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六十四章 退与不退

燃烧的海洋 第六十四章 退与不退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使出最后一板斧,印度也没辙了

因为不能确定印度是否还拥有战略反击能力,所以在下午一点左右,中国空军、海军与二炮进行了第三轮战略打击

这轮打击中,重点目标是印度的核武器与导弹武器技术专家

相对而言,效果并不理想

当时,印度已经疏散了主要技术人员,如果扩大轰炸范围,必然导致平民伤亡,从而在政治上遇到麻烦

轰炸行动在下午…前结束,效果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只是在随后的数年之内,二部等情报部门从未放松警惕,一直在巴基斯坦等国情报机构的支持下,追杀印度的核武器与导弹武器专家,先后除掉了数十个目标,使印度的核技术与导弹技术倒退了数十年

这些行动,也一度把二部推上风口浪尖

搞得最大的一次是在二零二九年七月,二部的一名谍报人员在公共场合,刺杀了印度的核武器专家易卜拉辛,导致数十名平民伤亡,该谍报人员也落入印度情报机构手中虽然印度没能从他身上获得有用的东西,但是这起事件直接导致李国强引咎辞职,二部差点被解散重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三十一日下午四点,印度总理克鲁沙发表停火声明,宣称印度将从二十点整开始,进行单方面停火

半个时后,美国总统麦克米伦公开表示,将出面促成交战双方停火

北京时间下午六点半,在印度宣布的停火时间前半个时,中国国防部宣布,将接受印度的停火提议,在德里时间二十点停火

五分钟后,巴基斯坦国防部长也宣布,将在二十点停火

只是,停火不等于停战

因为在德里时间十九点整,中国海军陆战队登上了南安达曼岛,并且按照计划向布莱尔港发起进攻虽然布莱尔港的守军顶住了陆战队的猛攻,但是到二十点,陆战队的机降部队已经攻入港区

德里时间二十点整,三方正式停火

十五分钟后,中国外交部向美国驻华大使提交了停战协议初稿,明确要求印度陆军在二十四时之内撤离锡亚琴冰川,并且在战前的军事分界线上撤退十公里,在印巴双方建立军事隔离区

相对而言,这点要求不算过分

在这份初稿中,中国外交部提到,可以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或者是第三方组成的多国部队负责看管军事隔离区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军队不会越过军事隔离区,不会占领属于印度的资源

只是,另外一点要求就很难让印度接受了

这个要求就是,布莱尔港的印度军队必须在二十四时之内投降,把港口、机场等关键设施移交给中国陆战队,然后再进行中印直接谈判如果印度军队没有及时投降,停火将在八月一日二十点结束

美国大使当即就提出,中国的要求太过分了

只是,大使的作用只是传递信息

半个时后,中国提出的停战协议初稿就送到了印度总

克鲁沙的感受可想而知,中国绝对不会像二十世纪六零年代初那样,在得胜之后主动撤退到战前实际控制线之后

中国海军大动干戈,就是为了占领布莱尔港

问题是,印度能够拒绝吗?

战争还没结束,主动权掌握在队手里只要继续打下去,印度不但会丢掉布莱尔港,还会丢掉整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了牵制印度空军,巴基斯坦还会在克什米尔地区发动反击

结果如何,克鲁沙心里非常清楚

最多只需要一个月,中国就能占领整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巴基斯坦也有可能攻占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重要的是,只要战火重燃,中国就会对印度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

也许中国不会使用核武器,但是肯定会重点打击印度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工业设施,使印度倒退半个世纪

问题是,印度能够接受中国开出的条件吗?

克鲁沙同样清楚,只要签署了这份停战协议,印度将失去南亚霸主的宝座,而且在中国面前永远都抬不起头来

对印度总理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两难决策

事实上,对美国来说,中国开出的条件也无法接受

关键不在锡亚琴冰川,因为美国不缺稀土,还能通过出口稀土大赚一笔关键是布莱尔港,如果中国获得了这座港口,就能控制马六甲海峡,连接上瓜达尔港如果随后在斯里兰卡获得军港,中国则能在印度洋上建立起一条完整的航线,确保前往中东、东部非洲与欧洲的航线畅通无阻

从战略上讲,布莱尔港的价值不亚于加坡

重要的是,这肯定是中国进军中东的前兆,或者说是进军中东的跳板只要让中国在布莱尔港站稳脚跟,美国就别想独霸中东要不了几年,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中东将再次成为火药桶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能接受

要知道,中东拥有的不仅仅是石油

在美国的战略中,遏制中国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在中国周边建立战略防线,二是在经济上打压中国

目前看来,第一种手段已经没有多少效果了

要想阻止中国崛起,就得在经济上做文章,而主要战场在金融与资源领域

严格说来,金融与资源属于同一个范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因很简单,自从美元与黄金脱离关系后,支撑美元币值的正是大宗商品,特别是现代社会最不能缺少的资源,而这其中又以能源为主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石油不再以美元定价,美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需要来自中东的石油,其每年进口的近五亿吨石油中,三亿吨来自中东,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从对进口的依存度上看,中国已经过百分之六十,而美国只有百分之三十七

也就是说,中国需要来自中东的石油

这也不难理解,中国为什么要把重点放在南亚,因为只有通过南亚,才能保护运送石油的战略航线,也才能把手伸入中东

如果仅仅是石油,美国还可以高枕无忧

不管怎么说,中东的产油国中,只有伊朗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密切,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与阿联酋都是美国的盟国只要与中国直接对抗,这些国家都会站在美国这一边,因此中国还没有能力在中东地区挑战美国

问题是,石油贸易直接决定了美元的价值,也就决定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地位

过去几年间,中国已经与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苏丹等产油国达成协议,用人民币直接购买石油,而这些国家则用人民币从中国采购军火、工程设备、以及支付其他贸易与工程款项

只要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增强,很难保证其他国家不会接受人民币

要知道,在高端商品领域,中国的竞争力已经大大增强,能够以加低廉的价格,向其他国家提供性能不算太差的产品拿航空产品来说,中国生产的两百座级客机在性能上不比波音与空客的同类产品差多少,价格却只有两者的三分之二,而且后期维护与保养的费用加低廉在汽车领域,中国不但是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第一大汽车消费国,还是仅次于德国与美国的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其价格低廉的汽车销售到了一百多个国家,甚至在美国市场也有占有率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等于提高了人民币的认同度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别的国家能够在中国买到想要的产品,而且能够在中国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那么中国就可以在金融政策上采取强硬立场,即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迫使其他国家储备人民币

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加致命

不管是美国总统,还是金融界的知名人物,都非常清楚,中国正在推行的战略就是要在金融上打垮美国

在这套战略中,进军印度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只有这个手段开始发挥作用之后,中国才会展开下一步行动,让美国不得不在加广阔的范围内迎接挑战

重要的是,中国的金融战略不仅仅在打击美国,还在鼓舞其他国家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动摇美国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如果其他有实力的国家认为这是推翻美元霸权的大好时机,比如欧洲趁机扩大欧元的影响力,俄罗斯再来插上一手,后果将不堪设想说不定,到时候连日本也会参与进来,在美国背后捅上一刀

为此,美国必须阻止中国进军印度洋

当天晚上,麦克米伦就给克鲁沙打了电话,表示美国不支持中国的无理要求,除了在外交上进行努力,会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印度渡过难关

显然,麦克米伦也有点左右为难

此时再介入,显然太晚了,即便美国出兵,也不见得能够帮助印度取胜,而且中国绝对会做出加强烈的反应

问题是,不表态,印度就会低头

这下,决策权落到了克鲁沙手上

退一步,战争就会结束

不退让,战火将再次点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