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七十九章 舰队拦截

燃烧的海洋 第七十九章 舰队拦截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六月一日上午,日本防卫省情报本部获得的消息得到CIA证实,中国海军确实出动了两支舰队,而且之前在舟山集结的登陆舰与运输船已经出港,正在驶往钓鱼岛途中,这些船只很有可能载有防御部队。

防御部队还是小事,毕竟钓鱼岛就那么大个地方,即便中**队把岛上的山峰全部挖空也部署不了多少地面部队。关键是,中**队很有可能在岛上部署远程防空系统、甚至是岸基反舰导弹。

这绝对不是小事。

别说远程防空系统,只要中**队在岛上部署一套远程防空警戒雷达,就能打破战场平衡。

更重要的是,只要中**队在钓鱼岛上部署武器系统,日本就将进退两难。

虽然从战术角度来看,不管是登陆攻打钓鱼岛、还是轰炸钓鱼岛都不存在难度,但是在政治上,只要中**事占领钓鱼岛成为既成事实,日本针对钓鱼岛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都会使战争扩大。

说得严重一点,只要中国认定钓鱼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并且在岛上部署了数量可观的军队,日本轰炸钓鱼岛、导致中**人伤亡,中国就有理由进行针对性的反击,轰炸日本的外岛,比如冲绳。

即便中国有所克制,也会轰炸没有常住居民、但是有驻军的岛屿。

本土遭到轰炸,日本还能克制吗?

也许,小林光一能克制住,那些好战的军人绝对不会忍让。

发展下去,这场冲突迟早会演变成全面战争。

单纯从战争的角度出发,这对日本没有什么坏处,因为只要爆发全面战争,美国就会参战。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没能取胜,并不意味着在以海空为主的战场上,美国也无法取胜。即便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在海空战场上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在付出了代价之后仍然掌握着制空权与制海权,而志愿军在海空战场上的反击,顶多只是破坏了美国的制空权与制海权,远没有达到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的地步。只要美国参战,中国战败就是迟早的事情了。但是这样的战争对日本有好处吗?中国肯定会战败,可是日本也会失败,因为中国绝对不会在全面战争中手软,就算不用战略核武器打击美国本土,也有足够的能力用常规武器摧毁日本。到最后,取胜的只有美国。也许美国也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是肯定比不上日本付出的代价。

别说理智的政治家,即便是最狂热的政治家,也得考虑全面战争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日本获得了战略打击能力,让中国不敢袭击日本本土,才有可能从全面战争中获益。

当然,只要日本获得了战略打击能力,中日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结果就是,受到最大刺激的不是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而是小林光一。

收到消息后,小林光一就电令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用一切办法阻止中国登陆舰队到达钓鱼岛。

其实,情报本部与CIA提供的情报出了问题。

船队的规模并不大,而且运送的是工程设备与物资,没有运送作战装备。

以当时的情况,在是否向岛上运送作战装备的问题上,最犹豫的不是黄峙博,而是傅秀波。

要让黄峙博做主,早就把防空系统与反舰导弹送过去了。

傅秀波没有让黄峙博这么干,主要还是政治因素。

在钓鱼岛上部署作战装备,意味着中国占领钓鱼岛成为既成事实,不管接下来的战斗打得如何,中**队都得拼尽全力守住钓鱼岛,从而在政治与外交上丧失转圜空间,让中国必须在这场冲突中坚持到底。

打赢了,还没什么。

要是战争出现转折,比如美国出兵干预,那就没什么好处了。

傅秀波在对外问题上很强硬,但是绝对不会把所有资本放在一个篮子里。留下足够的转圜空间,也能为处理战后事务创造有利条件。

从技术上讲,当时向钓鱼岛部署远程防空系统与反舰导弹的难度也不小。

主要就是,在部署这些作战装备之前,得预先构筑阵地,而钓鱼岛的面积太小,主岛的地形又不够平坦,只能修建地下设施。因此首先得把工程部队送上去,等到挖掘好地下防御攻势之后,再部署作战装备。

这些都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搞清楚了情况,小林光一肯定会有所保留,不会以首相身份,强令自卫队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没有搞清楚情况。

更重要的是,木村小次郎是小林光一亲自任命的海上自卫队司令官,绝对不会把首相的命令置于脑后。

这下,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再次发生争执。

虽然今井利村也是小林光一提拔的司令官,但是在作战问题上,今井利村肯定不会在乎首相的想法。

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今井利村非常清楚,现在发起反击就是送死。

问题是,能够置首相的命令于不顾吗?

虽然名义上,首相并非自卫队的总司令,但是在行政管辖上,首相实际上就是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

首相的命令,就是最高命令。

在木村小次郎坚持的情况下,今井利村只能做出让步。

六月一日上午,木村小次郎开始制订作战计划。

突击登陆舰队,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登陆舰队前方,还有两支舰队的十九艘战舰,空中则有上百架战斗机。

从理论上讲,最理想的武器是潜艇,毕竟潜艇可以偷偷潜入敌后,出其不意的袭击航行中的舰队。问题是,此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十艘潜艇都在冲绳群岛附近,六艘在冲绳诸岛附近活动,四艘在大隅海峡与土噶喇海峡。这些潜艇离钓鱼岛数百公里,离登陆舰队更远,根本无法及时赶到。

潜艇派不上用场,次优选择就是战斗机。

只要能够夺得局部制空权,六十架战斗机就能用反舰导弹淹没登陆舰队。

可惜的是,今井利村坚决反对攻击钓鱼岛西部的舰队,因为这不但需要让攻击机群冒险突破中国空军的防空网,还要投入更多的制空战斗机与中国空军争夺制空权,而空中自卫队根本没有这么多战斗机。

或者说,如果在打击登陆舰队的战斗中损失过大,空中自卫队就无法按照今井利村制订的战术攻击东海舰队了。

显然,这种盲目的突击行动,肯定会遭受惨重损失。

木村小次郎不是笨蛋,也知道这么做等于让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去送死。至少在之前的战斗中,空中自卫队就没有在钓鱼岛附近占到便宜。如果因为攻击登陆舰队而损失了大部分制空力量,影响到了接下来的战斗,那么空中自卫队与海上自卫队都无力挑战东海舰队,也就不可能夺回制空权与制海权。

从长远来看,保留一些实力很有必要。

这下,就只能动用海上自卫队的战舰了。

问题是,没有空中掩护,舰队不但无法拦截中国登陆舰队,还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木村小次郎很无奈,只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即在舰队突击的时候,空中自卫队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

相对而言,这是比较可行的。

毕竟在舰队与预警机的支持下,空中自卫队的战斗机在防空作战中更有优势。

这个时候,今井利村提出了一个折中解决方案,即提前发起进攻,让第三护卫群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在冲绳佯动,吸引中国舰队,协助第三护卫群从北面发起突击,空中自卫队将全力掩护第三护卫群。

虽然这套方案也存在问题,毕竟第三护卫群只有十艘战舰,而且要想拦截登陆舰队,需要在进入东海后全速前进,从而很难及时发现附近的潜艇,但是木村小次郎还是接受了今井利村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中国登陆舰队已经出发,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能到达钓鱼岛。

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在前方活动,如果从正面突击,就要与十九艘战舰交战,而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总共只有二十艘战舰。

因为日本战舰上只有最基本的反舰导弹,而中国海军的战舰都非常重视制海作战,不但两艘956E型驱逐舰上有八枚“日灸”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他驱逐舰上也有中国开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护卫舰的反舰火力都不比日本驱逐舰差,真要正面交战的话,日本舰队没有任何优势。

让第二护卫群与第四护卫群佯动,就能吸引东海舰队。

第三护卫群行动迅速的话,刚好能在登陆舰队靠近钓鱼岛的时候到达,然后从一百多公里外发射反舰导弹。

登陆舰队没有防空火力,也没有反导能力,很难抵挡十艘驱逐舰的导弹攻击。

如果情况理想一些,比如登陆舰队没有全速前进,那么在制空权有保证的情况下,舰队还能抵近炮击。

不管怎么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这是最靠得住的作战方案了。

六月一日十二点三十分,木村小次郎给第三护卫群下达了作战命令,今井利村也开始调整防空部署。

随后,木村小次郎又给第四护卫群下达了命令,让其前往四国道南部海域。

此时,中国海军的登陆舰队已经离开了舟山群岛海域,正在向东航行。

因为最慢的一艘登陆舰的最快速度只有十二节,所以舰队的速度只有十二节,而不是两艘综合补给舰所能达到的二十二节。

用这个速度,登陆舰队要在二十个小时后才能到达钓鱼岛。

二十个小时,足够第三护卫群航行六百海里,即一千一百多公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