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能为而为之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能为而为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1:43 来源:笔趣阁

盯着太平洋对岸的美国海军的同时,牧浩洋也在关注大陆战场上的局势。

他关心的不是陆军能否攻占伏尔加格勒、以及在什么时候攻占伏尔加格勒,而是魏成龙与戚凯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会战最大的后果,就是魏成龙与戚凯威彻底决裂。[]

当然,这不是说两人的私人关系恶化了,而是两人的战略观念差距太大,导致在战争决策上经常背道而驰。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牧浩洋要为魏成龙与戚凯威决裂负责。

主要原因就是,魏成龙在战略观念上与牧浩洋比较接近,因此一直得到了牧浩洋的积极支持,而且牧浩洋也有扶持魏成龙的动机,因为魏成龙是当时唯一能够顶替戚凯威的陆军将领。

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认为,是牧浩洋促成了魏成龙与戚凯威决裂。

显然,这种说法太偏颇了。

事实上,直到战争结束,牧浩洋、戚凯威与魏成龙的私人关系都非常不错,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别的不说,后来代表中国出席俄罗斯投降签字仪式的就是戚凯威,而且他还以东方同盟集团盟军总司令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的投降签字仪式。当时,牧浩洋只以中国最高军事统帅全权代表的身份参与了美国的投降签字仪式,而魏成龙参加美国投降签字仪式时的身份只是军方代表。

至于牧浩洋暗中扶持魏成龙,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要知道,牧浩洋并不笨,不管谁担任陆军参谋长,都会为陆军考虑,因此魏成龙与戚凯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魏成龙在取代戚凯威出任陆军参谋长之后,并不是事事都得听从牧浩洋的指挥,两人也闹过矛盾。因为魏成龙在军队中的地位不如戚凯威,所以在与牧浩洋对抗的时候,显得更加激进。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魏成龙是一个比戚凯威更难对付的顽固派陆军将领。

当然,在二零五四年初,牧浩洋肯定支持魏成龙。

除了战略观念相近之外,还与牧浩洋即将面对的挑战有关,即美国海军即将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所罗门群岛战役仍然悬而未决。

到三月下旬,陆战队基本上控制了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的所有大型岛屿,完成了对美军的包围行动,并且在海上封锁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使美军无法向前线运送物资,但是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仍然不大现实。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到三月初,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达到二十七万,还有大约两万澳军,总兵力接近三十万。更重要的是,利用过去的几个月,美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运送了大约一千四百万吨物资,除了少量弹药之外,主要就是用来修建坚固地下防御工事的工程物资。

美军没有运送弹药,主要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储备的弹药已经足够多了。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军事情报局已经证明,美军储存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物资足够三十万军人坚守一年以上,而且所有还没被陆战队炮火摧毁的物资,都存放在难以被摧毁的地下仓库里面。

当时,美军甚至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秘密安装了四座小型聚变发电站。

如果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没有错,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甚至有一座设在地下、专门为聚变发电站提供原料的重氢工厂,生产的聚变核原料,至少能够确保两座小型聚变发电站持续运转。

事实上,只需要一座聚变核电站,就能为全岛的守军提供必要的电能。

如此一来,就算陆战队能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顺利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也要面对迷宫一样的地下防御工事。

根据战后进行的实地勘测,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防御部署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比如,美军在修建地下防御工事的时候,挖掘出来的泥土,几乎填平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东南的深水港湾,粗略估计挖掘的土石在三亿到四亿立方米之间,相当于挖出了差不多十亿吨土石。

事实上,瓜达尔卡纳尔岛几乎被美军掏空了,整座岛屿就是一座用上万公里长的地下坑道把上千座地下工事联系起来的地下堡垒,而任何军队在登上这座岛屿之后,只能控制其地表阵地。

按照庞跃龙的估计,为了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陆战队得准备牺牲十万人。

虽然这有点夸大,但是绝非危言耸听。

要知道,在狭窄的岛屿上作战,中国陆战队的装备优势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如果进入美军的地下防御工事,就只能完全依靠单兵作战能力,那么在陆地战场上攻城拔寨的地面战平台根本派不上用场。

问题是,不打瓜达尔卡纳尔岛,几乎不大可能。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遭到挫败,那么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将使牧浩洋别无选择。

到了三月底,这种压力已经显现出来了。

要知道,戚凯威早就承诺在三月底、最迟四月初占领伏尔加格勒,可是到了三月底,中**队只控制了伏尔加格勒的东岸城区。就算陆军已经调整了作战计划,在四月初攻占伏尔加格勒的希望也极为渺茫。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黄瀚林在政治上夸下的海口,恐怕无法兑现了。

在年初的东方同盟集团主要成员国,即由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马来西亚、越南、伊朗、埃及与叙利亚组成的“九国集团”的首脑会议上,黄瀚林就宣称,将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击败俄罗斯,因此将在四月份占领伏尔加格勒,打开进军莫斯科的大门,在五月份攻打莫斯科。

虽然离四月底还有一个月,但是黄瀚林不得不做好第二手准备。

这就是,如果没有办法在四月份占领伏尔加格勒,那么海军就得在太平洋战场上为中国挽回面子。

当时,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决战中消灭美国海军,二是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

三月份,牧浩洋把希望放在了前者上,因为美国海军将在三月底恢复元气,而大陆战场上的紧迫局势,将迫使美国海军发动战略进攻。事实上,也正是这一原因,牧浩洋才没有在这个时候向戚凯威发难,从而让戚凯威的主张在黄瀚林那里得到支持,使魏成龙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

可是,到了四月份,情况发生了变化。

李明阳送来的一份情报,基本上使牧浩洋丧失了与美国海军决战的希望,因为新成立的六支航母战斗群去了切萨皮克湾,预计要到五月中旬才会去巴拿马,要到五月下旬才有可能到达太平洋舰队。

也就是说,美国海军没有打算立即发动战略进攻。

这下,牧浩洋就只能把重点放在后一种选择上了,即在必要的时候,让陆战队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

为此,牧浩洋让庞跃龙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

相对而言,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根本不是什么难事,长达数个月的火力打击,已经摧毁了该岛上的所有地面军事目标,甚至炸毁了所有看得见的人造设施。在年初的时候,美澳当局就把该岛上的平民全部送往新赫布里底群岛。为此,中国海军还临时休战三天,以便运送平民的船只不受威胁。当然,趁此机会,美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增派了兵力,并且接走了病情严重的伤员。

真正的问题,在于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之后的战斗。

显然,美军肯定不会在地下工事里呆到弹尽粮绝的一刻。

只要美军不打算在援军到达之前当鼹鼠,那么美军就会利用各种机会袭击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中**队。

对中国陆战队来说,这就意味着必须在登陆之后清除掉所有地下工事。

为此,陆战队的参谋想出了很多对付美军的办法,最惊人的是,一名参谋提出,利用强大的海运能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运送足够多的钢筋与水泥,用厚达五米的钢筋混凝土把整座岛屿封盖起来。显然,这是非常疯狂的想法,因为这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需要中国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水泥。

事实上,其他办法也多半是异想天开,不具备可行性。

直到四月初,在牧浩洋明确提出,必须为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做准备的时候,一名陆战队参谋才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准确的说是战术,即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建立数座防御设施足够坚固的阵地,用战术运输机空运部队与作战物资,以此控制整个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地表,与美军耗时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消耗兵力最低的作战方案。

美军能藏在地下,但是不可能把所有主战装备都藏在地下,而且发动袭击的时候,也不可能动用太多的重型武器,所以只要陆战队的阵地足够坚固,且清除掉了阵地下方的美军防御工事,就能用较少的兵力控制整座瓜达尔卡纳尔岛,让美军无法到地面上活动,也就不用担心藏在地下的美军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可以光明正大的宣布占领了瓜达尔卡纳尔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