岸国家,特别是南大西洋的沿岸国家,向中国潜艇开放港口。

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期间,周渝生还专门找过杜小蕾。

可惜的是,杜小蕾没有给他满意的答复。

不管怎么说,战争才打了两个多月,绝大部分国家还在观望,而且绝大部分大西洋沿岸的中立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投靠中国。别的不说,连阿根廷都保持中立,就更别说南非这样的国家了。

当时,杜小蕾给周渝生出了一个主意,即说服牧浩洋,尽快在非洲大陆上采取行动。

可惜的是,连周渝生都知道,在非洲开辟新战场是很不现实的想法,因为中**队没有多余的兵力可用。

受这些因素影响,到一月份的时候,周渝生只派了两艘潜艇母舰去大西洋。

这两艘潜艇母舰由大型快货轮改装而来的,而且悬挂阿根廷的国旗,名义上运送非战争物资,实际上却装载了供潜艇使用的鱼雷、导弹等军事物资。按照周渝生的安排,潜艇母舰将在南大西洋上活动,主要在南非到阿根廷的航线上航行,只在必要的时候,比如需要补充新鲜食物的时候进入阿根廷港口,其他时候都在外海航行,并且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命令与潜艇会合。

二月一日,在牧浩洋签署了命令之后,周渝生才派出了四艘攻击核潜艇。

这四艘潜艇先前往浩洋港,补充新鲜食物,休整五天之后,再横跨印度洋,从好望角南面进入南大西洋。按照周渝生的部署艘潜艇将主要在南大西洋活动,先执行一个半月的部署任务,再与潜艇母舰会合,补充食物与弹药。如果一切顺利,这四艘攻击核潜艇将长期在大西洋上活动。

显然,对处于困境的中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内,这四艘潜艇是中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主要“代表”,而且收获了相当丰硕的战果。

比如,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之前艘潜艇就击沉了总载重吨高达一百四十万吨的三十八艘美国籍商船。虽然这让美国意识到了大西洋上潜在的威胁,从七月份开始,所有船只都以船队的方式活动,得到了反潜舰艇与反潜巡逻机的直接掩护,但是在接下来半年内,仍然有总载重吨近一百万吨的二十余艘美国籍商船被击沉。虽然这个战绩,对美国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还不到美国商船总量的百分之五,但是所产生的影响,却足以改变中美海军的战略平衡。

到二零五三年底,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护航舰艇占到了美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百分之二十五。当时,美国海军把三分之一的反潜战舰放在了大西洋上,甚至为此把十几艘快货轮改装成了护航航母。

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在大西洋上活动的只有四艘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

要到二零五四年,随着“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大规模服役,以及阿根廷参战,中国海军才会向大西洋增派潜艇。

从作战效率上看艘攻击核潜艇挥的作用,过了海军舰队。

当然,在这个时候派攻击核潜艇去大西洋,有两个非常主要的前提条件,即牧浩洋已经决定让舰队在西太平洋上作战,以及“金枪鱼”级全电动潜艇的建造工作正式开始,且建造进度非常快。

在西太平洋上活动,舰队不再需要攻击核潜艇伴随,全电动潜艇就足够了。

作为取代“黄貂鱼”级的大型全电动潜艇,“金枪鱼”级的续航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全程伴随舰队作战。更重要的是,“金枪鱼”级的主要行动已经过了攻击核潜艇。如此一来,等到中国舰队夺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继续向东、或者向南进军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攻击核潜艇护航了。

当然,牧浩洋批准动用攻击核潜艇执行破交任务,也有他的理由。

除了满足黄瀚林提出的要求之外,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分散美国海军的兵力,使美国的优势变成劣势。

要知道,美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控制了更加广泛的海洋,能够从更多的地区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相反,中国被压制在亚洲大陆上,控制的区域非常有限,在获取的战争资源上很难与美国相比。

长此下去,中国的处境将变得更加艰难。

在获得战略主动权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破坏美国的海上航线,使美国无法顺利从其他国家获得战争资源。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海军在整个大战期间,大力建造潜艇的主要原因。

即便等到中国海军掌握了主动权,潜艇依然是封锁美国的主要力量。

第一百零二章

破交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