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

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1:43 来源:笔趣阁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占领美国。(_《《shuyaya》》)[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经过艰苦的辩论,黄瀚林最终说服了绝大部分同盟国首脑,让他们放弃了赔款要求,并且设法稳住了伊朗等国,在赔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即原则上不要求国家赔偿,只限于民事赔偿。

所谓的民事赔偿,主要指美国必须为战争期间,针对交战国的民众、战俘所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赔偿,而且赔偿主体是个人,不是国家,因此赔偿也将以个人起诉美国政府的方式进行。

战后,针对美国的民事赔偿官司就有数十万件。

当然,相对于国家赔偿,民事赔偿只是聊胜于无。到最后,美国向交战国的受害者赔偿了大约一万四千亿美元(以二零五一年的币值为准),仅相当于之前各国要求的国家赔偿额的万分之一。

问题是,赔偿只是战后惩治美国的问题之一。

当时,中国与盟国最大的矛盾,是如何占领美国。

黄瀚林肯定希望独占美国,可是别说欧洲联邦不会答应,连其他盟国也表示反对,均认为应该由盟军占领美国。

当然,在名义上,中**队也属于盟军。

只是,在指挥权上,中**队只听从中国政府指挥,不接受盟军司令部指挥,因此没有算在盟军之内。

当时,这个问题差点谈甭。

真要谈甭了,黄瀚林在这次首脑会议上所做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到最后,黄瀚林不得不做出让步。

当然,只是变相让步。

在接受了盟国的提议,即由中**队加入后的盟军占领美国之后,黄瀚林提出,占领行动只能在战争结束之后开始,而且得提前成立临时政府,出台临时宪法,在美国的社会环境稳定下来之后,再由盟军替换中**队。更重要的是,盟军的占领行动,必须以新美国的临时宪章为准。

说白了,黄瀚林此举直接使占领变得毫无意义。

显然,仍然有很多国家不满。

黄瀚林没再做出让步,明确表示,这已经是中国的底线,如果各盟国首脑仍然在占领问题上纠缠的话,中国就会考虑单独占领美国,并且单独处置美国,因为中国绝对不能容忍通过占领来肢解美国。

事实上,黄瀚林一直在占领问题上不肯退让,就是在防止美国遭到肢解。

谈到这个时候,印度总理再次出面,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盟国的占领行动必须建立在美国版图完整的基础之上,即盟国分区占领不是为了肢解美国,只是为了减轻中**队的作战压力,所有盟**队都得服从占领军司令部的指挥,而不是服从本国政府指挥,占领军司令部则由中国组建。

必须承认,谈到这个地步,这已经是最好的折中方案了。

在黄瀚林态度坚决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盟国都放弃了肢解美国的想法,而且也只要中国不肯让步,就没有任何人能够肢解美国。事实上,也有很多盟国首脑认识到,肢解美国不会有任何好处。更重要的是,在国家赔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肢解美国给任何一个盟国都无法带来直接好处。原因很简单,之前大多数盟国支持肢解美国,就是希望通过占领区获得国家赔偿。既然已经放弃了国家赔偿,就没有理由肢解美国了。此外,要想使民事赔偿兑现,就得保证美国的完整性。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盟国要求占领美国,实际上只是一种政治要求。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让盟国首脑之后,能够给议会、给民众一个交代,并非想要从中获得直接利益。

不管说,在美国接受由中**队成立的占领军司令部指挥,也说得。

搞清楚这一点后,黄瀚林才表示,可以让盟军分担占领任务,但是得首先成立占领军司令部。

这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划分占领区,以及确定各个盟国的出兵数量。

事实上,划分方式非常简单,即按照美国的州来划分。

美国总共有五十个州,除掉阿拉斯加州与夏威夷州,美国本土有四十八个州,外加华盛顿特区。

后来,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密歇根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夏威夷州与阿拉斯加州由中国占领,佐治亚州由约旦、科威特、卡塔尔与巴林占领,其余三十六个州,由三十六个盟国各自占领,欧洲联邦分到的是缅因州,华盛顿特区在名义上由盟军共同占领(后来也是占领军司令部所在地),实际上由中国与欧洲联邦共同管理。战后的美国,依然实行联邦制,各个州拥有较高的自治权,联邦总统、联邦议会议长、联邦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各个州的州长在选出之后,都得由占领军司令任命。说得简单一些,占领军司令就是美国总统的总统,拥有最高管辖权。显然,占领军司令只能由中国上将担任,只是在占领军司令部,设了一个盟国联合参谋部,由四十个盟国各派遣一名高级军官组成,占领军司令则通过参谋部下设的管理机构负责行使管辖权。欧洲联邦与中国解除同盟条约之后,缅因州由中国占领,华盛顿特区也由中**队单独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黄瀚林保住了其坚持的原则,即战后的美国必须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

事实上,大战结束后不到十年,盟军在美国的占领行动就剩下了象征意义。

不管说,永久占领美国是很不现实的想法,只有让美国民众心甘情愿的放弃抵抗的念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威胁,而占领本身并不能让美国民众放弃抵抗,只有结束占领,把权利移交给美国民众,才能达到目的。当然,为了防止美国东山再起,短占领仍然是有必要的。

问题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国家目标,美国就很容易再次走上歧途。

这时候,黄瀚林的远见卓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联邦就发动统一欧洲大陆的战争,后来还把战火烧到了东欧与地中海南岸。

结果就是,欧洲联邦很快就成为美国人民心里的公敌,成为对自由与民主世界构成最大威胁的敌人。原因很简单,欧洲联邦的统一行动,不是在自由与民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是通过战争实现的,是强加给欧洲其他民族的统一。如此一来,在原本就热爱自由与民主的美国人眼里,欧洲联邦就是一个**的军事强国,是一个到处侵略与吞并弱国,时刻都在发动战争的邪恶国家。

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欧洲联邦迟早有一天会跨过大西洋,让战火烧到美国本土。

别忘了,美国也是西方国家,而且半数国民是欧洲移民的后代,因此在美国人看来,欧洲联邦的统一范围不仅仅是欧洲大陆,而是所有西方国家,这其中肯定就包括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与加拿大。

显然,在美国民众把欧洲联邦当成敌人的时候,中国就是美国的盟友。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开始为美国松绑,逐步降低占领级别,并且逐步把国家权利归还给美国民众。

只是,中国并没放松警惕,比如严格限制美国的军事力量。

总而言之,黄瀚林积极鼓动欧洲联邦发动统一战争,对中国在美国的占领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七月七日,在基本问题达成一致之后,东方同盟集团四十一个成员国的首脑共同签署与发表了《同盟宪章》,明确提出,只有美国无条件投降,战争才会在盟军全面占领美国之前结束。

事实上,两天前,美国总统就通过瑞士,获得了消息。

这个时候,卢卡斯基本上已经走投无路了。

东方同盟集团以宪章的方式,把美国无条件投降确定了下来,等于关闭了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途径。

美国要么彻底战败,要么无条件投降,没有第三种选择。

当然,无条件投降等于彻底战败。

两种方式的区别只是,到底要牺牲多少人,战争才会结束。

显然,牺牲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

在战场上,美军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虽然美国空军还在作战,但是仅能保护东海岸地区的大城市。在广大的中部地区,美军已经完全丧失制空权,中国空军不但能够用战略轰炸机轰炸城镇,甚至还大量使用了运输机,也就是大型电动武器运载与投掷平台,来轰炸完全丧失抵抗能力的地区。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丧生。

根据战后估计,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每天死于战略轰炸的美国人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而间接死亡的美国人更多。如果全部算上的话,每天有一百万以上的美国平民因战乱丧生。

美国还能打下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最多只需要半年,美国就将彻底崩溃。

问题是,卢卡斯能够在这个时候宣布无条件投降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不会让卢卡斯投降,这其中就包括美军中的战争狂热份子。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盟宪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