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燃烧的海洋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六月二日凌晨三点三十分,杨禹方向空军与海航下达了攻击第三护卫群的作战命令。

按照腾耀辉的要求,杨禹方对打击力量做了特别部署。

三点四十分,一架空军的KJ-2000紧急升空,前去加强由KJ-200支撑起来的制空作战指挥与情报系统。

作为支援力量,空军出动了第二架战略电子侦察机。

因为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损失了六架J-20,仅救回了三名飞行员,而且这三名飞行员都在医院养伤,没法驾驶战斗机升空,所以一次能够出动的J-20只有八架,剩下的都得在地面待命。

杨禹方在这个时候撤回了一架KJ-200,确保只用八架J-20掩护支援飞机。

仅仅五分钟后,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机起飞了。

不是战斗机,而是空军与海航三个航空师的六十架H-6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在战争爆发前转移到了腹地机场,离东海数百公里,离战场更远,而且轰炸机的速度更慢,所以得提前起飞。

六十架轰炸机的打击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H-6就用行动证明,在中国空军与海航中,还没有一种作战平台的打击能力能与之媲美。

正是如此,战后中国空军与海航都高度重视轰炸机的价值。

只是,空军与海航在发展方向上有所区别。

对空军来说,H-6再老当益壮,也是一种已经落后的轰炸机,即便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也只是一种不那么强大的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最多能携带投掷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防区外弹药执行轰炸任务。至于难度更高的轰炸任务,比如在开战时突破敌人的防空网,轰炸敌人后方的战略目标,显然办不到。执行战略威胁任务更加不大显示,因为算上最新式空射巡航导弹三千五百公里的最大射程,H-6的打击半径也不会超过七千公里,远没有达到跨越太平洋的级别。

显然,空军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而且是性能不能比B-2A差。

问题是,以中国的航空实力,在短期内制造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与一千零一夜里的神话故事差不多。

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十年以上,中国才造得出B-2A级别的战略轰炸机。

到了十年之后,恐怕还得花上十年,才能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轰炸机。

不要以为,能造战斗机就能造轰炸机。更不要以为,能造大型运输机就能造轰炸机。

从技术上看,这三种飞机中,轰炸机的难度最大,特别是战略轰炸机。

当今世界上,能够制造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因为荒废了几十年,俄罗斯开发的新一代轰炸机原本计划在二零一八年上天,结果现在推迟到了二零二四年。

也许,到了二零二四年,还会再次推迟。

难度大,不等于办不到。

只要假以时日,中国肯定能造出轰炸机,而且是足以与对手匹敌的轰炸机。

当然,这是一条非常漫长、而且充满了艰辛的道路,除了需要时间,还要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持续不断的投入巨额研制经费。

所幸的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空军还没有全球作战的任务负担,而且由二炮与战略核潜艇构成的战略打击能力足够牢靠,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证。对付周边国家,战术打击能力就足够了。

为此,空军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研制新式轰炸机的道路。

与之相比,海军就没有这个战术需求了。

从根本上讲,空军研制战略轰炸机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其次才是获得更加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

在海军中,显然没有这个需求。

拥有更加可靠的战略核潜艇,海军没有理由投入巨资开发第二种战略打击手段。

发展作战飞机不是海军的重头戏,在战术层面上得由海航承担,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海航迟早得改变现在的发展模式,即把重点放到舰载航空兵上,不再是部署在陆地上的海军航空兵。

如此一来,海航更加重视战术航空兵,特别是舰载航空兵。

只是,受自身情况限制,短期内海军也不具备全球作战能力,而且舰载航空兵不可能立即取代岸基航空兵。

更重要的是,在海军航空兵中,还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取代H-6。

几年前,海航还把希望寄托在J-20上,认为通过改进,可以用J-20取代H-6,成为海航的对海打击主力。可惜的是,在J-20定型后,海航不得不接受这种由空军主导开发的战斗机上的致命缺点:狭窄的弹舱无法容纳重型反舰导弹。

虽然通过外挂,J-20可以携带任何一种反舰导弹,但是这就没有任何战术意义了。

外挂导弹,必然破坏J-20的隐身能力,使其作战能力降低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准。

与其用J-20挂上反舰导弹去执行打击任务,还不如使用价格低廉的J-11与FBC-1。

正是如此,在采购J-20的问题上,海航没有空军积极。毕竟在战术分配上,空军才是制空作战的主要力量,海航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完善海军的对海打击能力,或者说增强海军的制海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海航采购了更多的J-11C,并且投资对H-6与FBC-1C进行改进。

受这些因素影响,H-6的改进工作由海航承担。

既然是海航出钱,改进重点肯定放在了对海打击上。

按照海航的标准,H-6X、即这种轰炸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增加了一对翼下挂架,还采用了旋转式弹舱挂架。

虽然这些改进,或多或少的降低了H-6的部分性能指标,比如在弹舱扩大后,内部油箱容积减少了近三千升,满载时的最大作战半径减少了五百多公里,外部挂架满载时,巡航飞行速度与最大飞行速度都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改进,加上海军研制的新式反舰导弹,使H-6X的对海打击能力成倍提高。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H-6最多能携带十二枚反舰导弹。

在六个翼下挂点安装三联复合挂架,加上内部弹舱的话,H-6X最多能够携带二十四枚反舰导弹。

从载弹数量来看,H-6X超过了所有同级别轰炸机,比B-52H都差不了多少。

当然,这种情况下,H-6X只能携带质量在八百千克以内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无法使用那些两吨左右的重型反舰导弹。

为此,海军投资研制了新一代反舰导弹。

得益于中俄军事蜜月期,海军在研制新一代反舰导弹时得到了很多技术援助,大大加快了研制速度。

从本质上讲,这种军内编号C-806的反舰导弹,实际上就是俄制“俱乐部”反舰导弹的翻版,其空射型号的发射重量不到七百公斤,完全在H-6X的承受范围之内。事实上,在开发的时候,重量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

当然,C-806与“俱乐部”有很大区别。

因为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获得了几枚没有完全损坏的美制巡航导弹,所以C-806上采用了最新式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在燃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C-806的最大射程由“俱乐部”的二百五十公里提高到了四百公里,即便全程超低空突防,最大射程也比“俱乐部”的一百五十公里高出一百公里。

制导系统上,C-806完全采用了国产设备,不但具有多模式导引头,还具备了完整的电磁对抗能力。

此外,C-806还采用了最新的隐身涂料,雷达反射强度比“俱乐部”低了两个数量级。

当然,根据可靠消息,用在C-806上的隐身涂料也是来自美国,即志愿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获得的那几枚隐身巡航导弹。

从作战能力上看,C-806比“俱乐部”强得多。

除了外形上比较相似之外,其他方面全都不同。

只是,六十架H-6X都没有满载起飞。

因为部署在后方基地,第三护卫群又靠近冲绳群岛,所以H-6X满载起飞的话,作战半径够不到。

为此,只能满油起飞。

结果就是,H-6X携带了两具大型副油箱,翼下挂点采用双联复合挂架,总载弹量只有十四枚。

即便如此,H-6X的挂弹总质量也超过了十吨。

六十架H-6X,总共携带了八百四十枚反舰导弹。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任何一种战术战斗机的打击能力都比不上轰炸机。

在二十九日的战斗中,六十架F-2仅仅携带了二百四十枚反舰导弹,还不到H-6X的三成。

只是,轰炸机也不是万能的。

与战斗机相比,轰炸机最缺乏的就是突击能力,特别是像H-6这类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轰炸机。

在遭到拦截时,战斗机可以丢掉外挂逃逸,轰炸机却办不到。

在使用轰炸机的时候,首先得夺取制空权,其次得尽量使用远程弹药,让轰炸机在敌舰队的防空网之外发射导弹。

四点十五分,担任护航任务的海航战斗机开始起飞。

此时,H-6X机群已经在集结之后,分成三个编队,沿各自航线飞行了三百多公里。

为了给这三个轰炸机编队提供掩护,海航出动了三个中队的J-11C,还额外出动了两个中队的J-11C执行前进护航任务。

到此,攻击第三护卫群的战机全部升空。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