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反击

燃烧的海洋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反击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在美国,第三次战役又被称为春川战役。虽然在这场持续十多天的战役中,在其他地方也生了战斗,但是主要交战地点就在春川附近,而且的绝大部分战斗都围绕着春川的战斗展开。

突击席屯里的战斗失败后,战局变得对联军非常不利。

只要博茨曼不肯放弃,就得在春川投入重兵,与志愿军在汉江与华阳江的三角地带打一场消耗战。

博茨曼不是不肯放弃,而是不能放弃。

虽然时间还很充足,但是随着严冬到来,如果不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志愿军,就得等到开春之后。几个月里会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志愿军也无法战胜严寒,可是志愿军完全可以在冬季加固防线,打通后勤补给线,把现在的战线建设成一条牢不可破的战略防线。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生过。

多年前,那支没有现代化工程设备,甚至连水泥都不多的志愿军,把土木工程技术挥到了极致,在几个月之内就把三八线变成了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让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在过后两年之内,没能向前迈进一步。

现在这支志愿军有足够多的工程设备,身后还站着全球最大的水泥与钢铁生产国。

给他们几个月,谁也无法预料志愿军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可以说,博茨曼拖不起。

如果不能在志愿军立足未稳的时候打回去,恐怕等到开春之后,志愿军将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率先起进攻。

博茨曼甚至能够想到,志愿军不会再打大规模战役,而会逐步蚕食韩国。

因为占优势,所以志愿军拖得起。

美国拖不起,韩国更加拖不起。

即便不存在交换问题,实际控制线成为停火线,韩国都接受不了。

博茨曼别无选择,只能在十二月四日下达了反击命令。

此时,志愿军的作战物资不再是只能坚持几天,而是足以坚持到十二月十五日之后。

因为在打到春川郊外后,第四十七集团军没有继续进攻,第十三集团军也撤了下去,部队的战斗消耗大大减少,趁此机会囤积了一些作战物资,所以在美军起反击时,前线部队囤积的物资并不少。

重要的是,利用这几天,第四十七集团军构筑了一道较为坚固的防线。

在其后方大约十公里处,第十三集团军构筑了第二道防线。

此外,在美军打过来之前,黄峙博就让第五十四集团军南下,充当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战略预备队,第二十四集团军也把防线往南推进了三十公里,缩小了前沿防线与后方战略防线之间的空隙。东线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又攻转守,沿着实际控制线构筑防御阵地。西线战场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得到第十六集团军的支持,稳住了临川江防线,而且一度派遣侦察部队渡过临川江。

对美军来说,可以调动的兵力就没有这么充足了。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威胁下,第一装甲师必须坚守临川江防线,别说参与反击,连抽调兵力支援反击都办不到。

因为在奔袭席屯里的时候损失了一个加强旅,又往春川派了一个旅,所以第二装甲师仅剩下一个旅的兵力,勉强能够守住东豆川与议政府,确保从尔到春川的铁路线与公路线不会被志愿军切断。

西线战场上,仅有的一个国民警卫队师面对第六十五集团军,肯定无法动弹。

结果,在部署反击的时候,博茨曼只能动用刚刚重建的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此外部署在春川的国民警卫队师最多能够起到一些支援作用。

用两个师反击两个集团军,博茨曼很没信心。

只是,他必须打,因为在十二月三日,也就是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归建当天,林德伯格给他下达了命令,美军必须起反击,夺回失地,为接下来的停战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显然,对总统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得够久的了。

持续得越久,意味着战争开支越大。

虽然博茨曼不是政治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想像,在连续两次战役中,美军丢掉了六个师的兵力,损失了近两千辆主战坦克、三千多辆步兵战车、上千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过五千辆装甲运兵车与轮式装甲战车、上万台运输车辆。此外,还损失了四百多架作战飞机,以及包括一艘航母与一艘攻击核潜艇在内的十多艘大型战舰、数十艘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运输船。

如此重大的损失,连美国也承担不起。

仅装备损失一项,就相当于美国全部黄金储备量的五倍。

此外,美军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中消耗了一百五十万吨弹药、近两百万吨粮食与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燃油。

这些都是钱,都得由联邦政府买单。

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之外,更不能让美国接受的是同样巨大的战争伤亡。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美军的统计结果、以及志愿军在谈判中给出的美军战俘名单,可以大致计算出,把失踪人员包括在内的话,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过三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持续了十多年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也就阵亡了一万三千多人。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个伤亡数字不算大,甚至比不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但是仅仅打了不到四个月,如果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持续三年,美军阵亡官兵数量肯定会过十万人。

对美国来说,阵亡十万人,绝对不是小事。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前线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总共o不到四十万。

如果美国在一场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阵亡十万人,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民众将“谈战色变”。

只要再持续半年,第二次朝鲜战争就会越越南战争,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博茨曼心里非常有数,林德伯格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打得结果如何,总统都会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

当初,林德伯格把他派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局面,然后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

题是,博茨曼没能扭转战局。

虽然现在的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他的到来,已经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开城战役之后,如果不是他,而是由阿伦或者杜立德指挥联军,就会趁势起反击,现在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打下尔,青瓦台成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寓所。但是现在的结果,不足以让林德伯格满意,连博茨曼都无法接受。至少得把志愿军赶回去,在第二次战役后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

在组织反击行动是,博茨曼选择了两条进攻线路。

一是让第七步兵师在春川正面起反击,牵制住第四十七集团军,争取让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二是让第二步兵师从议政府出,向抱川与梁文里推进,直接攻打由第十三集团军守卫的铁原。

如果能够达到目的,特别是第二步兵师能够取得突破,就能迫使志愿军后撤。

只是,进攻的难度非常大。

先是,第七步兵师作为轻装部队,即便在重建的时候增加了一个装甲旅,在兵员素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否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住第四十三集团军是个很大的问题,至于迫使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更是希望渺茫。

其次是,第二步兵师需要奔袭六十公里才能到达铁原,虽然在此之前,没有志愿军构筑的防线,但是铁原是第十三集团军重点守卫地区,还能依托三八线北面的平康,第二步兵师不见得能够一举夺魁。

大的问题,还是糟糕的道路交通。

这两条进攻线路,几乎没有交汇点,因此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很难相互策应,只能各自为战。此外,第二步兵师的进攻线路非常单一,如果在铁原受阻,除了撤退,就只能以野外行军的方式攻打金化。

械化部队离开了公路,等于水流离开了河道。

没有公路做依托,机械化部队的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就算能打下金化,也会像打到席屯里的美军那样,被志愿军围歼。

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要在十二月四日起进攻,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部署,也就只能采取这套进攻战术。

当天上午,联军出动了上千架战斗机,对志愿军的防线进行了狂轰滥炸。

因为春川受到威胁,联军半数前沿空军基地被撤消,所以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战斗机数量骤减了三分之一,能够出动的战斗机数量大幅度降低。为了加大空袭力度,联军只能在后方部署更多的轰炸机。

事实上,在无法进行近距离空中打击的情况下,轰炸机的作战效率比战斗机高得多。

按照美军统计,一架轰炸机顶得上六架战斗机,而机场占用率仅相当于三架战斗机,因此机场利用率是战斗机的两倍。

为了迷惑志愿军,联军几乎轰炸了志愿军的所有防御阵地。

直到下午,联军才开始重点轰炸春川北面的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为起地面进攻做准备。

傍晚,第七步兵师率先起进攻,吹向了春川反击战的号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