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六十章 陌生的战场~第六十一章 意外因素

燃烧的海洋 第六十章 陌生的战场~第六十一章 意外因素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第六十章陌生的战场

战后,很多人把美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大战爆发时,美军偷袭中国海军西印度洋舰队的战斗也在迪戈加西亚附近进行,被称为“第一次迪戈加西亚海战”)遭受惨败完全归责于里根的错误判断,也有部分人认为,主要原因是里根少将与尼克松准将产生的严重分歧。燃烧的海洋全文阅读

从本质上讲,除了里根要为优柔寡断负一点责任之外,主要还是美军自身的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美国在过去三十八年里所奉行的基本战略。

二零一四年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当局一直奉行“不接触政策”,即不再以直接对抗的方式来遏制中国,而是通过扶持中国的敌对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强国来牵制中国。

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间,虽然美军打了几场战争,但是都是小打小闹,算不上大仗。

与美军相比,中队却在三十多年里,经历了数次大规模战争。

从经济上讲,美国显然获益良多。按照一些人的估计,如果美国在中国所经历的几场战争中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或者更加直接的军事策略,仅在两次印度洋战争、以及两次中日之间的战争中,就要遭受数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美国奉行的“不接触政策”,不但没有使美国遭受直接损失,还为美国赚得了不少利益,创造的经济价值高达数万亿美元,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问题是,美军却因此错过了锻炼的机会。

要知道,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美军的战斗力、素质、组织结构等等,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事实上,如果朝鲜不是中国的邻国,哪怕只隔得稍微远一点,中队都不可能在二零一五年击败美军。

美军能够拥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与其长期经受战火洗礼不无关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军是参战次数最多的军队,而且美军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与频繁参加战争有关。

可惜的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军就很少参加真正的战争了。

相反,在此之后,中队却频繁出现在战场上,而且打了好几次货真价实的大仗,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海军就是打出来的。

如果没有东海战争、如果没有两次印度洋战争、如果没有中南半岛战争、如果没有对日战争,中国海军绝对不会拥有二零五二年的成就,甚至不大可能找准发展方向,也就不可能打造出经验最丰富的舰队。燃烧的海洋全集

在这其中,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与中日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让中国海军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下作战,中日战争则让中国海军学会了如何在广袤的大洋上作战。

这些经验,都是无形的、而且无价的资产。

与之相比,美国海军却开始严重缺乏打大仗的经验。说得不客气一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美国海军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舰队,以及如何用这支舰队来取得战略性胜利。

从战略角度讲,美国海军从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错误。

以战争爆发后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军不应该急于把兵力集结到西太平洋上,而是应该首先拔除中国的外围军事基地群,比如在南亚与东南亚用兵,打击中国的软肋,消耗中国的作战力量。在舰队部署上,美国海军最多只需要在西太平洋上留下六支航母战斗群,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威胁,把九支航母战斗群集中部署在印度洋上,以澳大利亚与迪戈加西亚为基地攻打中国在南亚与东南亚的军事基地,瓦解几个意志不太坚定的国家,比如斯里兰卡与印度尼西亚,并且迫使中国舰队到印度洋上决战。在彻底打垮了中国海军之后,再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

果真如此的话,牧浩洋很有可能被迫出兵西太平洋。

在菲律宾海与美军决战,中国舰队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别的不说,菲律宾海过于狭窄,供舰队活动的空间远不如印度洋。此外,关岛的军事设施比迪戈加西亚完善得多,部署军队的能力也强大得多,而且处于美国核心战区,能够得到足够的掩护。只要美军充分利用关岛,就很有可能在只动用六支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在菲律宾海歼灭中国海军。

当然,这种战略层面上的错误,绝对不是由一个因素、或者某个人导致的。

从根本上讲,美军的战略重点是速胜,即在中国完成全面战争动员,远超美国的战争潜力全部爆发出来之前就击败中国,因此美军就必须尽快在战略上取得突破,获得压倒性的战略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西太平洋上打开突破口,然后对中国进行战略轰炸,削弱中国的战争生产力。

可惜的是,美国却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燃烧的海洋在线阅读

要知道,如果美国暂时放弃印度洋,而且稳住以色列,不在中东点火,就有能力把十五支航母战斗群集中在西太平洋上,至少能动用十二支航母战斗群,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压垮中国海军。

从战后披露的资料来看,导致美军犯错的主要原因,还是美军对战局预判不够准确。

当时,连乔丹等人都没想到,战前的突然袭击,能够消灭中国太平洋舰队,而且随后就消灭了中国的西印度洋舰队,把中国海军三分之二的主力战舰送入了海底,几天之内就掌握了绝对兵力优势。

这个预判上的错误,产生的影响很难用语言说明。

要知道,在制订战略计划的时候,美军只指望能够重创中国海军,扩大舰队规模上的优势,而没有想过能够打残中国海军。结果就是,美军在战略上不敢放弃印度洋,也就不得不在印度洋上动用重兵。因为战略计划直接决定了战争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兵力部署、物资调运、保障支援等等,所以在战争正式开始后,如果情况与预料的有出入,就需要很多时间重新部署。

拿舰队作战来讲,在战争爆发前,美军花大力气扩大了珀斯港的基础设施,还在达尔文港修建了可供航母停靠的深水码头,在澳大利亚西北地区修建了数座空军基地,增强了兵力部署能力。相反,在太平洋方向上,关岛的阿拉普港、瓦胡岛的珍珠港、乃至本土的圣迭戈港的基础建设都没有扩大,容纳与支持舰队作战的能力非常有限。以当时的情况,美军最多只能在西太平洋上部署十二支航母战斗群,而且理想状态是九支,达到十二支,必然会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

这些因素,导致美军在情况已经出现变化的时候,还是得按照原计划行动。

在战略层面上都存在这么多的问题,美军内部的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美军的前线指挥官,特别是舰队指挥官来说,最欠缺的就是作战经验,特别是指挥大舰队进行制海作战的经验。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军就没有进行过任何性质的制海作战。

即便在美苏冷战、以及中美冷战时期,也是以海上对抗为主,根本没有作战机会,而美军参与的战争,根本不涉及制海作战,因为在这些战争中,美国的对手都很弱小,根本无法对美军舰队构成威胁,更没有能力在海洋上挑战美国海军。如此一来,美军舰队指挥官的经验,往往来自与对手,即中国海军在几场大规模海战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都市重生小说排行榜这种间接性质的学习与借鉴,显然比不上直接参与。

当时里根的表现,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二十六日凌晨,里根没有及时的做出决定,而是拖延了数个小时,才在天亮之后让舰队转向。

如果换成牧浩洋、哪怕是龚继飞,都不会浪费这几个小时。

美军联合舰队在天亮后转向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一头撞进了中国海军反潜巡逻机的密集搜索海域。

八点不到,美军联合舰队再次被反潜巡逻机发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内,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先后三次发现了美军联合舰队,而且每次都及时发出了侦察情报。

虽然为此,中国海军损失了二十多架反潜巡逻机,但是换来了无价的战场情报。

对美军联合舰队来说,此时最缺的就是战场情报。

当天上午,美军的第四次侦察行动,把重点放在了北面,即重点搜索马尔代夫群岛东面海域。

这次,美军侦察机遭遇了更大的阻力。

因为反潜巡逻机已经多次与美军侦察机遭遇,还有数架反潜巡逻机被击落,所以中国空军在当天上午加强了对反潜巡逻机的掩护力度,为每一架反潜巡逻机安排了两架、甚至四架护航战斗机。

虽然这些护航战斗机无法全程伴随反潜巡逻机活动,但是至少能伴飞一千多公里。

结果就是,美军的侦察机在当天上午遭到了中国战斗机的凶猛拦截,第四批侦察机中有三分之一没能完成侦察任务。

这下,里根更加坚信了之前做出的判断。

此时,连尼克松都有点动摇了。

如果中国舰队没有在马尔代夫群岛东面,中国空军为什么要派遣这么多战斗机?

事实上,当时一些美军侦察机飞行员还把中国空军的j-30与j-31误认为是中国海军的j-32与j-33。

这些错误判断与错误报告,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

卷二疯狂的前奏第六十一章意外因素

第六十一章意外因素

二十六日上午,海军与空军发来的战报,几乎淹没了牧浩洋与龚继飞。

从这些雪片般飞来的战报中找出关键信息,并且加以利用,绝对是对一名舰队指挥官最大的考验。

很多时候,信息过多反而没有好处。

要知道,海军与空军发来的信息,不见得都是准确的,都有事实存在偏差,某些甚至完全错误。燃烧的海洋全部章节如果无法对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做出准确甄别,并且找到可以利用的信息,也会产生恶劣后果。

所幸的是,指挥特遣舰队的是牧浩洋。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由龚继飞指挥战斗,结果恐怕很难预料,因为这位年轻的海军少将一直叫嚷着要抢先发动攻击。

牧浩洋冷静得多,而且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

根据空军发来的战报,牧浩洋初步断定,美军正在重点搜索马尔代夫群岛东面,而没有过于关注群岛西面。更重要的是,海军在清晨发来的消息,证明美军联合舰队已经转向北上了。

这两条信息合在一起,表明美军指挥官认为特遣舰队在其北面。

更重要的是,美军指挥官做出了主动寻求决战的选择。

这让牧浩洋有点吃惊,因为特遣舰队果真在马尔代夫群岛东面的话,就算美军联合舰队获得了抢攻机会,也必败无疑。

原因很简单:在这片海域,特遣舰队肯定得到了空军岸基战斗机的全力掩护,美军没有任何兵力优势可言,在其攻击特遣舰队的时候,特遣舰队可以不顾舰队防空,出动全部战斗机进行反击。

除此之外,美军联合舰队抢攻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要知道,美军联合舰队已经暴露行踪,而特遣舰队还在暗中。只要美军联合舰队进入舰载战斗机的攻击范围,特遣舰队就会发动攻击,而美军联合舰队则要等到侦察机发现特遣舰队之后才能发动攻击。

遭到中国空军战斗机拦截,美军侦察机有那么容易发现特遣舰队吗?

在牧浩洋看来,美军联合舰队这么做,简直就是在送死。

正是如此,在二十六日上午,牧浩洋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立即赶过去,给予美军联合舰队迎头痛击。

与里根不同,牧浩洋是在准确掌握了战场情势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审慎判断。

中午,发生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架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在空军战斗机掩护下,遭遇了美军的侦察机,随后摆脱护航战斗机单独南下。因为导航仪出了问题,反潜巡逻机的航线实际上向西偏了几度,结果在不应该的到达地方发现了美军联合舰队。

汇报的时候,反潜巡逻机给出了准确的方位信息与美军联合舰队的航线信息。

可惜的是,反潜巡逻机的方位信息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美军联合舰队的实际位置在反潜巡逻机报告位置的西面,偏差大概在三百公里左右。

这个错误,直到四个小时之后,才由一名核对侦察报告的参谋纠正。

当时,那名参谋对比了无线电监听电台给出的报告,而且那架反潜巡逻机也已经回到了机场,地勤人员发现惯性导航仪出了问题,参谋也才发现反潜巡逻机的报告有误,并且及时汇报了情况。

只是,这是四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收到这条消息,牧浩洋没再迟疑,立即命令舰队向东南方向航行,而且让龚继飞去准备攻击行动。

根据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报告,足以判断美军联合舰队正在驶往迪戈加西亚。

从其转向地点来看,美军联合舰队的指挥官肯定知道中国空军是个大威胁,所以没有进入空军战斗机的打击区域。

事实上,这早就在牧浩洋的预料之中。

美军联合舰队的任务是拱卫迪戈加西亚,在适当的时候与中国舰队决战,而不是去打击印度南部地区的中国空军基地。也就是说,美军联合舰队不可能一直北上,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转向。

显然,牧浩洋就在等待这个机会。

只有离得足够近,特遣舰队的突然袭击才有致命性,而且也才能万无一失的逮住美军联合舰队。

要知道,美军联合舰队在转向西行之后,在战术上就没有多大转圜余地了。

接下来,美军联合舰队最多只能在受到威胁的时候转向南下,而其第三舰队的最高航速不会超过三十五节。如此一来,只要能把距离缩短,就算美军联合舰队转向撤退,除非打算抛弃第三舰队,不然都无法避开特遣舰队。如果特遣舰队在此之前打草惊蛇,美军联合舰队很有可能提前转向。虽然在此之后,特遣舰队依然有较大的把握追上美军联合舰队,但是却不得不在没有空军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作战,还得在广袤的印度洋腹地搜寻目标,而特遣舰队的航空兵本来就不占优势。

说白了,牧浩洋打算打一场没有风险的战斗。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中国海军再也承受不了损失。

牧浩洋需要的是一次绝对性的胜利,不但要歼灭美军联合舰队,还要避免特遣舰队遭到重创。

可以说,牧浩洋的战术相当保守。

只不过,在采取保守战术的时候,牧浩洋充分利用了所有有利条件,也就对取胜拥有了最大把握。

按照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情报,战斗将在夜间进行。

准确的说,傍晚六点左右,特遣舰队与美军联合舰队的距离将缩短到两千公里之内。如果牧浩洋在六点派出攻击机群,那么战斗将在七点之后开始。因为现在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日落较早,六点过天色就暗了下来。

问题是,反潜巡逻机提供的情报是错误的。

事实上,在四点左右,特遣舰队与美军联合舰队的距离就将缩短到两千公里之内,而且特遣舰队将处在美军联合舰队侦察机的搜寻范围之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特遣舰队将在准备空中打击的时候被美军侦察机发现。

可以说,这绝对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联合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抢先发动进攻,而牧浩洋只有在运气特别好的情况下,也就是反潜巡逻机在四点左右再次发现了美军联合舰队,才有可能同时发动攻击。如果运气不大好,比如反潜巡逻机没有再次发现美军联合舰队,牧浩洋还得在攻击前出动侦察机。如此一来,特遣舰队无论如何也不大可能在美军的攻击机群到达之前把战斗机派出去。

只是,这个时候,确实发生了意外情况,而且不是一起,而是一系列。

到二十六日上午,美军联合舰队已经进行了五次侦察,在第四次侦察中,有几架侦察机还飞到了离印度半岛南端不到两百公里的地方,可是依然没有发现中国舰队,甚至没有遇到中国的舰载战斗机。

这让里根非常意外。

要知道,在清晨的侦察中,部分飞行员报告遭遇了中国的舰载战斗机。

虽然随后一些飞行员改变了看法,认为他们遇到的是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但是仍然有一些飞行员坚持认为他们遇到的是中国海军的战斗机,而且对交战过程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确有其事一般。

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根没有仔细甄别。

不得不说,这是里根少将在这场海战中连续犯下的多个错误中的一个。

如果他仔细甄别就能发现,在第四次侦察中,报告遭遇了中国海军舰载战斗机的都是来自陆战队的飞行员。虽然美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是至少精通海军航空作战战术。

事实上,当时美军陆战队飞行员甚至分辨不出中国空军战斗机与海军战斗机的区别。

这也难怪,中国空军战斗机与海军战斗机同根同源,在外形上非常相似,涂装的基本色调也差不多,只是机翼上的徽章不一样。在遭遇战中,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正是这个错误判断,让里根认为,中国舰队在感受到威胁之后,正在撤离战场。

当然,他并不知道中国舰队在向哪个方向撤离,但是直觉告诉他,中国舰队不会离开西印度洋。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登陆舰队已经到达,中国海军不会放弃登陆迪戈加西亚。

这样的话,中国舰队就应该正在向西航行。

正是如此,里根在当天上午就下令舰队转为向西航行。

转向的时候,美军联合舰队离印度半岛南端大约有二千三百公里,而中国空军的战斗机最多只能覆盖以南一千八百公里的海域。也就是说,美军联合舰队实际上还可以向北航行两百公里以上。

转向之后,里根遇到了第二个问题,也就出现了第二个意外情况。

中国舰队的最高航速能达到四十五节,而且牧浩洋没有理由放慢速度,而在第三舰队拖累下,美军联合舰队的最高航速只有三十三节,比中国舰队慢了十二节,也就永远不可能追上中国舰队。

里根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即抛下第三舰队,让第四舰队全速追击。

结果就是,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在那架中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到来之后,里根就给尼克松下了一道命令,让第三舰队在后方跟随,并且担负所有防空任务,第四舰队负责安排第六批侦察机。

显然,里根已经认为胜利在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