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五章 合理搭配

燃烧的海洋 第三十五章 合理搭配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来到伊斯兰堡的第二天,牧浩洋会见了巴基斯坦空军司令穆沙拉夫上将。

得知中国愿意在FC-30项目上给予更多帮助,穆沙拉夫非常高兴,甚至允诺为牧浩洋向总统申请荣誉军衔。

当然,牧浩洋对荣誉军衔一点都不感冒,因为他现在还是朝鲜人民军少将呢。

牧浩洋跟穆沙拉夫单独会晤,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巴基斯坦空军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战术打击力量,而是缺乏作为一个有核国家应有的战略打击力量。

在战术空军方面,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差距并不大。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巴基斯坦利用反恐战争,从美国获得了一批F-16C/Dblock56批次战斗机,还在FC-1项目上获得成功。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在WS-10C量产后,巴基斯坦开始采购FC-20,也就是J-10A,并且在二零一九年初,在成飞的帮助下,把所有FC-20按照J-10C的标准进行系统升级。

作为巴基斯坦空军的头号对手,印度只有Su-30MKI能与FC-20匹敌。

虽然印度已经与美国签署了采购F-22I与F-35I的协议,但是只要FC-30进展顺利,巴基斯坦就能在印度之前获得第四代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FC-30取代了F-16C/D后,巴基斯坦空军将全面“中国化”。依靠中国援助建设的作战指挥系统,巴基斯坦空军即便没有战术优势,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会晤中,穆沙拉夫提到的正是战略空军。

为了提高要价,穆沙拉夫首先提出参与中国的H-X项目,即与中国共同研制战略轰炸机。

显然,这只是谈判技巧。

从军事需求上讲,巴基斯坦空军完全没有必要装备轰炸机。从国力上看,巴基斯坦更加养不起昂贵的轰炸机。

要知道,以美国的国力,供养一百架战略轰炸机都十分吃力。

巴基斯坦的国防政策是紧盯印度,打造一支足以遏制印度发动战争的军事力量,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获得打击印度全境的能力。如此一来,巴基斯坦空军的最大打击半径在一千五百公里以内。

这个距离,战术空中平台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穆沙拉夫想要得到的不是轰炸机,而是作战半径达到一千五百公里、能够携带核武器的重型战斗机。

这样一来,FC-30就不够了。

虽然FC-30的设计作战半径能达到一千二百公里,如果使用空射巡航导弹,打击半径能够达到一千五百公里,但是在实战应用中,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往往达不到设计指标,必须留出余量。

针对这个问题,牧浩洋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加油机。

因为中国空军已经启动了大型加油机项目,以国产战略运输机为平台,最快能在二零二二年量产,所以只要巴基斯坦肯出钱,不但能获得大型加油机,还能在获得FC-30的时候获得战略打击能力。

问题是,穆沙拉夫对这个项目并不感冒。

原因很简单:巴基斯坦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主要承担战略反击任务,即在遭到印度的战略打击之后,立即发起战略反击,因此在作战使用的时候,战略打击平台很难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加油机也不可能前出支援。

这样一来,在巴基斯坦本土上空活动的加油机只有战术价值,没有战略价值。

穆沙拉夫的要求很简单:一种足够大、而且足够先进的重型战斗机。

中国手里不是没有货,J-20就是理想选择。从技术角度讲,J-20至少能够携带两枚战术核弹头,打击两千公里外的战略目标。因为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所以J-20能够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单独作战。

从军事层面上看,J-20也是巴基斯坦空军的理想选择。

别的不说,印度在十年之内,很难获得有效的反隐身手段,防空系统很难对付J-20这类的隐身战斗机。

问题是,巴基斯坦空军买不起J-20。

因为产量有限,J-20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中国空军只计划采购三百二十架,算上海军采购的六十架,以及在东海战争中损失的二十多架,总产量也就四百架出头,所以巴基斯坦空军采购J-20的话,即便不分摊研制经费,单价也在四十亿元以上,相当于FC-30的十一倍。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的采购量也不会大到哪里去,最多二十架。

为了这二十架J-20,巴基斯坦空军还得采购配套的后勤保障设施,并且专门建设两座以上的战略空军基地。

把这些花费算上,巴基斯坦空军得为此投入一千多亿元。

对于每年只有两百亿装备采购费用的巴基斯坦空军来说,J-20不但是买不起的装备,还是用不起的装备。

问题说清楚后,牧浩洋提出了第二个折中方案:J-11C。

到这个时候,穆沙拉夫才表明真实意图,巴基斯坦空军想要得到的,正是这种性能成熟的战斗机,而且最好是二手货。

出售J-11C的问题并不大,海军手里有很多存货。

随着J-20加入海军航空兵,以及J-25开始量产,海军必然裁减岸基航空兵,让J-11C逐步退役。把多余的J-11C卖给巴基斯坦,除了能在出售的时候赚上一笔,还能免去封存战斗机的费用。

要知道,J-11C退役后不会立即销毁,而会封存十年以上。

封存的战斗机,每年都要进行翻修,平均费用在五百万元左右。少封存几十架,每年能节省好几亿。

只是,这个方案也存在问题。

首先是J-11C采用的是俄罗斯的117S发动机,因此在出售给巴基斯坦的时候,必须获得俄罗斯的许可。因为在FC-1与FC-20项目上,俄罗斯已经与中国在发动机的出售许可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所以俄罗斯不大可能允许中国把自产的117S发动机卖给巴基斯坦,即便答应,也会让巴基斯坦支付巨额的专利使用费。

相对而言,这个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

为J-20研制的WS-15已经量产,性能非常先进,可靠性也大幅度提高,而且J-20最初使用的也是117S发动机。所以只要巴基斯坦愿意多花点钱,就能为J-11C配备WS-15,绕过俄罗斯。

虽然这么做,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比如要对J-11C的发动机舱进行修改,甚至得对后机身进行修改,设计与改装费用得由巴基斯坦承担,但是好处也很明显,即配备WS-15之后的J-11C,将在性能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因为J-11C的性能已经超过了印度空军的Su-30MKI,所以改进之后的J-11C,在印度空军现有战斗机面前具有绝对优势,即便遭遇了缩水后的F-22I,也不会被动挨打,具备放手一搏的资本。

除了发动机,出售J-11C还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即中国得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

原因很简单:J-11C在中国海军中不承担核打击任务,无法使用核武器,而且按照裁军条约,中国也不能向巴基斯坦提供具备战略打击能力的作战平台,只能由巴基斯坦自行开发火控系统。

问题是,巴基斯坦有这个能力吗?

虽然巴基斯坦的软件业很发达,不比印度差多少,但是巴基斯坦的军工企业从来没有设计过战斗机的火控系统。

穆沙拉夫的要求很简单:中国提供技术支持。

向黄峙博请示后,牧浩洋给出了肯定答复:中国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但是不向巴基斯坦提供火控系统原代码,而且所有涉及到空投核武器的软件系统,以秘密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境内进行。

穆沙拉夫没有反对,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了,而且中国做了最大限度的让步。

达成协议之后,穆沙拉夫当场表示,巴基斯坦空军将采购四十架J-11C,并且在使用之后会考虑再采购四十架。

显然,巴基斯坦空军不会把J-11C当成纯粹的战略打击平台。

如果有必要,也会用J-11C执行常规打击任务,不然没有理由购买这么多。

随后,穆沙拉夫主动提出了一项采购项目,即以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从中国空军与中国海军手里采购针对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条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的J-10系列战斗机,用来取代FC-1战斗机。

对此,牧浩洋自然是求之不得。

虽然空军与海军的J-10系列战斗机还有十年以上的服役寿命,但是在J-22与J-25大批量服役之后,J-10肯定得退役封存。利用这个机会,卖给巴基斯坦,与处理J-11C获得的好处完全一样。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提出了改进要求。

改进的重点不在制空作战能力上,而是在打击能力上。在巴基斯坦空军中,FC-1本来就是多用途战斗机,以对地打击任务为主。采购的J-10,也主要以打击任务为主。因此需要对J-10进行改进。

这样一来,参与合作的飞机制造厂还能大赚一笔。

这些项目完成之后,巴基斯坦空军将获得由J-11C、FC-30与FC-20组成的,高低搭配的全面作战能力。

用穆沙拉夫的话来说,只要这些项目顺利完成,巴基斯坦空军将主宰南亚的天空。

不管这是不是吹牛,只要FC-30顺利交付,巴基斯坦空军将在建国之后,首次获得对印度空军的技术优势。虽然在规模上,巴基斯坦空军的差距依然明显,但是技术优势足以让巴基斯坦不再担心来自空中的威胁。

只是,巴基斯坦空军需要的不仅仅是空中作战平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