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稳打稳扎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三十一章 稳打稳扎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三十一章稳打稳扎

美国在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也在挖美国的墙角。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向阿根廷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不是为了打击英国,而是为了在美国后院里制造不稳定因素。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针对美国。以当时的情况,中国领导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不敢拿阿根廷怎么样。原因很简单,并非所有拉美国家都跟美国穿一条裤子。[]

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比中国在南亚与东南亚的影响力更大,而且地位愈加牢固,但是相对而言,在消除了印度这个不安定因素之后,南亚与东南亚更容易被级大国控制。

原因很简单,在南亚与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有成为地区强国的资本。

对级大国来说,控制某个地区,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地区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而地区强国就是最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中东地区长期处于战乱,难以获得长久和平的主要原因。别忘了,在中东地区,至少埃及、以色列与伊朗是货真价实的地区强国。一个地区强国就足以使一个地区变得动荡不安,三个地区强国的存在,足以使一个地区变得鸡犬不宁。

在拉美地区,并不缺乏地区强国。

从实力上讲,巴西与墨西哥都有成为地区强国的基础,而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等国也有这样的实力。

对美国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至少墨西哥不是主要要挟。

更重要的是,拉美地区离其他级大国都足够远,离美国却非常近,因而受其他级大国的影响并不大。

能够说,除了美苏冷战时期产生的古巴,美国在该地区就没有遇到多少麻烦。

至于一度让美国十分头痛的委内瑞拉,也只是叫嚣得厉害,根本没有对美国的根本利益形成间接要挟,反而因为长期坚持反美政策,遭到其他拉美国家孤立,根本没有多大的展空间。

现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对委内瑞拉抱以很大的希望。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时任国家元的易援朝就访问过委内瑞拉,推动中委双边贸易迅展。此后,当上国家元的黎平寇也三次访问委内瑞拉,把双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扩大到了军事领域。到二零三零年,中国就取代了俄罗斯,成为委内瑞拉最大的贸易伙伴与军火提供国。

问题是,中委贸易的基础不是军火,而是石油。

在二零三零年之前,委内瑞拉不断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提供国之一,特别是重油。当时中国进口的重油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委内瑞拉,而委内瑞拉也是全球最大的重油储备贵与出口国。

在经济领域,重油的主要用途不是提炼成品油,而是石油化工。

要知道,在重油的主要精炼产品中,最多的是沥青。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都是世界上基础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因而对沥青等建设物资的需求量非常大,也才因而与委内瑞拉建立起了紧密的经贸关系。

问题是,到了三零年代,这一情况出现了严峻转变。

先是,中国的基础建设规模开始缩小,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百分之八十五之后,中国已经不再把基础建设当成推动国家经济展的主要动力,而在换向了消费型,即以刺激国民消费来推动经济展。

其次是,随着可控聚变技术成熟,石油的战略地位大大降低,价格也直线下降。虽然在化工领域,石油依然具有其他资源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而且中国不断在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自给率,对化肥等农用工业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在石油价格降下来后,中国根本没有必要从委内瑞拉进口太多的重油。

当这种经济层面上关系被削弱后,军事上的贸易往来也就得到了基础。

现实上,作为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之一,当石油变得不那么值钱的时候,委内瑞拉的经济也就得到了主要支柱。

更重要的是,对委内瑞拉这种坚持反美的国家来说,只需经济出问题,国内矛盾就会浮上水面。

二零三三年,委内瑞拉迸军事政变,随即转变为内战。

虽然在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内战中,政府军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委内瑞拉的经济基础也遭受了致命打击。

内战结束的时候,委内瑞拉成了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紧接着,全球自然灾害迸,委内瑞拉被完全边缘化。

虽然从二零三八年开始,中国加大了在委内瑞拉的投资,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性政策,比如为前往委内瑞拉投资的企业提供担保保险,通过与委内瑞拉当局签署长期的贸易担保协议来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等等,但是没有十年、以至二十年,委内瑞拉根本不可能成为拉美地区的强国。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中国有心协助,委内瑞拉也很难迅恢复元气。

受此影响,委内瑞拉在中国的拉美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大大降低。对中国来说,委内瑞拉只是一个聊胜于无的选择。不管怎么说,委内瑞拉仍然坚持反美政策,而且扼守着南美北部地区的咽喉要道,总能给美国制造些麻烦。

进入四零年代,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友好国家是古巴。

现实上,长期以来,中国与古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虽然在美苏冷战期间,古巴奉行全面亲苏政策,导致中古关系大倒退,但是在美苏冷战之后,随着得到最大的靠山,古巴开始与中国接近。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中国与古巴的关系不断平稳展。

直到第二次朝鲜战争迸,中古关系才进入了**月期。严格说来,应该是古巴把中国当成了新的靠山。

在对日战争之前,古巴在中国战略体系中的地位都不是很高。

原因很简单,古巴离美国太近了,而在二零三五年之前,美国依然掌握着巨大的战略优势,中国在古巴的任何战略性举措,都会刺激美国。别的不说,如果由此引第二次古巴危机的话,中国将得不偿失。

直到二零三五年之后,准确的说是二零三八年之后,中美战略均势形成,中国对待古巴的政策才有所转变。

二零四零年,中国东印度洋舰队进行环球远航锻炼时访问古巴,能够说是标志**件。

当时,美国新闻媒体以至认为,中国海军的航母舰队访问古巴是在挑战美国的底线,是在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足以反映出当时的紧张局势。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舰队进行了三十多次环球远航锻炼,只有四次访问古巴,而且到访的都是驱逐舰与护卫舰,从没有派遣航母战斗群访问古巴,以至从没让航母战斗群进入北加勒比海。

当然,中国领导人还没有蠢到向古巴部署弹道导弹的地步。

只是,这次开辟先例的远航,已经表明了中国在古巴的立场。

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迸前,中国海军舰队又三次访问古巴,而且每次都有航母进入古巴港口。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中国当时已经向古巴出了结盟信号。

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古巴当局没有做出回应。

这也很好理解,中国离古巴太远了,而且在大西洋上没有立足点,最近的海军基地还在印度洋上,到古巴的航线距离过了六千海里,如果必须绕道好望角,在一万海里以上,根本保护不了古巴。更重要的是,全面销毁核武器之后,中国不可能向古巴提供战略保护,也就无法确保古巴不会遭到美国的军事入侵。如此一来,只需古巴在政策上有任何失误,就会导致美国动战争。

当然,这并不妨碍中古两国间的正常交换。

在某些时候,古巴还能用行动试探一下美国,比如从中国引进几十架二手的j-22战斗机与几套防空系统。

所幸的是,中国在古巴的策略,也是以长远为主。

不管怎么说,古巴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即便展壮大,也很难对美国形成战略要挟,反而会招致报复。更重要的是,如果中美全面战争在所难免,那么在战争初期,古巴基本上没有战略价值。只有战争局势展对中国有利,到了战争中后期,古巴的战略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所作所为并不激进。比起美国拉拢俄罗斯,间接对中国形成战略要挟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

现实上,这也是中国当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即美国的地缘优势太明显了。

正是这种地缘环境上的差别,让中国领导人在为战争进行准备的时候,显得愈加小心谨慎,所采取的措施也愈加稳健。用黄瀚林的话来说,中国并不谋求在全面战争初期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而是应该做好愈加长远的打算,以务实求稳的态度来面对挑战,以稳打稳扎的方式来驱逐挑战。

能够说,这也是中国在二零四五年之后所有严峻策略的基本出点。

第一百三十一章稳打稳扎

第一百三十一章稳打稳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